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翻番

国内资讯 (5820) 发布于:2022-01-07 18:19:12 更新于:2022-01-07 18:19:12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
项目申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工业机器人已在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被广泛应用。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个至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翻番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侧齐发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建议,要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面向重点行业需求,集聚优势资源,推进高端机器人产品研制,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和种类,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组织产需精准对接,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开发。

针对《规划》提出的“机器人+”应用行动,汪宏认为,应该在汽车、电子、机械、仓储物流等已形成较大规模应用领域,着力开发和推广机器人新产品,开拓高端应用市场。在矿山、农业、电力、应急救援等初步应用和潜在需求比较旺盛的领域,开发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展试点示范,拓展应用空间。在卫浴、陶瓷、五金、家具等特定细分场景、环节及领域,形成专业化、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复制推广,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如何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研发仿生感知与认知等前沿技术。同时,要发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作用,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加快成果转化。“要鼓励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提高机器人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宋晓刚说。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