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总量突破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跨上一个标志性台阶。”1月17日,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表示。
“跨上一个标志性台阶”,虽然只有九个字,但是这九个字,字字值“千金”。自跻身“万亿俱乐部”以来,安徽经济总量一直呈现“加速跑”的态势,在全国的排名不断前移。
跨上“标志性台阶”后,今年的安徽省两会明确了2022年的预期目标,即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
如何“力争更好结果”?安徽凭什么?今年的《报告》给出了答案。
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长三角一市三省,上海是模范生,浙江是优等生,江苏是尖子生,而安徽,是新生。”这是业内相关人士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描述。
安徽入“长”,既在追赶,又谋领跑。
虽然入“长”最晚,但这名新生,从没有停下学习追赶的步伐,力争尽快融入长三角。在2021年,安徽等高对接沪苏浙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对标学习并推出改革创新政策和举措548项;120项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实现联通链接。
不沿海、不沿边,曾是内陆省份安徽发展的区位瓶颈,开放型经济也一直是其“短板”。当“长三角”与“一带一路”相遇,如何实现高质量和一体化同“一带一路”建设相互配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进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是安徽破题的关键。
高水平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天下徽商”圆桌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
2021,繁忙的安徽见证了开放的安徽。
随着对外开放战略规划深入推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活跃着“徽商”身影。2021年,安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45.9%。
“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不断拓宽,得益于开放大通道的建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欧班列。自2014年开通运营以来,中欧班列已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成为皖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陆上大动脉。2021年以来,即便是在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合肥中欧班列依旧开行了668列。同时,为持续扩大班列的带动效应,安徽今年将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实施外贸发展提升行动”,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扩大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货物进出口。
创新引领未来
创新是发展的“牛鼻子”,同时也是安徽最可作为的“主战场”。安徽之所以得以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关键在科技的力量。
“国家实验室全面投入运行,‘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实现量子计算新突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9.9件,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92.3%……”据《报告》显示,2021年,安徽科技创新结出新成果,3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制造业揭榜攻关项目打破国外垄断;开工建设了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蜂巢新能源动力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53家。其中,仅合肥一市,就取得“合肥先进光源、量子空地一体精密测量等大科学装置列入国家规划;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级实现新提升”这一优异成绩。
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是安徽最大的“势”;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加快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则是安徽最好的“能”。安徽的创新,绝不是流于表面。“科创冰山”之下,是安徽耕耘科研、多举措激发活力的诚意和决心。如今的安徽,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全面展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组建运行,新认定省新型研发机构38家;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建设,安徽科技大市场挂牌运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揭榜11项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任务、居各试点省市首位。
科创投入的逐渐增大,也让安徽从劳动力输出大省变成科创人才的聚集地。据统计,2021年,安徽推出新阶段高质量发展人才“30条”等政策,引进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47个。同时,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中心成为安徽下阶段的任务之一。2022年,安徽计划实施江淮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计划;建设高能级人才汇聚平台,健全以平台聚人才、留人才、用人才的机制和政策;引进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个以上;实施技工强省建设工程,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