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个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落地铜陵市

安徽省资讯 (1184) 发布于:2025-03-04 10:14:13 更新于:2025-03-04 10:14:13 来自:铜陵新闻网
项目申报

近日,在铜陵海关监管下,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报进口保税维修的2800余片晶圆顺利运抵企业,标志着安徽省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落地。

区外保税维修业务是指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以保税维修的方式将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等问题的货物从境外运入境内进行检测、维修后,再全部复运出境的新兴业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助力企业开发海外市场、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之前我们开展海外晶圆维修时,需以‘修理物品’监管方式向海关申报,通关时需缴纳相应保证金,通关成本较高、耗时较长。区外保税维修业务开通后,不仅通关手续简化,资金占用也少了,更有利于我们‘修全球’。”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董洁介绍,该公司2024年完成境外晶圆维修约44.7万片,预计2025年进口晶圆维修再生规模可达50万片,“这一业务可以帮我们实现更快的货物周转,同时减少几千万元担保资金压力。”

晶圆是制造芯片的重要原材料。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半导体晶圆精密再生、晶圆加工,其12英寸晶圆再生项目打破了大尺寸硅晶圆再生被日韩等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去年9月,在商务和海关部门的帮助下,该公司获得商务部批准,开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全球保税维修业务,成为安徽省首家获批开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这一外贸新业态的企业,也是全国目前唯一获得“硅晶圆”全球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资格的企业。

新业态新模式是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指出,要深入推进外贸服务向专业细分领域发展,其中就提到提升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水平。

“项目的落地具有标志性意义,对我们拓展外贸新模式也有积极的影响。”市商务局副局长李小勇表示,该局将联合海关等部门进一步支持企业发挥区外保税维修政策优势,同时总结经验做法,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更多外向型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指导帮助,助力企业高效便捷通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为安徽省稳外资稳外贸和“三地一区”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