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合肥市“十四五”软件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对现代产业体系的驱动引领作用以及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渗透作用,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根据工信部《“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合肥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近年来,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为引领,智慧城市、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终端等领域快速跟进的良好态势,在城市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2020年,全市纳入工信部年报统计的软件企业达438户,同比增长30%,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23%,从业人员7.3万人,同比增长10%,利润总额达66亿元。但也存在产业规模总量较小、软件企业数量较少、关键软件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产业供给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合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型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迎来更大发展机遇,《规划》的制定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三、起草过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经信局牵头负责《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8月,市经信局通过竞争性磋商谈判,确定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为《规划》编制单位,成立由赛迪顾问及市经信局相关人员组成的编写组,启动《规划》编制工作。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编写组开展了多次调研,包括政府单位、软件相关园区、重点软件企业等,并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讨论,于2020年11月形成《规划》初稿。而后征求了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重点企业、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相关从业人员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2021年12月,报市政府审核通过。12月31日,市经信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合肥市“十四五”软件产业发展规划》。
四、工作目标
到2025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年营收亿元以上软件企业超150家,软件从业人员累计超20万人,打造3-5个软件产业园区,合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向市场竞争力更强、技术水平更高、跨领域应用更广、经济效益更佳的高层次发展。
五、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总结近年来我市软件产业发展取得成效,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为引领,智慧城市、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终端等领域快速跟进的良好态势,在城市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发展环境。分析“十四五”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软件产业已成为关键领域,将成为引领未来智能变革方向的重要力量,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市软件产业迎来全新机遇,但也面临产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少、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等诸多挑战。
第三部分:总体要求。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紧抓合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的契机,围绕中国声谷等重要基地载体,遵循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禀赋,按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网络信息安全、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发展,积极引入并培育相关软件企业,加强软件产业培育环境的打造,推进软件与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软件产业集聚区。在基本原则方面,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龙头带动、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应用驱动,对外开放、合作发展。在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到2025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年营收亿元以上软件企业超150家、软件从业人员累计超20万人、打造3-5个软件产业园区等目标。
第四部分:主要任务。一是健全创新体系。通过加快模式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发展软件开发和软件服务新模式,着力突破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核心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二是推动融合发展。通过夯实工业技术软件化基础、提升工业应用软件质量、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化软件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强化产权保护。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价值评估、强化软件标准体系建设,切实保护信息商品的知识产权及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等培训评估和应用推广;四是夯实载体建设。通过推进产业园区平台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完善产业格局,形成覆盖产业各个领域的合作创新服务机制;五是实施“四名”工程。通过创建中国软件名城、打造中国软件名园、培育软件名企名品,加快推动产业集聚,不断提升合肥市软件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从健全组织实施机制、搭建资金保障体系、加强产业品牌宣传、完善落实扶持政策四个方面强化对我市软件产业的支持保障。
六、创新举措
一是发展工业软件。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形成一批面向不同工业场景的工业数据分析软件与系统,以及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工业智能软件和解决方案。
二是夯实载体建设。布局一批软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软件测试平台,加快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创建,打造中国软件名园。
三是培育名企名品。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技术含金量高、带动作用大、示范性强的软件成果产业化,着力培育一批知名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
七、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加强各市直职能部门、县(区)政府、园区管委会的统筹协调,形成市县(区)联动、部门协动、政企互动的全方位组织协调格局。二是搭建资金保障体系,用足用好现有产业投资基金,逐步扩大基金规模,加大对合肥市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重大项目的支持。三是加强产业品牌宣传,积极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渠道优势,提升合肥在相关领域的品牌形象和行业地位。四是完善落实扶持政策,多方争取和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安徽省相关政策,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八、下一步工作
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实施“四名”工程,落实软件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咨询处室:合肥市经信局软件服务业处; 咨询电话: 0551-63538585)
点击查看:合肥市“十四五”软件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