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双招双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安徽省资讯 (5799) 发布于:2022-04-27 13:34:40 更新于:2022-04-27 13:29:21 来自:新安晚报
项目申报

近年来,安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各地拿出不同“打法”,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不断汇聚,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双招双引1

光伏企业生产忙

重点产业“链长制”招商

在铜陵经开区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公司的碳化硅晶体生产车间,来自中科院的专家技术团队正在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微芯长江半导体项目总投资13.5亿元,是铜陵市去年“双招双引”的重点项目,预计今年6月份即可正式生产。

来自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王钱,是这个项目的包保责任人。随着生产设备安装调试的持续推进,王钱到企业走访的次数也变多了,只要企业有需要,他就会召集相关部门到现场解决问题。

这一次,王钱了解到企业技术人员比较短缺,希望有批量学生来工作。“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铜陵学院都有相关的合作模式,我们可以组织订单化的人才培养,组织一些精准招聘,让企业能招得到合适的人。”

企业有所需,政策有所应。正是看重安徽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这家国内半导体研发与生产的头部企业最终选择落户了铜陵,从项目开工到设备进厂,仅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

去年以来,铜陵市不断创新思路、优化举措,推动“双招双引”工作不断向前。特别是以“链长制”为抓手,由市领导牵头担任“链长”,组建各产业链招商专班,全市上下一盘棋,形成“链长”牵头抓总、县区板块主体推动、部门支撑服务、重点企业核心引领的联动招商工作体系,成为铜陵市招商的新亮点。

当地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和铜陵市12条产业链,结合园区实际和发展定位,专攻细分领域产业聚集,打造“一地一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双招双引2

凤阳港集装箱码头为园区企业提供水上运输保障

“补缺”招商更精准有效

去年底,海螺水泥与凤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凤阳光伏产业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规划投资石英岩矿山和深加工、光伏玻璃生产、光伏组件、太阳能发电等项目。

凤阳石英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石英砂原料基地,华东地区玻璃产业用石英原料70%以上出自凤阳大庙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几年,凤阳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吸引国内众多优质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拉长延伸硅基材料产业链。

近年来,凤阳县坚定不移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聚焦以光伏产业为首的“六大产业链”,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总投资200亿元的福莱特、220亿元的海螺、100亿元的尚德等一批百亿级项目纷纷落地凤阳,“千亿硅谷”雏形已现,光伏产业加速集聚。

除了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外,凤阳县还在补“缺”上再突破,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选准目标企业,编制招商图谱,精准有效招商。同时,聚焦与凤阳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产业,严把项目质量关,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重视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等指标,提升项目质量。

从“招商引资”迈向“招商选资”,凤阳县吃透“双碳”要求选项目。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依托本地资源和光伏产业链长的优势,有的放矢。围绕项目备案、环评、规划等前期工作,对前置性手续“抢着办”,关键性手续“盯着办”,控制性手续“领着办”。截至目前,全县规上硅基材料企业达90家,实现年产值171亿元。

双招双引3

凤阳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员工正在检验返修光伏组件

内外兼修引来“金凤凰”

今年春节过后,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带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项目“落子”安庆,该项目投资约110亿元,是美的集团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总金额最大的项目之一。而在此前不久,“世界铜王”王文银带着100亿元的正威潜阳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回到家乡潜山。

短短十几天时间,两个百亿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这也是安庆“内搭平台、外联老乡”结出的沉甸甸“果实”。

2021 年 10 月,安庆首次提出“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发展路径。随后顶格推进招才引智工作,坚持“才聚安庆 宜礼相待”的理念,构建人才“管家式”服务体系,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内搭平台优环境,安庆推动全市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与沪苏浙园区合作共建。与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高水平建设安庆综合保税区,推动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联动发展。

外联老乡方面,安庆建立覆盖20余万人的安庆籍在外人才库,推行“宜城优才卡”“宜商服务卡”等。同时,办好投资界和企业界人士圆桌会议,安庆籍院士新年恳谈会和宜商大会。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7个,聘请首批城市发展顾问23人。

通过不断努力,安庆优化环境引来“金凤凰”。桐城国轩新能源、正威潜阳新材料、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慧儒铜箔项目创造了“洽谈 21 天即签约、签约40天即开工”的安庆新速度。

积极融入长三角分工协作

4月中旬,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要求,杭州市和宿州市共谋共商,决定建立行政区县合作结对机制,明确上城区—埇桥区、拱墅区—萧县、余杭区—宿州高新区等杭州市八个区与宿州市八个县区(园区)分别建立结对关系。

融入沪苏浙,宿州早已行动起来。去年以来,宿州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理念行动一体化,扎实做好融入和协同两篇大文章。

在主动对接方面,宿州市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组织举办专题培训活动,选派优秀干部人才到沪苏浙园区、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在安徽省率先掀起对标学习沪苏浙创优营商环境热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服务时限压缩比例位居全省第一。

积极对接,带来的是双招双引、合作共建的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宿州市已承接沪苏浙亿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188个;参与构建黄淮海地区基金“丛林”,设立总规模70亿元的基金4只;启动与杭州市全面对接合作,谋深谋细“1+7”重点任务,举办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专题招商推介会,打造杭州产业外溢新腹地;宿州市高新区被列为省级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平台;与上海共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张江创造+宿州制造”模式在全省推广;与江苏省徐州市共建宿徐现代产业园,宿徐、张江萧县两个园区均被授牌首批安徽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不仅是宿州,宣城也通过双招双引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宣城市作为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的主战场,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宣城广德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制造业十强县,获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实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再进位。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