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光伏产业营收排名首次跃居全国第三

安徽省资讯 热点资讯 (3288) 发布于:2024-03-12 09:15:20 更新于:2024-03-12 09:15:20 来自:安徽发布
项目申报

3月11日下午,加快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姚凯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史晓璇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摄)

发布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姚凯(许梦宇摄)

发布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姚凯(许梦宇摄)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姚凯

新春伊始,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代表省光储办向大家介绍2023年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及2024年工作打算。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抢抓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紧扣“先进、新型”两个关键词,加快实施“七大行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统筹推进提上新维度。2023年12月1日,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韩俊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王清宪主持会议,各省辖市、县(市、区)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参会。目前,我省已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25个省直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的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顶格推进全省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分管领导常态化调度推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从厅内相关处室、厅属单位、部分地市、高校科研院所等遴选精干力量,组建省光储办工作专班并实体化运作,内设综合协调、产业推进、推广保障、督导考核等四个组,采取集中办公形式,负责具体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各项工作。

视频制作|虞结志

二、规模体量创出新高度。一是营收规模稳中有进。2023年,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67.4亿元,同比增长50.9%,营收排名首次跃居至全国第3位,仅次于江苏、浙江;实现利润总额175.3亿元,同比增长1.45倍。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其中储能电池和储能系统环节营收528亿元,占新型储能产业营收三分之二。二是装机规模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全省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69万千瓦,占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88.1%;全省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223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占全社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6.8%。全省新增新型储能装机137万千瓦,累计装机178万千瓦,同比增长334%,从全国第9提升至第7位。

三、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一是创新载体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2家、达到1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4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总数达到6家;营收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在皖设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比例达到58.3%,比2022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二是创新产品占比大幅提高。全省先进光伏电池(N型和钙钛矿)产能占比达到87%,比2022年提升32个百分点;产量占比达到80%,比全国高53.5个百分点。其中:TOPcon电池实现产量57.9GW,占全国48.4%;异质结电池实现产量3.2GW,占全国23.7%。三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6月27日,中国科大马聘教授团队发布超低成本新型固态电池电解质研究成果,对全固态锂电池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7月18日,中国科大徐集贤教授团队实现单结钙钛矿电池稳态效率26.1%,创造世界纪录。

四、市场主体增添新活力。一是营收超百亿企业数量创新高。12家营收超百亿企业合计实现营收达2800亿元,其中光储业务营收超2500亿元,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比重近75%。二是专精特新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11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8家。三是行业智改数转成效显著。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新培育1个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累计培育11个智能工厂、43个数字化车间。滁州隆基、合肥中建材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合肥通威、金寨嘉悦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五、重点环节巩固新优势。先进光伏方面,全省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重点环节产能、产量均实现大幅攀升。截至2023年底,上述环节现有产能分别达到1454.7万吨、124.7GW、163.7GW和200.4GW,比2022年分别增长17.8%、161.9%、69.3%和136.9%;全年产量分别为1259.1万吨、76.4GW、113.3GW和156.3GW,比2022年分别增长52.5%、169.5%、70.9%和88.1%,其中: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近1/4。新型储能方面,全省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储能型锂电池、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3年底,上述环节现有产能分别达到25.9万吨、32.2万吨、39.3亿平方米、47.4万吨、55.1GWh和35.8GWh,比2022年分别增长19.4%、238.9%、495.5%、323.2%、301.3%和55.7%;全年产量分别为13.2万吨、8.5万吨、19.1亿平方米、12.5万吨、11.3GWh和18GWh,比2022年分别增长43.5%、60.4%、809.5%、16.8%、54.8%和69.8%。

六、海外布局取得新突破。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行业累计出口额480.2亿元,同比增长28.3%。2023年10月,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首次跃居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首位。国轩高科持续加大海外布局,先后完成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多个海外基地战略布局,并与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日本Edison等海外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当地市场。

七、“双招双引”收获新成效。一是项目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签约、在建制造类项目共287个,总投资额达到5631亿元,同比增长76.8%。其中先进光伏制造类签约、在建项目共151个,总投资3304.4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新型储能制造类签约、在建项目共136个,总投资2326.6亿元,同比增长43.7%。二是产业链环节不断丰富。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产业招引项目重点在先进电池、组件环节,数量和投资额占比分别为60.3%和81.9%;新型储能产业招引项目重点在电池制造环节,数量和投资额占比分别为35.3%和57.4%。阜阳万度光能钙钛矿项目、华晟新能源肥西项目、马鞍山正奇光能项目、宣城鸿晖新能源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开工。

八、产业影响力开创新局面。一是光储项目创新应用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12月21日,国内首座集充换电、光伏、储能等为一体的“七站融合”示范项目——合肥国网智慧能源服务站并网发电。12月27日,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漂浮式光伏电站—安徽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国家电网六安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实现“制氢-储氢-氢能发电”全链条技术贯通。二是优质产品指标性能屡破世界纪录。2023年10月,阳光电源发布全球首个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首次实现“交直流一体化”极简结构。11月,华晟新能源量产的喜马拉雅G12-132版型异质结组件输出功率达到750.54W,转换效率24.16%,刷新世界纪录。12月,合肥通威210异质结双玻组件实测正面最高功率755.03W,再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新纪录。三是国际异质结大会在安徽成功举办。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六届国际异质结大会在宣城举办。大会汇聚全球光伏领域的学者专家、企业家、科研人员超过400人,线上参会超2万人次,发布中国异质结产业首本蓝皮书——《2023中国硅异质结光伏产业发展蓝皮书》。

2024年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各项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协同各方资源和力量,紧扣“先进、新型”两个关键词,围绕《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抢抓转型机遇,坚持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推进,重点从产业创新研发、产业链锻长补短、产业层级提升、产品推广应用、海外市场拓展、产业生态优化等六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产业链布局更加完善、示范应用更加活跃、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力争2024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5%,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一是在产业创新研发方面,重点围绕高效N型太阳能电池、大尺寸长寿命钙钛矿电池、智能化高容量电池系统等方向,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培育一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二是在产业链锻长补短方面,启动实施“千百亿企业”培育行动,编制发布年度招商指引目录,围绕专用设备、关键原辅料、核心零部件等我省产业链薄弱环节,以及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下游环节,支持各地引进一批关键领域配套项目。延伸布局产品回收利用等后端环节,支持皖北地区布局废旧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三是在产业层级提升方面,指导企业对标行业规范提升产品性能和管理能力,新培育2-3家符合光伏制造、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加快光储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进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严守安全底线,加强光伏、储能相关产品质量监管。

四是在产品推广应用方面,编制实施全省光伏建筑一体化和新型储能推广应用方案,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微电网、零碳园区、共享储能等特色场景,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光储领域示范项目和应用案例。落实分布式光伏年度建设规模管理,发布新型储能优先推荐接入站点,推动光伏、储能电站合理布局。

五是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知名专业境外展,提升海外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引导企业加快完善ESG建设、碳足迹管理等,构建出口产品新优势。鼓励金融、保险等机构加大对先进光伏、新型储能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和进出口信贷支持。支持龙头企业结合国际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走出去”,在海外布局生产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六是在产业生态优化方面,推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主题基金设立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子基金,加大对优质项目投资力度。建立运行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项目招引落地、优质企业培育壮大等提供精准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和新能源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设、优化新能源相关学科专业点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支撑。

答记者问

安徽经济报记者

2023年安徽省先进光伏产业营收规模首次跃居全国第3位,请问安徽是如何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的?

姚凯

2023年,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967.4亿元,同比增长50.9%,在全国的位次由2022年的第4前进到第3位,仅次于江苏、浙江。一年多来,我们重点抓以下工作:

一、建立高规格高标准工作推进机制。印发《关于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指导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顶格推进全省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召开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促进凝聚共识、推动形成合力。

二、实施多层次全方位产业发展举措。

一是多层次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印发《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技术攻关指导目录》,引导各类主体针对性开展创新研发和技术攻关;积极争取光储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安徽布局;全年新认定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15种、首批次新材料3种、首版次软件3款。

二是大力度推动强链延链补链。印发《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链核心企业对接招引目录》,组织蚌埠、合肥等市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招商;推行“免申即享”,支持一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强链延链补链的重大项目实施。

三是全方位促进产业层级提升。推动企业主导、参与制定6项国家标准、14项团体标准;指导企业对标行业规范开展技术升级和管理提升,新培育1家,累计培育9家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4位;新培育2家,累计培育5家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6位;引导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组织对光伏组件相关产品开展省级监督抽查,不断提升光伏产品质量。

四是多渠道推进产业生态优化。编制《安徽高校服务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全省每年培养光储领域本专科人才近1万名;推行“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引才模式,累计引进13家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领办创办企业,合计资助省财政经费6200万元;成立总规模120亿元的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主题母基金;充分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高能级平台,组织开展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展、光伏(储能)产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

五是强服务推动海外市场拓展。推动光伏、新型储能重点企业在10多个欧美、RCEP国家布局海外仓;开展技术贸易壁垒对我省光伏、储能产业影响分析,赴光伏出口企业送政策、送服务。

六是谋实招促进市场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国家级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培育工作,建立全国首个市级智慧光伏建筑监测平台,率先试点参与由绿电交易的新能源企业承担独立储能电站充放电损耗,推动解决新型储能项目“建而不用”问题。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据悉,支持安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即将出台,请问安徽的专项支持政策有哪些突出特点?

姚凯

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加快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光储办)牵头制定了《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作为我省首个光储产业专项支持政策,《若干政策》主要从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提出29条政策措施,其中新增政策19条,存量政策措施10条。

一是聚焦研发环节,重点从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新建研发实验线、重大创新成果突破、设立企业研发总部等5个方面予以政策资金支持。

二是聚焦制造环节,重点从支持招大引强、招引关键配套环节企业、皖北地区加快产业发展等3个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三是聚焦应用环节,重点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示范应用、薄膜太阳能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新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并提出优化新型储能项目调用结算方式,发挥新型储能项目顶峰作用。

同时,《若干政策》着眼提高产业层次,兼顾出口形势、企业需求和政策落实要求,制定了支持企业成为行业标杆、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出口企业开展碳足迹核查、开展ESG实践、鼓励企业“走出去”等政策举措。

目前,《若干政策》已经省委、省政府审定同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做好定向宣贯工作。

安徽日报记者

请问2024年安徽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品应用推广方面有什么样的布局和打算?

姚凯

推广应用是光伏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把应用牵引场景示范行动列为七大行动之一,加快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品在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农业、信息通信等领域应用,拓展多种形式的光储融合应用场景,鼓励在新场景下开展光伏储能试点示范。

一是开展智能光储场景应用示范项目遴选工作。重点围绕光伏建筑一体化、农光复合利用、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低碳园区、共享储能等方面,遴选一批技术领先、应用前景良好、可复制推广性高、产业带动性强的创新应用场景,汇编《安徽省智能光储场景应用典型案例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并择优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是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近期,即将印发的《安徽省光伏建筑一体化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先进光伏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以优化建筑领域能源结构为目标,以场景拓展示范引领为抓手,探索推广商业模式,积极稳妥推进建筑和光伏设施同步开发建设。

在主要场景方面,推动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有机结合,鼓励配置必要储能设施,在新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及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领域,打造一批具有不同场景示范效应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

在重点任务方面,明确完善标准规范体系、规范配套管理机制、创新商业投资模式、强化电力消纳保障、探索绿电应用场景、强化试点引领等6大任务。

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支持、强化政策保障、做好宣传推广等4项具体措施。

我们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加快打造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制造强省,在光伏储能应用推广领域探索出更多“安徽方案”,作出更多“安徽贡献”。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