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了巨大冲击,这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当前,疫情还在国内外多点蔓延,阴霾仍未消散,未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在后疫情时代,各国都在寻找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的新动能,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人才是金融业未来能否取得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尤其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因为人才培养可促进技术创新,而技术进步又孕育着人才的发展。
面对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建设能够与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匹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刻不容缓。作为金融行业院校,应该抓住机遇,在理念与认识上形成统一,并尽快出台相关的措施进行变革与创新,培养具有金融专业素养和信息化技术知识,以创新能力开拓业务模式,不断开发创新金融产品的复合型人才。
后疫情时代金融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特点
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在低增长、低利率、低投资中酝酿新力量、新趋势和新秩序。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客户对线上服务的偏好日益凸显。更多的客户偏爱数字化、移动式的服务体验,促使银行加快转变经营模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数字金融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出现了以金融大数据为基础,将金融服务与经济运行有效连接,提供场景化、个性化、智能化的高效金融服务,金融业应加快推进金融科技治理现代化。因此,金融高校培养目标应是主动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环境变化,加强金融科技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业应积极运用新兴技术,依靠创新驱动推进经济内涵型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传统金融领域逐步变革,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支持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内外联动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在金融科技时代,拥有科技与金融双学科背景的人才是金融机构所迫切需要的。巨大的人力储备和人才支撑是有效地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核心,但科技和金融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障碍。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实验的场景化。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对金融生态的植入,银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银行的服务方式已不适合新的发展需求,用户的金融消费习惯越来越倾向于科技创新,个性化、场景化和综合化成为用户金融需求的必然选择。
为使金融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在传统的专业教学基础上,应增加场景化教学,明确金融专业素养和金融能力的发展目标,科学设计金融知识普及框架和培训计划,分解各专业和学科等各项教学任务,形成全面、系统发展的新变革。深化金融信息化与教学的产学研对接合作,搭建一批专业化的金融核心技术创新实验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形成各专业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良性生态环境。如一些金融类高校根据专业设置分别创办了有特色的职业能力训练实验室,金融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验室,证券模拟实验室,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模拟银行,跨专业综合实验室,虚拟企业社会环境(VBSE)会计实战实验室,财务共享实验室,云财务实验室等二十多个实验室,将专业知识嵌入金融服务场景,提供场景化、个性化、智能化的跨学科教学,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授课模式、再现业务流程、识别产品供给,提升教学任务的获得性、满意度,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易懂、好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有两所企业大学为公立行业院校提供了范例,一是2018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在北京成立的建行大学,这是既面向内部行员的职业教育平台,也是推进产教融合、赋能社会的教育培训平台,下设十个区域学院、十个专业学院、八个专业研修院。二是于2020年5月正式揭牌的由中国银行设立的中银大学,它也是一所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落实国家产教融合战略、推进金融职业教育改革的金融企业大学,以教育场景服务国家社会,加强合作共享,在香港、伦敦、纽约和新加坡开设了不同特色的分院,充分体现中国银行的专业化、全球化、综合化特色优势,在持续创新中打造一流品牌。这些具有先进办学模式、鲜明金融特色和卓越品牌影响的企业大学在文化传承、知识管理、创新平台、领导力发展等方面越来越引领金融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教材的时效性。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是金融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一批既懂专业标准又懂技术,具有全球视野和思维的复合型、开放型现代金融专业人才,除了组织出版金融标准化专用教材外,为让学生了解瞬息万变的国内外金融形势和政策法规的变化,开发多样化的金融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实现专业定位和提高对金融行业前沿信息的敏感度,帮助学生在金融决策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不断更新补充金融行业新内容应该成为教学常态。从2020年出现的“数字金融”“智慧金融”“金融科技”等内容,到涵盖具体的“数字货币”“移动支付”“刷脸付”等的专业意义和操作方法均可以体现在补充教材中。
此外应该为学生增开心理学课程,学习用心理学进行科学分析,能够把握客户的心理因素和变化趋势,与客户“心心相印”,根据客户心理需求实施精准营销,不断提升银行的经营环境和服务手段,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以适应未来的企业文化尤其是服务老龄化的社会群体之需,提供适合老年人需要的有温度、贴心的金融服务,切实提升老年人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教材的选编和取舍应从经济学、金融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传播金融知识,建立经济学思维,学习金融活动案例,倡导普惠金融的教育理念,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良好的契约精神和风险防范意识。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随着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学习方法越来越不囿于传统的板书讲解,线上与线下教学互补、传统与智能技术互学,尤其是疫情期间,为了不耽误学年的课程进度,科技工作者们迅速开发并推广了一批智能软件和平台,线上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一些授课平台如雨课堂、智慧树、钉钉、慕课、QQ群、云桌面、腾讯会议、微信小程序等,在远离校园居家学习的日子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师生互相配合,摸索使用,从授课、答疑、提问、作业、考试每个教学环节入手,根据内容在一节课中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平台来完成,给师生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奇和体验,一场疫情将计划几年中逐渐推进使用的智能教学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现在学生们可以快速进入线上教学的学习方式,教师回归课堂时也可以调取共享课堂的线上资讯分享,线上模式的接受与习惯,让前期为应对疫情所快速发展的线上教学成了一种常态。
因此,在金融专业知识快速更迭,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人才的培养要有规划,有梯队,大胆探索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
应从源头上做文章,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模式上与时俱进,大力引进和创新,让学生们从多角度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人才培养融入行业、高校、社会中,更多地接触金融实践场景,打通跨专业之间的学科交流,实现“弯道超车”,以适应和了解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机构的工作需求。把握新时代背景下金融市场发展的机遇,给学生未来的职业通道做好谋划和规划,为行业输送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