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厂为何选择来安徽

安徽省资讯 (9833) 发布于:2022-03-01 09:53:40 更新于:2022-03-01 09:53:40 来自:决策杂志
项目申报

蔚来、大众、比亚迪齐聚合肥!近两年,造车新势力与本土品牌在安徽汇集交融,“到安徽去”已然成为汽车产业界一种普遍的共识。

在激烈的汽车产业跑道上,安徽正在换挡提速。万亿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恰逢其时,正当其势,安徽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当各大品牌齐聚安徽时,安徽“汽”势将如何起势?

在各地全面发力的新赛道上,凭什么是安徽?

01、起势,从一份厅长的PPT开始呈现

2月26日,在安徽省发改委主办的安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徐志作了《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推动安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PPT,安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图,慢慢呈现开来。

徐志在PPT里详细介绍了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新修订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组建框架方案。

其中,《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更是参会者人手一本。

安徽将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规划详实地展示给外界,这无疑彰显了安徽的信心和决心。

信心来源于底气,而底气则来自顶层设计。

从2009年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安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一套“组合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早在2012年,安徽省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安徽建设成为核心竞争力强、配套完善、推广应用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强省。

十年后的今天,安徽更是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加大政策引领,释放政策红利。

在支持研发创新方面,实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省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或产业技术研究院,按规定给予支持。

在支持招大引强方面,支持具有较强资金实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在安徽省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并按规定给予资金奖励。

在做长做宽产业链方面,制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补短板清单,对企业投资建设清单内项目且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的,按照关键设备投入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为加快发展,安徽“真金白银”给予支持,组建运营安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母基金;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强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企业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

体系化的政策背后,是安徽力争打造成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集聚区的坚定信念。

到2025年,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安徽省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0000亿元。

这是安徽向世界喊出的承诺,更是安徽“汽”势!

02、起势,从一张产业链图谱上看到希望

一辆汽车所包含的产业链有多大?

在推进会的入口处,一块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成为当天的“人气打卡地”,吸引参会者驻足拍照。

在这块展板上,将一辆汽车分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抬头显示、换电站等23个产业链条,清晰地标注了相关招引目标企业以及安徽产业链企业。

每位参会者震撼于智能汽车产业链涉及之广、潜力之大的同时,也深感安徽将产业研究之透彻。

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

2021年以来,安徽省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立工作专班,由一位省领导专门负责,顶格推进,指导规划任务和目标分解,将工作做到了细微之处,落到了实实在在之处。

推进会上,安徽省科技厅、经信厅、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等部门及企业,分别就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工作交流发言,内容包含科技专项任务、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

合肥市、芜湖市围绕营造汽车产业发展生态,展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发展区的成绩。

同时,全省20个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双招双引”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约357亿元;部分企业签订了产业链上下游意向采购合同10个,采购金额277亿元!

20个项目分别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高新区、经开区,芜湖经开区以及安庆经开区等地。从区域布局可以看到,“合肥-芜湖”双核联动,马鞍山、安庆等地多点支撑的安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从政府到企业,从技术到产品,从前端到后市场,安徽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路上步步为营,踏实前进。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智能汽车生态初步建立,“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能基础设施初步建成。

在自主创新上,要塑造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做大做强自主汽车品牌,全面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品牌向上,提升合资合作质量。

在应用规模上,优化汽车消费和使用环境,建成各类充电桩23.7万个、充电站4750座,换电站180座,实现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新增占比不低于50%。

03、起势,从一批新企业里孕育

2021年,在“芯荒”“电池荒”“用工荒”、原材料“涨价潮”、出口不畅等多只“黑天鹅”的叠加考验下,安徽全省汽车产量150.3万辆,增长29.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5.2万辆,增长1.4倍,产量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

成绩背后,是人们对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追问:为什么是安徽?

凭的是产业基础。

以合肥为例,2021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14.5万辆,同比增长148%,生产产值达500亿元。“合肥将靶点聚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是正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合肥市经信局装备工业处副处长潘澄海看来,如今合肥汽车产业链上的优势企业,都是从2009年开始建立、培育起来的一批企业,十多年后,都已经成长为苍天大树。“现在产业链上的优势企业,巨一自动、华霆动力等,实际上都是十多年前播下的种子。”

以“工业立市”定位的合肥,在科技领域肩负起历史使命,“国家需要什么样的科技,我们就发展什么科技。”

蔚来中国总部

2019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退坡,整个行业发展环境严峻,当时有人甚至提出中国要不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质疑。合肥作为先发城市,担负着把整个产业从泥潭里带出来的重任,这也成为合肥“牵手”蔚来的背景之一。

2021年,蔚来汽车累计销售9.14万辆,同比增长109.1%,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旗帜性象征。

如今的安徽,已经集聚起江淮汽车、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德国大众、比亚迪等一批代表性整车生产企业,产品品类丰富。奇瑞集团连续19年位居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截至2020年,全省汽车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超过800家,2020年营业收入达1500亿元,拥有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凭的是人才优势。

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作为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新设智能汽车专业,当年招生200人,这些人才都成为了企业眼中的“香馍馍”,早早就被预定。

在智能汽车研究领域,在算法方向顶尖的专家超过30%都是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每年为整个市场培养100多位高端人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科大讯飞在语音交互、视觉交互、多语种语音等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国内领先,中电科38所已实现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智能驾驶环境感知和系统量产化应用。

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领域,安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些都得益于2017年安徽省推出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条政策,支持校企的合作和共建,推动了整个领域校企合作的宽度,让科研院所和企业真正走到了一起。

推进会上,中科大、合工大、奇瑞集团、星云互联等校企发布了10余项高水平科技成果,科技革命将再次推动汽车产业变革。

凭的是平台思维。

奇瑞集团主导建设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在会上正式揭牌,它包含汽车研究院和产业孵化中心两个部分,定位于省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发及公共服务平台,瞄准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平台、突破一系列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卡脖子技术等八大目标。

研究院的揭牌,是奇瑞加快原始创新能力突破的重要战略布局。

平台是产业发展的利器,是产业崛起的土壤。合肥市包河区作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省产业战新基地,发挥产业平台集聚作用,落户了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2018年底,包河区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共建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近70家,其中院士工作站2家,独角兽企业2家,合肥市重点产业链入库企业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大数据企业12家。引进星云互联、智行者、大唐高鸿、海康智联、域驰智能、北科天绘、斯润天朗等产业链上下游知名企业,产业链覆盖环境感知、决策控制、车载计算平台、车联网-V2X、高精度地图及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产业生态初具雏形。

下一步,将围绕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展开建设,把包河区建设成为安徽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人才培育中心,资源要素在产业发展中强强联合。

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

从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到新基建风涌而至,再到如今《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已然站上风口。

未来的“新”汽车,已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向大型移动智能终端、生活空间转变。

在这样的跑道上,安徽将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方向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推动“双智”城市建设。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