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2025年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主题活动在安徽滁州举行。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知识产权部门共同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及长三角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同时三省一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备忘录》。
据介绍,三省一市签署备忘录,将围绕建立快速预审服务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快速维权服务、开展专项信息分析研究、建立资源互通共享机制、开展宣传培训和业务研讨等5方面加强长三角区域快速协同保护协作与交流,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能力和水平,形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生态圈”。
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代理机构预审违规情况定期通报机制,实现代理机构的预审违规行为信息互通,实行一次违规长三角区域联合惩戒,规范专利代理行为;加强三省一市保护中心快速维权工作联动,针对跨区域重大、疑难、复杂知识产权纠纷开展联合指导,开展侵权判定、维权援助咨询和纠纷调解;建立资源互通共享机制,制定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规范,统一预审、维权、咨询等服务流程,提升区域服务标准化水平。
2024年,长三角地区在共同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较积极进展。三省一市知识产权部门签署《长三角地区暨中部六省专利产业化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知识产权交易一体化合作备忘录》;上海青浦、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安徽芜湖签署国家级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共建协议;长三角地区海关加强协同,形成《长三角海关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工作重点任务(2024-2026年)》。
此外,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硕果累累。2024年,长三角专利授权量为115.05万件,占全国总量的32.2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9.78万件,占全国总量的31.74%。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4.53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5.87件,高出全国水平11.87件,为全国水平的1.8倍。
2024年,安徽知识产权登记数量质量不断提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7位,连续13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授权发明专利3.28万件,同比增长7.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22件,同比增长28.2%。
安徽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安徽将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高水平合作,奋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出更多的知识产权力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