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科学奥斯卡奖”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2025年度获奖名单揭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四个大型国际合作实验——ATLAS、CMS、ALICE和LHCb获颁基础物理突破奖,中国科大在其中三个实验中作出重要贡献,近50名师生作为合作组署名作者位列获奖名单中。
中国科大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物理电子学专业和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师生参加了ATLAS、CMS和ALICE三个实验,在探测器升级、物理分析等方面均作出了关键贡献。
在ATLAS实验中,中国科大课题组在希格斯物理研究和双玻色子精确测量等领域起关键作用,推动对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和电弱理论规范结构等方向的探索,获得百余项相关测量或新物理寻找研究成果。在缪子谱仪升级和高粒度时间探测器升级等重大国际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上掌握关键技术,并在系统级研制中作出重要贡献。
在CMS实验中,中国科大课题组开展了希格斯玻色子性质和与希格斯玻色子相关的新物理研究,包括通过双希格斯玻色子产生探测希格斯自耦合与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等。目前,课题组进行第三期运行数据的希格斯物理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特性研究,以及高亮度大型强子对撞机CMS探测器升级中时间精度达到50皮秒的超快定时探测器端盖部分的研制。
在ALICE实验中,中国科大课题组主要利用重味夸克偶素作为探针,研究了极端情况下形成的新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特性,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重味夸克偶素的新产生机制及其夸克解禁闭特性提供了重要证据。目前,主要开展基于ALICE实验第三期运行数据的物理分析和未来ALICE3实验高颗粒度、高计数率、高时间分辨飞行时间探测器的技术攻关。
这是该奖历史上第一次将重要基础研究奖项颁发给大型国际合作组全体成员,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大型国际合作探索基本科学问题的充分认可。
据了解,ATLAS和CMS合作组于2012年7月同时宣布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并持续深入研究其物理特性。ALICE实验专注于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即一种宇宙大爆炸后最初几微秒内存在的极端高温高密物质形态。LHCb实验则致力于探索物质与反物质的细微差异、基本对称性破缺现象,以及由重轻夸克组成的复合粒子(强子)的复杂能谱。通过这些极其精密的实验测量,LHC的四大实验将基础物理学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