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 合肥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资讯 (4369) 发布于:2021-12-20 13:28:42 更新于:2021-12-20 13:28:42 来自:合肥日报
项目申报

时序轮替,见证奋进者永不停歇的脚步。

即将过去的2021年,合肥科技创新星光灿烂,浪潮奔涌。

这一年,“人造太阳”持续“燃烧”,再创新高。5月28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以1.2亿摄氏度的温度持续“燃烧”101秒,将原世界纪录延长了5倍。

这一年,“九章二号”成功问世,刷新纪录。业界称之为“令人激动的实验杰作”“令人印象深刻的最前沿的进步”。

这一年,“巢湖明月”投入运行,逐梦超算。作为“最强大脑”,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已服务于气象预报、宇宙演化模拟、抗震分析等科研工作。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

合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不断健全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榜单上,合肥排名第73位,较去年上升6位。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大厅全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大厅全景

聚焦原始创新再发力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合肥迈上万亿新台阶后的奋进之年。

征途漫漫,如何奋斗?对合肥而言,必须抓好科技创新,才能乘风破浪、赢得未来!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新春伊始,合肥迅即召开一场规格高、规模大的科技创新大会,不仅强势宣示全市上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奋力迈向科创名城的坚定决心,也为全市未来科技创新工作谋篇布局、定向聚力。

巢湖碧波荡漾,合肥激情涌动。

跻身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是合肥拥有的显著优势。

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合肥给出清晰答案——聚焦原始创新再发力。

驱车进入庐阳区三十岗乡,一条扩建不久的崭新大道通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走进一处建筑群,一栋栋浅灰色建筑大气简约,透着“科技范”,这里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

CRAFT项目是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园区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将逐步交付我单位使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重大专项办副主任韩效锋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测试平台。

依托科学岛及周边三十岗乡等区域,合肥正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总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备受瞩目的“最美科研圣地”正呼之欲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新一代“嫦娥钢”保障“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今年以来,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除了服务保障大科学装置建设,合肥还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低成本智能变色“玻璃”,不仅能实现多色显示,而且可以实现自供电驱动,未来有望应用于节能建筑、低功耗显示器、防炫后视镜等领域。

科技创新要素支撑更加有力。目前,合肥的人才队伍加速集结,创新力量加速释放。全市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在肥服务院士138人,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2.6万人。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合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52%,跃居省会城市第3位。

创新,犹如一粒粒造血因子,已经融入合肥的血脉。

稳太强磁场实验室稳太强磁场实验室

强化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两者共同驱动,才能把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合肥市强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合肥信心满满、决心万丈!

任涛,既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人员,也是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说,“创办企业,是为助推相关成果产业化。”

兼有科学家与企业家双重身份,任涛说是“沾了制度改革的光”。放在20多年前,任涛要想办企业,只能辞职。而在今日之合肥,他非但不用辞职,单位对他的科研考核也从论文、专利,转向产品研发、公司运营管理。不仅如此,企业注册、人才招聘等业务,合肥都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合肥,这样的创新激励,正给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今年,合肥科技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颁发《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立法保障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用法律刚性彰显合肥创新决心。

——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组织编制战略规划、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协调推进重大事项、评估督查重点工作、开展政策绩效评价等。

——制定发布相关文件,将“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具体细化成“十条负面清单”,为科研人员营造安心的科研环境。

——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最大限度赋予科研人员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天使投资基金风险容忍度提升到40%。

——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通过“发布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表彰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一批科技先进人物”等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吸引集聚各类人才,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有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科技人员才能产出更多创新成果。”合肥合锻智能制造公司董事长严建文说,得益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合锻智能在产业工艺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许多关键装备难题。

改革,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耐力与定力。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合肥将坚定不移把体制改革,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法宝,以创新制度保障“创新愉快”,让“科技之光”闪耀创新之城。

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催生发展新动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一年来,合肥大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为一大批“创新幼苗”快速壮大营造良好环境。2021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905家,同比增长90.5%,创历史新高。

全芯智造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的EDA软件企业,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改造半导体制造业。“在合肥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全芯智造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目前已经吸引半导体等相关产业各类人才309人,其中博士38人,为快速突破高精尖技术瓶颈提供了人才支撑。”全芯智造CEO倪捷说。

“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12个重点产业,合肥紧紧扭住技术、转化等关键环节,深入引导资金、项目、平台等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安徽维德工业、合肥的卢深视等8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的技术攻关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支持资金9200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75亿元。

合肥还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培育全链条,推动科企走向“顶天立地”。

“今年,我们结合‘四送一服’、大调研和高企培育培训活动,深入企业了解申报中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该负责人介绍,同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研发平台、转化科技成果,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其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如今,合肥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驶上发展“快车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创新成果不能“锁”在实验室里。今年,合肥加快构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和效率,着力推动“创新之花”结满“产业之果”。

在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时,合肥以高校院所为主体,与中国科大、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30个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研发,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建成的我国首个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自2017年运行以来,成功预警燃气泄漏、供水管网泄漏、路面塌陷、桥梁事故等突发险情6000多起。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广应用。

安徽创新馆安徽创新馆

一个个产学研平台拔地而起的同时,安徽创新馆也在加速破题。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自带“汇聚创新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命,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千亿级科技大市场。今年以来,已举办成果转化活动近60场,发布创新成果1800余项。

与此同时,今年起合肥实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新增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成功承办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举办“创新、创业、创造”大赛,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数据无声最有力。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1~10月,全市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393.32亿元,增长43.9%。

时间已写下恢弘篇章,历史正掀开崭新一页。

合肥市已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上下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努力争当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在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合肥更大贡献。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