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的通知

申报通知 (3213) 发布于:2024-08-28 更新于:2024-08-28 来自:铜陵市科学技术局
项目申报

各县(区)及铜陵经开区科技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充分利用市内外科技资源,攻克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铜陵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铜政办〔2022〕4号)、《铜陵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铜科〔2021〕35号),经研究决定启动2024年度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需求榜单

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领域和我市重点产业“最紧急、最紧迫”问题,广泛征集项目需求。我局对前期各县、区及归口管理单位推荐申报的技术需求进行形式审查,经专家论证形成2024年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需求榜单(详见附件1)。申报重大项目须完成所申报榜单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且项目申报内容可以高于发布榜单的考核指标。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条件和要求

1.以牵头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院所组成项目申报联合体,牵头企业为铜陵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和科研基础条件保障,运行管理规范,社会信用记录良好。

2.项目牵头申报企业2023年度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须达到2%以上或2023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有能力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投入和配套条件,且申报项目研发总投入中企业投入不低于60%。原则上应建有相关领域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或者应具备较为完备的科研基础条件,研发投入较高,财务状况较好。牵头申报企业性质须提供2023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3.鼓励不同企业牵头申报同一个榜单内容,采取竞争方式予以立项。

4.适当放宽牵头申报单位市级以上研发计划在研项目数量限制,并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得国家、省级和市级有关部门立项支持。

5.牵头申报企业和主持人承担的市级以上研发计划项目,近3年内有逾期未申请结题验收、撤销、不通过验收情况的,不得申报。

6.项目由多个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申报的,应明确1个牵头企业,由牵头企业与各合作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晰各方责任和权利、承担的工作任务、资金投入额度与分配额度以及项目实施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权益归属等。

(二)项目主持人条件和要求

7.项目主持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社会信用记录良好,保证有足够时间投入研究工作,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且为实际主持该项目研究的人员,如非在职人员,须由申报单位出具正式聘用合同,聘用时间原则上须覆盖项目实施周期。

8.项目主持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7周岁(1967年1月1日后出生)。

9.项目主持人没有主持在研市级以上研发计划项目。同一个主持人仅限申报1个项目。

10.在项目申报或立项管理过程中发现项目不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的,将取消其参加评审或立项资格。

三、申报流程

1.选择榜单。揭榜联合体结合自身优势,选择榜单任务,由牵头企业、合作企业与高校院所细化落实合作具体内容,按有关规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或技术合同。

2.项目申报。揭榜联合体应尽快填写《铜陵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申报书(2024年度)》(见附件2),连同意向合作协议或技术合同等相关附件证明材料一起胶装成册(A4纸双面打印,一式2份),提交归口管理部门审核盖章后,于2024年9月18日上午下班前报送我局科技成果转化科,逾期不予受理。

3.评审立项。我局组织专家对揭榜项目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重点从揭榜方的研究基础与能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先进性、实施机制等方面,对照评分标准打分并提出立项建议。

四、申报材料

揭榜方须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1.《铜陵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申报书(2024年度)》;

2.科研诚信承诺书(见附件3);

3.揭榜方项目负责人身份(外国人须提供永久居留身份证)、学历(学位)、职称等证明材料;

4.牵头企业近3年获得的与榜单任务相关的重要奖项、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取得的专利成果、发表的重要论文及其他重要业绩(成果)等材料,每个类别提供材料均不超过3项。

5.牵头企业近三年科技研发活动及成果;

6.牵头企业2023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和2023年度研发投入相关佐证材料(以企业2023年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中研发费用为准,统计部门“一套表”数据可做重要参考);

7.牵头企业、合作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的意向合作协议或技术合同。因项目立项后还要签订项目任务书,提交正式协议或合同,本次申报提供的协议或合同只需牵头企业签字盖章,高校院所项目负责人签字即可;

8.申报要求中明确的其他证明材料。

五、支持方式

1.对成功揭榜并立项的项目,由市财政采取无偿资助方式,给予牵头企业不低于100万元/项配套支持,牵头企业支付给高校院所的资金总额不得低于财政资助金额。

2.牵头企业支付给高校院所的首笔资金拨付证明作为市财政支持资金拨付的凭证之一,项目立项启动后,市财政首批拨付支持资金总额的60%,牵头企业支付给高校院所的首笔资金不得低于财政首批资金额度。剩余市财政资金待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到位。

3.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从立项日起算。

六、其他要求

1.揭榜方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须真实、有效,所在县、区科技局及归口管理单位要认真审核把关。揭榜方及项目负责人信用存在问题的,取消项目立项资格,依规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处理。

2.咨询联系方式:

与申报揭榜挂帅项目有关的事项请咨询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转化科,地址:铜陵市石城大道92号科技大厦七层,联系人:戴润宇、黄小涛,联系电话:0562-2832597。

1.2024年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需求榜单

2.铜陵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申报书

3.科研诚信承诺书

2024年8月26日

附件1

2024年市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类)项目需求榜单

一、矩形(铜、铝)利兹线圈及线圈模组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

一、本项目矩形利兹线圈在设计及生产过程中需攻克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利兹线中的单根漆包线需在多道扭绞挤压加工变形后达到目标尺寸和规定导体填充率;在多层绞合过程中保持无单线的淤丝跳股发生;在挤压成缆后保证无断丝、破皮、飞边、跳丝发生。

二、针对上述关键性技术难题,开展下述研究工作:根据不同规格不同使用要求,对相应的矩形利兹线圈进行针对性产品设计,包括组成矩形利兹线圈的单根漆包线导体尺寸、公差范围及绝缘厚度等关键参数。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仿真,然后进行小规模验证性实验,逐步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优化设计模型和经验公式,最后试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改进工艺参数,完善设计方案。

考核指标:矩形利兹线产品尺寸公差范围为±0.01mm;矩形利兹线导体占比最高可达70%以上;矩形利兹线在以50mm为半径弯曲180°以后仍保持外形稳定,绝缘层完好;矩形利兹线无残余负荷扭转,每10m扭转<1.5%;矩形利兹线绕制而成的线圈匝间绝缘电压应>40Kv,在4.2T和5T条件下临界电流应>30000A;矩形利兹线绕制而成的线圈中不能有任何断线,短路发生率<2%;矩形利兹线绕制而成的线圈Ic损降≤5%。

二、高适应性激光温室气体在线监测装备

研究内容:(1)激光与“粉尘、气体”多相混合作用的CO2光谱解耦。(2)温度、压力影响免疫的自适应CO2浓度反演方法研究。(3)宽量程CO2探测技术研究。(4)高适应性激光在线碳排放监测设备研发。解决的关键问题:(1)针对重点行业排放源复杂、粉尘多的恶劣应用场景,构建混杂光谱中CO2指纹特征精细光谱探测和解耦方法,消减粉尘颗粒对激光的遮挡、吸收和散射等相互作用对测量CO2光谱的影响,实现多相混杂耦合环境下CO2指纹特征光谱的解耦和精准探测;(2)针对工业排放环境存在温度、压力、湿度波动大的问题,通过构建CO2吸收光谱、温度、压力与浓度的关联模型,实现温度、压力影响免疫的自适应CO2浓度高时效反演;(3)针对我国重点行业碳排放浓度变化范围大、现有技术难于完全覆盖测量的问题,通过突破激光波长扫描、波长调制耦合控制,以及直接吸收与调制光谱信号耦合处理技术和方法,实现高灵敏的CO2低浓度探测和高浓度探测的无缝衔接。

考核指标:研发高适应性激光温室气体在线监测新产品1个,交付高适应性激光温室气体在线监测设备、抽采式激光温室气体监测设备各1套,用于同类型产品性能比对;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技术指标:(1)CO2测量范围:0~50%;(2)测量样品气体温度:0~400℃;(3)测量误差:≤1%;(4)技术就绪度:≥6级。

三、长寿命高耐磨芯片智能封装模具表面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1)芯片封装模具表面PVD涂层设计与制备。采用纳米化、多元化、复合化设计思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在模具材料表面构筑系列典型耐磨涂层,包括类金刚石、氮化碳、氮化铬、稀土元素氧化物等涂层;对涂层寿命和耐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兼具长寿命和超耐磨涂层。(2)芯片封装模具表面PVD涂层制备工艺优化。采用正交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对PVD工艺参数,包括:涂层类型、真空度、射频电源功率、工作压强、模具温度、气体环境和冷却时间等进行优化。(3)长寿命高耐磨芯片智能封装模具的研发和应用。攻克具备长寿命、高耐磨和高脱模功能的芯片智能封装模具涂层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①建立芯片智能封装模具表面PVD涂层的生产标准体系;②实现长寿命、高耐磨和高脱模功能的芯片智能封装模具规模化生产;③申请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以上;技术指标参数:①表面涂层厚度:2~7微米;②涂层显微硬度:≥2100 HV;③表面抗污染性:水接触角大于90°;④表面抗腐蚀性:模具涂层在中性盐雾中超过48 h时间内保持完好,无脱落;⑤表面膜基结合力:划痕法测得结合力等级≥HF1;⑥表面耐磨性能:磨损率≤10-5 mm3/(N·m)。应用考核指标:①模具使用寿命30~40万次;②模具清模周期达到300~500模次。

四、基于空芯光纤SERS探针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1)空芯光子晶体光纤增强拉曼光谱光学结构设计。研究空芯光子晶体光纤(HC-PCF)的结构参数与关键性能,设计适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光纤耦合系统。(2)拉曼增强材料合成及其在空芯光纤内表面的自组装。探索多层核壳结构(如Ag Au)的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形态稳定、性能优越的拉曼增强材料。利用R-sof软件模拟纳米颗粒的SERS效果,研究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与间距对SERS信号的影响,为材料合成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研究空芯光纤与Ag Au纳米材料的结合方式,开发SERS增强技术,探索纳米颗粒在空芯光纤内表面的高效自组装方法,实现Ag Au纳米结构在光纤内表面的稳定附着,从而显著提升食品样品中的重金属检测效率。(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装置开发与智能分析平台应用。基于空芯光纤结构与SERS基底材料,构建拉曼信号检测系统,集成激发光源、信号采集模块以及小型化光纤拉曼光谱仪,开发适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重金属快速检测装置。通过采集不同食品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数据,研发多级数据查询与分析模型接口,并采用可视化操作技术,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数据的智能分析平台。该平台将在安徽新梦想农产品冷链仓储有限公司进行示范应用,形成标准化的重金属污染数据传输与交换、自动校准与智能化分析技术规范。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融合空芯光纤结构与基底材料的拉曼增强技术。(2)SERS基底材料制备及其在空芯光纤内表面的自组装技术。(3)智能分析平台预测预报技术。

考核指标:(1)开发基于空芯光纤拉曼光谱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2套;(2)构建食品重金属检测数据智能分析平台1套;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布企业标准1项。

五、酶法合成抗生素中间体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产业化研发

研究内容:1.构建高活性海因酶。采取半理性的酶定向进化技术,极大提高获取高活性海因酶的概率。模拟自然进化机制,在体外改造基因,并定向选择出所需性质的突变酶。建立一套适用于海因酶的高通量定向进化平台。2.构建高稳定性N-氨甲酰胺水解酶。通过定向进化技术提高N-氨甲酰胺水解酶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稳定性。建立一套适用于N-氨甲酰胺水解酶的高通量定向进化平台。3.开发海因酶、N-氨甲酰胺水解酶的共固定化工艺。进一步开发海因酶与N-氨甲酰胺水解酶的共固定化技术,通过固定化酶生产D酸,进而提高酶制剂的使用效率,建立成本优势。建立一套多酶共固定化新技术。

考核指标:预期表征性成果为:获得高活性的海因酶、高稳定性的氨甲酰水解酶,建成D-酸的固定化酶生产技术。技术指标:(1)海因酶的催化活性提高1倍;(2)氨甲酰水解酶热稳定性提高8-10度,抗氧化性提高3倍以上;(3)建立海因酶和氨甲酰水解酶的固定化工艺,D-酸转化率≥90%;(4)优化固定化工艺,进行转化反应,回收使用3次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2项,实用新型2项,授权1项。

六、高营养、低GI烘焙食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1)体外模拟消化体系的构建及烘焙食品消化特性分析。获得淀粉在烘焙类食品整个消化过程中多尺度结构的变化规律。(2)多酚/蛋白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明确不同食品组分与淀粉消化酶类的作用关系,进而为不同食品组分定向定量调控消化酶的活性提供依据。(3)膳食多酚对淀粉多尺度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解析多酚-淀粉复合物超分子结构,明确直链/支链淀粉分子精细结构对多酚-淀粉复合物形成及消化特性的影响机制。(4)蛋白的“屏障作用”和“粘度效应”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建立外源蛋白的水解特性与“屏障作用”的联系。(5)淀粉-多酚/蛋白复合物在高营养、低GI烘焙制品中的应用。建立食品组分–加工方式–消化与营养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系统性研究淀粉-多酚/蛋白复合物制备烘焙制品的理化性质、感官品质、营养特性、消化特性及储藏稳定性,实现淀粉-多酚/蛋白复合物在烘焙食品中的定制化应用,开发高营养、低GI功能性烘焙食品。

考核指标:(1)从对淀粉酶活性抑制、与淀粉相互作用、“屏障作用”、“粘度效应”等角度,阐明外源蛋白、膳食多酚对淀粉消化特性的作用机制,实现不同食品组分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定向调控。(2)通过建立食品组分–加工方式–消化与营养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实现淀粉-多酚/蛋白复合物在烘焙食品中的产业化应用。(3)建立高营养、低GI烘焙产品生产示范线1条,开发高营养、低GI烘焙产品5-8个,产品采用WS/T 652-2019《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进行判定,GI值均≤55。每100克固体产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10克,蛋白质含量≥12克。(4)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2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制定产品企业标准3项。

七、新食品原料“牡丹籽”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其新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1)“牡丹籽”新食品原料食用部位、形态描述、生物学特征、品种鉴定及方法开发;“牡丹籽”新食品原料成分分析,对主要成分和可能的有害成分进行检测及方法开发;“牡丹籽”新食品原料卫生学检验,对有代表性样品的污染物和微生物进行检测及方法开发;“牡丹籽”新资源食品原料安全性(毒理学)评价;(2)利用牡丹籽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牡丹籽皮提取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牡丹籽皮总黄酮,并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3)牡丹籽粕中的牡丹粗脂制备以及牡丹磷脂中溶血卵磷脂酶法制备研究;(4)产磷脂酶D工程菌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以牡丹籽粕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磷脂酰胆碱。以磷脂酰胆碱和L-丝氨酸为底物,在双相反应体系中利用磷脂酶D进行催化反应,制备磷脂酰丝氨酸。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牡丹籽”新食品原料的开发,开展从生物学品种鉴定到安全性评价的一系列研究,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牡丹籽皮总黄酮、牡丹溶血卵磷脂、牡丹磷脂酰丝氨酸等新产品。

考核指标:1.完成“牡丹籽”新食品原料开发。申请“牡丹籽”纳入国家卫健委新食品原料。其共性技术可在铜陵乃至全国牡丹产业实现资源共享;2.得到牡丹籽皮总黄酮提取物,含量不低于7.8%。开发牡丹籽皮总黄酮提取物新工艺;3.开发牡丹蛋白粉新产品1个;4.开发牡丹磷脂产品1个,得率不低于80%,磷脂含量不低于98%;5.开发牡丹溶血卵磷脂1个,含量不低于10%(HPLC法);6.产磷脂酶D工程菌构建及制备高纯度牡丹磷脂酰胆碱1个。申请专利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完成“牡丹籽”新食品原料品种鉴定、主要成分研究、安全性评价,申请“牡丹籽”纳入国家卫健委新食品原料。

八、基于富钙水稻功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富钙品种的选育,育种技术优化,筛选适应皖江平原地区的富钙水稻品种。(2)钙营养强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开发和改良钙营养强化剂,提高土壤中钙元素含量,降低对水稻的负面影响。种植技术优化:通过田间生产试验和室内理化性质检测,研究配套栽培技术,明确钙营养强化剂的最佳使用方法。(3)钙营养强化技术的机理研究。强化机理研究:利用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钙元素在水稻体内的转运和富集机制,明确影响钙元素积累的因素。生物强化策略:基于钙元素富集机理,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增强水稻对钙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能力。(4)富钙稻米标准体系构建。产品标准制定:基于富钙米的种植规范、加工标准以及钙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要求,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水稻富钙产品标准体系。检测标准研发:开发一套标准化的稻米钙元素的检测流程和方法,用于评估功能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认证标准与流程:建立富钙水稻等功能农产品的认证体系,包括认证标准、审核流程和周期性评估机制,实现产品过程追溯认证。(5)富钙稻米功效研究。吸收与利用效率研究:同步开展医学临床试验,研究人体对大米中钙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最佳钙含量研究:基于钙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明确稻米中钙元素的最优含量范围,确保有效性;结合人体的补钙需求,明确富钙米的日摄入量,保证安全性。(6)功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试验田规划与管理:建立集科研、生产、示范于一体的富钙水稻示范基地,进行种植试验和数据收集。技术集成与示范:集成土壤改良、育种和生物强化等技术,展示先进种植技术与生产流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考核指标:技术创新成果指标: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包括《水稻钙营养强化技术报告》、《水稻钙营养强化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报告》、《水稻钙营养强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报告》;基于水稻钙营养强化标准体系,制定地方标准1-2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2篇;筛选适应皖江平原地区的富钙水稻品种3-5个,确定大面积推广品种1个。产品主要功效指标:针对本项目研究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形成医学临床报告。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建立水稻钙营养强化示范基地1000亩,带动优质功能农业种植2万亩。

九、微囊化白姜粉制备技术研究及休闲食品开发

研究内容:1.微胶囊化姜粉制备技术。通过筛选合适的微胶囊壁材、研发适宜的包埋工艺、突破生姜淀粉水解技术等攻关,创新集成姜粉制备技术,实现高品质姜粉的工业化生产,提升企业加工技术水平,为铜陵白姜系列产品的开发提供优质的原料。2.铜陵白姜系列休闲食品开发。针对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求,研发集成技术和工艺,重点突破铜陵白姜减辣增香技术难点。通过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实现铜陵白姜系列休闲食品的工业化生产,系列产品能够体现铜陵白姜的品质特征。

考核指标:1.研发集成可工业化生产的铜陵白姜微胶囊化姜粉制备工艺1项,开发高品质白姜粉产品1种,姜酚等活性物质保留度≥70%,速溶性好,100℃热水溶解时间≤20s。2.立足铜陵白姜香味浓郁、纤维化程度低等特征,开发白姜脆片、姜茶固体饮料、“姜撞奶”固体饮料等系列休闲食品4-5种。

十、数字孪生驱动的铜加工生产线质量预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1铜加工生产线多模态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研究。①多源异质数据采集技术。②物联网协议融合与多模混合组网技术研究。③多源异质数据集成技术研究。1.2铜加工生产线“云-边-端”资源集成与协同计算架构研究。①“云-边-端”资源集成模型构建。②设计支持不同设备数据的智能网关。③应用服务的动态部署策略。④面向边缘推理服务的模型选择和资源配置优化。⑤边缘协作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联合优化。1.3基于数字孪生的铜加工智能生产过程质量预测与精准管控技术研究。①构建多要素和多尺度的数字仿真模型。②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展示。③铜加工多尺度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实现。④数字孪生驱动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发。⑤全流程质量追溯与管理体系的构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①研究不确定环境下数据/模型混合驱动的生产线的协同认知与控制决策方法,攻克数据、模型耦合不足及外界干扰情况下对制造环境的智能认知、协同交互、推理预测、自主决策等核心关键技术,解决残缺数据与不精确模型的智能解析问题;②设计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数据处理功能的智能网关,实现不同设备之间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和转换。构建高效协同的云、边、端计算架构,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任务的智能调度,研究基于容器技术的应用服务动态部署策略,实现应用服务的快速部署和扩展;③研究基于跨领域、多尺度知识模型的制造系统关键要素的多层次建模方法,建立虚实环境中铜加工生产线全过程数字化镜像,实现高保真数字孪生建模与装配状态虚实精确同步。研究生产过程数字空间-物理空间的交互与反馈机理以及融合视觉、位置、形变等多源传感数据的装配在线补偿与精准控制技术,提高欠采样情况下数字孪生仿真的智能性,实现产品性能在线精准预测。

考核指标:①构建智能生产线数字化模型库和知识库,包含不少于100种生产制造数字孪生组件模型库,开展离散、流程等2类行业的典型生产过程原理应用验证。开发可实现动态调控的典型铜加工智能生产线仿真系统1套,接入设备数量大于300台,与企业作业运营系统接口响应时间小于300毫秒,形成标准、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项以上,撰写专著1部;②研发基于5G的远程在线运维管理系统1套,开发现场数据与云端信息实时互联互操作应用软件工具大于2件,形成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③培养1家铜加工智能制造行业的智能产线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离散、流程等2类行业的典型生产过程原理应用验证,形成标准、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

十一、高端芯片制程用前驱体材料连续流合成产业化生产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1.微反应器设备选型。对微反应器类型进行筛选,研究微反应器当量直径、持液量、拓扑结构等因素对半导体前驱体连续流生产过程的影响,最终确定合适的微反应器设备类型。2.连续流工艺参数确定。针对该反应快速放热,反应剧烈,迅速生成大量固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连续流工艺改造。运用微反应器设备,通过对流量、进料方式、进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条件进行调整,结合流体力学计算,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确定工艺条件,达到固体生成但是依旧可以进行平稳运行的反应工艺。3.工业级生产参数及报告。开展工艺边界条件实验,探索该反应的工艺边界条件参数,考虑成本及生产年通量问题,均衡实验条件,选出最终工业化工艺。拟重点解决关键共性技术:该项目为典型的气、液、固三相体系,涉及快速反应、快速放热、多相传质、固体生产等多个技术难题,本项目研发的微反应器连续流技术能够解决涉及多相传质和快速移热等需求的过程强化技术,同时解决伴随固体生成的反应器堵塞难题,适用于涉及气、液、固三相体系的新型微化工工艺过程。

考核指标:①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上;②提供高端芯片制程用前驱体材料连续流合成产业化生产工艺包。具体技术指标包括:①微反应器集成装置实现80吨/年半导体前驱体产能;②反应器温度分布均匀,进出口温差小于1℃,横向温度差小于1℃,热点比传统釜式反应器减少50%以上;③反应进料浓度较传统釜式反应器提高2倍;④装置物理空间较传统釜式反应器缩小50%以上;⑤转化率达99%;⑥半导体前驱体收率达99%。

十二、面向冶炼高温环境的高效节能绝热材料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新型面向铜冶炼高温环境高效节能绝热材料,亟需突破以下关键技术:

1、新型材料与现有耐火材料相比,具有热导率低,红外辐射小等性能,使用新型保温绝热材料后,现有铜水沟道槽构件外壁温度显著降低,外壁温度小于100℃;

2、新型材料在长时间使用时不易高温粉化,要具有耐磨、耐冲击的强度;

3、新型材料能够抵抗高温铜水乃至高温铜蒸汽的侵蚀和烧蚀,避免局部侵蚀烧穿;

4、新型材料具有室温和高温承载能力,可在现场进行加工装配,高温稳定性好;

5、初步形成稳定的生产工艺技术标准。

考核指标:研制新型绝热材料及应用技术,材料具有良好热稳定性、使用过程不易粉化;使用后达到30%~40%的节能效果,保温后构件外壁温度小于100℃;材料厚度不大于12cm;综合使用寿命1年。

十三、高强高导铜基粉体水雾化制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1.铜基体中Al和O扩散行为及原位氧化研究。创新制备工艺,制备Cu-Al2O3粉体。通过研究在不同氧分压下O和Al元素非平衡扩散行为对弥散相形核位置和弥散相分布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针对Cu-Al体系建立不同氧分压下的非平衡扩散模型。2.水雾化Cu-Al2O3粉体形态及弥散相调控研究。探究雾化工艺参数(熔体流速,雾化介质流速、压强等)对粉体的形状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得到水雾化条件下雾化工艺参数与粉体形态、形状和粒径分布的相互关系。3.Cu-Al2O3粉体成分优化及产业化应用。通过改进雾化参数来调控粉体粒径分布、形状等获得合适的粒径分布粉体。通过分析粉体截面的O、Al元素分布从而分析反馈熔体混合状态,并对熔体混合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改进熔炼工艺、雾化工艺,构建工艺参数、弥散相形态和宏观性能参数之间的数据库,根据产品的服役工况进行个性化定制,从而在兼顾材料高导热、导电性能的同时,提高材料的耐磨、烧蚀性能。建立一套针对Cu-Al原位反应、雾化工艺标准和规范,以保证规模化制备雾化粉体、弥散相形态的工艺稳定性。

考核指标:1.基于Cu-Al2O3粉体制备工艺,预期研究成果:建立弥散相内O和Al元素非平衡扩散模型;开发弥散相定向调控工艺,建立弥散相形态(尺寸、间距)、分布(晶内、晶界)与烧结后Cu基功能材料的导热、导电、磨蚀、烧蚀性能之间的数据库;研发针对Cu-Al原位反应、雾化工艺标准和规范的新型技术体系;基于本项目研究内容,产出高水平论文2篇,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基于Cu-Al2O3粉体的技术指标,预期研究成果:针对Cu-Al2O3粉体的形貌,制备D50不高于20μm,收粉率不低于80%的Cu-Al2O3粉体,其松装密度大于4.4g/cm3,流速小于28 s/50g。

针对Cu-Al2O3粉体中弥散相,Al2O3弥散相颗粒数密度不低于1022/m3,平均直径不大于30 nm。针对杂质含量,通过本工艺制备的Cu-Al2O3粉体杂质含量不超过30 ppm。针对Cu-Al2O3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其屈服强度不低于400 MPa,热导率不低于360 W/m·K。

十四、用于极端高温环境下超薄高耐温高耐压纳米电子薄膜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研究内容:(1)BOPP薄膜拉伸工艺研究:研究拉伸温度、速度以及拉伸方式等工艺参数对薄膜结晶度、晶粒取向、缺陷密度等影响关系,建立相关规律,为薄膜制备生产线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实现薄膜力学综合性能的提高;(2)耐高压耐高温薄膜工艺研究:以高击穿强度BOPP薄膜为中间层,高介电常数聚酰胺(PA)接枝层作为上下层,构筑三明治结构PA-BOPP-PA介电复合结构,研究叠层薄膜工艺参数包括接枝工艺条件、叠层厚度与薄膜电气性能间的关联,建立薄膜多尺度下微结构与与薄膜微观缺陷的形成及演变规律。建立规模化制备BOPP薄膜“成膜工艺参数-结晶行为-耐温性能”的关联机理,实现规模化制备高质量BOPP成膜关键技术的优化。

考核指标:1.技术指标:(1)厚度2-6μm;(2)厚度极差≤0.05μm;(3)结晶度≥49%;(4)耐温(℃)≥135;(5)耐压(DC)≥600 V/μm;(6)热收缩率(120℃,15 min):MD≤4.5%、TD≤0.6%;(7)拉伸强度:MD≥210 N/mm2、TD≥340 N/mm2。

2.技术创新成果: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获得授权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项以上,获得授权6项;企业标准1项。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个。

十五、铜冶炼烟气制备硫磺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1)采用低温可控合成法将硫铁矿一步烧结为FeS。采用金属-金属硫化物扩散偶实验和粉末-粉末烧结实验优化烧结工艺,结合模拟计算得出硫铁矿和Fe粉混合烧结过程的粒径-温度-时间的动力学关系,实现FeS2→Fe1-xS→FeS的定向可控合成工艺。(2)探索净化除杂-多次结晶制备硫酸亚铁产品的工艺路线,研究FeS浸出母液的循环利用,并对硫酸亚铁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实现溶液闭路循环。(3)筛选一种H2S气体与铜冶炼烟气反应过程中悬浮微粒和胶状物高效沉降剂,可快速吸收溶液中的悬浮微粒和胶状物使其团聚沉降且易于过滤,采用表面活性剂的桥联作用,构造大空间位阻和优化空间网络结构以实现硫胶粒的絮凝和沉降。(4)建立日产硫磺100kg的H2S气体与冶炼烟气提取硫磺及日产七水硫酸亚铁1000kg的中试生产线,完成硫磺制备中试装置最优工艺参数和工艺设备的改良。

考核指标:(1)建成一条日产硫化氢气体产出量70kg和日产七水硫酸亚铁1000kg的中试生产线,其中七水硫酸亚铁和硫化氢气体产品质量达到铜冶炼污酸处理所需要的产品质量要求;(2)建成一条日产硫磺100kg的中试生产线,硫回收率≥95%,硫磺产品纯度≥99%。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