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安徽省首次探索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聚焦影响制造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安徽经济报今日起开设《揭榜啦》专栏,聚焦这一创新机制实施以来,揭榜企业的攻关成效与产业链新变。
揭榜挂帅
也被称为科技悬赏制,是针对目标明确的科技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设立项目或给定研发经费,向社会公开张榜征集科技攻关团队或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其通过市场竞争选择技术攻关领军人物或科技攻关团队,有明确的政策指向和目标要求,可以促使更多能挑科技大梁的领军人才、更多优秀研发团队脱颖而出。
政府发榜,企业揭榜,谁能干就让谁上!
2020年,省经信厅首次发布揭榜攻关任务104项,有76项成功选定99家揭榜企业,这一创新做法在皖企中引发了热议并纷纷揭榜。截至目前,在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材料等领域已有24项任务成功结题。
安徽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探索开展以“揭榜挂帅”机制为主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选拔领头羊、先锋队,聚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有效提升了我省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谁能干就让谁上 聚焦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年度投资导向计划征集项目和28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报项目为基础,省经信厅重点选取合肥、芜湖等8市共50余家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并组织专家座谈会,综合考虑技术先进性、紧迫性、可产业化、带动性等因素,最终梳理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104项,形成《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目录》。
透过攻关目录不难看出,接榜项目聚焦安徽省优势产业领域,以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节能环保、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家居等10大产业、50个重点方向。
以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短板为目标,“揭榜挂帅”攻关任务在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等方面突出自主可控。104项揭榜任务中,通过攻关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有29项;通过攻关可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有55项;通过攻关可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的有20项。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问出处。“谁能干就让谁上”,这是“揭榜挂帅”机制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通过组织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一定研发基础的企业揭榜攻关,且同一项任务不限于一家企业揭榜,鼓励企业同时揭榜、竞争攻关,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培育一批优势产品,使揭榜任务得到高效落实和迅速推进。
攻关任务发榜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热烈响应,吸引到清华大学、南航、上海交大、合工大等众多高校院所参与,33项任务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体成功揭榜,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聚焦安徽省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必须全力攻关的短板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组织企业揭榜攻关,通过2—3年时间,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做强一批优势企业,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进步,强化供应链保障。
破行业共性难题 为制造业积蓄创新动能
一年多来,部分揭榜企业通过持续研发创新,破解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强化了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了创新发展的重要发源地。
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成功揭榜了104项攻关任务中的JB20075超高清内镜功能供给系统攻关任务,重点围绕医用内窥镜图像处理模块及视频图像处理算法等医用内窥镜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在国内开发首台4K超高清智能微创装备,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先进技术水平。
合肥德铭电子攻关任务的完成,为我国微创手术装备实现自主可控、降低实用成本、实现高质量诊断等方面做出了贡献。目前,攻关产品已在省内外12家医院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得益于“揭榜挂帅”机制的有效运转和创新成效,安徽先进制造业产业链薄弱环节“硬起来”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起来”了,战新产业发展也“快起来”了。
部分揭榜项目着眼于对技术创新未来趋势的把握和判断,项目一旦取得突破,有助于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市场竞争的话语权。如“JB20025国产化智能语音芯片研发”的研发,打破了国外对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垄断,改变了国内人工智能芯片核心技术缺乏的现状,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JB20041高效模块化先进核能装置辐射屏蔽构件”的研发,为我国新型民用核电站外部屏蔽等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可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关键材料实现自主可控。
此外,非晶纳米晶高性能铁基材料、5G基站用新型高分子材料、生物基尼龙材料、高比能硅基负极材料等一批新材料产品也将实现从无到有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