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三,阿里云还能再涨涨

国内资讯 (6823) 发布于:2021-04-24 09:13:55 更新于:2021-07-07 10:50:07
项目申报

安宁河畔的德昌县民族中学,是一所曾以“控辍保学”为目标的县城中学。但在去年,它完成了一场“数字化革命”:全校四千多名学生和家长集体在钉钉上网课。借助线上学习工具,家长全程参与到教学中,在完成“停课不停学”的目标之外,学生的辍学率也随之降低。

这是乡镇教育变革的实例,也是钉钉下沉乡镇的一个缩影。从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应用,到为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的云智能服务“操作系统”,全球超4亿人在钉钉上“云办公”。

“人类将生存于一个数字化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从事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195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中,尼葛洛庞帝的预言正成为现实。

“云计算”的概念舶来十余年,近40%的中国企业云上办公,中国成长为一个可观的云市场。而率先拉开国内“云计算”大幕的阿里云,如今稳居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前三,增速超越亚马逊和微软。

“3A”格局已定,阿里云仍在谋求下一个发力点。

01 全球格局生变
4月22日,IDC最新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年)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3,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

疫情刺激了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特别是IaaS市场的快速增长。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IaaS市场达到67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9%。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前三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至68.6%,市场进一步向头部厂商集中。

而在过去的5年里,头部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据Gartner历年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微软和阿里云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其中阿里云份额从2016年的3.7%上升至2020年的9.5%,连续五年上涨,涨幅达300%;而亚马逊的市场份额则有所下降,从2016年的53.7%降至2020年的40.8%。

“云计算”第一的亚马逊,市场份额连降5年,不禁令人好奇背后发生了什么?

跨云计算领域前的亚马逊,原本只是一家单纯的电商公司,然而电商网站访问存在明显季节性潮汐,造成庞大的算力资源间歇性闲置,同时又不得不消耗大量现金来运维。

创始人贝索斯开始探索一个让闲置资源弹性化,甚至出租共享的方案。

2006年,亚马逊推出第一款云服务产品,S3(简单存储服务),允许其他网站在亚马逊服务器上存储照片和视频等文件。这是亚马逊首次将其弹性计算能力作为云服务售卖,也标志着云计算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诞生。

14年后,云计算为亚马逊贡献了6成以上的利润,一度将其送上科技公司万亿市值乐园。但在这两年,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的市场份额却出现难以逆转的下降。

 

根据Garnter的研究主管Sid Nag透露:“AWS增长轨迹放缓并非意外,这是市场成熟的典型。”

换言之,AWS所占据的市场来到增速拐点。

目前,AWS云基础设施主要分布于北美、欧洲、亚太等地区,在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的角逐中,国外市场被瓜分殆尽,企业上云率高达70%~80%。

欧美市场增长乏力,亚马逊在亚太地区的表现则不如阿里云。据Gartner报告显示,2019年阿里云在亚太市场份额为28.2%,排名第一;第二位亚马逊只有17.5%,相差近10%。

增速乏力、份额下降,亚马逊的焦虑,肉眼可见。

02 进击的阿里云
日渐饱和的市场空间,让亚马逊“心有余而力不足”;与之相反,中国市场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

2009年,阿里云成立。同年,我国首届云计算大会在北京举办。虽冠以“中国云计算大会”之名,但论坛上参与主题演讲的企业代表几乎清一色是思科、微软、IBM、英特尔这样的国外企业。一同参会的国内本土企业,看上去更像是各方海外巨头的拥趸。

10年之后,中国成为全球云计算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IDC《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第四季度)跟踪》报告,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93.8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全球各区域中增速最高,预计到2024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2020年的6.5%提升为10.5%以上。

 

同时,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国企业上云率跟欧美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中国企业上云率为38%,而同期美国和欧盟分别达到85%和70%。

并且据《2020中国企业发展数据年报》显示,2020年中国存续企业有4457.2万家,是一个能与美国并列的超级需求市场。

近几年,来自这庞大市场的数字化需求不断涌现,持续提升云计算景气度。低渗透率和强需求,给予了阿里云等中国本土云计算企业庞大的上升空间。

电商起家的阿里,拥有大量的计算资源,而流量低峰期的闲置资源是阿里云的天然优势,得以最低投入成本发展云计算。

就算如此,阿里也连亏12年才开始盈利,而云计算也被人戏称为“吞金兽”。

云厂商每年需要花费巨额资金用于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购置以及IDC租赁、建设等,而上述资产对折旧摊销的传导会影响云厂商的当期盈利能力。

对用户而言,价格仅是需要考虑的维度之一,云服务的安全和性能、稳定性、延续性等方面也同样重要。因为云计算的迁移成本很高,企业不会轻易迁移云服务。这意味着一旦云计算厂商与某个企业形成合作,这种合作关系就会长久持续下去。

行业壁垒高、合作关系持久牢固,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此外,位列第一的阿里云还有着国内同行难以复制的大型实战经验。

从天猫举办第一届双十一到现在,双十一从传统的购物节,变成集影视、直播、购物于一体的狂欢节,对后台算力支持要求越来越高。

2015年,阿里云资源开始支撑双十一流量。利用阿里云的容器技术和混部技术,阿里巴巴集团范围内能够节省30%左右的IT成本支出,在双十一这个特殊时间段里,将每万笔交易成本下降超过75%。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阿里「云化」进程不断加速。据艾媒咨询数据,2019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达2684亿元,位列电商平台首位。

庞大交易额的背后,是难以计数的信息流。公众号InfoQ记载,双十一期间,天猫数据库峰值超过54万笔每秒,查询8700万每秒,实时计算每秒峰值处理消息超过25亿条,消息系统RocketMQ峰值处理了超过每秒1.5亿条消息。

在平稳度过2019天猫双十一流量峰值后,阿里云计算家族的技术能力被广泛认可,阿里巴巴也正式宣布,其核心系统已100%跑在阿里云公共云上。

阿里巴巴是全球首家将核心系统100%运行在公共云上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这一点,同为云计算巨头的亚马逊、微软、Google也尚未做到。

03 重构钉钉
阿里云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此。经过实战检验后,阿里云试图继续“向上生长”。

2020年的阿里云峰会上,张建锋阐述了阿里云再生长的三大方向。

其一,“做深基础”,从飞天云操作系统向下延伸定义硬件,做芯片、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其二,“做厚中台”,将钉钉这样的新型操作系统与阿里云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云钉一体”。其三,“做强生态”,基于云和新型操作系统,构建一个繁荣的应用服务生态。

阿里云下一步的发力点,便是从帮助企业“上云”,变为助力产业实现更广泛的数字化,实现“再生长”。

其中,“云钉一体”是最关键的战略布局之一。2019年6月,钉钉并入阿里云智能,随后与阿里云进行了深度融合。

如果仅是构建laaS层上的全新云计算形态,这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上并不算是新鲜事。

微软曾在云战略上打出“Azure+Office365”战略,结合laaS和SaaS,将Office的企业客户优势引入云计算服务。同样,谷歌云也将云与办公软件相结合。

这种模式深得市场认可,战略实施后,微软两年内市值翻倍,高达1.5万亿美元。谷歌则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将近14倍的市售率估值。

但“云钉一体”并非“云+办公软件”的老调重弹,而是“云+新型操作系统”的新模式创建。

就像传统信息时代PC和Windows的组合一样,企业既需要云这样的新型计算架构,也需要新型操作系统。后者如同新时代的Windows,让企业可以面向大数据、智能、IoT和移动化,快速开发管理组织和业务的所有应用,钉钉担负起了这一角色。

2021年1月,钉钉发布6.0版本,推出钉钉适搭等低代码开发工具。这让毫无计算机基础的用户,也能像搭积木一般,通过“托拉拽”等可视化组件方式快速搭建业务应用,应用开发门槛被大大降低。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曾表示,浙江省有超过100万公务员在钉钉上办公,搭建了超1000个应用。而立白、东方希望、太平洋保险、广东农信等大型企业也基于“云钉一体”基础设施,开发了数十万种企业应用,形成一个繁荣的开发者生态。据统计,目前超过20万企业应用开发者在钉钉开发平台上帮助企业定制属于自己的应用。

从“商务沟通工具”进化到“办公平台”,再到阿里云智能业务的“操作系统”,升级后的钉钉,所能覆盖的行业赛道更广阔。

以教育市场为例。2020年1月29日,钉钉发布“在家上课”计划,紧急上线直播课堂,又免费开放了在线直播功能,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迭代。2月1日,钉钉迅速拿下5000万学生在线教育市场,变成在线视频互动教育平台的独角兽。四天后,钉钉的下载量已经跃居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名。

据华创证券显示,去年3月,每个工作日都有100万的网络课堂通过钉钉展开,DAU达到1.55亿。因流量暴增,阿里云还曾迅速帮助钉钉在2小时内紧急扩充一万台云服务器,创下阿里云快速扩容的新纪录。而即使是复课后,钉钉的DAU也维持在1亿以上。

“云钉一体”另一深层含义,或是阿里云对上层盈利空间的探索。

IDC统计了全球主要云计算厂商的收入拆分,阿里云和AWS的收入结构基本接近,均主要以IaaS业务为主,辅以一部分PaaS业务;微软则以PaaS和SaaS为主。

从底层的IaaS,到中间层的PaaS,再到上层的SaaS,业务模块通用性越来越弱,产品差异化定价能力逐步增强,毛利率逐步提升。

例如,与微软相比,阿里云在2020年的收入为81.36亿美元,和AWS在2015年78.8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但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AWS当年的利润率已经达到23.6%,阿里云去年还处在亏损之中。

单纯的IaaS毛利率低,要获取更多利润,便要提高PaaS和SaaS的业务比重。有分析认为,钉钉正是阿里云向PaaS层延伸的抓手。“云钉一体”的规划,本质上是阿里云试图“增强用户黏性+产品差异化定价”的举措。

二十余年“云”发展路,有鲜花亦有枯骨,旧雄尚在,新才已出。打开“云钉一体”新地图的阿里云,正在引领一个全新的“云时代”。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