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成立科技创新共同体

国内资讯 安徽省资讯 (5626) 发布于:2022-11-24 13:35:07 更新于:2022-11-24 13:35:07 来自:安徽日报
项目申报

携手创新、联合攻关,长三角协同创新之路越走越宽。由科技部、上海市政府、江苏省政府、浙江省政府、安徽省政府共同制定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正式发布后,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通过建立多项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机制,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长三角区域成为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协同攻关一批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

电子产品模块虽小,但里面非常精密复杂,在只有半个手掌大小的产品里,有200多个电子元器件需要通过钎焊工艺进行连接,在国内市场,几乎没有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产品和工艺。

单独开发研制,成本和难度高,科研机构怎样突破这个技术瓶颈?联合攻关是最好的办法。

面向国家对关键原材料自主创新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电科38所与南京、浙江的高校院所和企业进行联合攻关,主导开发高端焊片和先进焊接方法,实现了电子元器件的高可靠焊接和智能化组装,填补了国内空白。

像这样的联合攻关和创新合作,长三角地区一直保持合作的热度。

2019年至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长三角协同承担682项,占三省一市获批国家立项总数的76.2%;争取国家经费109.49亿元,占比86.73%。

为充分利用沪苏浙优势科技资源,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2020年,我省率先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专项。近3年来,共组织实施三批次省联合攻关项目63项,省财政支持经费3632万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超2亿元。

其中,安徽见行科技和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检测系统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合肥知常光电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联合研发的精密光学缺陷检测系统,在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复杂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今年上半年,安徽从沪苏浙吸纳科技成果788项、成交额约92亿元,向沪苏浙输送科技成果713项、成交额约59亿元,成交额占比分别超省外吸纳、输出的40%、50%。”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介绍。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显示,长三角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已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和流动、创新成果开发和共享、产业发展联动和投资三大高地。2011年至2021年的10年间,长三角区域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从3817篇上升至22575篇,增长近5倍。2020年,长三角专利转移数量达到17741件,合作发明专利3010件,相比2011年分别增长了16倍和6倍,增速明显。

创新融合新机制畅通合作渠道

合肥与上海张江共同签署《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共建国家实验室,在量子信息、核聚变、类脑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攻关;江苏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组建“含山大米”全产业链发展的复合型科技特派团,为我省含山县提供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全方位技术服务;马鞍山市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共建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今后,跨区域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会越来越多,合作机制也会越来越畅。

工作专班负责推进,科技合作有了专门机构牵头,合作效率会越来越高。根据《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在组织协调机制上,长三角将建立科技部、三省一市协同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由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和三省一市科技厅(委)共同组建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推进实施。

哪些领域需要联合攻关?怎么开展创新合作?在合作需求上,长三角将聚焦制约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共同梳理长三角区域“链主”企业或骨干单位,凝练2年至3年可取得突破,且需要跨区域解决的需求,联合发布需求“榜单”;在合作模式上,建立产业创新融合的组织实施机制,以市场化方式联动产业链上下游、科研机构等力量,跨区域组建创新联合体。

同时,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管理模式,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主体高效协同,激发科研团队创新创造活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创新合作,平台是关键。围绕创新平台共建,我省与沪苏浙联合共建国家实验室、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沪苏浙高校院所在安徽合作建设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马鞍山南大研究院、浙大安庆未来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推动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在沪苏浙建立光电子研究院、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先进制造研究中心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资源共享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对接

创新是“沉默者的长跑”,开展自主创新,发明一项新成果,要跨越的是一个个“创新的无人区”,面对许多挑战与风险,需要充分的耐心和广泛的资源。唯有合作与共享,才能实现“1+1>2”效果。

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网站上,汇聚了长三角4万多个大型仪器、2300多个科技服务机构、2600多个科研基地,同时汇集了沪苏浙皖多个“共享实验室”,科研院所或企业若需要仪器和实验室共享,可如同在网上购物一样在线预约“下单”,创新的需求和供给在这里无缝对接。

围绕科技资源共享,沪苏浙皖联合共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汇聚了大量科学仪器等资源;围绕创新人才合作,长三角已建立科技创新共同体专家库共建共享机制,我省与沪苏浙交换专家1.5余万名,2021年邀请沪苏浙专家600余人次参加我省科技项目评审。同时,我省积极借力上海的资源、人才等优势,芜湖、宣城、池州等市科创中心落户上海,开展跨区域“双创”合作,构建“研发在沪、产业在宣”的“科创飞地”新模式。

根据联合攻关新机制,下一步,沪苏浙皖还将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实现联合攻关项目信息和成果等资源汇聚、利用和展示等功能,形成需求库、成果库、场景库和案例库等。

联合攻关后,如何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据了解,长三角将建立联合攻关成果评价与投融资机构的联动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支持联合攻关项目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吴劲松表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科创+产业”为引领,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携手沪苏浙,将长三角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