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工业挑大梁。近年来,安徽坚定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着力构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新格局。10月19日,省经信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从规上工业、民营经济、数字经济等角度剖析安徽工业五年来的发展成绩和亮点。有记者了解到,安徽制造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台阶,首次入围全国制造业十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
制造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台阶
规模总量突破、质量效益跃升、产业能级跨越,安徽制造为全省发展格局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提升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提供了坚强的动力支撑。数据显示,2016至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9.0%、9.3%、7.3%和6%,分别居全国第5、第6、第4、第10和第6位。
五年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居全国第3位,制造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台阶,首次入围全国制造业十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特别是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中部第1位;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9%,较上年提升1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294.2亿元,增长5.1%;工业税收1602.5亿元,增长2.6%,占全部税收的37.1%,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实现了效益与速度同步提升。
其中, “中国声谷”成为全国第一个以“中国”冠名、第一个部省合作共建、第一个配套专项支持政策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2020年营收1060亿元、入园企业1024家,成功实现“双千”目标。
截至8月市场各主体超600万
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安徽高举民营经济发展大旗,狠抓专精特新、融资促进、企业服务等一批特色工作,以有温度、有力度的硬招实招新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今年1-8月,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4.2%,占全省规上工业58.2%;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428.6亿元、增长17.6%,占全省税收68.1%;新增上市公司11家,其中民营企业10家。“总体上看,安徽民营经济基本摆脱疫情影响,实现平稳发展态势,民营企业家已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据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市场主体超600万户,其中民营企业169.2万户。
按照“双创→高成长型小微→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梯次路径,安徽培育了281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户均发明专利5.7个,其中75%是高新技术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以规上中小企业六分之一的数量,贡献了四分之一的利润。”
数字经济连续3年增速保持10%以上
紧跟数字经济发展大潮,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发力,2020年安徽数字经济规模达11202亿元,同比增长约11%,增速排名居全国第9位,连续3年增速保持10%以上。
记者从省经信厅了解到,近五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居于各行业前列;营业收入总量规模跃居全国同行业第10位。今年1-8月,全省软件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4.2亿元,同比增长24.1%。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30.5%。
好马配好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5G基建的“铺路”。截至今年9月底,安徽已建成5G基站47848个,数量跃居全国中上水平,基本实现地级市主城区连续覆盖;建设5G典型应用场景285个,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家电、智能网联汽车、电力、工业互联网等近二十个行业,实现5G技术在重点行业全覆盖应用。建立“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项目库,入库项目53个,总投资7.5亿元。
在安徽,28家企业成为全国上云用数典型。如:三只松鼠的食品全产业链协同制造云平台帮助平台上700多家制造单元质量提升33.3%,生产成本降低20%,新增效益超过1个亿,创业八年年销售收入即过百亿;司尔特的“五库联动”大数据融合创新驱动肥料定制生产和精准农业服务解决方案,通过精准匹配田间地头的土壤、种植数据,测土配肥生产、施肥指导科学种田数据,形成了数据驱动下的协同管理服务新模式,2020年疫情期间营收逆势增长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