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会,部署新一年的任务,开启春天的故事。
继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之后,安徽已有13个省辖市召开了“新春第一会”。
各市在“新春第一会”上都划了哪些重点?谁在会上占了C位?哪些议题被全年“置顶”?
布局新赛道
池州
2月7日上午,池州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全市坚持产业强市强化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
“新春第一会”亮点频现。一方面,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围绕半导体、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及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制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计划,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强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弘扬“四下基层”传统,做实“心中四有”服务机制,推行“综合查一次”工作,减轻企业负担。
蚌埠
今年,蚌埠市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全力建设智能传感器未来产业先导区,启动创建商业航天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建设皖北零碳新材料产业园,加速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宿州
“要锚定‘五场战役’,创新手法、步法、身法、打法,火力全开、打出声势。”在2月6日召开的宿州市推动“5512”产业高质量发展暨高水平招商引资大会上,宿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发出号召。
宿州市继续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深入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培育落地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先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重点发展低空经济、先进材料、低碳能源、通用智能、未来网络等成长型和前沿型未来产业,积极争取第二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努力在高技术产业链供应链构建中占得先机。
科技创新
亳州
2月6日,亳州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全市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会议。
近年来,亳州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4+6”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科创环境优化、科技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目前,亳州正处于动能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全市各级各部门正不断增强推进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度建平台、育主体、聚人才,努力用科技创新“钥匙”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
数字赋能
马鞍山
2月6日,马鞍山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发布并解读了该市2025年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今年,马鞍山市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全域数字赋能为路径,以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性抓手,以“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为驱动,以项目和场景为带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该市还将以数字赋能制造业带动一产、三产数字化转型,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并以数字赋能高颜值生态、高起点开放、高水平融合、高品质民生、高效能治理、高标准党建等工作。
滁州
滁州市“新春第一会”召开,该市连续4年以“双招双引”为主题,在大会上致敬企业家、礼赞贡献者、吹响奋斗号角。
滁州上下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一号工程”,创新打法战法,全员上阵、全线出击、全面发力,招商引资工作延续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过去三年,该市共招引了亿元以上项目近1400个,其中投产项目超640个、开工项目近460个,带来了4600多亿元的省外资金,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加速了产业集聚、推动了经济增长。去年,该市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大关,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迈上新的台阶。
尊商重企
宣城
2月6日,宣城市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连续第四年聚焦“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主攻点,旗帜鲜明地把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头版头条”。
会议气氛热烈,民营企业家坐前排、居“C位”,宣城市2024年度民营企业综合实力10强、优秀创新型企业、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及企业和招商引资先进集体获得表彰。
阜阳
2月5日下午,阜阳市召开“真抓实干勇担当 创先争优建新功”暨2025年“阜阳企业家日”会议。新的一年,阜阳将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项目投资、营商环境、“双招双引”、防范化解风险和接诉即办上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加快走出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创造的产业跃升之路。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凡殿才等41位优秀企业代表被请上主席台,再次坐到高规格会议“C位”,释放出阜阳持之以恒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鲜明导向。
抓项目优环境
淮南
在淮南市“双招双引”暨加快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了今年双招双引目标任务,计划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0个以上,新开工纳统工业项目185个以上,新签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200个以上,新引进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65个以上。
当天会议发布的《淮南市加快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投产达效工作方案》指出,今年将推动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强化要素保障,聚焦项目全周期闭环管理,实现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2025年全市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投产150个以上,上半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5%,力争11月底前投产率达100%。
铜陵
2月6日,铜陵就开展重大项目提升年、营商环境深化年进行动员部署。
今年,铜陵将推进重大项目提升年、营商环境深化年“两个主题年”活动。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更扎实的举措放大格局谋项目、升级打法招项目、提速提效建项目,以重大项目突破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树牢“市场主体为王”的服务理念,真金白银惠企业、真情实意优服务、真功实效抓落实,持续擦亮“‘铜’心助企”服务品牌,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市场主体的发展指数、满意指数。
工业强市
六安
2月6日,六安市“新春第一会”以工业强市开篇,持续释放重工强工的强烈信号。会议提出紧扣全力打造合六同城协同创新产业基地,不断树牢大抓制造业、大抓开发区、大抓招商引资的鲜明导向,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
六安将牢牢牵住工业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特别要把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完善作为关键,形成产业特色和集群效应,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三条线齐头并进,在现有产业优势基础上,不断推进延链、强链、补链。从园区合作到重点企业配套,推动深度嵌入合肥产业链、供应链,做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淮北
2月6日上午,淮北市召开科技创新暨推进招商引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招商突破助力动能汇聚,以工业振兴带动转型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使劲往前赶。
2025年,淮北市将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有限聚焦、久久为功做好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园区建设三篇文章,推动现代产业集群成势、优质企业梯度成长、开发园区提档升级,打好新时期工业全面振兴的“淮海战役”。
作风提升
黄山
2月6日上午,黄山市委、市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传达学习全省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精神,专题部署“比发展、讲奉献、重实干”作风建设工作。
如何推动“真抓实干往前赶”的“愿景图”成为“实景图”?黄山市选择了从作风建设破题。“这次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推动党员干部亲力亲为、敢作敢为、善作善为。”黄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求,全市党员干部要把“实心实意服务企业、将心比心服务群众、提速提效服务基层”精准高效地落到企业、群众、基层急需处,以作风提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