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作为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平台,在产业转型升级、业务模式变革中,依然存在发展不同步,服务水平落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规划不合理、智慧物流技术覆盖率低、服务模式单一、产业化水平低等方面。
一、信息共享不足,“信息孤岛”待打破
园区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摄像头、扫描识别设备搜集到的人、车、货等方面的信息相互孤立,无法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经常出现“信息孤岛”现象,进而无法从整体上分析、判断、统筹规划物流活动与相关业务,实现园区各项决策的最优化;另一方面,产业链中大部分成员、大部分活动环节缺少有效的联通手段和技术,且企业信息壁垒依旧存在,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园区信息化平台没有发挥充分的信息互融互通以及外部协同的作用,入驻园区的企业独立运营,缺少信息的互通共享,“物理孤岛”问题也无法有效解决。
二、数字服务平台能力差,低于预期
数据显示,近七成的物流园区都构建了公共信息平台,但是平台的服务功能依旧局限于信息发布、数据传输、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其他增值服务功能缺失,能够为用户提供的服务项目较少,无法满足用户智能化、一体化、信息化的运营需求,无法满足资源整合、集约化发展的需求。
三、全程可视化、业务协同程度低
智慧物流园区应该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及EDI、RFID、传感监控、无线移动终端等技术手段运用于日常业务运营管理以及产业链成员协同发展中,但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园区智慧物流技术覆盖率低,仅仅用于园区内部分作业环节中,无法实现基于智慧化平台支撑的人、车、货、事件等的全面感知、数字化融通整合。
四、园区生态化运营亟需先进数字技术的支撑
物流园区入驻较多的是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加工企业,部分物流金融企业、保险公司、运营商等也逐渐入驻,促进了智慧物流园区生态圈的形成,园区服务逐渐由单一的车货交易服务向提供管理系统会员服务、招聘培训收、呼叫托管服务、物流金融业务、物流设施设备销售、保险代理、创造商业机会等方向规划发展,但由于园区信息平台的功能不完善、智慧物流技术覆盖率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这些服务模式无法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