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集群培育 提升安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安徽省资讯 (8918) 发布于:2022-01-18 10:32:19 更新于:2022-01-18 10:32:19 来自:中安在线
项目申报

既有正在全面转型升级的“铜墙铁壁”,又有“芯屏器合”“集终生智”,安徽制造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如何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安徽省政协委员们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积极建言。

省政协委员秦煦:用数字为制造业赋能

“十三五”以来,安徽制造业实现了规模总量突破、质量效益跃升和产业能级跨越。但对比发达地区,还存在体量偏小、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配套不完善、附加值不高、产业链安全存在风险等问题。安徽省政协委员秦煦建议深入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强化省内区域、上下游企业协调联动,助力我省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

“安徽‘铜墙铁壁’‘芯屏器合’‘大智移云’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应推动优势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秦煦委员建议,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围绕家电、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皖企登云”“5G+工业互联网”,加速企业“上云用数赋能”。

同时,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宽链,强化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招大引强,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培育。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聚焦“芯屏器合”“急终生智”等优势领域深耕细作,培育打造一批以“中国声谷”为代表的国际国内先进的新兴产业创新集群。

省政协委员张天舒: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集群发展

“我省制造业发展已进入全国制造业的前十位,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省政协委员张天舒指出,目前,安徽研发投入增幅较快,但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同时,集群效应的规模较小,并且较为分散,大多处于产业链发展的中低端。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让张天舒委员颇为认同。“2021年公布的2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苏粤各占6席并列第一,我省仅有合肥的智能语音集群入围。”张天舒建议,重点培育具有主导性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如京东方、科大讯飞等,形成规模和产业链上的集聚效应。支持以芜湖、马鞍山等市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动我省在汽车、家电、机器人等产业智能化实现优势发展。“目前,我省正在建设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后续要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

省政协委员朱卫东: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

“2021年,安徽大力实施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战略,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安徽省政协委员朱卫东提出,安徽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校院所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日益加强。

朱卫东委员建议,以具有技术和产业规模优势的新兴产业为基础,建立新兴产业共性核心技术创新实体联盟,建立促进高校与新兴产业企业合作的工作机制和联络机制,以加强高校与企业紧密衔接和实质性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探索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建实体性战略联盟,构建以“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为特色的需求传导型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能力。

省政协委员黄家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安徽在加强高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才引进。” 省政协委员黄家杰表示,以长鑫存储为例,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技术赶超。“但是这样的企业必须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引进人才,核心竞争力才能存续下去。”黄家杰委员认为,在大力招引人才的基础上,政府部门还应推进制造业大型国企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并打造上下游产业链集群。“例如海螺水泥、交控集团这样的大型国企,先做出示范效应,打造出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安徽的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才能迎头赶上。”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