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土地"种"工厂建产业园,如何增效益

安徽省资讯 (8839) 发布于:2022-01-18 13:20:01 更新于:2022-01-18 17:54:21 来自:人民网
项目申报

从地图上看,位于合肥天门路80号的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恰好是合肥经开区整个地理区域的中心。这座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占地仅有75亩,却云集了中智、英格玛、猎聘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巨头。

很难想象,这一“心脏地带”,此前曾是一片闲置烂尾的工业厂房。在合肥经开区“腾笼换鸟”后,2019年12月,一座全新的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正式运营,2021年产业园亩均税收达到153万元。

“亩产”,原本是一个农业术语。一般来说,一亩地种植农作物,收成在千元上下。

在土地上“种工厂”,又会有怎样的成果?合肥经开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合肥经开区智能科技园

合肥经开区智能科技园

历经29年发展,合肥经开区在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也遭遇着“成长的烦恼”。由于发展初期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式供给,带来了发展不充分问题,低效用地、低效企业、低端产能,占据了一定空间资源。

为摆脱不利局面,2016年以来,合肥经开区在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创造性实施“创转升”(创新转型升级)发展行动,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着手解决低效用地、低端产能、低效企业和闲置土地(厂房)等难题,实行产业优胜劣汰,激励和引导企业形成亩均产出最大化的发展导向,走上了一条“高质量的增长、有效益的速度、可持续的发展”的新路径。

“建立‘创转升’工作机制,打造亩均效益高产区,既是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加快动能转换的有力抓手,也是对破解国家级经开区新一轮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的有益探索。”合肥经开区始终坚定认为。

奖“优”罚“劣”

合肥经开区清醒而睿智,在如何提升发展含金量上,建立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的企业评价机制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

2016年,合肥经开区主动对标浙江省,试水“亩均论英雄”改革,先后出台《“调转促”行动方案》《促进工业企业增效升级若干政策》等文件,首次打出转型升级政策“组合拳”。2018年初,该区组建“创转升”办公室,集中精力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攻坚。至2021年,合肥经开区“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成果已全面显现,形成了“亩均论英雄”的系统化、常态化工作格局。

成功总是青睐正确的路径

2017年起,合肥经开区引进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对区内所有占地工业企业,每年实行绩效评价。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将300多家工业用地企业分为A、B、C三类。“企业分类后,我们实施差别化的管理机制,重点加大对第一档企业的扶持力度,倒逼末档企业主动转型升级。”该区“创转升”办公室主任李正茂介绍说,该区一家机械企业原为C类企业,经过倒逼政策“刺激”,曾一举从C类提升为A类,为世界500强企业做配套,成为该区第一批提质升级的典型代表。

经济发展与时俱进,方法策略因需而变、迭代升级。合肥经开区不搞大而全,而是契合企业需求、产业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亩均”,是这一评价体系的核心。“在此评价体系下,我们对经开区每家企业都进行了一轮‘体检’,企业含金量一目了然。”李正茂说,针对三类企业突出“差别化管理”和“存量挖潜”,给予不同的供地、资金、融资和技术改造政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

被评为A类企业到底有什么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给他们降成本、增资源。”经开区经贸局一位负责人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经开区内的A类企业可以获得区属国有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担保,免收担保费,并优先安排区级财政金融产品,在对落后淘汰企业实施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时还能获得最高300万元的奖励。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在经开区管委会,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段子”:以往管委会给企业发A类证书,企业派一名司机来领;如今拿到A类证书的企业,都是企业核心人物亲自来领。企业重视的背后,其实是企业与经开区的双赢。

安徽威尔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典型受益者,公司财务负责人戴诗永介绍,威尔低碳的绩效评价一直处于A类,在用地、用电、融资等方面都获得经开区的优先保障,“有这么好的政策,公司必须加快技术研发,近期将新上马滤清器系列产品线,全年产能将增加180万只产品。”

通过绩效评价、分类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有限的资源向优质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合肥经开区的这一做法,无疑为企业树起“一面旗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立下“一把尺子”。

退“低”进“高”

机器人专属操作系统、轻巧型并联共融机器人、消防灭火机器人……走进合肥经开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优质成果映入眼帘。目前该机构已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70余家,助力本地50余家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培育起配套体系较为完善、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因市场原因,原来的一家企业的二期项目建成后,土地和厂房长期处于空置状态。为合理利用土地,合肥经开区支持这家企业科学规划产能,将其724亩土地退回,高标准建设智能科技园,先后导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蔚来中国总部等160多家新兴产业项目。2021年,智能科技园实现产值约280亿元,税收3.23亿元。

有了“亩均指挥棒”,还要做好“管家式”配套服务,推动产业“退低进高”。

合肥经开区意识到,“亩均论英雄”不仅是政府主动服务监管的体现,也是激发创新活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有效手段。“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统一,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提质增效,让企业与开发区共同成长,培育更多的‘优等生’。”合肥经开区强调,“亩均论英雄”坚持的是质量第一、效益为上,突出的是结果导向,以企业提质增效、产业提档升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海尔合肥基地

海尔合肥基地

在推进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合肥经开区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世界级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这一目标,着力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对重点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淘汰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

一方面,按照“投资强度、亩均预期税收、亩均预期能耗、亩均预期排放”四个指标,严格进行项目准入评价,实施分类监管、“负面清单”、节能减排安全评估等准入政策,更好推动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进步”的高质量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给予企业更大自主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打造更好营商环境。通过一系列配套服务,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合理高效地配置资源要素,最大程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对企业而言,这无疑是转变发展逻辑的“信号灯”。“亩均”意识的刻入,引领企业思考并行动,或主动实施技术改进,或加大研发投入,或节约资源成本,以适应新的发展导向。

腾“笼”换“鸟”

2017年,合肥济钢日力项目有327亩土地和10.7万平方米地上建筑物长期处于低效利用或闲置状态。为盘活低效用地,经开区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和引导海尔集团对济钢日力的全部土地和厂房进行收购改造。不到半年时间,年产300万台滚筒洗衣机和150万套中央空调等高端家电智能工厂项目就已投入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1月,合肥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和合肥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共实现产值49.5亿元、税收1.57亿元,亩均产值1514万元、亩均税收48万元。

腾“笼”换“鸟”,盘活资源增效益。为提高用地效率,合肥经开区还针对合同中明确约定、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进行“催建”,要求企业限期开工建设并约定竣工时限。否则,按照“升级改造、项目嫁接、协议收回、退二进三收储”等方式,清理处置闲置土地。有限的土地被“激活”,更新了工业项目,优化了产业结构,转换了新旧动能。

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合肥经开区已盘活低效用地8000多亩,成功嫁接、布局了海尔高端智能家电、哈工大机器人、清华启迪科技城、大众安徽、蔚来汽车等多个优质项目落地生金,新增产值超千亿元。

“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效应不止于此。数据显示,合肥经开区自实施亩均绩效评价以来,亩均产值、税收年均增长20%。占地工业企业A、B类企业数量从130户提升至161户,C类企业从213户降低至167户;A类企业亩均税收从30.14万元提升至34.11万元,C类企业占地面积从30.2%下降至18.3%,直观反映了提质增效的良好成效。

合肥经开区认为,“亩均论英雄”改革,还必须以产业规划为引领,将顶层设计做在先,实现无缝对接。

“产业规划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根据全区产业发展目标,合理估算各产业用地规模。”合肥经开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综合考虑区域产业空间关系协调、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等多重因素,充分体现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导向,引领区域产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先是浙江省,再到安徽,“亩均论英雄”成地方经济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用改革谋出路,以亩均论英雄”,合肥经开区行得早、走得实,也最先尝到了甜头。

人民网安徽频道了解到,亩均绩效评价体系正在向全省推广。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

创业即创新创业。在合肥经开区,“亩均论英雄”并非一个新生现象,而是一套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从合肥经开区的经验做法来看,就是转变发展理念,弱化速度情结,强化质量关切,摒弃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创新为动力,向质量要效益,用尽可能少的土地资源、能源消耗,创造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