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力争2023年中国声谷年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

产业资讯 国内资讯 热点资讯 (6821) 发布于:2021-08-10 09:22:51 更新于:2021-12-02 17:54:41 来自:中国电子报
项目申报

小巧便捷的语音翻译神器,能听会说的智能鼠标,会做记录的智能电话……这些有趣的智能产品都是出自安徽合肥的中国声谷。“十三五”以来,中国声谷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定的产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成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为推动中国声谷加快创新发展,加速智能语音、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等优势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安徽日前印发了《支持中国声谷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简称《若干政策》)和《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中国声谷年营业收入力争达到3000亿元,入园企业1500~2000户。

两项政策支持中国声谷发展再升级再加码

源于声音而立足人工智能,中国声谷经过数年的精耕细作,一跃成为全国语音技术唤醒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2012年,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部省重点合作项目——“中国声谷”,打造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在安徽省、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声谷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声谷实现“双800”目标,产值约800亿元、入驻企业数量达800户。2020年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024户,年营业收入达1060亿元,成功实现“双千目标”。目前,中国声谷已形成了以智能语音、语义理解、图像识别、类脑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基础,集聚了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新华三、海康威视、中科类脑、科大国创、华云数据等为龙头的集群效应。

面对如此亮眼的成绩,安徽为何又同时抛出两项重磅政策持续支持中国声谷发展呢?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柯文斌表示:“这是安徽省支持中国声谷发展的再升级、再加码。”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推动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锚定“十四五”达到5000亿元产值的目标,安徽进行顶层设计,此次出台了《若干政策》和《行动计划》,加码支持中国声谷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中国声谷年营业收入力争达到3000亿元,入园企业1500~2000户。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3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0家,上市公司5家。企业研发上市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创新产品达到4000项,形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产计算机年产200万台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国声谷“1N”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产业地标取得明显成效。

在谈及《若干政策》与以往的政策相比有哪些亮点时,柯文斌介绍,一是体现更大发展决心。坚持面向企业需求,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含金量,对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团队均有覆盖。增加鼓励数据创新研发、初创企业发展、人才补贴、“龙头+配套”等多条支持条款,增加揭榜挂帅、拨款转股权、贷款贴息等多种支持方式,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国声谷发展。

二是体现多链协同发展思路。在政策支持的方式、渠道、实施路径中充分体现“运用市场逻辑撬动资本力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政策导向,撬动社会资本,放大政府资金使用效应,鼓励、支持、引导中国声谷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

三是体现产用结合发展路径。支持“智能+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研发及推广应用,支持综合利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促进技术和产品落地,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聚焦八大行动有力落实中国声谷发展

安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早、基础好、潜力大,安徽一直以中国声谷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抓手。《行动计划》明确了用三年时间,从大力实施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行动、强链延链补链行动、企业主体倍增行动、产业融合发展行动、产业集聚发展行动、重点产品推广应用行动、软硬件价值提升行动、人才引进培育行动等八方面有力落实中国声谷发展。

在大力实施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行动中,《行动计划》要求,语音及语言创新持续领先。引导中国声谷有关企业依托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机器声纹创新取得突破。鼓励中国声谷企业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机器声纹,研究突破基于机器运行声纹的分析检测技术,评价设备健康度、预测设备剩余寿命、判定产品质量等。人体体音创新取得进展。引导支持中国声谷有关企业综合运用声学信号分析、深度学习、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人体声音信号的检测诊断技术和模式创新。工业软件创新初具优势。支持中国声谷有关企业联合科研院所,省内大型工业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等应用企业“产学研用”优势力量协同突破。

在大力实施强链延链补链行动中,《行动计划》明确,一方面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重点围绕智能语音、量子信息等关键核心原创技术,加大产品开发创新,着力培育智能办公、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终端等优势产业链,做大做强长板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加强机器语言、人体声音、动物语言、语义理解等相关产品研发创新,建设机器声纹、人体体音在线服务平台,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具有较强优势和稳定可靠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推进优势产业链链长制建设。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推进重点优势产业链链长制建设,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协同、政产研用紧密合作的良性发展生态。

在大力实施企业主体倍增行动中,《行动计划》指出,着力开展“双招双引”。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研究出台强有力招商政策,力争每年完成省外招商入园企业100户。发挥龙头企业赋能带动作用。围绕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强化核心技术支撑和平台服务发展,通过“龙头、配套”带动更多企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快速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成为全球领军企业,发挥对声谷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产业链引擎作用。支持创业创新团队发展。发挥“粒子空间”、各类创业创新平台等载体支撑作用,引导大学生和企业创意团队入驻中国声谷创新发展。力争每年培育引进并实际运营双创团队100个,支持双创团队按照“团队→小微企业→高成长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梯次发展。

以提升关键技术为核心支持中国声谷发展

安徽高度重视中国声谷建设发展,要求“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中国声谷政策、只增不减。《若干政策》以提升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基础为核心,以优化政策环境、繁荣产业生态、加强公共服务为牵引,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奖补,通过公开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创新、研发产品产业化等,按照实际完成项目投资总额的30%给予补助;支持企业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给予创新产品一定额度奖励。

支持初创企业发展。从落地、研发、融资等方面给予初创企业成长支持,对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类创业创新团队落地中国声谷并实际运营的,给予一次性房租补贴;对应用中国声谷公共技术平台开发的创新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初创企业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类创新产品产业化项目、初创企业融资给予支持。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实施“龙头+配套”带动发展项目,鼓励企业做大规模,企业年软件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0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300万元。

支持产品推广应用。支持综合利用中国声谷企业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针对教育、医疗、交通、城管、商业、广电等行业领域以及生产车间、企业园区、机关办公、居民社区等应用场景,制定“智能+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建设示范项目。推动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社区等示范应用单位先行试用首批次、首台(套)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软硬一体化终端和服务平台产品,按照省“三首一保”政策给予奖补。

支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对中国声谷入驻企业引进和培养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按照工资性年收入和本地实缴个人所得税进行补贴;开展人工智能和软件领域创新人才实训培养,对省内学校和中国声谷企业合作建设初创人工智能实训室和软件开发实训室给予补助,最高200万元。

支持产业聚集发展。支持发力新基建,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在中国声谷园区率先布局,促进平台经济发展,新基建类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鼓励建设软件名城名园,支持建设不同层次的软件产业园、产业创新孵化园、众创空间、示范区(智慧小镇)和创新产品消费体验促销中心。支持中国声谷举办国际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大赛,对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的入园发展项目分别给予奖励,并给予每次大赛活动经费补助。

支持对外宣传推介。支持中国声谷企业主办高水平产业学术论坛、峰会、新技术发布会、软课题研究等,鼓励中国声谷在国内外举办大型宣传推介活动,给予一定补助。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