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合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应用服务处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合肥市发明专利授权9741件,平均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45.4件,同比增长13.8%。科技成果持续增加,“十四五”时期,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合肥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可以找到答案。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建立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能力……合肥聚力破解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促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挖掘高校科研院所“宝库”
众所周知,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的“宝库”。对此,合肥将进一步健全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的紧密联系服务机制,强化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信息搜集、承接等基础工作,建立科技成果报告机制。同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发布科技成果、技术需求信息,举办供需对接会。
如何进一步释放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活力?根据《规划》,合肥将激发高校院所应用型成果研发转化积极性,实施“揭榜挂帅”加快成果转化,支持成果就地转化场景应用,探索成果沿途转化机制。具体从四个方面实施:建立“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对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在肥转化的,给予现金收入地方财力贡献等额奖励;按照“企业出题、揭榜挂帅、精准推送、协同创新、就地转化、政府奖补”原则,择优给予支持;建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每年支持和实施不低于100个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支持企业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但尚未投入市场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试用;促进大院大所与企业技术供需对接,探索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
此外,合肥还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统筹负责全市科技成果信息收集发布、科技成果项目库征集建设、科技成果对接平台建设运营、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组织举办等工作,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网上科技成果交易转化。
合肥也确立了新的目标。《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市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每年就地转化科技成果3000项,其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000项左右;每年打造100个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
“全链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是一个完整的长链条,存在着“堵点”“难点”。比如,科技成果多为实验室成果,一般只做到样机或初级产品阶段,企业对科技成果想用而用不了;科技成果中试熟化相关的平台、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相关条件保障缺乏……
中试基地作为进行中间性试验放大的一个场所,能够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放大,将技术研究转化为应用研究,在实验室研究成果和产业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十四五”时期,合肥将加强中试基地建设,计划每年新增一批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力争实现中试基地重点产业全覆盖。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支撑平台。“十四五”时期,合肥将出台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发展专项政策,计划每年新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不低于30家,培育国家级后备梯队不低于20家,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100家,实现县(市)区、开发区全覆盖。同时,谋划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集聚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打通大学与孵化平台、科技企业的成果转移转化渠道。
有了平台支撑,还离不开资金保障。根据《规划》,合肥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发挥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等“基金丛林”作用,推动市科技创新经费与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实现联动,引导商业银行积极与市属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运营机构开展合作,鼓励天使基金投早、投小、投优,提高创新投资容错率,支持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成果转化。同时,完善“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科技成果转化“四融模式”,汇聚科研单位、企业、基金、园区等创新主体,搭建成果、资金、技术互通平台,集中力量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服务更不能“缺位”。合肥将持续推广使用“合创券”,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非关联科技服务机构之间开展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服务活动,对引进和运营科技服务机构给予奖补。同时,大力培育科技创新成果评价、鉴定、评估、拍卖、交易等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加大技术经纪(理)人培养力度,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理)人等人才队伍,探索技术经纪(理)人职业资格和职称认定试点,开展技术转移(经纪)机构备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