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面推动制造业发展 实现"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良好开局

安徽省资讯 (7137) 发布于:2022-01-11 09:26:36 更新于:2022-01-11 09:43:11 来自:安徽经济和信息化厅
项目申报

1月1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在省政务中心C区407新闻发布厅召开“奋勇争先开新局”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推动实现“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良好开局,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牛弩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1

新闻发布会现场2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 牛弩韬

发布人: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 牛弩韬

推动实现“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良好开局

制造业是经济命脉,是强省之基。刚刚过去的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经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加快打造制造强省”决策部署,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实现起步有力、开局良好、整体平稳的良好态势。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8.1%,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

一、制造强省扎实推进。科学编制《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13”系列规划。评选发布制造业发展10强、10快县(市、区),2个市、3个县获评工业稳增长促转型成效明显地区。

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718户,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4家、总数达50家,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1.5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9%,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集成电路产业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生产力布局,6家企业中标国家“强基”项目,5家企业荣膺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能语音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合肥新型显示基地、界首循环利用基地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内培外引增添动能。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扎实推行“零增地”技改,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96项,1-11月全省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4.7%、17.9%,高于全部投资4.8个、8个百分点。深入开展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成立高端装备、智能家电工作专班,招引项目705个、投资4283.7亿元。

成功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重大活动;联合组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开展中国声谷“双招双引”专项活动,签约项目23个、投资241.1亿元,1-11月中国声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5亿元,新增入园企业391家。

三、工业互联发力起势。制定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支持政策,推动设立10亿元资金、100亿元基金,启动建设奇瑞“海行云”、海螺“云工”、科大讯飞“图聆”“双跨平台”,建成行业型、区域型和专业型平台81个,其中工信部重点平台23个,工业互联网培训达2.7万人次。

“羚羊”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集聚服务商391家、工业APP超3000个,服务企业超万家。新增5G基站2.67万座,实现5G网络地市主城区全覆盖、县城乡镇重点覆盖。“皖企登云”提质扩面,新增“登云”企业7300家;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57%,居全国第5位。

工信部对我省创新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我代表全省经信系统作了题为“打造互联新生态 开启智造新未来”的经验交流发言。

四、创新驱动成效彰显。成功创建玻璃新材料、智能语音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占全国1/10,居全国第3位;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培育省制造业创新中心10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69家,完成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124个。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首批“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已完成1/3,熔喷保暖隔音材料、先进核能装置辐射屏蔽构件等8项技术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认定“三首”产品391个,首批24项产品入驻省政府采购网“三首馆”。

大力实施安徽工业精品提升行动,培育省级新产品436个、工业精品120个;争创中国质量标杆企业3家,培育标准化示范企业59户。“精品安徽·皖美制造”央视宣传触达用户突破400亿人次,实现地市全覆盖。

五、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8500台,培育智能工厂41个、数字化车间227个。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2家、绿色设计产品115项、绿色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7家,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6%。

开展工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成功举办首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第八届工业设计大赛,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6家,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02家。

六、民营经济活力迸发。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双百”表彰大会,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创新发放“徽商服务卡”,民营企业达173.6万户、增长14.9%。

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举办“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培育高成长型小微企业100户、专精特新企业400户、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01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9户、居全国第8位,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4.26亿元、居全国第1位。全省新增上市企业22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上市19家。

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深做实“百名干部进千企”、“十行千亿万企”活动,深入企业现场解决问题672个,投放专项信贷资金5392.5亿元、服务中小微企业近23万户。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全省经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

即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产业;现代化工、智能家电、绿色食品、钢铁和有色、光伏、节能环保、纺织服装、轻工及制成品、生物医药、新型建材10个千亿产业;培育10个千亿企业和60个百亿企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优质企业引育、优势产业壮大、产学研协同创新、数字赋能、质量提升、绿色发展“六大行动”,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答记者问

记者提问1

中新社记者:

“专精特新”可以说是近期出现最高频的词汇之一。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请问我省专精特新培育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牛弩韬:

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累计培育3218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占全省规上中小工业企业17.7%的数量,贡献了28%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在此基础上,争创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29户,数量居全国第8位。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质增效势头强劲。2021年1-11月,省专精特新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达2.1亿元,同比增长19%,高于规上工业企业0.6个百分点;户均利润总额1560万元,同比增长32%,高于规上工业12.4个百分点。

二是创新驱动成效显著。77%的省专精特新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2474户),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23%;平均研发经费608万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74%,比全部企业和大型企业高1.22个、0.74个百分点,户均拥有发明专利6项。

三是品牌形象有力提升。省专精特新企业拥有231个“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总量的1/2;107户省专精特新企业登录央视“精品安徽 皖美智造”系列宣传,在《新闻30分》等黄金时段展播,有力提升了“皖商、皖企、皖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是上市挂牌后劲十足。省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动性较强,有734家在省区域股权市场“专精特新板”挂牌52家在沪深交易所和北交所上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省新增22家上市公司(含北交所上市5家),其中19家是省专精特新企业

记者提问2

安徽卫视记者:

近年来,我省进行了一系列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打造新模式新业态的积极探索,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有哪些新方法、新举措、新成效吗?

牛弩韬:

2021年,我省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发展强势起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开展了一系列力度大、程度深、范围广的赋能举措,形成了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十二模式,分别是:打通“三全链”模式、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模式、“高端装备+远程运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工业拼多多”模式、平台“揭榜挂帅”模式、“设备登云共维共享”模式、“产业IaaS+专业PaaS”模式、“产业区块链撬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制造业+ICT联合体”模式、“平台软件联动社会需求与产业供给”模式、“多维数据库联动”模式、“基于个性化之上的规模化”模式。

工业互联网一年来的发展可以用三个“前所未有”来概括:

一是政策支持强度前所未有。我省成立以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设立10亿资金,100亿基金,2021年政策支持项目数达638个,多项政策措施开创全国首例

二是工作推进力度前所未有。我省累计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81个,其中进入工信部试点示范23个。11家企业入围工信部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位居全国第3。全省5G场景应用增至392个,数量是去年的3.9倍,其中已建成106个,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家居等近20个行业,通过世界制造业大会发布淮北矿业、马钢等全省“5G+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

三是企业赋能深度前所未有。开展多层次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训74场,完成培训2.7万人次。打造羚羊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入驻工业企业1567家、专家629位、服务商391家,接入工业APP应用3761款,服务企业数超过1万家。实现全国15家双跨平台全部来皖深度合作,80多家企业通过赋能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完成康佳电子等17家企业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试点工作,面向180家中小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咨询诊断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十二模式的打造和推广,加快推进广大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激发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新活力。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