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部“三合一”人才白皮书发布

安徽省资讯 热点资讯 (864) 发布于:2025-01-17 15:41:13 更新于:2025-01-17 15:41:13 来自:合肥经开发布
项目申报

1月16日,合肥经开区召开2024年度人才发展大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工作局局长马进伟,市人社局副局长陶成,合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大勇,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王浩、王子隽、汪炳章、梁建文、王华出席会议。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声主持会议。

安徽省首部“三合一”人才白皮书发布

大会发布《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据了解,这是安徽省首部“三合一”系统性人力资源白皮书,全维度对合肥经开区“3+6”重点产业不同层次人力资源进行盘点及分析,并提供配套解决方案。

编写《白皮书》前期,为确保成果有效性,合肥经开区党建工作部(组织人事局)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摸清家底,充分掌握近年来合肥经开区人才基本情况的同时,对标先发地区以及第三方平台人才大数据开展分析研究,实现人才需求趋势预测与分析,聘任“3+6”产业龙头企业人力资源主要负责人组成专家委员会,全程参与报告编写及验收。此外,《白皮书》加入了人才地图,从供给端出发,从城市、学历等不同维度,描绘出经开区重点产业紧缺岗位人才的全国分布情况,为未来三年全区产业人才规划和服务“双招双引”提供指引。

人才吸引力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合肥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4月,是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综合发展水平稳居长三角第一方阵。经过不断发展,逐步构建“3+6”产业格局,涵盖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终端、快速消费品、公共安全等六大主导产业,拥有4座“全球灯塔工厂”,上市企业达15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86家,成为安徽先进制造业的核心集聚区。

2024年,合肥经开区人才吸引力指数为103.81,人才吸引力连续三年保持增长。从具体构成指标来看,合肥经开区在人才政策、人员流入意愿、人才投入、经济发展、生活环境五个指标上均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人员流入意愿、经济发展指标、人才政策指标均为近三年来新高。

人才流动数据表明,2024年全年,合肥经开区人才呈现出净流入趋势,其中流入人才的整体学历水平相对较高,超六成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占比55.4%,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8.3%。

年龄方面,当前流入合肥经开区人才平均年龄为30.3岁,明显低于全区就业人员平均年龄(33.9岁)。合肥经开区重点产业R&D人员(R&D人员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平均年龄为33.1岁,整体低于全区就业人员平均年龄,其中26-35岁青年人员占比过半,26-30岁及31-35岁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5.6%和24.9%。

上海、南京、苏州人才持续涌入

分析外来从业人员地域构成情况,合肥经开区对于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人员吸引力较高,其人员占比分别为9.5%和4.6%。除合肥本地外,流入人才来源多数集中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如上海、南京、苏州。

其中,合肥经开区“3+6”产业从业人员约三成来源于外省。分析皖籍人才之外的来源分布,其分布特征与外埠产业聚集度相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自长三角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人才占比相对较高,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智能家电行业来自华中经济区的占比领先,快速消费品产业的外埠人才占比不足5%。

在合肥经开区重点产业中,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产业省外从业人员占比均接近或超过30%;分析认为,以上行业均为技术驱动型或新兴产业,企业对于人才整体要求较高,本地人才供给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通过外埠人才进行补充。

产业转型升级,毕业生招引工作给力

合肥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高素质人才需求增长,工作机会增多;同时,对于高校毕业生招引工作,合肥经开区在人才政策及招聘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就使得近年来合肥经开区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整体保持增长趋势。

据《白皮书》披露,2024年合肥经开区新增参保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7.29万人,自2021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占全区从业人员的比重由3.6%上升至4.4%.

近三年合肥经开区企业高校毕业生的院校来源数据显示,合肥经开区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质量不断攀升,硕士学历总体占比由12.8%上升至23.9%。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合肥经开区智能家电、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产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比例较高,分别为19.4%、18.0%和17.5%。

合肥经开区当下、未来三年人才需求量是多少?产业分布如何?学历要求如何?待遇和发展规划如何?

《白皮书》对于这些关键信息进行了解读。

《白皮书》显示,结合合肥经开区“3+6”产业当前一段时期人才需求来看,紧缺岗位总需求人数为5182人,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人数需求最多,其次是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家电产业

预计未来三年,合肥经开区净增加人才需求约为7.3万人,平均年新增在2.4万左右。

就具体人员需求产业分布来看,《白皮书》显示,未来三年随着合肥经开区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占比不断增长,其中智能终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的人才需求占比较为突出。

从业人员整体学历方面,《白皮书》指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相比,合肥经开区从业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较高;2024年数据显示,合肥经开区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52.7%,总计约21.3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约12.2万人。

而在合肥经开区“3+6”产业发展的框架下,相应产业的紧缺岗位事实上可优先考虑博士,其总需求人数为379人、占紧缺岗位总需求人数7.3%,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或科研机构,类别以研发技术岗为主。岗位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电池工程师、驾驶系统工程师,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医学影像算法工程师,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机械研发工程师等。

此外,合肥经开区“3+6”产业紧缺岗位多要求候选人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其中,超半数岗位要求候选人具备3-5年工作经验,36.5%岗位要求具备1-3年工作经验,2.6%岗位要求候选人具备5-8年工作经验。

薪酬绩效与人才培养方面,合肥经开区重点产业薪酬水平有差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薪酬优势明显。各层级人员薪酬与长三角部分城市有差距,但在部分岗位上较西安、长沙等城市有优势。企业薪酬结构中84.2%采用绩效工资,75.1%提供津贴补贴。员工福利方面,食堂、节日补贴等实施率较高,而活动补贴等相对较低。

绩效管理中,除销售等岗位外,多数岗位绩效工资占比集中在15%以下。企业员工培训覆盖率超50%的企业占56.5%,“3+6”产业中智能终端和智能家电培训覆盖率较高,企业人均培训费用2024年为2461元,较2023年增长6.6%,不同产业培训投入和需求课程各有不同。

此次《白皮书》的发布,为合肥经开区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促进企业人才管理与培养、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持与方向指引,有望推动经开区产业与人才的协同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迈向新高度。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