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跨越“死亡之谷”?合肥市政协委员支招献策

安徽省资讯 (5698) 发布于:2022-01-11 09:35:42 更新于:2022-07-04 09:52:12 来自:安徽网
项目申报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巨大鸿沟,被很多人称为科技应用的“死亡之谷”。致力于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的合肥,在优化创新生态,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方面,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对此,合肥市政协委员、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于振中支招献策,助力“创新合肥”跨越“死亡之谷”。

新型研发机构要瞄准“市场”

于振中说,近年来,合肥市在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孵化器建设、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全国创新版图上的佼佼者。但合肥市在创新生态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于振中建议,合肥要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从平台自身功能建设、知识产权有效评估、加大资本助力、提升新型研发机构自主性等方面入手,助推科技成果市场化落地和产业化应用。”

于振中说,新型研发机构由于机制体制的灵活性,在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服务、资金集纳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成功走向“应用场”尤为重要。“所以,新型研发机构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全流程跟踪考评机制,对科研项目从立项到产业化实行动态管理,实时考量市场化落地情况。同时,要通过改革对科创项目的资金投入形式,由创新平台和项目团队共同出资,调动团队创新和创业热情,提升孵化成果的存活率和市场竞争力。”

于振中还建议,政府层面可针对不同领域,建立专业性的科技服务平台,“集聚优势资源,为科技成果产出提供专项或综合服务。”

知识产权评估和奖励机制应更加优化

优化知识产权评估和奖励机制,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对此,于振中建议,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专业机构,提升现有评估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由科研院所与合作方自主协商定价,取消国有备案程序要求,提升转化定价空间和效率。

在加大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扩大风险容忍度方面,于振中认为,政府层面要加大对科技转化项目配套资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针对合肥市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进一步提高天使基金容错率,强化尽职免责,扩大风险容忍度,延长产业化培育周期。“相关部门要简化备案、认定程序,制定针对性条款适当减免股权转让过程中的个人所得税缴纳金额,为创业团队减负。”

提升创新平台的自主决策权限

在于振中看来,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还要提高创新平台的自主决策权限。“政府部门可制定相关政策,保障研发机构自主决定研发资金预算、使用和调整计划,自主决策科技成果转化方式,自主建立奖励分配机制。”同时,他也建议政府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中的相关审批、备案流程,提供“一站式”办理或者“网上直通车”,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高速通道”。

近年来,合肥市为了吸引高端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但大部分人才政策仅适用于企业引进人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无法享受相关人才政策。于振中通过调查发现,这类事业单位多为企业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着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落地的重要任务,“建议将该类事业单位纳入人才政策的适用范围,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为合肥市科技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葛心怡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