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坚持工业强市战略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资讯 (1.2万) 发布于:2022-01-19 16:45:56 更新于:2022-01-19 16:46:14 来自:中国新闻网
项目申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安徽省经信厅的正确指导和亳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决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业经济指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2021年度重点工作回顾

工业经济运行质效双优。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监测分析全市工业经济运行。1-11月份,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9.6%,居全省第10位、皖北第2位。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总数达到665家。1-11月份,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居前五位的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72.8%,对增速的贡献率达到58.7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累计增速19.1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累计增速6.36%,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纺织业同比增长6.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增长51.95%,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95.6%,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3.66%。

工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加强对工业和技改项目以及纳入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亿元以上项目调度工作,每月调度项目进展情况,掌握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动态,定期组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和项目工作推进会议,加强工业投资情况分析研判,协调解决存在问题。1-11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9%,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2%。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8个,10亿元以上项目28个;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1个,其中5亿元以上14个,10亿元以上8个。深入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双招双引”。坚持顶格推进、高位推动,坚持市、县区联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组织调度作用,着力在重点项目调度、重要平台搭建、专班力量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截至目前,亳州市共录入省“双招双引”平台系统装备制造产业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58.1亿元。

科技创新提振发展活力。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全市已累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99台(套),2021年获批省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7个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138家,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5家,共认定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11家、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安徽工业精品3个,安徽省首版次软件1个。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客户信息获取售后服务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获得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大力实施《亳州市“企业登云”行动方案(2019-2021)》,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登云企业1275家,其中2021年新增登云企业429家。进一步加大企业家人才培训工作力度,今年以来,共举办企业家培训5期,累计培训933人次。

民营经济、专精特新企业优势凸显。一是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政策支持。着力推动国家、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落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亳发〔2021〕10号)。各县区、各载体、市直有关部门,按照“细化到颗粒化单元”的要求已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二是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优选100户中小企业纳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集中政策资源,加大培育力度。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7户,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3户,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户,高成长型小微企业2户,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推荐118家“专精特新”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实现融资6.32亿元。前三季度,全市累计直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51.07亿元,实现直接融资290.4亿元。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38.76亿元,惠及企业2661家,“金农易贷”在亳州市累计发放贷款2272.27亿元。今年以来,亳州市无新增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家,目前全市共拥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1家,全年各类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7153次,服务企业3789家。基本形成了具有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功能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安全生产与节能环保态势平稳。一是扎实做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11月份,全市经信系统排查一般隐患3516个,整改率99.5%。省、市挂牌的2家企业重大火灾隐患已整改完成,市消委会转交督办的三批17家火灾隐患企业中15家已完成整改工作。同时,加强春节、两会、五一、七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和普法宣传工作。二是积极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持续推进砖瓦窑厂治理,今年以来,谯城区原收储未拆的5家砖瓦窑厂完成拆除,蒙城县已拆除8家、转产2家,利辛县转产5家、长期关闭2家,目前全市现有砖瓦窑厂50家,共开展砖瓦窑厂监督检查54次,实现对全市砖瓦窑厂全覆盖“巡诊把脉”。扎实推进中心城区危化品企业关闭退出工作,瑞福祥食品公司、三星化工公司已关闭并通过退出验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引导企业绿色转型。截至目前,亳州市推荐申报的1家国家绿色工厂获得公示、5个国家绿色设计产品获得公示,3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9家企业通过市级绿色工厂认定。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初具规模。根据《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进工作,以古井集团、鸿路钢构为主体,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安徽冯了性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为主体,打造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级互联网平台将获得市财政资金支持50万元,古井白酒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被列为安徽省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省财政将给予700万元的奖补支持。安徽冯了性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企业级互联网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正在全市进行示范推广。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抓手,推动重点产业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等要素资源的互动耦合和优化组合。

全面实施推广亩均效益评价。按照“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全面启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了亳州市全面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实施意见,经市政府第220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于12月27日印发实施。目前各县区正在按照行事历要求,制定评价实施细则。

坚持党建引领,围绕经济建设抓党建。一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照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开展学习,目前已开展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局机关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5次、支委会13次,党员干部讲党课17人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开展党史知识测试1次。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公示工作。通过民主评议党员,共评选出优秀党员4名。二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牢依法依规依实绩选拔任用干部的思想自觉性,严格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切实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在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局党组共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1名,对6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职级晋升。三是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时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市经信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把党史学习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题学习研讨4次。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10项。

高标准推进“六一”战略

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贡献经信力量

2022,全市经信系统将按照“1336”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思路,坚持“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要求,把握“好、快、高”的标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率,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强市建设,以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推进“六一”战略,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贡献经信力量!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在提升发展质量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工业经济监测调度。加快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测力度,坚持每月会商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情况。按照一企一策、分类指导、按月调度,争取企业尽早入规。确保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0家左右。二是全面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加快推进全市亩均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建设,依法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实现亩均效益最大化,引导企业树立“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入推进“华夏酒城”建设。全面落实“六一”战略,以创新创造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亳州市白酒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白酒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加强项目调度,在推进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一是立足年度目标加强项目调度。加强重点工业和技改项目摸排调度,不断充实省工业投资导向计划项目库和统计部门工业和技改投资统计库。强化“四督四保”,力促早日投产达效。确保2022年工业投资增长8%左右,技改投资增长10%左右,二是争取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发展。针对性地做好政策的宣传培训,把有潜力、有实力的优质企业项目摸上来、排出来,动态管理、深入调研、科学指导,切实提高项目申报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三是以双招双引为引领持续增强发展后劲。聚焦“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坚持谋划为先,实施产业“链长制”招商。全面梳理招商线索,以久久为功的恒心和韧劲持续梳理汇总一批有效招商线索、落地一批高质量招商项目。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对招商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

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一是强化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完善创新体系,搭建创新平台。力争推广工业机器人40台,认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左右,新认定安徽省新产品5个以上。二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做好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推进工作,力争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三是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全年计划开展培训6期,培训企业家1000人次以上。其中市内培训5期,市外培训1期。

强化为企服务,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上下功夫。一是落实惠企政策。继续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把调度与服务有机结合,加强惠企政策宣传,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扎实组织开展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活动。强化政银担企险合作,加大财政资金对企业贷款贴息和担保机构补助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每季度举行一次银企对接会。二是以专精特新为抓手增添发展新动能。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型小微企业培育库,加大培育力度。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市级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力度,14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部纳入培育上市计划。持续开展专项清欠行动,降低企业用工、用能成本。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

抓好问题整改,在推动绿色安全发展上下功夫。一是继续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扎实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继续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新安全生产法专题培训等活动,从源头上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加强绿色制造培育。加大绿色制造指导培育力度,组建市级绿色工厂评选专家库,开展市级绿色工厂评选;组织申报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三是推动绿色发展。严格落实日常节能监察、专项节能监察等工作要求,积极配合节能监察机构实施水泥等重点行业节能监察,组织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推进工业节能降耗,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推动从严治党,在强化廉洁自律上下功夫。严格遵守《中共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时刻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秉公用权,时刻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以严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问题解决,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局领导班子要带头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坚持抓在日常、管在经常,使党内监督真正严起来、实起来,做好廉洁自律的表率,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营造廉洁勤政的良好环境和政治生态。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