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果双优

安徽省资讯 (5764) 发布于:2022-02-23 14:45:34 更新于:2022-02-23 14:45:34
项目申报

安徽省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决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业经济指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据统计,2021年1~11月份,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总数达到665家。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9.6%,居全省第10位、皖北第2位。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加强对工业和技改项目以及纳入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亿元以上项目调度工作,每月调度项目进展情况,掌握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动态,定期组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和项目工作推进会议,加强工业投资情况分析研判,协调解决存在问题。2021年1~11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9%,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2%。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5个,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1个。深入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双招双引”。坚持顶格推进、高位推动,坚持市、县区联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组织调度作用,着力在重点项目调度、重要平台搭建、专班力量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截至目前,亳州市共录入省 “双招双引”平台系统装备制造产业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58.1亿元。

科技创新提振发展活力。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全市已累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99台 (套),2021年获批省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7个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138家,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5家,共认定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11家、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安徽工业精品3个,安徽省首版次软件1个。大力实施 《亳州市 “企业登云”行动方案 (2019~2021)》,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登云企业1275家,其中2021年新增登云企业429家。

民营经济、专精特新企业优势凸显。一是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政策支持。着力推动国家、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落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区、各载体、市直有关部门,按照 “细化到颗粒化单元”的要求已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二是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优选100户中小企业纳入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集中政策资源,加大培育力度。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7户,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小巨人”3户,新增省级 “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户,高成长型小微企业2户,新增省级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推荐118家 “专精特新”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实现融资6.32亿元。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家,目前全市共拥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1家,全年各类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7153次,服务企业3789家。基本形成了具有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功能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安全生产与节能环保态势平稳。一是扎实做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021年1~11月份,全市经信系统排查一般隐患3516个,整改率99.5%。省、市挂牌的2家企业重大火灾隐患已整改完成,市消委会转交督办的三批17家火灾隐患企业中15家已完成整改工作。二是积极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持续推进砖瓦窑厂治理,目前全市现有砖瓦窑厂50家,共开展砖瓦窑厂监督检查54次,实现对全市砖瓦窑厂全覆盖 “巡诊把脉”。扎实推进中心城区危化品企业关闭退出工作,瑞福祥食品公司、三星化工公司已关闭并通过退出验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引导企业绿色转型。截至目前,亳州市推荐申报的1家国家绿色工厂获得公示、5个国家绿色设计产品获得公示,3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9家企业通过市级绿色工厂认定。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初具规模。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进工作,以古井集团、鸿路钢构为主体,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安徽冯了性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为主体,打造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级互联网平台将获得市财政资金支持50万元,古井白酒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被列为安徽省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省财政将给予700万元的奖补支持。安徽冯了性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企业级互联网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正在全市进行示范推广。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抓手,推动重点产业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等要素资源的互动耦合和优化组合。

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强市建设

2022年,亳州市经信系统将按照“1336”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思路,坚持 “三严三实”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要求,把握 “好、快、高”的标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率,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强市建设,以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推进 “六一”战略,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贡献经信力量。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在提升发展质量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工业经济监测调度。加快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测力度,坚持每月会商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情况。按照一企一策、分类指导、按月调度,争取企业尽早入规。确保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0家左右。二是全面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加快推进全市亩均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建设,依法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实现亩均效益最大化,引导企业树立 “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入推进 “华夏酒城”建设。全面落实“六一”战略,以创新创造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亳州市白酒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白酒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加强项目调度,在推进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一是立足年度目标加强项目调度。加强重点工业和技改项目摸排调度,不断充实省工业投资导向计划项目库和统计部门工业和技改投资统计库。强化 “四督四保”,力促早日投产达效。确保2022年工业投资增长8%左右,技改投资增长10%左右,二是争取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发展。针对性地做好政策的宣传培训,把有潜力、有实力的优质企业项目摸上来、排出来,动态管理、深入调研、科学指导,切实提高项目申报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三是以“双招双引”为引领持续增强发展后劲。聚焦 “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坚持谋划为先,实施产业 “链长制”招商。全面梳理招商线索,以久久为功的恒心和韧劲持续梳理汇总一批有效招商线索、落地一批高质量招商项目。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对招商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

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一是强化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完善创新体系,搭建创新平台。二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做好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推进工作,力争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三是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

强化为企服务,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上下功夫。一是落实惠企政策。继续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把调度与服务有机结合,加强惠企政策宣传,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扎实组织开展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活动。强化政银担企险合作,加大财政资金对企业贷款贴息和担保机构补助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每季度举行一次银企对接会。二是以专精特新为抓手增添发展新动能。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型小微企业培育库,加大培育力度。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市级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力度,14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部纳入培育上市计划。持续开展专项清欠行动,降低企业用工、用能成本。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

抓好问题整改,在推动绿色安全发展上下功夫。一是继续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扎实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继续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新安全生产法专题培训等活动,从源头上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加强绿色制造培育。加大绿色制造指导培育力度,组建市级绿色工厂评选专家库,开展市级绿色工厂评选;组织申报节能环保 “五个一百”推介目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三是推动绿色发展。严格落实日常节能监察、专项节能监察等工作要求,积极配合节能监察机构实施水泥等重点行业节能监察,组织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坚决遏制 “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推进工业节能降耗,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