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的通知

申报通知 (6036) 发布于:2024-08-01 更新于:2024-08-01 来自: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项目申报

各市工信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引导各类资源向产业链汇集,推动我省重点产业链锻长补短,支撑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建设,根据工作安排,决定启动2024年度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省委省政府对产业创新的要求,聚焦全省优势产业、各地主导产业和重要产业布局,重点针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节点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

(二)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高校院所等实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每个项目应下设3-5个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的子课题。鼓励“链主”(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牵头,联合全省(全国、长三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有组织创新,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三)坚持以突破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整机、零部件等标志性产品为目标,主要技术指标明确、量化、可考核;体现科技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绩效目标突出国产化替代率、市场占有率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研发一批国产化替代标志性产品,实现一批成果产业化示范应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二、项目设置

2024年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指南(附件1),包含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集成电路装备及关键材料、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生物制造、新材料(镁基新材料、纺织新材料等)、绿色及精细化工、工业级无人机、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智能成套装备)、智能家电(居)、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资源循环利用(废钢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废旧纺织品等)、生物药等产业链优先主题。

三、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条件和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2023年1月1日前在安徽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和科研基础条件保障,运行管理规范,科研及社会信用记录良好。鼓励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团申报项目。

2.2023年度社保为零或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企业所得税为零的企业原则上不得申报。因享受社保减、免、缓、退等政策导致2023年度社保为零的企业除外;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所得税为零的企业除外。

(二)项目主持人条件和要求

3.项目主持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保证有足够时间投入研究工作,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且为实际主持该项目研究的人员,如非在职人员,须由申报单位出具正式聘用合同,聘用时间须覆盖项目实施周期。

4.项目主持人没有主持在研省级科技项目。同一个主持人每年度限申报1个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科技项目。

(三)其他条件和要求

5.项目申报单位应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立项支持,以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6.项目申报单位(高校院所系指内设学院或研究所)和主持人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近3年内有逾期未申请结题验收、撤销、不通过验收情况的,不得申报。

7.项目应由多个单位联合申报,并明确1个牵头申报单位。由牵头单位与各合作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晰各方责任和权利、承担的工作任务、资金投入额度以及项目实施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权益归属等。

8.申报单位、法人、项目主持人等责任主体信用记录良好,并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版)。归口管理单位应分别在“信用中国”“信用安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责任主体信用记录进行核查,对列入实施联合惩戒限制期的责任主体不得推荐。

9.在项目申报或立项管理过程中发现项目不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的,将取消其参加评审或立项资格。

四、支持方式和支持强度

1.项目实行不限额推荐,采取公开竞争方式进行立项支持,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从项目立项之日起算。

2.原则上每个项目省支持资金不高于10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20%。项目立项后,省财政实际资助额度少于申请额度的,差额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解决。

五、申报程序

1.企业申报。项目牵头申报单位按要求填报项目申报书(附件2)后,于2024年8月16日前将项目申报书的word版及盖章扫描件(含证明材料),以文件压缩包的形式报送至联系人邮箱。材料一经报送,不得修改。上述申报书(word版及扫描件)和文件压缩包均按照“优先主题+归口管理单位+项目名称”(例如,先进光伏+合肥市工信局+高效率晶硅电池研究)的格式命名,并使用同一文件名。相关材料一并报送至各市工信局(附件3)或其他归口管理单位。

2.审核推荐。各市工信局及其他归口管理单位应强化主动服务,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积极指导项目申报单位按规定时间报送申报材料,并对申报单位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申报单位相关责任主体信用记录等进行审核,于2024年8月22日前完成审核推荐,并将汇总表(附件4)的电子版和盖章扫描件报送至联系人邮箱。

3.材料报送。为减轻申报单位和科研人员负担,项目申报时先通过邮箱提交材料,待项目通过评审并公示后,再打印纸质材料,由各市工信局或其他归口管理单位统一在公示后一周内报送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新技术处(申报书与相关证明材料一式4份)。未公示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4.联系方式。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新技术处:0551-62871820,62871706;tangweidi@ ahjxw.gov.cn。

附件:1.2024年度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2.2024年度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重大科技项目申报书

3.各市工信局联系方式

4.2024年度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推荐汇总表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7月31日

附件1

2024年度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重大科技项目研制的产品,需通过国家相关机构检定或获得行业相关资质,需实现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或建立新产品示范生产线或不少于1个实际典型场景应用示范。

一、先进光伏

支持高效率晶硅电池、钙钛矿电池、薄膜叠层电池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高品质靶材、高性能减反射膜、封装材料、高纯石英等关键原材料、元器件和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太阳电池、发电玻璃、光伏光热一体化、光伏智能跟踪系统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新型储能

支持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储能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碳基电极、锂离子电池正负极、膜电极、电池隔膜、固态/半固态电解质等关键原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规模化储能系统集群智能协同控制、储能电池热管理与热失控阻隔、储能电池循环寿命预测等系统集成与安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三、集成电路装备及关键材料

支持导航模组、车规级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毫米波芯片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离子束刻蚀设备、高精度薄膜沉积设备、高纯基板制备、大尺寸晶体制备、半导体用抛光材料与高纯石英材料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先进封装、深紫外大视场光学系统、特种光源、晶圆缺陷检测、晶圆老化测试、显微测量、超快激光器、高纯材料杂质元素分析设备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智能网联汽车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支持车载多传感器信息获取与融合、智能计算与决策、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线控制动与转向、智能悬架、底盘一体化架构与控制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智能语音交互、多模态交互、人机共驾、域控零部件、车载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电池安全和控制关键技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五、智能传感器

支持气体传感器、光学传感器、颗粒传感器、电流电压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热流传感器及角位传感器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面向水资源、大气环境、农业、工业、交通及医疗等领域的成像、成谱、定位及探测传感集成芯片、装备及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智能控制、检测、识别算法,传感器信号处理分析和多元信息融合技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六、生物制造

支持高精度三维影像设备、分子振动成像设备、能谱和光谱科学仪器设备、基因检测设备、小型质子源设备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基因技术改造、生物发酵关键共性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生物类医药原辅料、功能性添加剂以及工业酶的生物合成工艺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微生物菌剂、疫苗、食用菌、血源产品以及生物基材料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七、新材料(镁基新材料、纺织新材料等)

支持高性能镁基新材料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制造装备节能化、智能化技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高端装备领域镁基新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功能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高端用纤维及纺织品、战略性产业用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节水印染、高速数码印花等先进染整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八、绿色及精细化工

支持前驱体材料、高性能微球材料、可降解材料、防污自清洁材料、高端润滑油脂、新型阻燃剂、催化剂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化工装备智能化、绿色化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精细化工数智驱动、高端树脂合成技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九、工业级无人机

支持无人机关键零部件、新型发动机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开展高可靠宇航电源技术、低空智能平台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十、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

支持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在无人交互系统、智能制造、民生服务、灾害救援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分析、控制系统开发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多模态人机交互、大模型技术、“大脑”“小脑”“肢体”“皮肤”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十一、工业母机(智能成套装备)

支持芯片加工与封装设备、全自动灌装设备、焊接设备、液压机成套装备、环保装备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永磁调整器、永磁电机等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智能数控系统、识别检测系统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面向核电、航空、石化等特定领域的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面向轨道交通、船舶的长寿命轴承、智能部件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十二、智能家电(居)

支持智能视觉交互、柔性交互、显示交互、多模态交互、大数据、云边协同、远程服务平台、传感器、视频成像、智能检测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新型功能材料、节能零部件、节能控制、适老化、大健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十三、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

支持工业软件在光储、汽车、装备、交通、电力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安全漏洞自动分析国产化软件、工业计算机国产化配套软件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经营管理类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量子信息领域国产化操作系统、量子加密、云平台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十四、资源循环利用(废钢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废旧纺织品等)

支持废旧汽车、废旧电池、废旧光伏组件回收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矿渣、生物质、工业固废、建筑材料等废弃物高值化绿色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废旧纺织品识别分拣、纺织材料开松和再生产、混纺织物分离回收、废旧涤纶再聚合等高值化回收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十五、生物药

支持基因治疗药物的生物合成工艺、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细胞免疫产品和肿瘤无创分子标记物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多肽及蛋白类药物及其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非蛋白类神经毒素等生物合成工艺的研发和产业化。

附件3

各市工信局联系方式

合肥市    0551-63538396

淮北市    0561-3198553

亳州市    0558-5132033

宿州市    0557-3022987

蚌埠市    0552-2153038

阜阳市    0558-2250391

淮南市    0554-6678303

滁州市    0550-3071133

六安市   0564-3379736

马鞍山市  0555-8355673

芜湖市    0553-3814550

宣城市   0563-3010521

铜陵市   0562-2820408

池州市    0566-2029916

安庆市    0556-5515129

黄山市    0559-2330203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