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为进一步释放我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红利,抢抓通用航空发展机遇,加快推动芜湖市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经省政府同意,近日,推进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支持芜湖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芜湖市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共26个城市)和通用航空产业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目前已形成涵盖通用飞机整机制造、发动机、无人机、航空材料、航空培训运营等较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链条,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聚集企业近200家。
二、发展目标
围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和区域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坚持安全优先、系统推进、创新驱动、需求引领、开放协作原则,统筹推进芜湖市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场景应用、试点示范、生态营造等重点工作。
到2025年
芜湖市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家;
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
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
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5个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航空基础设施
1.统筹运输和通用机场建设
统筹建设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航空飞行营地。
2.加快低空信息设施建设
建设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主要建成区低空飞行通信、监视、导航全覆盖。
3.推进低空管平台建设
建设“智能融合低空系统平台”,力争实现“一网受理、一网办理”。
4.推动低空空域分类划设
合理划设芜湖市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
(二)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5.加快建设重大项目
招引落地整机、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部件制造、重要基础设施等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大项目。
6.发展壮大企业梯队
招引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7.打造通航全产业链
加快完善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三)增强科技创新支撑
8.加快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建设芜湖低空经济研究院。支持争创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
9.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支持开展航空器整机、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航空材料等技术攻关。
10.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四)开发开放应用场景
11.强化通航运输服务
积极发展短途运输,鼓励发展公务航空,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
12.扩大公共服务应用
拓展在市政管理、巡查处置、河湖巡查、公路巡检、医疗救护、农林植保、森林防火、国土测绘、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13.鼓励通用航空消费
打响“欢乐芜湖”品牌,鼓励开展空中游览、飞行培训、航拍航摄、编队表演、航空运动赛事等低空运营活动。
14.推广应用航空“三首”产品
加强通用航空产业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五)统筹推进先行先试
15.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支持芜湖建设通用航空领域未来产业先导区。
16.争取设立适航管理服务机构
17.争取获批空港保税物流中心
(六)营造产业发展生态
18.打造高品质航空小镇
推动航空小镇着力打造港产城相融并进的航空新城。
19.提升金融供给水平
鼓励和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通用航空产业。
20.加强航空人才引育
支持建设芜湖航空职业学院,推动建设航术和技能人才队伍。
21.深化通航开放合作
发挥“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品牌效应,打造低空领域高端智库交流、新产品展示、新场景发布平台。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省低空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省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协调作用,指导支持芜湖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明确工作责任
省有关单位要在政策落实、安全监管、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支持,密切协同配合,落实分工职责。
(三)加大政策投入
统筹省级政策资金,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协同支持芜湖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四)营造良好氛围
普及通用航空文化,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通用航空,促进通用航空“飞起来、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