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效益评价为安徽工业增添新动能

安徽省资讯 (5001) 发布于:2022-05-13 14:03:24 更新于:2022-05-13 14:13:20 来自:中国工业报
项目申报

为促进引导全省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质增效,实现倍增和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在工业行业范围内广泛推行亩均效益评价办法。

亩均效益是借用农业单位土地 (亩)农作物产量的概念,以工业企业单位用地、单位能耗等考核企业完成的经济指标,主要是税收、营业收入。亩均效益既强调总产量,更强调单位产量,其本质就是以最小的资源要素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安徽省经信厅对亩均效益评价考核重视程度高,起步早。

2021年11月1日,省经信厅、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就制定印发了 《关于推行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十条措施,即强化主体责任、构建评价体系、客观公正评价、分类精准施策、优化要素配置、加速腾笼换鸟、推进数据共享、分步推广实施、强化督导检查、加强宣传引导。今年4月17日,省经信厅又召开联席会,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参加,检查评价办法实施情况,提出进一步做好评价工作的要求,强调真抓实干,务必见效。

安徽省10部门的 “意见”发布后,全省各市、县积极行动,认真实施。

合肥出台了 《合肥市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办法》,将规上企业和占地5亩及以上的规下企业列入评价范围,规上企业评价指标包括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营业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5项指标,基准分值分别为50分、35分、5分、5分、5分,总分值100分;占地5亩及以上规下企业评价指标包括亩均税收和亩均营业收入2项,基准分值为60分、40分,总分值100分。合肥市还设置加分项,企业获得专精特新、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等荣誉的均可加分,最高加分不超过10分。

马鞍山市出台 《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 (3.0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范围已在全市工业企业全覆盖,并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运用体系,通过注入资金等措施,予以支持。六安市根据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在用地、用水、碳排放等要素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明光市建立了亩均税收等6个基本评价体系,技术改造投资等7个加分指标、环境保护等9个减分指标为一体的综合绩效评价办法,根据评价得分确定ABCD分档企业名单,已排出A类企业20家、B类企业22家、C类企业37家、D类企业15家;对上述企业在用地、用电、信贷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行差别化措施。桐城市出台的实施办法中,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建立A、B、C、D四个等级的分类管理机制。宁国市出台的实施办法提出5个优先:优先保障项目用地需要,优先给予产业奖补政策和融资担保支持,优先项目核准备案落户,优先支持对落后淘汰企业进行联合重组,优先申报各类扶持项目和各项先进。界首市围绕 “3+3+X”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并且还提出奋斗目标:通过推行亩均效益,2022年,要实现低效企业亩均营业收入、亩均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提高10%以上,亩均税收1万元 (含)以下低效企业提升转型率达到30%以上。

亩均效益评价办法出台后,为支持企业提高亩均效益,作为此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安徽省经信厅与徽商银行联合开展 “徽行设备购置贷”:徽商银行指导省内分支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企业发放 “徽行设备购置贷”,省经信厅对获批这一贷款并符合奖补条件的企业给予贴息补助。在铜陵市,徽商银行铜陵分行已发放铜陵振兴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贷款5000万元,用于开发区低效企业盘活处置,此举标志着铜陵市 “亩均英雄贷”已正式落地。为支持明光市亩均效益推行,促进工业发展,有关银行将在明光市授信额度达2.03亿元。

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及考核,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据介绍,界首市开展低效用地治理工作,通过关停取缔、注资入股、分割转让、协议回收等方式,已高效利用盘活提升低效闲置工业用地10余宗,累计占地150亩。马鞍山市通过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及考核,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实施前的12.59万元提升到14.75万元,增长17%;亩均税收增长50%以上的企业达760户,增长超100%的企业472户。亩均效益考核为安徽省工业企业增添了新动能。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