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芜园区首次双创平台成果发布会举行

安徽省资讯 (3406) 发布于:2023-06-20 10:56:38 更新于:2023-06-20 10:56:38 来自:大江资讯
项目申报

6月18日上午,亳芜园区首次双创平台成果发布会在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的亳芜铁山宾馆顺利举行。多家双创平台在活动现场发布科研成果,数家企业发布了技术需求,活动还邀请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日本工程院院士倪庆清、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顾问王志强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

亳芜园区首次双创平台成果发布会举行

“近年来,企业抢抓机遇,发展形势良好,但受限于技术困扰,想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时,遭遇瓶颈。”在活动现场,安徽万花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金富称,企业急切需求食品原材料提取技术、农产品冻干技术以及相关技术人才。

当李金富代表企业提出技术和人才需求的同时,坐在台下的安徽工程大学亳州孵化器负责人王军通过“举牌”的方式,表达了合作意愿,并就相关技术和人才需求进行了简短而有效的沟通交流。

据现场了解,就在这场双创平台成果发布会上,王军发布了该校在食品原材料提取方面的相关科研成果,与会专家现场对发布的成果进行点评。“每一份成果都是沉甸甸的,每一份成果也都是充满潜力和未来的。”点评专家现场感慨。最终,通过亳芜园区双创平台搭线,安徽万花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工程大学亳州孵化器就食品原材料提取技术进行了签约合作。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一场双创平台成果发布会,见证了政产学研协同融合,赋能创新创业,推动科研与产业双向奔赴。据介绍,在活动现场,共有7家双创平台和1家政校合作平台进行了成果发布。5家企业现场发布了技术需求,并均在现场与双创平台签订了初步意向合作,通过双创平台招引的3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也参与了现场签约。

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成立于2012年,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2022年1月,园区推动成立创业创新平台,开启发展新篇章,加快“科创+产业”融合,深化“政校企”合作,搭建“政产学研”平台,实现各方互利共赢。

据了解,一直以来,园区创新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偏小,研发投入低,产品含技量不足,附加值不高,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一年时间,园区如何突破瓶颈,破题园区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成为串联答案的关键词。“‘双创’吸引了产业、技术、资本、人才加速聚集。”据亳芜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汤德余介绍,科技创新是绕不开的路径,科创平台建设就是我们的“金钥匙”。

“这是‘科技亳芜’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创新和探索。”活动现场,汤德余称,今天的活动既是成果发布会,也是工作的交流会和赛马会,是“资本+项目”“资本+技术”“需求+合作”的对接会,又是园区“四链融合”发展的研讨会,是企业家和专家、投行的对话会,更是“科技亳芜”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创新和探索,规格高,阵容强,尤其是孙立宁、倪庆清两位院士的点评,堪称“精辟、精准、精诚、精彩”。

推动科创产业深度融合,搭建政产学研一流平台。十四五以来,亳芜园区启动“科技亳芜”战略,陆续与10余家省内外高校院所成立双创平台,推动政产学研合作,提高“含技量”,聚焦招商引资、创业孵化、技术合作、人才招引、技工实训,运营了5家双创中心、成立了3家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共建了3个技工实训基地,初步形成了“创业创新平台-专业科创中心-技工实训基地”的政校企合作双创平台矩阵,“3+3+2+N”“科技亳芜”布局初步形成。

一年多来,园区双创平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0家双创平台孵化、入驻企业121家,引荐、推介招商引资项目26个;

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其中符合招才引智柔性引进标准7人;

正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余家,申请专利100余个;在建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3个;

同企业开展技术合作40余次,为30余家企业解决了技术、人才等问题。

汤德余称,这些成果发出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演绎了科创版“中国(亳州)好声音”!本期是第一期,我们将延续下去,每半年发布一次。

点点星辰汇聚,必将熠熠闪耀。据介绍,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2022年度综合考核排名中,亳芜园区位列第13位,相比2020年,进位了89位次,同时也位列皖北开发区第一、南北共建园区第一,可以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5月29日,获得安徽省首个国家级“中德低碳生态示范区”授牌。

2023年是亳芜园区的改革年、倍增年、投资年、突破年。在活动现场,汤德余介绍称,园区上下正在全力以赴推动实现“5333”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亳芜园区经营收入较2021年增长5倍以上,打造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3个产值规模超百亿产业,引进3个投资超50亿项目,争创国家级亳芜中德生态示范园区、安徽省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安徽省南北合作共建示范园区3个示范园区。

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对接,接下来各双创平台充分发挥技术密集、人才密集、校友资源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等优势,更多把研发、转化、项目、实训在园区布局,更好赋能园区的产业、企业、就业,力争打造三个平台,即赋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双招双引平台,赋能创新创业、用工用智的双创双用平台,服务学校地方、实现合作双赢的双服双赢平台。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