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构筑工业经济新增长极

国内资讯 (5509) 发布于:2022-03-02 16:50:39 更新于:2022-03-02 16:50:39
项目申报

在上海,上汽集团生产的汽车一辆辆驶入即将远渡重洋的滚装船;在安徽,京东方位于合肥的面板工厂,春节期间生产不停歇,为第一季度的订单开足马力;在浙江,中芯国际、士兰微等重大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2022年开年不足两个月,记者从全国各地新兴产业开工投产的精气神儿中,嗅到一股抢抓先机的昂扬与澎湃。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作为产业创新升级和工业经济发展的增量,科技含量突出的新兴产业到了亮功底、展实力、见真章的时候。2021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成绩可圈可点。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

今年前两个月,上海、安徽等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强、产业聚集度高的地区,针对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做强长板、疏通“卡点”,推进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极。

各地新兴产业首季奔向开门红

长三角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安徽、上海等地既是传统龙头车企的聚集地,又站在了新势力造车的风口。

2021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年产20万辆的新台阶,全年25.2万辆的产量位居全国第四,同比增长1.4倍,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的“最牛风头”。安徽省经信厅数据显示,今年1月,省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形势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其中,奇瑞集团1月整车销量10.77万辆,同比增长20%,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2.06万辆,同比大涨179.6%;江淮新能源汽车销量1.55万辆,同比增加89.49%;蔚来汽车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销量9652辆,同比增长33.6%。

记者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2022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汽车行业预计将实现10%以上的增长,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是主要贡献力量。根据上海市龙头车企刚出炉的2022年1月产销数据,上汽集团整车产销量分别达46.8万和45.6万辆,同比增长8.71%和13.02%,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7.2万辆,增长高达26%;特斯拉1月产量6.8万辆,再创新高。

“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结束了连续3年下降的趋势,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同比均增长1.6倍,这说明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已趋于稳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我国汽车市场将持续稳定增长,预计实现5%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高歌猛进,增长预计将达40%。

一年之计在于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同样实现开门红。日前,各地均针对自身优势新兴产业给出了正向增长的预判。上海市经信委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市电子行业将延续增长态势,不断向高端化迈进,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持续壮大;广东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加快打造我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扩大制造产能供给;福建省工信厅数据显示,电子行业受春节消费拉动,生产企业加大生产,产能发挥较好;江苏省第一季度集成电路、光伏等电子行业增势较好,重点企业订单充足,部分企业第一季度订单已经排满。

龙头企业触发“链式效应”

“龙头企业规模体量大,产业能级高,产业链带动性强,可以说稳定龙头企业是稳定产业链运行的‘定海神针’。”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运营仅两年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热销车型Model 3、Model Y的整车制造中心和特斯拉主要出口中心。据了解,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零件本土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在临港新片区,围绕着特斯拉工厂,一家家上游供应商落户开厂,还有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苏州、宁波、南通、无锡、绍兴、台州、南京、常州等地,组成了特斯拉“4小时朋友圈”,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上海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2022年,上海将持续推动提升特斯拉产能利用率,加强本地配套能力,此举也将带动宁德时代、赛亚森、岱美、均胜、达亚等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实现增长。

“目前,全世界超过1/4的显示屏都来自京东方,而合肥是京东方集团最大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多数黑科技产品已经在合肥实现了量产。”据京东方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球最高世代线已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忙着交付新一年的订单。虎年春节期间,企业近9000名员工留岗,保障产线运转,实现月生产液晶面板产品超1500万片。

自京东方扎根合肥后,犹如推倒了一副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巨大连锁效应。如今,在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核心区,集聚了京东方、维信诺、彩虹、康宁、三利谱、住友化学、法国液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显示上下游配套企业近百家。

春节期间,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开足马力忙生产。“2022年开年之初,客户就给我们的新技术释放了第一个订单。”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表示,企业从1月份开始,月产能接近10万片,到2月份将有20万片,实现成倍增长;彩虹(合肥)光伏8条热端生产线和10条深加工磨边、清洗光伏玻璃生产线满产运营,光伏玻璃日引出量1550吨;由于产能提升,订单量增大,博讯光电预计第一季度公司产能有望同比增长2倍以上。

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让发展的速度、效益、质量、安全相统一,不能靠产业链某一环节“一枝独秀”,而是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形成“百花齐放”新局面。合肥通过探索“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已建成三条TFT-LCD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一条6代线、一条8.5代线、一条10.5代线)、一条硅基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一条6代AMOLED全柔面板线,由“链”到“群”,合肥新型显示产业整体规模已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芯机联动”打造大产业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高增速,分别为45.2万辆和43.1万辆,同比增长1.3倍和1.4倍。“随着芯片短缺逐步缓解,智能网联、动力电池等配套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汽车市场需求正在进一步释放。”许海东对记者强调,这充分说明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汽车产业稳步增长以及工业经济稳步提升的重要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稳工业增长,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首先要解决制约新兴产业和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卡点堵点,包括缺芯、缺柜、缺工、缺电等,实施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工程,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顺畅。

为积极应对汽车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工信部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强调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整车企业、芯片企业的力量,加强供需对接和工作协同,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推动提升汽车芯片的供给能力。

在安徽、浙江、广东等地,“芯机联动”不约而同地成了2022年促进不同产业融合、打通新兴产业堵点卡点的关键词。芯机联动,顾名思义就是要加强整机企业与芯片企业之间的联动,以整机升级推动芯片研发,以芯片研发支撑整机升级,从而打造芯片与整机互动发展的大产业链。

安徽省构建了“屏、芯、端”联动发展模式。为了促进“车芯”协同,安徽省组织江淮汽车、蔚来、昌辉电子、力高新能源等与芯片企业对接,协调解决芯片短缺问题,构建稳定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通过政府资本招商引进“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安徽全省显示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累计实现45.3%、242.4%和14.9%的正增长。

“2022年,安徽省将推进比亚迪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大众汽车安徽、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均胜安全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江淮蔚来的新一轮合作。同时,做好产业‘双招双引’相关工作,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向安徽转移、集聚。”安徽省经信厅汽车处处长马翠兵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2022年浙江省经信厅将加强对受缺芯等要素紧缺影响行业企业的摸排,持续做好“芯机联动”工作,加快推动中芯国际、矽力杰、士兰微等重大芯片项目建成投产,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广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2022年广东将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家电、汽车电子、超高清视频显示、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领域,开展芯片应用验证示范,建立“芯片-整机”联动发展平台,实施汽车芯片应用牵引工程,实现芯片与整机产品同步设计、系统验证、批量应用和迭代升级。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