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国内资讯 (7292) 发布于:2022-02-18 14:52:08 更新于:2022-02-18 14:52:30 来自:智东西公众号
项目申报

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后,又一大国家级超级工程来了!

本周,“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 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个 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标志我国“东数西算”项目拉开序幕。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既支撑东部算力需求,也带动西部发展。

数据和算力,正在成为像水力、电力一样的生产要素,影响“国运”关键。

而现在,国家出手,再度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通过这个新时代超级工程,大刀阔斧地对全国算力资源进行调整配置,解决数据中心能耗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不足、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

01  圈定8大枢纽、10大集群大型数据中心都建在这里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下简称“国家枢纽节点”)。

就在本周四,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同志就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答记者问,详细解读这一超级工程的背景、重要意义及总体思路。

何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顾名思义,这是国家支持的、云网融合的、全国资源一体化配置下圈定的数据中心建设据点。2021年5月,在贵阳召开的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正式启动,经过半年多筹划终于尘埃落定。

成为国家枢纽节点,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等文件中的指示:

“原则上, 对于在国家枢纽节点之外新建的数据中心,地方政府不得给予土地、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

“国家枢纽节点以外的地区,统筹省内数据中心规划布局,与国家枢纽节点加强衔接,参与国家和省之间算力级联调度。”

也就是说,今后,大型数据中心将主要布局在国家圈定的这八大地区,其他地区,就不太适合倒腾超过3000个机柜的大型数据中心了。

在这八个国家枢纽节点的基础上,国家还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包括张家口集群、芜湖集群、和林格尔集群、中卫集群等。

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可以看到,这些集群都是当下数据中心基础较好的地区,比如西部宁夏的中卫,截至2021年10月就已建成亚马逊、美利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天云网络、创客超算6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60万台。而划定这样的物理边界,也是为了进一步避免国家枢纽节点出现数据中心盲目发展情况。

同时,各地的数据中心建设也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比如,集群内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指标控制在1.25以内,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这也为各地建设数据中心设计了门槛,一些企业的数据中心可能要告停或调整。

02 “东数西算”正式启动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先西迁

伴随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圈定,我国“东数西算”工程也正式全面启动。

“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数据的处理能力。

根据官方解释,“东数西算”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当下,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算力设施成为像水力、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全社会对算力需求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然而,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

再反观我国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非常好的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条件。

这时候,我国体制优势就充分体现了——站在全国“一张图”的角度一体化布局,国家推动优化算力资源配置。

根据计划, 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

不过,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因此,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仍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西部数据中心和东部枢纽

03 跨地区配置算力资源,改变行业格局

“东数西算”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南水北调”等国家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构想始于1952年,2002年正式开工,历经十年到2012年才建设完成,如今这一跨世纪工程已经惠及4.38亿人,使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因调水得到优化。

当下,算力正成为像水力、电力一样的生产力要素,这一点正在被高层极大认可。而举全国之力推动的“东数西算”工程,也有望成让其为像“南水北调”工程一样影响国运的关键之举。

那么“东数西算”工程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影响?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在昨日发布会上的解读,工程的意义将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一是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 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东数西算给企业带来的利好

二是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 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三是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 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

东数西算将带动哪些产业链发展

四是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实际上,根据国内数据中心产业链玩家的区域布局,“东数西算”也将促使一些玩家的数据中心项目不能继续,或者需要调整,因此产业格局也有可能被改变。

04 “东数西算”下一步如何走?

下一步,如何加快构建“东数西算”一体化的算力体系?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回应:“下一步国家会加大统筹力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一体化推进算力优化布局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提升8大算力枢纽的影响力和集聚力,牵引带动全国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

具体来说:

一是加强网络设施联通。 加快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提升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网络节点等级,提高网络传输质量。

也就是说,西部不仅要建设数据中心,还要铺设更多的运营商网络。这将改变我国网络设施在北上广深等我国东部地区分布过于集中的格局。

二是强化能源布局联动。 加强数据中心和电力网一体化设计,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向数据中心供电。支持数据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对落实“东数西算”成效突出的数据中心项目优先考虑能耗指标支持。

三是支持技术创新融合。 鼓励数据中心节能降碳、可再生能源供电、异构算力融合、云网融合、多云调度、数据安全流通等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强对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支持和规模化应用。

四是推进产业壮大生态。 支持完善数据中心产业生态体系,加强数据中心上游设备制造业和下游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创新型应用和新型消费产业等集聚落地。支持西部算力枢纽围绕数据中心就地发展数据加工、数据清洗、数据内容服务等偏劳动密集型产业。

05 结语:8大算力枢纽

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这8个地区成为我国的国家算力枢纽,不仅肯定了当地的大型数据中心发展前景,更要求其他地区与其配合协调,是整个中国算力“一张图”的整体资源配置。

当下,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基建”建设,这不仅体现在2022开年以来全国超25万亿元投资中的“新基建”高权重上,也体现在全国一体化调配资源的举措中,为我国在全新的国内外局势下,实现数字经济发展“超车”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