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新材料产业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可以先了解一下新材料产业的五大聚焦领域。
一、结构化材料
这一领域关注的是材料的物理性能,即如何通过定制材料属性和响应,实现轻量化并提高能效、有效负载能力和生命周期性能以及生活质量。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用于解耦和独立优化特性的稳健方法,创建结构化多材料系统等。
二、能源材料
这一领域涉及太阳能材料的研发,如非晶硅、有机光伏、钙钛矿材料等,以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此外,也包括开发新的发光材料,研发低功耗电子器件,以及研究电阻切换的新材料以促进神经形态计算发展等。
三、极端环境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在各种极端操作环境下仍能符合条件地运行。例如,可以基于科学的设计开发下一代极端环境材料,如利用对材料中与温度相关的纳米级变形机制的理解来改进合金的设计,利用对腐蚀机理的科学理解来设计新的耐腐蚀材料等。
目前极端环境材料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其中一些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电子和医疗等。这些材料可以在各种极端操作环境下仍能符合条件地运行,例如高温、低温、高压、高湿、腐蚀等环境。
未来极端环境材料市场将会有更多的应用领域和材料类型出现,例如利用对材料中与温度相关的纳米级变形机制的理解来改进合金的设计,利用对腐蚀机理的科学理解来设计新的耐腐蚀材料等。这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将会为极端环境材料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四、碳捕集和储存材料
这类材料涉及碳捕集、储存和封存技术。例如,基于溶剂、吸附剂和膜材料的碳捕集,金属有机框架等新型碳捕集材料,电化学捕集,以及通过地质材料进行碳封存等。目前金属有机框架等新型碳捕集材料,电化学捕集,以及通过地质材料进行碳封存等都有所发展,但市场情况还需进一步开拓。
五、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纳米材料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高致密度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陶瓷增韧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普及,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在医疗领域,由于纳米药物、纳米医疗器械等产品的广泛应用,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此外,在环保、能源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也在扩大。
这些领域在产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能源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较多,涉及材料、医学、物理、生物化学及现代高技术等诸 多学科领域;信息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需要支撑现代通信、计算机、信息网络、微机械智能系统等多个高技术产业,同时需要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结构化材料的制造和表征难度较大,需要精确控制纳米尺度和纳米效应,同时涉及精细的工艺和制造技术。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也需要精确控制纳米尺度和纳米效应,同时需要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产业难度。
对于地方而言,新材料的招商引资方向和领域,需要结合当地资源、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招商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