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奋发有为向前赶”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安徽省光储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全省营收超百亿光储企业达10家,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华晟新能源异质结组件等一批先进产品全球领先。今年,安徽将全力推动光储产业提质升级,支持合肥、滁州等市争创光储领域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0家光储企业营收超百亿
近年来,安徽迎难而上,推动光储产业实现新突破,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好于全国,为安徽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先进制造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全省先进光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84.6亿元,实现利润100.8亿元,在全国行业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盈利,呈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全省营收超百亿光储企业达10家,阳光电源、国轩高科、滁州捷泰、安徽福莱特等4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全国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百强企业榜单;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入选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从出货量看,2024年,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华晟新能源异质结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全省新型储能全系产品产量均实现40%以上的快速增长,阳光电源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累计订单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国轩高科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第8位。
根据赛迪研究院发布《2024中国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综合竞争力十强省(市)》,安徽省光储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3位。
支持优质企业并购重组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光储产业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加速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一年。
为推动企业培育提质升级,今年,安徽将大力支持优质企业并购重组,动态梳理潜在并购企业、拟引进战略投资企业清单,跟进推动意向企业撮合对接,落实省级并购重组专项政策要求,在光储专项政策中对各市并购贷款给予贴息奖励。
同时,统筹省市资源,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速培育一批创新研发活跃、细分市场领先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光储领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总数达到238家,新增51家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161家,其中新增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48家。
培育一批省级创新平台
中国科大徐集贤教授团队钙钛矿电池认证稳态效率性能达26.7%,第三次刷新世界纪录;阳光电源储能变流器产品获得全球首个构网技术标准认证,储能系统完成全球首个大规模燃烧测试;合肥欣奕华完成全球首台大尺寸GW级钙钛矿蒸镀设备量产交付……
近年来,安徽光储产业创新动能强劲,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
今年,安徽将迭代发布光储产业技术攻关重点方向指导目录,持续完善全省光储技术创新攻关项目库,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强化光储创新平台建设,接续培育一批省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在皖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支持前沿光储技术在安徽省研发、先进光储产品在安徽省量产;用好用足“三首”等激励政策,形成光储领域“省级新产品—首创产品(“三首”产品)—工业精品—标志性产品”梯次矩阵。
推动产业“出海”提质升级
目前,光储产业面临周期性调整压力。在行业内卷式竞争、需求端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今年,安徽将把招引重点从电池、组件环节转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关键配套和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快培育一批制造装备、第三方检测认证等企业。
同时,优化招引模式,充分发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主题母基金和子基金作用,支持以投代引方式招引优质企业。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将配套企业纳入供应链条、创新体系,培育价值共享、互促共进的产业链新型伙伴关系。支持合肥、滁州等市争创光储领域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创新应用提质升级方面,安徽将继续拓展光伏幕墙、光伏遮阳、光伏围栏、光伏车棚等场景应用,加大对微电网、虚拟电厂、零碳园区等新型项目支持,推动从单纯光伏发电向光储协同、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变。支持建设不同技术实际发电量、发电收益对比验证测试场景,加快建设一批钙钛矿及叠层技术的多场景验证测试平台。
此外,安徽还将全力推动产业“出海”提质升级,深化“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完善安徽“走出去”公共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引导金融保险机构加大对安徽省光储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和进出口信贷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