各省新质生产力、招商引资如何做?

(5787) 发布于:2024-03-14 11:34:05 更新于:2024-03-14 11:34:05
项目申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产学研合作是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2024年全国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畅谈产学研协同创新,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

1、安徽

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机制,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项目立项、组织实施、评价等机制。推动“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相互赋能,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机制,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加快建设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启动建设首批县域产教融合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开展下一代电池技术等领域技术攻关,推广“光伏 +”综合应用。积极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布局量子信息领域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构建行动,推进元宇宙应用场景平台建设,统筹抓好聚变能源、化合物半导体、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培育。

2、北京

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积极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引导支持三地创新主体共建成果孵化与中试基地。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快构建高效协同开放的创新体系。发挥高精尖创新中心作用,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支持共建产学联动平台,大力培养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培育生物制造等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量子、生命科学、6G 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3、上海

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基础研究新型高地,分类布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深化央地合作,吸引更多央企总部和核心功能落户,合力培育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开放、生态环保等方面重点合作事项落地,全力推进外电入沪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 G60 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

4、广东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实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超前布局 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实践,争取国家在大湾区部署若干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联合港澳科技力量深度参与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璀璨行动”等工程,加快破解“卡脖子”技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5、江苏

布局建设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开放式社会创新模式,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力量和优势资源,努力培育更多科技之花、产业之果。完善企业出题机制,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牵头开展重大任务协同攻关,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加快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培育聚集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开展省级融合集群试点,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围绕前沿技术、科创园区、应用场景等展开部署,开辟未来网络、量子、生命科学、深海深地空天等产业新赛道。联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6、山东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开展科技领军企业提升行动,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3.5 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5 万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1000 家以上。实施 100 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扎实推进稳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加快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医药等领域,新培育 10 个左右省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等领域,实施 20 项左右前沿技术攻关,推动 15 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壮大。

7、浙江

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建设

促进制造业集群式、高端化发展。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加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 协同区”建设,着力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专业化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链一策”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支持杭州、宁波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 10% 以上。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持一批学校和专业跻身国家新一轮高职“双高计划”。构建政策制定、预算编制、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数据共享等协同机制,促进科创平台、高等院校、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紧密对接,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创造能力和转化效率。

8、天津

发挥京津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优势,在把握未来趋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做实增量

持续在机制、平台、途径、共享上找抓手求突破,形成更多协同发展的新成效。更加注重发挥京津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优势,在把握未来趋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做实增量。顺应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超算、生物制造、生命科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深海空天、通用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全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完善“链长 + 链主”协同牵引机制,对重点产业链探索政府负责同志和链主企业家共当链长,机制化开展政府与企业协同调度,做优做强 12 条重点产业链,统筹推进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

9、重庆

组织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进产业协同协作,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和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等平台合作,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争创国家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深化能源共保互济,加快建设成渝“氢走廊”、“电走廊”。

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持之以恒抓龙头带生态,促进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实施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等 5 个重大专项和新能源、绿色低碳等 8 个重点专项,组织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深入推进“双倍增”行动。

10、福建

打造两岸社会融合示范样板,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宁德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等未来产业,推进福州、厦门、泉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搭桥”行动,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省创新实验室加强对接,联合开展订单式定向研发转化。

着力建平台,建成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在产学研用间搭起便捷畅通的桥梁。加快省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组提升,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着眼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打造两岸社会融合示范样板。

11、四川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四川路径,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培育新质生产力

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培育新质生产力,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高水平、大力度推进成渝“氢走廊”建设。加快中部地区崛起,落实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深化 10 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

发挥科教大省、军工强省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集聚和用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围绕六大优势产业布局整合创新资源,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四川路径。

12、陕西

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谱写陕西新篇

深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深化“稳控转”厚植能源优势,深化融合赋能促进大文旅繁荣,最大限度把资源要素向高质高效、彰显特色的领域倾斜,以产业项目和社会资本投资为重狠抓高质量项目,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破解发展方式、增长动力、要素配置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在高质量发展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培育创新驱动新引擎,不断向科技创新要发展新动能、要经济贡献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抓好中国 - 中亚峰会涉陕成果落地,落实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合作。

13、贵州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揭榜挂帅”,制定重点工业产业科技创新图谱,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创新平台,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推动“产业导师”更好服务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14、海南

培育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融合协同发力,培育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打造崖州湾科教融汇示范区。深化产教融合,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比例提高 30%。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行业链主企业、高校院所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比。

培育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和绿色生态“三度一色”优势,聚焦种业、深海、航天、绿色低碳、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加强政策引导,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15、河南

产学研协同共进,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来

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上来,放在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来,推动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

支持 28 个重点产业链盟会长单位发起设立产学研联合基金。新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5 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1000 个。构建“产学研用孵”有机贯通、开放协同的人才引育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引育大生态和用人单位小气候,让广大人才安心创业、潜心创新、放心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学研用创新平台等共建共享。

16、河北

深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努力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子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抢占未来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深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建设,推动创新应用场景共建共享,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深化高校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合作,巩固扩大京津冀医联体建设成果。支持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构建新材料、金融科技等产业链创新链。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8 万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800 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瞄准卫星导航、新材料等领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

17、宁夏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力量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力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

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坚持以产学研用结合为突破口,加强政策支持,突出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实施“三个 100”科技项目。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揭榜挂帅”、“股权投资”等制度,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效益,努力在宁夏大地上绽放更多创新之花、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18、山西

打造协同创新产业生态,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

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发挥串珠成链、集链成群、聚群成势规模效应,推进上下游企业高效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协同创新更加紧密、配套体系更加完备、要素支撑更加有效的产业生态。梯度培育“链主 + 链核 + 专精特新”企业,加快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瞄准科技前沿,挖掘优势潜力,布局发展高速飞车、绿色氢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支持发展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职业本科学校和国家“双高”学校率先发展。建设一批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依托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培育引进一批国家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青年博士,推动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和科技创新平台实现新突破。

19、内蒙古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

全力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力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 - 高新技术企业 - 科技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0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科技评价、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验证平台,推行“科学家 + 工程师 + 企业家”模式,开展专利转化应用专项行动,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工业要围绕率先“进中游”目标锻长板、补短板、壮集群、强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是塑造新优势、打造新引擎的关键所在,必须积极抢滩布局,率先在一两个点位上取得突破,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20、辽宁

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健全沿海六市协同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协同开放创新。加快辽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和北黄海经济合作区建设,推动太平湾合作创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建设。健全平台、项目、人才、资金等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以“高校院所 + 科技园区”方式共建创新园区,共建共享辽宁盘锦精细化工等中试基地和应用验证平台,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改革试点。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增材制造、柔性电子、氢能储能、细胞治疗、生物育种等方面,加快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

21、吉林

突出创新和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突出创新和产业融合联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优化科技力量布局,整合科教创新资源,构建举全省之力有组织攻关核心技术的新机制。打造更多创新创业平台,创造留才引才良好环境。高水平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加快“未来之洲”院士港、卓越工程师培训学院等高能人才平台建设。

同时,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全链条拓展应用场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元宇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落实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支持政策,加快建设未来实验室,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发展平台和龙头企业,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

22、黑龙江

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推进崖州湾等国家实验室区域基地和生物、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尽快落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坚持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对接活动 300 次,转化科技成果 600 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等产业,支持哈尔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数字产业集群。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布局深空、深海、深地等未来产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23、湖北

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机制,聚焦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集中力量突破高端 AI 芯片、智能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等“卡脖子”技术,前瞻谋划生物合成、空天技术等千亿级规模的科创“核爆点”。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机制,建好用好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以需定研、以研促产,推动科技成果更多更快地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生产力,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 5500 亿元以上。

聚焦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推动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 5 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支持算力与大数据、量子科技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

24、湖南

推动“大校、大院、大企业”协同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国家所需、发展所急、湖南所能,紧盯 35 个领域需攻克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力争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先进装备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大力推进楚天科技医用高端机器人、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 IGCT 功率器件等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推动“大校、大院、大企业”协同创新,开展校企合作“双进双转”,加强高新区与高等院校常态化对接,建好用好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建设一批中试平台(基地)和孵化器,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落实“五首”产品奖励支持政策,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研发全覆盖,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1000 家以上。

25、广西

加强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创新型广西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施科技“尖锋”行动攻关项目100项以上,促进1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桂战略,支持企业引育创新人才,支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推动产教科融合发展。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科教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对接,提升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力。

26、云南

聚焦新质生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围绕“四大支撑性工程”,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云南制造”品牌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培育新材料、稀贵金属、先进装备制造、光电等新兴产业,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卫星应用、低空经济、氢能及储能等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职业教育优质示范学校和专业(群)。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高新技术企业超3500户。围绕“四链”融合,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彩云汇”科创品牌影响力,打造科技入滇升级版,打响腾冲科学家论坛“科技达沃斯”品牌。

27、甘肃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

坚持以科技引领、产业升级,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

优化整合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深入推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争创国家高等研究院,建设高校产业研究院。支持兰州大学、中科院等在甘院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借助承接产业转移、东西部协作、省际合作等机制,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基金招商、金融招商、以商招商。高水平办好兰洽会、文博会、药博会。

28、青海

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打造新质生产力

坚持以产业“四地”为牵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占比,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培育产业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持续深化生态保护、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等领域务实合作。实施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开展博士、硕士学位点申报攻坚行动,加快实施3所高职院校改迁建项目,打造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9、新疆

着力提升合作交流及协同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着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算力、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四方合作”和科技援疆机制,打造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发展,加快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各类开放平台功能作用和协同水平,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出口。加快培育壮大边境小额贸易主体,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同中央企业、援疆省市和周边省区交流合作。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