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试点探路新型电力系统

安徽省资讯 (446) 发布于:2025-04-07 13:31:49 更新于:2025-04-07 13:31:49 来自:安徽日报
项目申报

近日,在合肥市政务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协助市民徐先生使用V2G双向充放电桩,完成新能源汽车和电网之间能量互动。作为合肥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示范项目,这座集车网互动与光储充换等功能于一体的充电站,今年2月正式投运。

合肥市政务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利用停车场车棚顶,建设了一座容量为2.28兆瓦的光伏电站。站内设置1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中V2G双向充放电桩27个。站内还建设了总容量为300千瓦/645千瓦时的储能电站,加上原有的蔚来新一代换电站,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城市“超级充电体”。

“V2G”是Vehicle-to-Grid的缩写,即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能量和信息互动。“从外观看,V2G双向充放电桩和普通充电桩没有太大区别,但它有个‘独门绝活’,能实现新能源汽车为电网的反向充电。在电网负荷较高的峰段,新能源汽车通过V2G桩和电网相连,就能将电池中储存的电量反向卖给电网。”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专责王翔介绍,以一辆电池容量为100千瓦时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车主在电价谷段进行充电,在电价峰段期间将其中的50千瓦时电卖给电网,按照峰、谷时段之间每千瓦时最大0.7元差价计算,每次将获利30元以上。

V2G车网互动功能仅是合肥市政务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具备的众多“黑科技”中的一种。该站在绿色能源循环利用方面也颇具看点,形成了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微电网”。

据了解,该电站年光伏发电量近3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000吨。绿电为站内100个充电桩群和换电站、临近停车场的合肥市政务中心办公区供电。每天午间光伏发电高峰时段,如果有剩余电量将存至储能电站,晚间时段再使用。“这样可减轻高峰时段区域供电压力,同时由于电价峰段充分使用了光伏电,也节约了用电成本。”王翔说。

2021年以来,合肥市结合地域特色、资源特性以及电网特质,开展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负荷资源高效互动、高可靠性城市电网建设等具有合肥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场景实践,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近日,合肥市正式入选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城市,合肥市政务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成功入围30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名单。

未来,合肥市新增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太阳能光伏、储能系统均将接入合肥虚拟电厂系统。该系统对分散于各地的分布式能源进行精准智能控制,保障新能源平稳消纳和电网安全运行。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虚拟电厂系统累计接入负荷达120万千瓦。

“至‘十四五’末,合肥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达到50%,本地绿电消费占比提升至22.23%。至2035年,合肥将基本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届时,合肥电网不仅是能源供应载体,同时将满足绿色能源发展、柔性资源接入、电力系统降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路健说。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