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项目的通知

申报通知 (3145) 发布于:2024-08-28 更新于:2024-08-28 来自: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项目申报

各市、省直管县(市)市场监管局、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以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参照《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皖科资〔2019〕33号)、《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皖科党〔2023〕3号),经研究,由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科技厅组织申报2024年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以下简标准化专项)项目工作,具体事项由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实施,标准化专项项目视同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指南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壮大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为目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链供应链重大质量瓶颈问题,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发挥标准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开展重点领域标准研究与应用基础上,经专家论证后形成2024年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申报指南(详见附件1)。

项目绩效目标中应有明确的标准成果,申报单位应主导制定(第一起草单位)省级地方标准(报批稿),或参与制定(起草单位中排名前三)省级以上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1项。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条件和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为安徽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和民非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等,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和科研基础条件保障,运行管理规范,社会信用记录良好。鼓励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团申报项目。

2.项目申报单位须有一定的研发投入,原则上应建有相关领域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没有的应具备较为完备的科研基础条件,研发投入较高,财务状况较好。牵头申报单位为企业性质的,须提供2021—2023年3个会计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成立时间不足3年的,按实际会计年度提供,数据与系统一致;牵头申报单位为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含三级专科医院)等事业单位及民非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的,须提供2023年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事业单位调查表中的JG1-08表,军事单位因保密需要,可不提供研发投入材料。

3.同一企业原则上限牵头申报1个项目。同一高校、科研院所对申报指南中同一领域原则上限牵头申报1个项目。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一个推荐单位向一个部门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并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立项支持。

4.项目申报单位(高校院所指内设学院或研究所)和主持人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和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项目),近3年内有逾期未申请结题验收、撤销、不通过验收情况的,不得申报。

5.项目由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应明确1个牵头申报单位,由牵头单位与各合作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晰各方责任和权利、承担的工作任务、资金投入额度与分配额度以及项目实施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权益归属等。

(二)项目主持人条件和要求

6.项目主持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社会信用记录良好,保证有足够时间投入研究工作,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且为实际主持该项目研究的人员,如非在职人员,须由申报单位出具正式聘用合同,聘用时间原则上须覆盖项目实施周期。

7.项目主持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7周岁(1967年1月1日后出生),院士不超过67周岁(1957年1月1日后出生),超龄原则上不得申报,如确要申报,由项目申报单位出具能确保项目可履约实施的承诺函(如返聘、延迟退休等)。

8.项目主持人没有主持在研省科技重大专项和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项目)。同一个主持人每年度限申报1个省科技重大专项或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或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

(三)其他条件和要求

9.申报项目涉及人体被试和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须尊重生命伦理准则,遵守《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遵循技术标准、伦理规范和伦理审查标准。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10.在项目申报或立项管理过程中发现项目不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的,将取消其参加评审或立项资格。

三、支持方式

11.项目采取公开竞争、无偿资助、分档支持方式进行立项支持。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从项目立项之日起算。

12.原则上项目按照A类50万元/项、B类20万元/项、C类10万元/项三类给予支持(A类成果为国际标准;B类成果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C类成果为省级地方标准)。项目立项后,实际支持额度少于申请额度的,差额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解决,无力解决的主动放弃立项资格。

四、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报。各项目申报单位按照申报指南(附件1)要求,选择适合领域填写申报材料,自愿申报。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填写申报书(附件2),经推荐单位审核同意后推荐。申报时间为2024年8月28日至2024年9月27日,逾期不予受理。

(二)审核推荐。各项目归口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申报、初审和推荐工作。企业和市属及以下单位由各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推荐;省属及以上本科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直接向省市场监管局推荐。各推荐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做好项目组织推荐工作,对申报单位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及申报单位相关责任主体信用记录等进行审核,并于2024年9月30日前(以邮戳时间为准)完成审核、汇总、推荐等工作。

(三)材料报送。为减轻申报单位和科研人员负担,材料报送时先由项目归口单位将纸质版的推荐函和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3,一式两份)送(寄)至省市场监管局科信处(合肥市包河区延安路13号,邮编230051),同时将上述两个文件(WORD版)连同申报材料(盖章扫描件和WORD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待项目通过评审并公示后再接收纸质版申报材料(一式三份)。纸质版申报材料确保与已报送的盖章扫描件申报材料一致。未公示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材料一经报送,不得修改。上述申报书(WORD版及盖章扫描件)和文件压缩包均按照“申报领域+归口管理单位+项目名称”(例如,新能源汽车+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系统评价标准研究)的格式命名,并使用同一文件名。

(四)受理与评审。省市场监管局根据申报情况,组织开展项目受理、形式审查、评审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会同省科技厅下达立项计划,并签订项目合同书。

五、联系方式

省市场监管局科技和信息化处:0551-63356092

申报指南咨询:0551-63356380

申报书填写咨询:0551-63356306,63851369

电子邮箱:21704272@ qq.com

附件1-申报指南.docx

附件2-申报书.docx

附件3-汇总表.docx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8月27日

附件1

2024年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
申报指南

以壮大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为目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链供应链重大质量瓶颈问题,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发挥标准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开展重点领域标准研究与应用。项目绩效目标中应有明确的标准成果,牵头申报单位应主导制定(第一起草单位)省级地方标准(报批稿),或参与制定(起草单位中排名前三)省级以上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报批稿)不少于1项。

1.新能源汽车。加强感知、线控底盘、智能座舱、语音交互、车网互动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短板产品研发和前沿技术标准研究,推动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巩固安徽“首位产业”发展。

2.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开展锂离子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新能源电池PACK技术、液流电池储能、氢储能、光伏废弃组件回收与利用等技术标准研究,攻关钙钛矿光伏、固态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3.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开展显示驱动芯片、微控制器芯片,以及存储、驱动、射频芯片以及微机电系统等特色芯片核心技术标准制定,推动集成电路行业封装、测试成套装备更新;开展新型背板、超高精细显示、智能化像素,以及微显示、柔性、量子点、全息、激光等显示核心技术标准制定,推动新型显示行业清洗、覆膜、切割、搬运等专用设备更新。

4.人工智能开展智能语音、云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套件等标准研究,攻关制定认知智能大模型能力评测、效果评估、模型安全、医疗健康数据、智能视觉识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交互、技术选型和应用推广、多模态智能穿戴等关键环节技术标准,加快推动自主技术向自主标准转化,制定出台一批数据安全、算法透明度和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急需的关键标准;开展智能家电(居)领域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全场景、多交互系统,智能家居中塑料、陶瓷等产品抗菌性评价和测试试验方法,数据交互、智能控制、网络连接和通信等数字化转型标准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通用人工智能、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未来智能领域技术标准研究。

5.新材料。开展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硅基材料、生物基材料、凹凸棒基新材料、陶铝、泡沫铝等新兴材料标准制定;开展建材领域的品种、部品部件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和回收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等技术标准研制;开展纺织服装的原材料、辅料和制成品技术,羽毛绒洗涤工艺升级、纺纱织造工艺开发及面料检测等技术标准研究;开展超导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超宽带半导体材料和晶圆制造工艺等先进材料的标准制定与应用研究。开展铁矿资源开发、矿产资源保障、低碳冶金、高炉炼铁等钢铁领域技术标准研究。开展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精致化学品等石化化工技术标准研究。

6.高端装备制造。在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航空航天、医疗装备、特种设备实操智慧评价装备、农机装备、智能管道装备等领域开展标准化研究;开展智能自动灌溉、集成化水处理系统、水系统连通综合管理等高端农田水利装备技术标准研究。

7.节能环保。围绕以旧换新行动,聚焦大型设备、消费品等,进一步完善废旧产品和设备回收、再制造循环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开展高效电机、聚变能源、锅炉降耗、碳排放数智化、碳足迹核算与评估、低碳高精度检测、绿色照明、污染物防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领域开展标准化研究;开展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等相关材料、工艺及设备等低碳能源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8.生命科学。开展基因和细胞治疗、基因编辑育种、合成生物、外科重症救治与监护、医疗与健康、农业作物育种、中药材质量管理、环境与生态修复、工业微生物设计等技术标准制定与应用示范研究。

9.绿色食品。聚焦粮食安全和“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开展粮油加工、粮食加工与储藏监控、肉制品、乳制品加工、预制化食品等标准研究;开展肉牛质量安全、兽药残留等高风险危害物质的快速检测和产品源性真伪鉴别的标准体系研究;开展非法添加物的关键检测技术与特色食品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研究。

10.量子科技。开展量子通信、量子技术、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芯片、量子存储、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等核心技术标准研究,围绕大科学装置中尖端科研技术,开展大科学装置技术成果应用标准化研究,推动大科学装置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

11.空天技术。开展商业航天测运控、卫星数据应用等核心技术标准研究,研制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基础设施等低空经济领域技术、管理和应用标准。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