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台100条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

安徽省资讯 (2245) 发布于:2024-04-02 17:07:26 更新于:2024-04-02 17:07:26 来自:安徽发布
项目申报

4月2日上午,《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新闻发布会举行,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孙东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孝华,省数据资源局(省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干伟文,省税务局副局长张科达,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总院院长张和成,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胡德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孙东海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春上班第一天,就召开了全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韩俊书记在会上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深入推动会议精神落实,我们制定出台了《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以下简称《提升举措》)。

近年来,我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对照沪苏浙等地经验做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全省营商环境实现明显改善、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国工商联“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显示,安徽营商环境得分与口碑均位居全国前十;与营商环境评价紧密相关的评估报告显示,我省政府透明度指数蝉联全国前3,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连续6年位居“非常高”水平等。但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特别是与一些先进省市相比,仍存在涉企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要素保障不够有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够高等问题。这次出台的《提升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聚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包括主文件和100条具体措施。下面,我就举措的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一是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围绕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便捷高效,推动系统集成、强化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如,提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重点在企业开办注销、“带押过户”“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知识产权等10余个领域推出系列改革举措,重构跨部门业务办理流程,实现联动审批、集成办理,大幅压减办理时长、材料。再如,打造线下企业服务专区,深化全程代办服务改革,全面提升帮办代办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度等。

二是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围绕加快提升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水平,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获得水电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劳动力市场监管等领域推出33条举措,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要素保障。如,建立“一码关联”地籍调查新机制,为企业提供项目用地、建设、竣工验收、交地(房)即交证等全生命周期高效服务;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高成长性企业信贷融资支持计划,扩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投放规模;建设人力资源网上“超市”,实现“企业一键找人才、人才一键找岗位”;推动全口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优化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

三是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企业开办注销、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综合提升等重点领域推出18条举措,全力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更公平的发展机会。如,深化公平竞争政策落实,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执法质效提升行动,协同沪苏浙共同开展长三角区域公平竞争执法联合行动;深入开展政府采购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解决妨碍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等问题;健全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突出问题治理,重拳打击职业化串通投标团伙,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等。

四是打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办理破产、执行合同、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综合提升等领域推出16条举措,着力实现重法度不失温度、重程序不失效率、重真情不失分寸。如,推行善意文明司法、建立企业财产处置宽限期等新机制,最大限度减轻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完善涉企诉讼绿色通道,加快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深入推进“法院院长接访企业家”;坚持知识产权同等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高标准推进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法律服务新高地等。

五是打造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坚持以政务诚信引领带动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在政府履约践诺、拖欠账款清理、企业信用修复、经营主体信用建设、涉企舆情处置等方面推出10余条举措,营造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围。如,提出完善“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破解招商项目履约难题;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确保账款清欠到位、承诺兑现到位;深化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健全涉企舆情联动处置机制,坚决防范谣言冲击企业品牌、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等。

六是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向海而兴、借船出海”理念,在跨境贸易、综合保税区建设、口岸建设等领域推出系列举措,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如,提出深化“智慧口岸”建设和口岸数字化转型,推动实现出口企业一键获取报关单信息;优化综合保税区货物监管,创新“一票多车”监管模式,提升卡口通行效率、节约企业运输成本;深化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改革;推进港口、机场、货站、堆场等收费环节手续全面电子化,清理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费用等。

下一步,我们将细化实化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各项部署,围绕高质量打造政务、要素、市场、法治、社会“五大环境”,坚持将营商环境的堵点卡点和企业的痛点难点作为工作着力点,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清单+闭环”落实机制,高标准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全力营造人人都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请简要介绍一下我省优化涉企政务服务情况。

干伟文

近年来,我省持续深化涉企政务服务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6年在全国保持“非常高”水平,“免申即享”、换位体验走流程等4项工作在全国推广。

一是拓展“三端”应用,“皖事通”接入服务2200余项,“皖企通”推出涉企服务近300项,“皖政通”上线32个通用应用。

二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企业开办等73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3.3万个事项“零填报、秒申办”,减少提交材料3879万次。

三是创新推行“全省一单”,实现1500多个高频事项在全省同一层级同标准办理。

四是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2023年,累计发布“免申即享”类政策6571项、“即申即享”类2547项,兑付财政资金99.7亿元,减税降费227亿元,惠及企业177万家次。

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涉企政务服务持续优化。

一是聚焦改革引领,对标一流促提升。对标对表全国一流标杆水平,建立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准入准营、经营发展、注销退出等重要阶段,强化机制改革和流程创新,实现企业信息变更、信用修复等不少于10个高频、面广的涉企服务“一件事”高效办。

二是聚焦服务拓面,夯实业务强支撑。深化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发展,推动“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应用扩面提效,推进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依托企业服务专区融合提供项目、政策、金融、人才、科创、开放、数据、法律等领域增值化服务。

三是聚焦模式创新,多办融合优体验。推动跨部门事项集成办理、并联审批,推出信用报告服务、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等100个高频“材料免提交”事项。以“皖企通”为载体,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发布实施“免申即享”政策1万条以上。健全线上线下帮办代办机制,全面提升帮办代办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度。

四是聚焦数字赋能,场景驱动增活力。加强省级统筹,推动各部门业务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拓展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全面实现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签发,重点推动驾驶证、行驶证等40类高频电子证照跨区域、跨部门互通互认。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政务服务新形态,推动更多涉企服务“一件事”应用场景落地见效,持续提升企业办事体验感、满意度、获得感。

法治日报记者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惠企政策精准直达。请问,基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今年能否全面实现涉企政策集中发布、智能查询、“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干伟文

近年来,我省建立公共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政策资金“一键送达”长效机制,2023年全省发布实施“免申即享”政策6571项、“即申即享”政策2547项,我省“‘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兑现闭环管理机制”作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写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并在全国范围推广。下一步,省数据资源局将进一步强化工作协同,力争今年实现所有惠企政策通过“皖企通”发布直达、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惠企政策通过“皖企通”兑付直享,推动“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用好惠企政策“集装箱”。加快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在“皖企通”颗粒化发布,让企业一看就知道享受多少、如何申报。同时还将加强对各市的指导,建立健全“1+N”惠企政策清单体系,让政策“红包”精准直达广大企业。

二是推动惠企资金“一键达”。扎紧政策兑付入口,联通“皖企通”与财政支付系统,推动各地各部门财政资金惠企政策通过“皖企通”统一发布、统一兑付,有效解决“政策找不到、申报靠腿跑、进度不清楚”等问题,全面提升惠企政策“一网通办”比例和“免申即享”覆盖面。

三是打造为企平台“一站通”。加快建设“皖企通”移动端,优化统一政策管理、通用政策审批、统一资金兑付、统一政策计算等功能,方便部门集中发布、快速审批。依托“皖企通”,集中展示、精准推送各类政策服务办理进度和资金兑付情况,为企业提供“掌上查、掌上办”,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

胡德林

2022年以来,省财政厅会同有关单位,创新搭建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截至3月27日,平台已兑付财政资金109.2亿元,惠及企业2.6万余家。下一步,我们将谋划推出一批财政更好服务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让更多政策资金快速直达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系统优化惠企政策服务,建立“1+N”支出政策体系,推动政策跨部门统筹、资金跨部门整合、工作跨部门协同,实现财政政策、项目、资金向营商环境重点领域聚力聚焦。2024年,省财政将统筹安排283.3亿元,围绕有效益投资、有潜能消费、外资外贸、创新驱动等方面,真金白银支持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如,省财政将安排5亿元激发有潜能消费,并支持各地围绕汽车、智能家电(家居)、文旅、百货、餐饮等领域发放消费券;统筹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安排制造强省建设等政策资金15亿元和其他专项资金,全力支持打造汽车“首位产业”,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产业发展;省级安排各类资金7.39亿元、支持提升全省再担保能力建设,缓解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融资难题等。

另一方面,优化完善“免申即享”平台功能,持续完善惠企政策数据归集共享机制,集成惠企政策、优化资金兑付方式,让更多惠企政策资金通过平台“一键直达”市场主体,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企业有预期、增信心,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温度和热度。

安徽日报记者

今年国务院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请问,我省将如何完善线上线下帮办代办体系、进一步提升帮办代办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度?在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方面有哪些预期目标和创新举措?

干伟文

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帮办代办能力水平方面,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分级建立健全帮办代办机制。加强省级统筹、多级联动,建立健全帮办代办机制,整合各级政务服务领域帮办代办资源,细化人员配置、工作职责、服务内容等,强化专业化帮办代办队伍建设,主动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规范化响应企业诉求,全流程跟踪督办,保障各类帮办代办需求及时响应、有效解决,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

二是提升线上线下帮办代办水平。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线上通过“智能+人工”远程在线模式,依托“高效办成一件事”知识库,提供咨询、预约、预审、办理和问答式引导等帮办代办服务;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设置企业服务专区,通过帮代办、陪同办、优先办方式,为企业提供综合咨询、事前辅导、多方会商、并联审批等一站集成式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三是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聚焦重点领域区域重点项目,突出企业有感,在高新区、产业园区等推动建立专班服务、专员跟进等机制,为项目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立足政务服务领域持续拓展涉企服务广度和深度,提供政策、审批、金融、人才等增值化数字化个性化服务,努力将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一站式集成“政务服务综合体”。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省“金融信贷+抵押登记”一件事改革进展情况如何,今年“带押过户”业务跨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办、抵押登记“一次不用跑”能否全面覆盖工业、商业等各类不动产?

张和成

2023年,省自然资源厅协同有关单位,持续深化“金融信贷+抵押登记”一件事改革,全力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抵押登记服务质效实现明显提升。协同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行线上“互联网+”、线下网络专线等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在银行与不动产登记机构之间“来回跑”难题;密切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协同,全面推行“无纸化”受理、“无缝隙”审批;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企业和群众在银行网点、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互联网端口均可申请办理融资、转贷、续贷涉及的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

二是不动产“带押过户”服务实现“三减一降”。将不动产转移登记、新抵押权首次登记、旧抵押权注销登记3个环节合并为1个环节办理,合并后无需办理提前还贷等业务,有效降低交易难度和成本,防止“一房二卖”等风险,进一步实现减时间、减环节、减成本、降风险。

今年,省自然资源厅将协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安徽监管局等有关单位,更大力度推进“金融信贷+抵押登记”一件事改革。

一是推动省不动产登记一窗云平台和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拓宽不动产线上抵押登记渠道,将企业不动产抵押融资业务向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集成,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实现全省全覆盖、抵押登记“一次不用跑”,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服务质效。

二是深化不动产“带押过户”改革,加快实现“带押过户”业务跨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办,进一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

三是在合肥、滁州、铜陵等市已实现工业、商业等不动产“带押过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全省全覆盖。

中新社记者

我省将如何推动土地规划、投资在线、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进一步深化审批系统集成,加快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刘孝华

自2019年我省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全流程审批事项已压减至60项,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类、工业类和小型低风险项目审批总时限分别压缩至80、60、30和11个工作日,在省、市、县三级设立综合服务窗口105个,727名专职人员为企业提供代理代办服务。目前,为6.1万个工程建设项目提供高效办理服务事项87.3万件次。在此过程中,依托工改系统,纵向联通国家、省、市、县各级业务系统,横向连接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业务部门系统,通过数据共享,我省已实现工程项目报建材料“一键导入”、自动抓取,在项目竣工验收环节基本实现“零材料申报”。

关于您提到的“深化审批系统集成”、“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等问题,正是我们今年重点改革方向。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工改系统与政务服务网的深度对接,以安徽政务服务网为统一“入口”、工改系统为业务“枢纽”、省数据资源局的中枢系统为“调度中枢”,加快实现工改系统与政务服务网对应事项在办事指南、申报表单、申请材料等要件同源化。今年,我省将推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高频事项全省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另一方面,我省正在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改革,今年,将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用地、施工到竣工备案、图纸归集、建筑编码、单体信息归集、全程电子证照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届时,企业经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感受度将进一步提升。

经济日报记者

我省纳税服务能否全面实现“智能交互、办问协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如何加快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实现纳税人降本增效?

张科达

去年6月,省税务局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征纳互动服务新模式,通过构建“智能交互、办问协同”的互动式服务机制,打通了业务办理和咨询辅导两个环节,实现办税缴费“一次不用跑”。在全省设立了93个税费服务运营中心,组建了超过400人的坐席团队,为纳税人实时提供智能咨询、在线互动、屏幕共享、音视频通话、“零跑动”远程帮办申请等多样化服务。“征纳互动”服务模式突破了以往税费业务办理的地域限制,纳税人无论身在何处,均可以在线联系坐席,申请帮办全省范围内各类税费事项。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各类互动服务325.9万次。

关于您提到的“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是税务部门持续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即“税费政策精准推送”。目前,全省已精准推送宣传产品129个、税费政策95个,涉及纳税人2874万户次。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用活税收大数据。根据纳税人类型、行为和诉求等信息,为企业精准画像,通过“政策标签”和“企业画像”,实现“政策找人找得准”。

二是进一步畅通征纳渠道。依托电子税务局、短信、企业微信等平台,推动税费政策推送即达、一键获取、应享尽享,实现“政策推送推得快”。

三是进一步提升线上线下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线上线下服务资源配置,全面提升运营中心服务质效,持续发挥“大数据+网格员”机制作用,深化征纳互动服务模式应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企业所处不同节点推出更多产品,大力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不断提升政策找人精度和速度,让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更“有感”。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