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4年度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申报通知 (3926) 发布于:2024-06-06 更新于:2024-06-06 来自: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项目申报

各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

根据《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附件1),现组织开展2024年度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指南情况

根据2024年度基金项目指南建议征集情况,经专家遴选、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99项指南,详见《2024年度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附件2)。依托单位和项目申报人应当按照附件所列的项目名称、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结合研究实际自主申报,项目名称需一致,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主要指标不得低于申报指南的要求。市科技局将按程序确定50项左右资助立项。

二、项目评价导向

重点支持预期成果转化价值大、有首创性的产品和应用场景,承诺在规定期限内将预期成果转化为新成立企业的项目。出题单位、依托单位、合作单位的资助额度将作为立项评审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项目资助额度

预期成果有产品的项目资助20万元,预期成果仅有专利的项目资助10万元。

四、申报及时间要求

请各依托单位认真填写《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附件3)一式2份。中央驻肥、省直在肥有关依托单位应当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盖章后,于2024年6月25日前统一将项目申报书报送至市科技局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其他依托单位的项目申报书,经所在县(市)区、开发区科技部门审查盖章后报市科技局。电子版材料(申报书可编辑WORD版本、全套材料PDF盖章扫描版)请发送至邮箱2451299368 @qq.com。

联系电话:0551-63538656

五、有关要求

有单位资助研究的项目,出资单位应于正式立项前将出资经费转入项目负责人所在的依托单位,逾期未转账的不予立项,空缺名额按照集体决策顺序依次递补。

附件1:《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docx

附件2:2024年度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xlsx

附件3:《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doc

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6月5日

附件1

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合肥市应用基础研究,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设立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为规范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金主要面向合肥市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合肥市科技、产业发展需求,支持在重点领域和方向开展任务导向型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

第三条基金经费主要来源于市财政拨款,鼓励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向基金捐资。基金由合肥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进行管理和组织实施,并按规定开展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合肥市财政局依法对基金的预算、财务管理等进行监督,并组织开展第三方重点项目绩效评价。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四条市科技局建立以企业为主的出题机制,同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出题作用。

鼓励企业围绕所属产业链存在的关键技术短板等,提出需要攻关的基金项目指南建议。企业提出的项目指南建议应是自身不具备攻克能力,需要依托其他单位开展攻关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合肥市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出需要攻关的基金项目指南建议,项目指南建议应有意向合作企业支持成果转化。

鼓励医疗机构围绕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方向,围绕重大疾病、危重症、急重症、地方病、职业病、多学科交叉领域的临床诊疗技术研究,以及新型高端医疗装备、新材料在临床诊治上的应用探索等,提出需要攻关的基金项目指南建议。

第五条市科技局每年发布基金项目指南建议征集通知,组织对征集的指南建议进行遴选,重点支持纳入合肥市可转化科技成果库且有单位资助研究的项目指南建议,经局长办公会确认后,发布申报指南及通知,明确相关申报要求等内容。申请人按照指南要求,通过依托单位提出申请。基金项目实行定期集中受理方式,每年集中评审一次。

第六条基金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骨干申请人可放宽至硕士学位;

(二)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研信用,有承担应用基础研究的经历,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

(三)同一年度每位项目申请人原则上只能申报1项本基金项目。

第七条基金项目依托单位一般为项目申请人所在单位,依托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合肥市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高新技术企业;

(二)有专门的科研、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以及必要的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

(三)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团队和基础条件。

第八条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科研规定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把关。项目依托单位将申报项目报送至所在县区科技部门进行形式审查,再由县区科技部门统一推荐至市科技局。

第九条市科技局对推荐的申报项目进行复核并组织评审,按程序进行审定和公示,列入基金项目立项。有单位资助研究的项目,出资单位应将出资经费转入项目负责人所在的依托单位,不能转账的不予立项,空缺名额按照集体决策顺序依次递补。

第三章实施与管理

第十条基金项目立项后,由市科技局,县区科技部门,项目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共同签订《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作为项目实施、经费拨付、检查验收的依据。

第十一条基金项目采取前资助的方式,预期成果有产品的项目资助20万元,预期成果仅有专利的项目资助10万元。资助经费于项目任务书签订后一次性核拨至项目负责人所在的依托单位。基金项目实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

第十二条基金项目负责人应认真履行任务书约定的责任和义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研究内容和目标任务,及时报送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按要求参加市科技局组织的路演活动。

第十三条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应做好本单位基金项目的监督、管理和保障工作,鼓励依托单位对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第十四条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内容或研究计划需作出重大调整的,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提出申请,经依托单位审核,县区科技部门复核后,报市科技局备案。

第十五条基金项目的执行期一般为两年。基金项目执行期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当通过依托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工作总结和研究成果报告,经县区科技部门审核后报市科技局。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研究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应在原执行期到期60日前提出延期申请,经市科技局研究同意后方可延期,延长的期限不超过一年。

第十六条基金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至合肥市域新单位,需在新单位继续开展项目研究,且能实现合同书原定内容和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可提出书面申请,经调出、调入单位同意,报县区科技部门审核,市科技局批准后继续实施。如项目负责人因调动、个人健康等特殊原因,无法继续开展研究的,依托单位应提出变更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终止的建议,报县区科技部门审核,市科技局批准后变更项目负责人或终止项目。终止的项目,收回结余市财政资金。

第十七条基金项目验收以任务书约定的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为依据,由市科技局统一组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验收。验收意见一般分为“通过验收”、“结题”和“不通过验收”。有单位资助研究的项目验收时,应征求出资单位意见。

(一)项目基本完成合同书任务,取得研究成果,经费使用合理的项目,可通过验收。通过验收的项目,结余资金留归依托单位项目团队使用;

(二)由于技术原因或其他客观原因未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其他方面未出现较大问题的,验收结论为结题,结余资金按原渠道退回,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三)验收过程中发现项目研究内容、过程、进度与合同书约定存在较大偏差且未得到批准,验收材料存在较大问题,资金使用存在严重不合理等问题的,不予通过验收,限期整改并重新验收。若再次验收仍不能通过的,追回项目资助资金,项目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本基金项目。

第十八条基金项目应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导向。市科技局负责对接项目依托单位,及时跟踪了解基金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基金项目科技成果登记情况,组织开展基金项目成果路演活动,对有意愿转化的基金项目成果进行概念验证,在技术水平、转化可行性、企业孵化、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服务,积极推动项目成果在肥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第四章监督与保障

第十九条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专利以及成果报道等,均应标注“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英文:Supported by Hefei Municip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和项目编号。项目研究成果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项目研究形成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转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条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对基金项目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监督。对弄虚作假骗取资金、抄袭剽窃、违背科技伦理、违反本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的项目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采取批评、通报、中止或撤销资助项目、取消申请资格、追回已拨经费等处理措施,并按照科技信用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市科技局会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2024年2月6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附件2

2024年度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目标
(200字以内)
主要研究内容
(500字以内)
依托单位出资情况 预期成果形式 有无意向
接题合作单位
接题合作单位
需资助金额
是否承诺成立企业
1 面向大型工业园区的超远距离身份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大型工业园区中高点位视频监控由于距离目标较远,人脸识别等典型身份识别算法难以发挥作用,人员身份识别一直是该应用场景下的痛点问题。本项目将利用人行走姿态这一重要生物特征,基于步态识别技术,开展人员检测、分割和跟踪等关键问题研究,研发远距离高精度身份识别技术与系统,为工业园区复杂环境下的大场景视频智能安防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重点防护区域内的非法人员入侵实时监测与预警,提升园区安全生产水平。 针对本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包括:
1)复杂工况下的高精度人员检测与分割模型与算法:针对工业园区生产设备众多、背景复杂、遮挡严重的特点,基于预训练大模型和提示学习技术,研究高精度、鲁棒的人员检测与分割一体化算法和模型,能够在复杂工况的条件下准确定位人员和解析人体轮廓,为后续步态识别提供帧级别的数据。
2)长时跨摄像头多目标跟踪算法:基于检测-学习-跟踪框架和跨摄像机行人重识别理论方法,研究稳定的长时多目标跟踪技术,能够鲁棒处理遮挡、漂移和摄像机切换等问题,准确获取帧间目标之间的关联,构建步态识别所需的序列数据。
3)远距离身份识别模型与系统:面向工业园区复杂环境的身份识别任务,研究基于解耦表征学习设计步态识别模型,解耦人员身份特征和身份无关特征,获取鲁棒、稳定的身份特征,排除身份无关因素造成的干扰,有效克服视角变化、穿着和携带物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构造高精度、可投入实际应用的远距离身份识别系统。
1.有产品 1.有 40万元
2 基于扩散模型的长波红外气体遥测技术与动态识别算法优化 FTIR是气体遥测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气体检测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中存在漏检微弱目标和空间分布不连续的问题。为提高FTIR气体检测效能,研究动态识别优化算法。通过对时间上连续测量光谱的软阈值判别,加强在低信噪比环境中的气体识别。同时,考虑气体在空间上连续分布的特性,研发相邻位置的综合判断算法,以提高气体空间分布的连续性和检测能力。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提升FTIR在复杂环境中的实际应用,使其更为精准可靠。 本研究旨在解决长波红外在气体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长波红外被称为“气体指纹波段”,可用于工业有毒有害气体的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当前传统算法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基于硬阈值判别原理,导致在低信噪比环境中对污染气体扩散的空间弥漫分布进行信号漏检;二是未利用气体动态扩散特性,导致气体空间分布不连续。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研究:1、基于气体扩散模型的红外光谱特性分析: 通过建立有源和无源扩散模型,结合气象学原理,模拟和验证气体在空间中的动态扩散过程,获取气体扩散的时空分布以及对应的红外光谱。2、基于红外光谱时间序列的软阈值识别算法: 引入软阈值判别,通过对一段时间内连续测量的光谱信号进行分析,并动态调整阈值,以提高在低信噪比环境中的适应性,避免信号漏检。3、气体空间动态分布综合识别算法: 通过对相邻位置的光谱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建立气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图,综合考虑光谱强度的变化趋势,从而构建连续的气体分布模型,减少不连续性和漏检的风险。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3 血液压力光纤传感器件研发 研发医用血液压力光纤传感器件,实现国产替代,具体指标如下:尺寸(光纤前端外径):0至0.6毫米OD;压力范围:-100mmHg至+350mmHg;精确度:±1mmHg;分辨率:0.2mmHg;长期漂移:<3mmHg/28天;温度系数:<0.2mmHg/℃;工作温度:10℃至50℃;工作湿度范围:0%至100%;电磁/射频/微波敏感性:完全免疫;光纤长度:4.5米;抗拉力:20N。 该课题拟研发传感头与光纤一体化的医用血压压力传感器,实现小型化,应用于血管内血压压力的精确在线检测,为医学诊断及临床手术提供保障。
一、利用反射膜构建F-P反射腔,构建血压光纤传感头,研究膜厚、材料、腔长等因数对血压压力灵敏度、精度等影响;
二、探索MEMS工艺制作光纤传感头及封装工艺;
三、研究医用血压压力传感器生物相容性性能。
1.有产品 1.有 100万
4 基于Time Lens的高速动态场景实时测量技术 高速飞行器运动参数测量是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研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当前主要测量手段是采用高速相机,然而高速成像下海量吞吐数据制约着高速运动下飞行器运动参数的实时测量。       主要目标如下:        1)等效帧频优于2000帧/s;   2)等效空间分辨率优于1280像素*760像素;        3)目标检测速度优于500帧/s;                   4)可计算目标空间速度、姿态等参数。 本项目将事件相机的高时间分辨率特性与RGB相机的高分辨特性相融合,开展基于Time Lens的高速动态场景实时测量技术。                      研究内容1:探索利用事件成像和RGB数据做场景恢复技术,开展基于注意力网络的事件相机与RGB相机数据融合技术,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场景恢复;                        研究内容2:探索新的事件数据处理范式,提出基于Transformer和LSTM联合的轻量级网络框架进行高速动态目标检测;            研究内容3:研制基于Time Lens的多视角目标运动参数测量系统,开展基于闪烁棋盘格的系统标定,开展高速目标参数测量技术研究。 1.有产品 1.有 60万元
5 面向无人机群等多电磁目标超分辨探测技术研究 随着国家“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传统的低空无人机探测手段难以在探测距离、精度等方面满足对无人机群的管理要求,本项目拟研制可探测、跟踪并识别无人机群的更加高效和准确的系统。本项目实现对无人机目标的仿真平台构建,基于已有的单目标及多目标检测方法,研究不同场景自适应回波信号检测算法,实现不同回波环境下高鲁棒性、高效率、高精准的回波信号仿真平台,最终形成软件仿真平台应用于反无人机雷达探测识别原型系统。 本项目围绕着合肥市近期发布的《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主要聚焦“空间保障”领域,设计出基于智能体的反无人机原型验证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开发无人机及无人机群回波信号仿真平台,研究具有超分辨能力的弱回波信号表征技术,提升多目标弱信号处理维度。具体是:1、针对无人机集群的弱目标群雷达检测及超分辨参数估计问题,基于传统的相参积累技术及稀疏信号恢复技术的雷达回波信号处理方法,构建弱目标群雷达回波处理框架,提出一种具有超分辨能力的自适应信号处理方案,在保持整个算法运算量比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具有超分辨参数估计能力,构建一种自适应集群目标雷达回波信号处理系统: 2、 基于和差波束单脉冲比构建了一个用于检测单元内目标特性的二元判决器, 根据该二元判决器的判定结果,合理选择角度估计方法:单目标情况下,使用单脉冲测角实现角度估计;多目标情况下,使用基于稀疏信号恢复类算法估计目标角度。3、实现低运算复杂度的角度估计,降低整个信号处理流程的运算量,同时该处理器也具有超分辨能力,可以区分空间临近的目标。最终搭建无人机群自适应目标雷达回波仿真平台,通过数值仿真及实测数据验证平台的有效性及超分辨能力。 1.有产品 1.有 50万元
6 面向城市智能交通多目标优化的数字孪生管控系统研究 通过基于旧有设施感知的道路交通状态,实时将对应交通运行状态映射在数字孪生平台中,在仿真系统中真实还原实际道路交通状态,建立交通理论模型,生成多目标优化信号控制策略方案,满足单点交叉口信号优化控制、干线路段信号协调控制以及区域路网的信号优化控制,最终形成面向高效、安全、低碳多目标优化的智能交通管控数字孪生系统。 建设城市道路交通大数据感知系统,基于利旧设备,如视频监控等,以城市道路交通典型场景为背景,获取城市道路交通实时动态信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捕捉不同交通场景下视频中各类型车辆的特征点和行驶轨迹,提取微观行驶工况,辨别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辆等不同车型,通过实车测试等方式建立各类型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碳排放体系标准,搭建运行工况与碳排放的微观和中观模型,实现交叉口、路段等不同场景下微观车辆和中观车流的行驶工况和碳排放的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判别体系,量化交通安全风险与隐患的等级评价标准,研究交通安全风险辨识与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构建自动管理台账和标准化管理流程;基于上述低碳和安全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进一步考虑通行效率,形成最优化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集,面向不同交通场景,搭建城市道路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城市交通虚实场景协同交互,以及多目标协同和非常态事件下最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策略集的模拟仿真。 1.有产品 1.有 100万元
7 面向移动众包平台的多目标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围绕移动互联背景下的移动众包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位置隐私保护”和“任务分配效率”展开,突破众包分配框架、个性化任务分配策略与建模和本地化多目标位置扰动抗攻击等关键技术,丰富移动众包领域位置隐私保护机制的基础理论与系统平台应用架构,取得若干面向现实经济生活需求、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基础问题研究成果。预期完成高质量SCI检索论文3-4篇,申报发明专利1-2项。 本课题属于“网络与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两个产业链的交叉研究方向。随着移动计算技术和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众包成为日益流行的一种众包类型。然而,现有的美团和滴滴等众包平台为了实现高效的任务分配,普遍向不可信的服务器等实体公开工作者或任务的位置,带来的隐私威胁将制约移动众包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本课题围绕移动众包工作者位置差分隐私保护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位置隐私保护”和“任务分配效率”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个性化任务众包场景下的多目标位置隐私模型;2)抗推理攻击(贝叶斯攻击和背景知识攻击)的多目标位置扰动机制。该研究着重解决各种场景下的任务广播区域构造问题,探索隐私预算分配机制在框架效益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与高效智能优化。该类研究问题属于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相关结果将深化移动众包位置隐私保护理论本身的研究,同时为未来众包平台的发展与跨领域应用奠定可靠的安全性理论和应用基础。 2.有专利 1.有 10万元
8 城市桥梁/建筑变形监测的毫米波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城市桥梁/建筑的早期变形监测是预防重大事故的核心有效手段。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变形监测可将桥梁/建筑健康的被动预警变为主动监测。项目针对毫米波雷达用于桥梁/建筑健康监测时天线增益不足、隔离度差、信号完整性与电磁兼容等问题,研究基于先进系统级封装技术的毫米波雷达设计方法,突破城市桥梁/建筑变形监测的毫米波雷达关键技术,实现天线驻波小于1.8,无源天线阵列增益≥15dB,有源射频前端输出功率≥10dBm,推进我市城市社会安全技术与产业快速发展。 1.高隔离高增益阵列天线集成设计方法研究
面向远距离、微弱变形的探测应用需求,开展毫米波雷达阵列天线的高增益与高隔离度性能研究,实现收发通道独立工作、不同通道间低串扰。
2.毫米波雷达小型化封装与集成方法研究
面向变形监测需求,开展雷达封装体结构设计;开展雷达系统的传感器、数模转换器、芯片等系统级封装技术研究。
3.高密度封装中的信号完整性与电磁兼容理论研究
开展雷达信号完整性与电磁兼容协同分析、电热多物理场协同仿真等研究;研究天线阵列与有源收发通道之间的互连设计;研究高密度数模混合电路封装中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与电磁兼容的协同设计方法。
2.有专利 1.有 10万元
9 大刍草抗虫基因的挖掘及其在玉米种质创制中的应用    玉米野生近缘种大刍草具有较好的抗逆性,是改良玉米的重要种质资源。萜类化合物参与植物抵御害虫和病原菌侵染,萜类合成酶(TPS)是合成萜类化合物的关键酶。
1. 基于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模块化挖掘大刍草中响应玉米螟咬食诱导的TPS基因;
2. 阐明候选TPS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转录调控机制,明确其基因表达互作调控网络;
3. 基于研究成果开发辅助玉米抗虫性状定向改良的分子标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1篇。
    目前,对玉米抗虫性状研究,主要是外源Bt基因,但该基因仅对鳞翅目害虫有抑制作用。项目组发现,玉米野生近缘种大刍草对玉米螟、蚜虫等均存在抗性,并在国际国内率先开展研究探索,通过传统手段来实现相关性状在玉米中的转育与应用。同时,项目组已证实,挥发性萜类在玉米抵御玉米螟咬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发表于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大刍草在玉米螟咬食前后,挥发性萜类物质变化差异显著。因此,开展大刍草抗虫基因的挖掘,可进一步丰富玉米抗虫资源,突破目前玉米抗虫基因资源稀少、抗性单一的局限性,有望在解决玉米鳞翅目、半翅目虫害这一长期困扰玉米生产的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玉米抗虫性状的定向改良与抗虫品种选育提供全新策略与材料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2.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结合体外酶活检测,鉴定候选基因功能;
3. 获得过表达的玉米、水稻株系,通过选择偏好性、玉米螟虫重变化等试验,明确其生物学功能;
4. 利用基因多组学联合分析,构建基因表达互作调控网络,筛选参与候选基因表达调控的转录因子,明确其调控功能。项目预期申请专利1-2项。发表SCI论文1-2篇。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10 工厂化生猪养殖高通量疫苗接种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面向生猪工厂化规模养殖模式发展趋势与疫病防控需求,针对疫苗接种自主快速、高效稳定目标,围绕养殖场景机器语义理解与分析、生猪三维形体建模构建以及无针注射过程动态感知与控制三个方面开展自主疫苗接种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工作,突破机器人主动感知与被动跟随的“猪-机协同”瓶颈难题,研制原型样机,开展应用验证。主要指标:有效接种位置识别率不低于95%,猪机耦合阻抗力控精度优于5N;申请专利1项以上,授权1项。 (1)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景分析与理解。研究面向生猪养殖场景理解的图像分割与目标检测方法,将视觉获取的养殖设施和布局数据转换为具有语义的信息,使疫苗注射机器人获得描述与概括场景的能力,并实现目标识别与定位;(2)生猪三维重建、疫苗注射部位的准确定位与跟踪。研究无接触、无应激的生猪三维点云构建方法,重构猪体的三维曲面模型,提取猪体的体长、体宽、臀宽、体高、胸围、体表面积、体积等体型参数;通过猪体模型实现疫苗注射部位精准定位与动态跟踪;(3)研究自适应机械臂空间位姿解析和运动控制、精准接触力与按压力控制技术。研究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动态跟随空间非配合目标的位姿轨迹解析方法,实现高精度动态跟随;研究末端无针注射器与猪体接触过程中六维接触力与预紧按压力控制方法,实现注射过程和疫苗免疫的有效控制;(4)合理优化无针注射机器人感知与执行系统配置,集成关键技术及功能模块,形成样机原型,并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景开展应用验证。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11 合成生物蛋白在兽用抗菌药减量化中的产业化应用研究 本项目以研发兽用抗生素替代品来提升动物生物安全防控水平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业需求为导向,研发新型合成生物蛋白并在畜禽减抗养殖中实现产业化应用,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产品空白。通过本项目及对合成生物蛋白畜牧产业方面的深入研究,立足合肥市科技创新策源地优势,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动物生物制品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本项目以研发应用兽用抗生素替代品的产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政产学研融合”的研发优势,基于先后主持20余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及丰富的科研成果,重点开展2项工作:一是新型二代长效干扰素(我国首个获得农业部许可完成临床试验和新药专家评审的猪基因工程治疗性生物制品)、新型酿酒酵母(EGF)等自有产品应用转化,制定集成应用方案并示范推广;二是完成猪β-防御素(PBD)、鸡β-防御素(AvBD)酿酒酵母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纯化,创制动物宿主防御肽制剂,并对研发的新制剂进行评价。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12 低转育起点温度粳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的设计育种技术 针对粳型水稻两系不育系选育困难问题,项目拟解析粳稻主效光温敏不育决定机制,鉴定关键变异位点1~2个;阐明等位变异间遗传效应,建立低转育起点温度不育系快速定向技术1~2套;在江淮骨干粳稻背景下创制高产多抗优质的不育材料,创制两系粳稻不育品系3~5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远缘籼粳交兼具增产和高品质优势,是水稻育种重要方向。但粳型水稻育性控制主效位点不明,粳型不育系创制困难,严重制约了品种选育。项目拟从主效基因等位变异功能鉴定入手,阐明粳型水稻育性调控机制,建立粳型水稻不育系创制技术,选育系列生产重要价值品系,助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1.利用人工进化、理性设计等手段,鉴定TMS5/15/18等关键基因主效位点,阐明不同变异的育性调控功能和遗传关系。2.通过引导编辑等新一代生物技术,建立低转育起点温度等位变异快速操纵范式,进而建立粳稻光温敏两系不育系定向改良技术。3.通过基因组选择、表型智能分析等技术选择不育株系群体,初步阐明其配组能力,创制具有重要价值的粳型不育材料。 1.有产品 1.有 40万元
13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工业园区无人机智能感知与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项目旨在解决工业园区无人机遥感巡检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1、构建基于大模型先验知识的场景自适应红外超分辨率模型,峰值信噪比达到32db;
2、开发基于自监督学习的红外-可见光融合模型,视觉信息保真度达到0.6;
3、研发基于领域泛化的多任务目标检测模型,实现人员、车辆、火源、烟雾、管道跑冒滴漏等工业园区典型事件/目标的检测与识别,精度达到90%;
4、研制面向工业园区安全防控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1套,发表SCI论文2篇,申请专利2项。
工业园区无人机自主巡检应用中存在着单模态可感知信息有限、成像质量易受环境影响参差不齐、多任务多场景检测识别泛化能力差等问题。项目从红外图像超分辨率、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多任务目标检测、系统研发四个方向展开研究:
1、基于大模型先验知识的场景自适应红外超分辨率技术研究
将大模型先验知识整合至红外超分辨率模型中,提高模型对不同场景的适应性。
1)基于语义分割先验驱动的红外超分辨率模型设计;
2)基于文本特征驱动的红外超分辨率模型设计。
2、基于自监督学习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运用自监督学习技术实现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高效融合,提升目标检测精度。
1)基于互信息理论驱动的自监督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2)基于模态感知的自监督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3、基于领域泛化的多任务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应用领域泛化技术,增强目标检测模型在多样化场景下的泛化能力和精度。
1)基于多专家网络(MOE)的领域泛化目标检测技术;
2)基于视觉-文本先验的多模态领域泛化目标检测技术;
3)基于频域无关特征的领域泛化目标检测技术。
4、面向工业园区安全防控的无人机智能巡检与预警系统研发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14 工业互联网大规模数据安全高速访问管控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旨在解决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中海量数据高速流动与交互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问题。项目设计并实现高效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机制以及身份认证技术,确保数据在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具体包括:
(1)提供工业数据安全访问技术组件及技术支持;
(2)构建适应工业互联网特性的实时数据基础设施,优化数据传输速率;
(3)研究解决工业数据真实性问题与数据泄露的技术方案。
本项目核心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旨在全面构建工业互联网环境下大规模数据安全高速访问的完整技术框架:
(1)设备身份权限管控机制的研发:研究并设计基于设备唯一标识的身份识别与权限精细化校验机制,有效杜绝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并防止非法资源访问及敏感数据泄露的风险,从而构建起坚实的数据访问屏障。
(2)研究并实现高效的数据加密传输链路技术: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与透明可追溯特性,研究并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加密传输链路,不仅提供强大的数据加密保护功能,还引入先进的数据审核与追溯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得到有力保障
(3)大规模并发处理架构优化:针对工业互联网中大规模、高速率的数据生成特点,优化Schema结构设计,提高数据存储系统的吞吐量与并发处理能力,确保在高并发场景下工业数据可以快速、稳定地写入,满足实时业务需求。
(4)技术封装与组件化开发:将项目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与封装,形成一套成熟、易用的开发组件,为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数据安全、高速访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助力工业互联网生态的稳健发展和数据价值的有效挖掘。
有,不少于30万元 1.有产品 1.有 40万元
15 基于多感知信息融合的设备运行状态无损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针对实际生产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利用多感知信息融合与建模技术,研究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与故障预测,研究以下问题:
(1)采用声音、超声、红外等多感知信息融合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的无损探测。
(2)针对含有大量背景噪声的设备声学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特征增强。
(3)针对故障数据少的极度不平衡数据集,研制设备运行状态建模与评估算法,提高设备故障识别与预测精度。
本项目研究设备运行声音的特征提取与特征增强方法,然后使用多感知信息融合技术、深度学习与零样本学习技术,对设备状态进行精准评估,实现设备故障的精准识别与预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设备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声音产生机理,研究含背景噪声的设备声学信号特征提取与特征增强方法。对于多维、多尺度的声学信号特征数据,使用多目标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特征权重优化算法。
(2)采用VAE、Transform、零样本学习与大模型技术,面向故障数据少的极度不平衡数据集,研究设备运行状态评估算法;同时,研究采集数据的设备状态不足情况下的域泛化状态评估算法。
(3)使用集成学习和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对多模态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构建多感知信息融合的设备状态模型,实现设备的高精度状态评估与故障预测。
(4)以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包括IT设备、暖通设备、电气设备等)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感知信号特征库,研制数据中心关键设备状态评估与故障预警系统。实现高精准设备状态评估与故障预警,为数据中心设备安全提供新的无损监测方案。
1.有产品 1.有 30万元
16 面向公共视频监控的基于时空交互关系网络的群体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在深度学习学习框架下,与单人行为识别方法不同,群体行为是由多人共同参与完成的,因此,群体行为识别不仅要考虑人物交互、时空交互等信息,还要重点考虑关键人物的交互。为了有效解决问题,研究一种结合人物交互和时空交互并突出关键人物的方法,构建出带有关键人物信息的个体交互和时空交互网络模型结构。这样不仅可以突出关键人物对群体活动的影响,还可以提升群体行为表征的精准性,进而提高了群体行为识别精度。 a) 研究基于交互关系的群体行为建模方法:在研究群体行为时,不仅需要提取时空特征以理解整体动态,还必须深入挖掘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信息,这对于全面理解群体行为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传统群体行为交互建模方法和深度学习群体行为交互建模方法,以找到更为有效的交互关系表征方法。b) 研究图池化提取关键人物信息:群体行为识别中非关键参与者之间的交互会对群体行为的判别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抑制非关键参与者的交互,突出关键人物的交互。研究采用图池化可以自适应地将群体活动划分为多个层次,并学习群体活动的多层次结构。图池化选择活动中的关键人物来构建粗粒度图,而图解池化则根据相应的图池化信息重构细粒度图。c) 研究图注意力网络学习个体交互关系:图池化后的粗粒度图需要再次构建节点之间的交互关系以便形成不同层次的群体级特征,图注意力网络(GAT)能够有效地捕捉节点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交互,研究采用GAT动态地学习每个个体与其周围个体之间的权重,从而随着图池化更新节点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此来提升群体特征描述的精准性,提高群体行为识别精度。 1.有产品 1.有
17 米线食品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通过开展米线原料与产品品质间的质量体系研究,建立现代化米线加工工艺,开发系列营养、低GI值功能米线产品。该项目旨在提升米线加工水平,改良米线产品品质,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1、开展米线制品加工技术体系研究。采用过热蒸汽对原料大米进行处理,确定较优过热蒸汽预处理条件并确定较优的米线挤压条件;通过添加大豆蛋白,探究大豆分离蛋白-籼米混合粉凝胶对所制米线加工品质的影响及联系;通过添加海藻糖和大豆多糖,探究对米线性能和营养特性的影响;通过添加杂粮辅料,开发出系列低GI值米线制品,并建立现代规模化挤压制备米线制品加工技术体系。2、建立米线制品现代化干燥技术。采用不同温湿度对挤压后的米线进行老化,确定较优的老化条件;通过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米线品质影响,建立现代化米线制品干燥技术,进而提升产品品质,降低能耗与生产成本。 有,不少于70万元 1.有产品 1.有 50万元
18 音叉晶振晶圆缺陷自动检测设备研发 音叉晶振是一类体积小,精度高的石英晶体谐振器,其为大多数电子产品提供精准的时钟频率。高端音叉晶振产品长期被日本Epson、NDK、KDS等企业垄断,其生产中的蚀刻、检测等环节需用到大量精密加工检测设备,而相关设备的研发对于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意义重大,于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强链也是势在必行。本项目拟研制的晶圆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将在镀膜、点胶等关键工艺后对产品进行缺陷检测,为产品生产工艺更新及质量控制提供设备支撑。 音叉晶振生产工艺繁杂,其清洗、镀膜、点胶环节易因生产环境及工艺等因素导致产品表面产生缺陷从而影响后续生产。本项目拟研制一套基于高精度移动平台的,集自动定位、晶圆双面检测于一体的全自动缺陷检测设备,解决晶圆移栽后微动平台高精度对准、晶圆双面非重叠光学检测等问题;设计基于尺度变化的振动区联通特性分析算法及产品扫描路径优化控制算法;针对不同规格型号和生产工艺参数完成该设备的应用验证。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音叉晶振单品高精度定位研究。(2)音叉晶振双面检测技术研究。(3)高通量扫描控制技术研究。(4)检测设备研发与应用验证。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19 基于领域大模型的半导体工厂应急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研究 半导体工厂的生产会使用种类繁多的危化品,本项目拟:
(1)基于预训练的大语言模型,通过低秩微调的方式,将危化品领域的专业知识注入大语言模型中,得到专业大语言模型,在应急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危化品的理化性质、急救措施、泄漏处理措施,自动或者以问答的方式给出引发灾害的危化品的行动建议,辅助现场指挥人员决策;低秩微调参数量相比全量微调降低99%,可在24GB显存的单张显卡完成,行动建议正确率>98%。
(2)在事后复盘阶段,基于上述专业大语言模型,根据现场对讲机的通话记录,动态生成应急流程图,便于开展灾害分析复盘。对讲机语音识别准确率>97%,应急流程图生成正确率>92%。
本项目拟研究:
(1)半导体危化品专业大模型。通用大模型缺乏对半导体中使用的特殊危化品相应知识,如硅烷、砷烷等。本项目保持通用大模型的预训练权重不变,在Transfomer的每一层中加入一个可训练的旁路矩阵(低秩可分离矩阵),将旁路输出与初始路径输出相加输入到网络当中,并只训练这些新增的旁路矩阵参数。低秩可分离矩阵能够大幅度减小需要训练的参数量。基于此完成通用大模型的快速微调,向大模型注入增量的领域知识。
(2)对讲机侧端到端低采样率条件下的语音识别适配方法,将高采样率的原始训练数据下采样,重新训练语音识别预训练模型,随后在对讲机训练数据集下微调,以解决对讲机音频不同于专业拾音设备的难题。
(3)文本形式的通话记录转换成流程图。拟收集半导体工厂应急演练素材,抽取真实对话,绘制应急流程图,该流程图被存储为xml文件,包含流程节点、节点连线等信息。本项目将根据通话记录动态生成应急流程图抽象为根据自然语言生成代码的任务,利用上述对话流+流程图xml数据集训练半导体危化品专业大模型,使其能够完成应急流程图生成任务。
有,不少于50万元 1.有产品 1.有 70万元
20 阴道拭子HPV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盒 开发能用于阴道拭子样本的HPV16型和18型抗原快速检测的胶体金试剂盒 HPV感染能引起人类5%的肿瘤,其中HPV16/18型两种亚型能引起女性宫颈癌恶性肿瘤。目前市场上亟需能用于HPV自检的抗原检测试剂盒,用于在家随时检测,或者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该产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本项目计划针对HPV16/18病毒的两种主要致癌抗原,E6和E7蛋白,开发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抗体和能结合不同表位的抗体对。本课题组前期具有较好的科研积累,同时已经与企业安徽金百奥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前期合作团队已经开发了针对HPV18 E7蛋白的抗体对,配对的ELISA试剂盒,灵敏度达到100 ng/ml,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本项目的支持下,将进一步完成产品开发和临床验证以及报证工作。 1.有产品 1.有 40万元
21 基于里德堡原子体系的量子计算应用研究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计算系统,提出至少2个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高效量子算法,高效利用当前实验水平能开发出的硬件资源,设计出利用量子计算硬件资源的高效调度算法,开发出一套操控使用里德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的应用软件产品,培养出一批能够投身量子计算产业的应用性人才,推动量子计算的实用化,促进量子计算生态的良性、长远发展。 1. 研究适合里德堡原子系统的新型量子算法。重点研究针对最大独立集问题、布尔可满足性问题、最大割问题等组合优化类问题的量子算法及其复杂性,探索这些有重要应用背景的问题与Ising模型之间的转化关系及转化效率,在里德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上的实现方案与性能。
2. 研究经典-量子混合体系在解决组合优化问题方面的应用潜力,使用监督学习、强化学习以及图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的方法加强量子近似优化算法与量子变分算法的性能表现。
3. 研究组合优化问题在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计算系统上的实现方案与性能。考虑里德堡封锁机制的限制条件,探索Ising模型与里德堡原子系统哈密顿量之间的关系,研究里德堡原子系统在解决组合优化问题的量子算法应用中的原子资源的高效调度方案,使用相关的量子计算模拟工具与平台分析量子算法的性能表现。
4.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计算体系,开发集算法设计、电路优化、资源调度、系统模拟于一体的组合优化问题量子求解器软件工具。
1.有产品 1.有 50万元
22 果蔬磁场保鲜技术及产业化 果蔬采后的贮藏保鲜对于调节市场供应、提高产品附加值、减少果蔬采后损失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磁场保鲜具有安全便捷、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化学污染与生物污染等自身独特的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本项目以高档果蔬为应试材料,以团队研发的果蔬贮运物流中托盘为基础,附加磁场保鲜技术,开发托盘基果蔬磁场保鲜装置,构建基于智能芯片的多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果蔬贮运全过程的可视化、数据化、高效化管理。 1、托盘基果蔬磁场保鲜装置设计。寻求适用于托盘的均匀磁场,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和制备工艺,探索所选果蔬最佳磁场参数,搭建托板基果蔬磁场保鲜处理装置。2、果蔬磁场保鲜处理工艺筛选。分析不同类型果蔬在磁场作用下的理化参数品质变化特征,揭示其生物学机理。从果蔬温度场、感官品质及理化指标角度综合分析评价,优化果蔬保鲜磁场处理工艺,筛选不同果蔬磁场保鲜技术工艺。3、可视化监控与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定位等新兴技术,构建多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23 基于视觉-知识大模型的害虫识别算法研究及边缘计算终端研制 本项目围绕害虫数据集标注、大模型构建、边缘终端研制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构建害虫数据集,害虫类别50种以上,样本总量在20万张以上,标注量在100万以上;
(2)构建害虫检测大模型1套,平均识别精度90%以上;
(3)研制病虫害检测边缘终端设备1套;
(4)所研设备或模型在3家以上植保设备生产企业中推广应用;
(5)发表SCI论文2篇,申请专利2项。
在样本标注方面,害虫数据集标注主要依靠人工,标注内容仅限害虫,无法将知识融入其中;在模型构建方面,大模型计算复杂度高,因幻视问题无法解决害虫细粒度识别问题;在终端推理方面,大模型因参数量巨大无法在边缘终端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从数据标注、模型构建、边缘终端研制开展研究,课题与任务设置如下:1.基于大模型知识共同体的害虫智能标注技术.构建“视觉—知识”共融数据集,研究无监督学习自动标注技术。
(1)基于视觉与先验知识共融的害虫图像标注技术;(2)基于大模型无监督学习的害虫图像自动标注技术。
2.基于视觉大模型的害虫检测技术研究
优化大模型自注意力等模块,降低复杂度,探索可重组性的害虫知识模块化架构。
(1)基于低复杂度自注意力机制的害虫检测大模型构建技术;(2)基于可组装性知识模块的害虫特征提取技术;(3)基于知识增强型视觉大模型的害虫检测协同进化技术。
3.基于边缘计算的害虫识别大模型技术研究
缓解云端服务器压力,研制适配国产软硬件低算力、高并发的识别边缘终端。
(1)害虫检测大模型边缘设备研制;(2)基于害虫检测视觉大模型的剪枝技术;(3)害虫检测大模型与边缘设备适配技术研究。
1.有产品 1.有 30万
24 大气主要温室气体同位素测量仪器研发 针对稳定同位素分析仪在温室气体排放源汇、地质灾害分析、碳氮氧水生态循环、呼吸气体健康、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紧迫应用需求为目标,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波长扫描积分腔光谱技术(ICOS)的同位素分析仪器研制。项目主要攻克高精度温、压控制,多组分同位素反演,波长锁频,核心光路集成,处理算法等“卡脖子”技术问题,取得发明专利,研发工程化样机,并在相关单位进行测试和性能优化提升,实现同位素测量仪器的进口替代。 本项目基于积分腔吸收光谱技术为基础,研制适用于大气环境的新型多类型稳定同位素丰度(C、O、H、N等)的定量解析高精度测量分析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气体浓度与同位素丰度的精确在线测量方法研究;(2)研究12C、13C、17O、18O、H、D等吸收谱线的选取及其校正方法;(3)系统灵敏度、精度、稳定度的提高方法及途径;(4)利用同位素方法分析合肥市大气环境温室气体的来源;(5)建立城市环境监测系统为分析市内温室气体提供技术支持。 有,不少于10万元 1.有产品 1.有 30万元
25 气态氢泄漏光谱传感器研发 面向国家“双碳”目标,氢能作为清洁能源是目前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氢气浓度升高会导致大气中的氧分压降低,引起呼吸困难导致窒息。甚至在氢气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会出现麻醉的效果。当空气中所含氢气的体积占混合体积的4.0%-74.2%时,遇到火源可引起爆炸。 本项目主要研究目标为研究氢能产业链全过程氢气泄漏检测技术。 本项目立足光谱检测研究基础,研究适用于氢气检测的光谱分析方法及氢气浓度的高精度分析技术。主要包括:1、通过对氢气吸收光谱特征的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确定实用于吸收光谱检测的氢气特征光谱及检测方案;2、研究烷烃类、非烃类等气体对氢气光谱的影响规律,建立氢气检测光谱--浓度反演模型,消除环境气体对氢气光谱的干扰,提高氢气浓度检测效率;3、研制针对氢气的光谱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及驱动,吸收池的设计及加工,光谱检测及算法模块等。 有,不少于10万元 1.有产品 1.有 30万元
26 高纯度Ⅲ型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及应用研究 Ⅲ型胶原蛋白是人体皮肤的重要组分,在医美填充和医用敷料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其生物合成难度高、医药级原料纯化成本大,亟待开发更加安全高效的制备纯化工艺。本项目将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以谷氨酸棒杆(C.glutamicum)为底盘细胞,实现生物安全性更高的Ⅲ型胶原蛋白的规模化制备。基于scale-down体系,对蛋白发酵过程进行精确调控及放大,开发200L规模高纯度蛋白的合成与纯化工艺,并进行二类医疗器械的申报。 本项目旨在基于谷氨酸棒杆菌系统,实现高纯度Ⅲ型胶原蛋白更加安全、高效的生物制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Ⅲ型胶原蛋白生产菌株的设计、构建和筛选。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底盘细胞,构建一系列重组表达菌株。探索不同表达盒设计,信号肽,RBS序列等元件的对蛋白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元件组合,以实现蛋白的高效分泌。(2)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精准调控与过程放大。利用质量源于设计(QbD)的原则探索发酵参数设置、培养及诱导条件对蛋白产量的影响,确定蛋白的生产工艺。在scale-down体系中,测试混合、传质、高径比及搅拌等结果,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建立合理的两相流模型,实现混合和传质过程精准控制并指导发酵过程放大,在200 L生物反应器规模进行高密度发酵生产。(3)对Ⅲ型胶原蛋白的纯化和提取工艺优化,以获得高纯度的Ⅲ型胶原蛋白原料。并开展动物实验,确定胶原蛋白原料的功效与安全性。开发医药级Ⅲ型胶原蛋白的冻干工艺,申报二类医疗器械。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27 基于激光雷达的煤矿复杂环境快速建模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以下5个目标:
1.研制一套便携式车载与手持两用型煤矿井下快速建模设备
2.研究基于激光惯性紧耦合的快速建图方法
3.研究弱几何特征环境下激光建模不确定性估计方法
4.研究点云地图多尺度特征表达下的场景识别与重定位技术
5.完成相关发明专利2项、论文2篇
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巷道建模与定位需求,考虑井下场景的问题与挑战,基于激光建图定位技方法,研究煤矿井下长距离快速三维建模技术,具体包括:
1.基于激光惯性紧耦合的快速建图方法研究:考虑井下无卫星定位信号、视野受限、爆炸性环境、“长廊效应”明显,光线条件有限,等若干挑战,扩展相关基于卡尔曼融合技术,实现快速扫描建模。
2.弱几何特征环境下激光建模不确定性估计方法研究:考虑井下巷道建设过程大都基于标准化作业掘进,几何特征稀疏,场景相似度高,因此本研究拟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建模不确定性估计方法,并实时在线补偿,增加建模作业的成功率。
3.点云地图多尺度特征表达下的场景识别与重定位研究:面对海量的三维测量数据,移动设备存储与检索压力巨大,同时须满足间断作业的需求,因此需要研究多尺度的地图表达与存储以及场景再识别与重定位技术。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28 功效型生物技术美容护肤创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建立全面、科学、系统的生物护肤品功效评测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生物技术的中国成份”护肤品原料和产品。 1.建立科学系统的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搭建安徽省化妆品功效评价(生化、细胞、动物、人体)平台。
2.探索开发以包括重组功能蛋白、细胞生长因子、免疫调节因子、生物酶、多肽和天然产物(重点筛选安徽省内特色植物资源)等生物原材料为主的抗衰、美白和祛斑的适应市场需求和有效的系列护肤产品。
3.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开发产品进行检验和验证。
1.有产品 1.有 200万元
29 火力发电厂CEMS碳排放监测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及平台开发 设计CEMS碳排放监测数据异常值剔除与补全方法,异常值识别准确率≥95%,校正误差≤3%;给出一套监测法与核算法一致性分析方法流程,理清导致二者差异的影响因素及一致性方法;给出面向碳排放控制的配煤掺烧及燃烧过程优化方法,建立碳排放量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开发的数据分析平台可在至少一个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应用并通过验收。应用效果证明≥1件,录用学术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授权软著≥1项。 本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火力发电厂CEMS碳排放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挖掘,以期利用日益累积的碳排放监测数据指导电厂的燃烧优化、辅助监管部门的减排决策,具体包括:
1、进行CEMS碳排放监测数据异常值剔除与补全方法研究,采用稀疏变换、低秩逼近等手段实现异常数据的识别、补全和校正。
2、进行监测法与核算法一致性分析方法研究,通过时间序列相似性分析发掘核算法和监测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关联,通过不确定性传播理论发掘计算结果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3、进行面向碳排放控制的配煤掺烧及燃烧过程优化方法研究,采用强化学习方法,得到可靠的配煤掺烧及燃烧过程优化模型。
4、开发数据分析平台,实现电厂级碳排放监测数据及相关运行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及分析。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30 基于标准化患者模型的智能模拟诊疗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能力欠缺的困境,基于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认知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云端典型疾病标准资源研制、典型疾病知识图谱构建、虚拟患者建模与交互、医疗质量与能力考评以及大规模临床应用等研究,突破疾病数据语义挖掘、疾病知识表示和推理、多模态信息处理、虚实人物沟通分析等瓶颈,构建基于标准化患者模型的智能模拟诊疗系统,高效、经济地培训、考核和提升广大基层医生临床技能。 目前模拟诊疗系统面临如下挑战:①缺乏对于医疗数据语言模糊性、语义分歧性、知识多样性的周密考量;②缺乏对于非形式化数据结构的有力描述;③缺乏对于多模态信息呈现机理和认知计算的深入研究;④缺乏对于虚实人物沟通过程的深刻分析。鉴于此,研究内容包括人机协同的云端典型疾病标准资源库研制、疾病知识图谱的精准构建与高效推理、虚拟标准患者的高保真人体建模与多模态人机交互、患者诊疗质量考核标准与医疗能力评估体系构建、智能患者模拟诊疗系统验证与临床应用。拟解决关键问题为:①疾病数据语义挖掘以形成统一自然语言表达;②疾病知识表示以消除要素歧义与提升推理能力;③多模态信息处理以实现虚实融合真实呈现与协同认知;④虚实人物沟通分析以理解虚实人物交互关系和逻辑。 2.有专利 1.有 10万元
31 光接入用100G PON核心硅基光电子调制及探测器芯片研制 1、突破高性能硅基光调制器设计、 制备及测试等关键技术, 研制出高速率、高消
光比、高线性度及低损耗的高性能硅基光调制器, 其关键指标为: 工作电压≤3V,
插入损耗≤6dB, 单通道调制速率≥30Gbps,消光比≥4dB。
2、实现高质量硅基锗外延生长,实现锗有源区与硅光波导高效异质集成,研制出高速锗硅波导光电探测器, 其工作速率不低于50 G、漏电流≤30 nA;研制出用于验证100 Gbps PON方案的锗硅光电探测器阵列芯片。
围绕主要研究目标,本项目将研究用于高速 PON 的硅基光电子核心器件,包括高性能硅光调制器与锗硅光探测器及发展高速光收发模块密集封装技术及工程化与产品化技术等。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1、研究基于硅光波导、低锗组分合金薄膜材料复合光波导等结构的硅基光调制器,实现高速率、高消光比、高线性度及低损耗。
2、究提升锗硅光电探测器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新结构与新方法,提升其灵敏度及响应速度等;研究器件掺杂特性分布优化问题,调控有源光吸收区几何尺寸及掺杂浓度等以优化其光场及电场分布, 提高光电探测带宽和速率。
3、研究实现更小封装尺寸、 更快传输速率、 更高性能指标的高速稳定收发一体化硅光集成芯片模块封装技术。
1.有产品 1.有 10万元
32 嵌入式轻量化无人叉车视觉防碰撞系统研发 智能无人叉车在汽车、物流和光伏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增强产品的安全性,本项目进行视觉防碰撞系统的研发,要求:
1. 采用单目RGB或双模RGB-IR摄像头对叉车周围的行人进行距离估计,估计误差不大于20cm。
2. 复杂场景下的多姿态行人检测,行人姿态包括但正面、侧面、弯腰,蹲坐,遮挡等多种情况,检测平均精度大于96%;
3. 在国产嵌入式平台实现防碰撞系统轻量化模型的训练与研发,模型大小不大于30M,可以每秒30fps实时运行。
智能无人叉车实现了仓库的物流自动化,帮助企业提高物流效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项目为了增强无人叉车的安全性,减少物流事故,进行嵌入式轻量化视觉防碰撞系统的研发,主要研究内容有:
1. 针对叉车场景下行人姿态变化较大、遮挡等情况,基于深度学习实现一种新型的分层视觉特征学习方法与计算模型,生成包含空间、时间、全局和局部多个维度的行人特征表示与鲁棒行人检测方法;
2. 选用单目RGB或双模RGB-IR相机进行内、外参数标定,构建侧偏角和俯仰角的单目测距模型,研究在复杂路况与环境光线下高精度行人距离估计方法;
3. 将所提算法模型移植到国产嵌入式开发板上进行边缘端部署与研发,实现无人叉车对行人实时检测和测距。
1.有产品 1.有 10万元
33 面向轨道交通精准定位的国产高端信标装备研制 定位信标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核心装备,目前国内产品技术水平低,对外依存度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全寿命周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项目计划研发并量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全国产化的面向轨道交通精准定位场景的高端信标装备,具有如下特点:
1、超长寿命,通过高性能唤醒技术,大幅降低功耗,信标平均使用寿命达到8年以上
2、高速读取,满足100km/h城轨列车的定位需求
3、全零部件国产化。
轨道交通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列车精准定位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用于轨道列车定位的高端信标装备被欧美公司垄断,亟需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轨道交通定位信标装备,打破技术垄断,挣脱核心技术“卡脖子”危机,推动我国轨道交通信息化、自主化发展进程。本项目拟开展国产高端高性能定位信标装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唤醒技术和高效多源能量收集技术,大幅降低功耗,实现信标的超长寿命
2、制定新一代信标通信协议标准,实现高速、高效、高并发的信标读取
3、研究直接频移调制以及动态信道配置技术,解决信号自干扰以及信道干扰问题,显著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和吞吐率
4、对信标装备进行集成设计、批量投产,并实现全零部件国产化。
1.有产品 1.有 5万元
34 基于因果小样本学习的工业车辆可信远程诊断系统研发 针对工业车辆高可靠性的应用需求,项目将因果理论引入小样本学习方法,提出一套基于工业车辆可信远程故障诊断方法,在保证小样本学习模型对工业车辆故障诊断性能的同时,对小样本学习故障诊断建立更合理的因果关系模型,从因果关系的视角揭示小样本故障诊断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鲁棒性能,最终保证远程诊断系统在乏样本下识别故障的合理性并对不同工况、不同工业车辆具有稳定的性能表现。 首先研究工业车辆故障机理与综合性能的多维表征方式,包括:研究工业车辆可测物理参数与精确运行状态之间的耦合机理;研究基于车辆网的工业车辆监测数据完备获取技术;设计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多源异构数据管理机制。然后构建领域泛化的工业车辆小样本故障诊断模型,包括:构建基于故障类别属性的工业车辆故障语义的统一表征方法;设计故障语义和故障特征之间的语义-特征对齐的映射方法;提出度量故障样本间距离差异的故障诊断元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混淆因素已知场景下的小样本故障诊断模型因果效应校准方法,包括:挖掘工业车辆运行状态数据的因果关联,构建先验的小样本故障诊断结构因果模型;设计基于特征分层的后门调整方法,实现对小样本故障诊断模型的因果校准。最后在混淆因素未知场景下研究小样本故障诊断模型因果不变特征学习方法,包括:结合工业车辆的故障机理,识别小样本故障诊断模型中故障特征的因果方向和因果不变机制;研究因果分类器的表征方法,构建基于因果不变特征学习的小样本学习模型;设计满足跨环境不变性约束的损失函数,优化因果修正的故障诊断模型。完成故障诊断系统开发与工程验证。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35 高可靠一体化低压大电流永磁伺服同步电机系统研发 (1)基于可靠性规则,研制1kW高可靠性低压大电流交流永磁伺服同步电机;
(2)根据1kW永磁伺服同步电机的控制要求,研制相匹配的一体化驱动器,其中关键元器件(芯片)国产化率不低于95%;
(3)分析研究一体化驱动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设计散热系统,确保驱动器具有高可靠性;攻克该类低压大电流电机系统电磁兼容的行业难题,达到相关国标和国军标的电磁兼容要求;
(4)配合合作单位实现一体化低压大电流永磁伺服同步电机的小批量生产。

本项目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低压大电流交流永磁伺服同步电机和驱动器分体式设计、体积较大等问题,研究高可靠一体化低压大电流交流永磁伺服同步电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高可靠低压大电流交流永磁伺服同步电机电磁设计方案,满足额定和过载等工况需求;
(2)设计高可靠性一体化驱动器、编写电机控制驱动程序,实现电机可靠运行;
(3)一体化驱动器热分析,设计驱动器散热系统,实现电子元件的温度在不同工况下不超过允许范围,提高驱动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攻克低压大电流电机系统电磁兼容的行业难题,从板卡级设计入手,探索出有效的技术方案。
(5)根据高可靠一体化低压大电流交流永磁伺服同步电机产品性能,对电机系统进行可靠性实验,研究驱动器拓扑结构和保护电路,优化制造工艺和安装工艺,实现批量生产。

1.有产品 1.有 50万元
36 高性能、高稳定性的金属氧化物光阳极研发及产业化制氢应用   采用不同策略研究和开发成本低廉、高活性、高稳定性氧化铁、钒酸铋基金属氧化物光阳极催化剂材料,实现大幅度提高光生电荷分离效率,用于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
开发光电催化分解水(PEC)反应测试平台用于光电分解水测试,对PEC电极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寿命和产氢性能进行评价,得到所用PEC器件的产氢效率和使用寿命,促进PEC分解水产氢走向市场。
力争实现大规模产氢,应用新能源汽车、氢能存储、工业制造等领域。
基于促进电荷分离、提高水氧化反应动力学以及材料耐久性等,采用水热和高温退火等策略制备氧化铁、钒酸铋基金属氧化物光阳极材料。从金属氧化物光阳极的体相掺杂和表面修饰入手,实现电荷的有效分离、提高电荷的利用效率,最终提升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异原子体相掺杂诱导pn同质结界面电场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通过高温退火的策略,将非金属元素掺杂至光阳极的体相中,从而形成同质结复合光阳极,加速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2)基于空穴传输层或助催化剂协同作用可提高电荷利用率以及耐久性,在光阳极的表面复合空穴传输层(如氮化硼量子点、聚苯胺量子点等)或助催化剂(如NiOOH,FeOOH等),提高光生空穴的迁移速率、解决光阳极材料缓慢的水氧化动力学,加速水分解产氢的同时提高光阳极材料整体的耐久性。
利用所制备的光阳极材料开发光电催化分解水(PEC)反应测试平台用于光电分解水测试,验证光阳极材料PEC器件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对PEC电极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寿命和产氢性能进行评价,得到所用PEC器件的产氢效率和使用寿命,促进PEC分解水产氢走向市场。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37 多功能多模态压力管道缺陷点/预警点智能检测装备研发与产业化研究 响应国家《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着力解决油气储运、生产加工、氢能利用等压力管道智能检测装备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本项目融合无损检测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自适应、多功能、多模态、高精度的压力管道缺陷点/预警点智能检测装备,有效提升我国压力管道检测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引领无损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新方向,形成较强的技术供给能力和产业化示范推广前景。 1、对智能检测装备的夹紧臂、驱动轮等关键机构进行结构优化研究,设计可变径自适应爬行装置,并探索新型传动方式、变径机构及越障机构;2、设计运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检测装备障碍识别、避绕跨越、自动换向、自主导航等运动控制,完善防失速、防碰撞功能,并进行系统响应速度优化;3、开发智能检测模块,运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解决检测装备运动参数与检测仪器采样频率的优化匹配,定义多类型、多系列检测单元模块统一接口,不同检测仪器均可“即插即用”,实现多模态数据的实时采集;4、设计数据分析系统,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统计分析等人工智能算法对多模态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缺陷识别与定量分析,实现缺陷点/预警点的精确、快速识别定位与不停机检测,并开发可视化交互界面,直观呈现检测结果,辅助决策。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38 面向规模化肉牛养殖的标识传感信息融合与数智化示范应用 为服务支撑“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满足规模化肉牛养殖个体信息感知与健康管理需求,通过攻克肉牛群体身份认证、环境干扰评估、信号读取距离提升等关键技术难题,研制高耐候性无源RFID肉牛身份认证标签,提出规模化肉牛养殖标识传感信息融合策略,提升肉牛养殖环境适应性;开展数智化示范应用,为肉牛个体创建数字身份,构建肉牛养殖与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识别异常行为模式,提出潜在疾病的预警建议,提高肉牛规模化养殖效益。 (1)考虑电路有线连接受限的肉牛养殖场景,研制高耐候性无源RFID肉牛身份认证标签,攻克肉牛群体身份认证、环境干扰抑制与估计、无线信号读取距离提升、标签工艺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密集标签动态测试与能量损耗估计,提出电磁波传输贴近生命导体表面衰减抑制、密集标签防碰撞方法;(2)构建肉牛养殖与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为肉牛个体创建数字身份,通过肉牛生理参数(体重、体温、心率、呼吸)、环境数据(温湿度、甲烷、光照、通风)、饲养数据(饲料消耗、生长速度、进食模式)等关键数据监测,提出规模化肉牛养殖标识传感信息融合策略,提升肉牛养殖环境适应性。(3)开展肉牛养殖数智化示范应用,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部署,实时采集肉牛进食、饮水、活动等日常行为数据,利用通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肉牛异常行为模式;动态分析肉牛种源、病死、出栏、生理指标、卫生防疫等信息,提出早期潜在疾病的预警建议,实现数智化、集约化智慧肉牛养殖和牛肉品质溯源,提高肉牛规模化养殖效益。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39 交直流用电系统一体化故障电弧感知技术及模组研发 交直流用电系统一体化故障电弧感知技术及模组具备交直流用电系统线路故障电弧的感知能力,可实现交流用电系统/直流用电系统故障电弧感知及致灾可能性的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故障电弧预警准确率>90%,故障电弧致灾能力等级评估准确率>80%,在线识别响应时间<5s,基于故障电弧感知技术所开发的交直流通用故障电弧感知模组尺寸不大于2mm*2mm*0.5mm,综合硬件成本不超过40元,并在储能电站、民用建筑等环境开展示范应用。 1. 交直流系统通用故障电弧感知技术开发
开展交直流系统故障电弧实验,分析故障电弧在交直流系统中对电信号紊乱冲击的共性规律,通过高阶统计及时频域分析等方法,构造能明显区分正常工作状态与故障状态且符合交直流系统运行规律的故障特征向量;建立故障特征向量与故障电弧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基于电学信号的可同时适用于交直流系统的故障电弧感知技术。
2. 故障电弧致灾等级评估技术研究
结合故障电弧在交直流系统对电信号紊乱冲击的共性规律建立基于故障电弧燃炽程度的故障电弧致灾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开展不同故障等级的电弧故障实验,观测不同故障等级电弧故障对不同绝缘介质温升的演化规律,分析相应工况下电气火灾发生的风险、几率;建立起故障电弧燃炽程度与电流信号故障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完成对故障电弧致灾等级评估。
3. 交直流用电系统一体化故障电弧模组研发
设计可嵌于光伏逆变器、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等用电设备的电气火灾检测模组方案,以便于与此类用电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提出一种将系统工作任务分配至各功能模块完成、特定任务特定模块实现的故障电弧检测装置硬件设计思路,并采用低功耗嵌入式硬件开发平台研发故障电弧监测设备原型系统。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40 高比能半固态电池电解质研究 1.通过理论计算指导半固态电池电解质的设计。
2.从电解质组成着手研究电解液对无/低粘结剂含量(<1%)、无NMP溶剂制备的厚电极(>200微米)浸润性、电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3.半固态电池中液态含量小于10%;能量密度高于300Wh/kg;电池满充状态穿刺不起火、不爆炸。
4.申请发明专利2项。
电解液是导致目前电池安全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发展低电解液含量的半固态电池是解决高比能电池安全问题最现实和经济有效的技术路线。通过增大正负极极片厚度,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可以有效提高电芯中活性物质占比,增大能量密度。因此,开发无/低粘结剂含量、无NMP溶剂制备厚电极可有效提升电芯能量密度,并降低生产成本。但是无粘结剂情况下如何支撑电极制作成型、如何保障电极结构稳定、解决厚电极电子/离子输运、界面润湿和体系稳定性问题尚未明确。需要研究优化电解液组成,在使用少量电解液前提下,改善无/低粘结剂含量、无NMP溶剂制备厚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41 基于图-高光谱超分的稻种综合品质检测与智能分选系统 稻种品质检测与分选对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分选机难以实现稻种综合质量的无损检测与精准高效分选的难题,项目拟研发基于图-高光谱超分的稻种综合品质检测与智能分选系统,可提升稻种内外部品质检测的准确度和高通量分选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公司原有产品的性能与附加值,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项目实施将提高我省稻种种用价值及市场竞争力、振兴稻种产业、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①稻种多谱图像获取与超分装置研发:搭建漫反射多谱采集系统,优化近景大幅面图像获取策略,形成稻种多谱图像高效采集方案;建立多谱图像与高光谱图像之间端到端的映射关系,在降低参数量与计算量的同时实现稻种图像的高性能超分;改进稻种智能分选设备结构,研发劣质稻种剔除策略,提升在线分选效率与准确性。②稻种综合品质图谱分析技术研究:针对稻种形状、颜色等差异,研究多特征参数降维方法,实现对外部品质的快速、准确识别;针对稻种活力、含水率的差异,采用轻量化的网络模型,实现对稻种内部品质的高效分析。③稻种智能分选设备应用示范及产业化:在水稻制种企业进行示范应用,形成一套完整的稻种质量检测、分选、评估方法和标准,为安徽省推广种子质量智能分选提供基础条件。 有,不少于20万元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42 生物膜水凝胶肥料的创制及产业化 本项目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针对我国化肥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现状,聚焦主要粮食作物,解决化肥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整合纳米技术和材料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创制生物膜水凝胶肥料,实现“肥料-土壤-作物”系统养分综合调控,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针对大宗化肥产品养分易损失、供肥性差、效率低、阻碍农业绿色发展等难题,整合纳米技术和材料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创制系列生物膜水凝胶肥料,围绕土壤质量提升、肥料增效途径、应用条件及土壤微生态影响的作用机理开展系统研究。本项目拟创制新型水凝胶缓释肥料新产品或配方3-4种,构建作物肥料减施增效技术模式2种,建立核心示范区1个,申请发明专利2项。项目旨在生物膜水凝胶肥料助剂、生物膜水凝胶肥料作用机理研究与产品开发取得创新,并在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体系实现生物膜水凝胶肥料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创新。 有,不少于20万元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43 边防海岛全天候小型风机系统研制 本项目设计研发适用于边防海岛和边防哨所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系统,系统能够长期可靠地运行于海岛严酷的工作环境,为海岛或哨所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本着简洁、稳定的原则,基于空气动力学、大气湍流等物理学理论,采用叶素动量理论,设计叶片翼形、控制挥舞摆振及扭角分布。采用碳纤维加工制造工艺,控制极限应变。科学合理规划整个系统结构,确保风机在台风、海浪、高温、曝晒的严苛条件下,实现无人值守全天候可靠工作。 1、高风变条件下的叶片气动布局和结构:根据风力发电机的叶素-动量理论,计算诱导系数,获得推力和扭矩。采用有限元仿真和模拟,验证和优化理论计算的结果。最后通过风洞实验,确定最后参数,满足海岛场景下,稳定可靠的设计方案,最小化共振,最大化强度,实现稳定的电力输出。2、力学自偏航与自变桨系统:下风向水平轴风机形制的叶片自偏航设计。系统采用偏心结构,利用风力自动进行偏航调节,免去了复杂的风向传感器系统、电子运动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3、严苛条件下系统可靠性设计:结合高分子材料、超疏水纳米涂层、电化学防护、施加缓蚀剂、关键部分的采用钛合金材料,模块式电缆密封等多种措施,抵抗海水侵蚀,提高其安全工作寿命。 有,不少于20万元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44 废旧磷酸铁锂的湿法高效回收技术研究 (1)废旧磷酸铁锂极片通过湿法实现锂、磷酸铁的高效回收(湿法提锂、磷酸铁,回收效率>98%);(2)申请专利1-2项;(3)培养研究生2-3人 分析湿法回收废旧磷酸铁锂传统工艺的一般过程,从经济性、安全性的角度对传统工艺中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讨论,结合原位表征技术(如原位XRD、Raman、XPS及XAS等)与理论计算,优化废旧磷酸铁锂电极材料的湿法回收工艺,提高目标金属离子回收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1)选择适宜的溶剂和试剂。通过精选化学性质适宜、环境友好且成本效益高的溶剂和试剂,提高浸出过程的选择性和效率,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操作成本;(2)调整浸出条件。通过优化浸出温度、浓度、时间和固液比等关键参数,达到最大化的金属回收效率和纯度,确保能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降低回收过程的能源消耗。(3)采用先进的浸出技术。利用超声波、微波或电化学等先进技术加速浸出过程,提高金属离子的溶解速率和浸出效率。筛选最优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案提取废旧磷酸铁锂中的高价值元素,获得一套提取效率高、回收产品纯度好、能耗污染低的湿法回收废旧磷酸铁锂新技术与新工艺。 2.有专利 1.有 10万元
45 基于多功能驱动膝踝康复矫形器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 研究可变刚度非线性弹性多功能驱动器,可以实时改变系统刚度,同时使膝踝康复矫形器系统具有非线性、模仿人体肌肉功能特性,提高系统能量效率。构建基于内部以及外部不确定性的矫形器人机耦合一致性模型,建立矫形器一致性稳健设计模型,提高穿戴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研究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源信号融合算法,建立多模输入机器学习模型,设计混合阻抗控制器,实时调节矫形器输出阻抗匹配人体膝踝关节生物阻抗,实现人机协同控制。 首先,根据人体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机理和发力机制,研究矫形器系统刚度调节、非线性驱动和能量效率,设计多功能驱动器,能够根据穿戴者运动状况实时改变系统刚度、缓冲地面冲击,并且使矫形器系统具有非线性、模仿人体肌肉功能特性,同时提高系统能量效率。其次,建立基于内部以及外部不确定性的膝踝康复矫形器人机耦合一致性模型,探索内部以及外部不确定影响下的矫形器安全性演变规律,追踪不确定性因素在矫形器系统中的传递途径,构建矫形器一致性稳健设计模型,提高穿戴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再次,探索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源信号融合算法,实现穿戴者运动意图准确识别,建立多模输入机器学习模型,实现膝踝康复矫形器康复辅助功能等级配置,设计混合阻抗控制器,实时调节矫形器输出阻抗匹配人体膝踝生物阻抗,输出仿生力矩,实现人机协同控制。最后,构建膝踝康复矫形器多传感器系统,设计矫形器控制系统硬件各组成功能模块,开发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建立矫形器智能康复医疗系统,搭建矫形器物理样机,招募志愿者开展实验研究,验证设计的矫形器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46 电网高压电接续关键技术与装备 针对高压配电网接续金具可靠性低、不停电作业工具自动化水平低等瓶颈问题,建立接续金具力-电-热多场双向耦合有限元电接触模型,揭示多场耦合工况下接触表面的微动磨损机制及疲劳蠕变机理;设计新型的长寿命、易安装、高通用接续线夹,并研究配套智能安装工具技术及装备,包括智能辅助控制、多输出大扭矩紧固技术、主支线夹紧技术等,并完成样机研制、测试,实现试点应用,提升高压配电接续带电作业的无人化、智能化水平。 (1)开展接续线夹的微动磨损与失效研究:综合考虑在不同运行条件的影响,建立风载卡门涡旋导致周期性导线振动、以及电-热-力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建立接续线夹力-电-热多场双向耦合电接触模型、分析及相关试验方法,完成10kV接续线夹表面的微观接触机理、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的金具蠕变和应力松弛失效机理、多场耦合下接续金具的微动磨损失效机理分析;(2)设计新型长寿命、大载流、高通用性永久线夹:研制成套10kV新型接续金具样品,具备弹性变形自锁能力,从而提高载流能力、可靠性及寿命,通用化设计减少了线夹型号,有效减少线夹备品备件压力,提高自动安装工具的适配性;通过3~5种型号适应接火的主导线95~240mm2,引线50~150 mm2线径,最大载流量不低于支线载流量的1.1倍,支持单个自动安装工具就能适配该线夹所有型号的安装;(3)研究配套智能安装工具技术及装备:研制紧凑型多输出大扭矩新型紧固装置,实现小模数带冲击多输出轴齿轮传动系统,以及线夹固定、电动脱扣、主支线夹紧技术;具体参数包括最大紧固扭矩15N﹒m,续航不小于10只线夹安装作业,遥控距离不小于30m,适应主导线截面95~240mm2,引线50~150mm2,工具本体重量小于6kg,满足带电作业要求。 1.有产品 1.有 100万元
47 氢氨零碳融合替代燃料在内燃机上的应用 (1)探明氢氨融合零碳燃料燃烧过程重要中间过程,构建氨融合零碳燃料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实现对着火、燃烧过程的预测。
(2)构建氢氨融合零碳燃料火焰特征基础数据库。为发动机优化设计以及协同控制提供基础燃烧参数。
(3)获得氢氨融合零碳燃料发动机燃烧系统参数优化和排放抑制的最佳控制策略和工程改造方案,设计一台基于氨融合零碳燃料高热效率、高强化度发动机样机(样车)。
(1)以典型氢氨融合零碳燃料为研究对象,解析反应动力学机理,分析不同温度、压力、空燃比条件下,着火、燃烧反应过程中重要自由基变化规律并探索新的反应路径,构建反应动力学模型。
(2)掌握低温、低压条件下点火-火核形成规律;高温、高压条件下火焰特性的嬗变机制;分析燃料热力学性质改变,对湍流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构建火焰动力学特性数据库。
(3)综合进气涡流、转速、负荷等发动机工况条件,并兼顾动力输出、热效率、排放特性等约束条件,提出兼顾多重影响因素综合的氢氨零碳融合新燃料发动机优化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燃烧系统、喷油系统和进气混合系统改进工程方案。
1.有产品 1.有 80万元
48 智能车滑板底盘域控制器的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研发智能车滑板底盘域控制器,指标如下:
(1)基于域控电子电气架构,实现转向、制动、驱动集中控制,做到软硬件分离、功能软件全覆盖、硬件接口全兼容、计算资源分布更合理,达到产业化要求。
(2)线控转向控制精度达到1°,平均响应时间小于100ms,稳态误差<2°。
(3)线控制动控制精度达到0.1兆帕,平均响应时间小于200ms,稳态误差<1兆帕。
(4)线控驱动最小稳定速度小于0.05m/s,响应延时小于150ms。
本项目创新研发了智能车滑板底盘域控制器,通过设计基于域控的智能车滑板底盘电子电气架构,实现对底盘系统的转向、制动、悬架和动力系统的驱动集中控制,突破了传统线控底盘系统中的转向、制动、悬架和动力系统中的驱动分别控制,解决了控制器数量多,布置不便,同时由于系统集成度低造成成本高、维护难等难题。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滑板底盘域控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滑板底盘的功能需求,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并设计新型电子电气架构体系。(2)域控制器硬件开发。综合考虑算力、功能、成本、可靠性、便捷性等需求,结合结构设计与热管理等要求,开发域控制器硬件。(3)域控制器软件开发。实现横向纵向垂向线控执行控制、车辆运动状态控制、舒适性控制等功能,满足对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架的协同控制。(4)域控制器试验和标定。通过SIL、HIL、VIL等试验手段,分别对域控制器进行软硬件的功能验证、bug标定、性能试验及优化验证,以及对域控制器进行可靠性、耐久性等进行验证,使其达到产业化的要求。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49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的超快烧结工艺开发 开发超快升温(≥1000℃/min)和高压(≥50MPa)相结合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烧结工艺,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克服长时间高温烧结带来的挥发性组分损失和致密度下降问题,助力高质量固态电解质的低成本、快速制备。主要指标包括:开发1-2种烧结助剂,压缩烧结时间至分钟量级,实现固态电解质的相对密度≥90%,离子电导率≥0.5 mS/cm。 针对传统高温烧结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引起的挥发性组分损失和致密度下降问题,本项目开展如下研究:
(1) 开发超快升温和加压相结合的固态电解质制备工艺,总结出烧结温度、升温速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对固态电解质致密度、锂元素挥发率的影响。
(2) 基于超快烧结技术,探索烧结助剂对固态电解质致密度和离子电导率的改善作用。
(3) 组装固态电池,评价固态电解质的临界电流密度和电池循环性能,为高性能固态电池提供材料基础。
2.有专利 1.有 10万元
50 应用于光刻机物镜微位移调整的高性能压电马达研究与开发 1)面向光刻机物镜微位移调整系统,完成特定空间约束下的压电马达构型设计;2)研究压电微位移输出机理并建立理论模型 3)揭示压电马达定、动子能量传递规律,给出阻抗匹配原则;4)开发压电马达样机,并实现压电马达致动器指标:空间尺寸:70 mm×32 mm×16 mm,驱动电压≤100V, 推力≥50N,行程≥ 13mm,空载下最高速度≥ 2.0mm/min,最小步进≤20 nm。 主要研究内容一:压电马达的构型方法研究。
研究压电马达传动机构形状与性能的协同设计与调控技术,建立面向光刻机物镜微位移调整的压电马达几何模型及其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不同构型下刚度随频率变化规律,完成定子频率与刚度匹配,形成目标性能的定子构型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二:压电马达工作机理和理论模型研究。
研究定动子粘滑驱动的机理,分析主动件和从动件间的运动关系,建立驱传动系统机电等效模型,结合数值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输出性能的影响,为目标性能输出的机电系统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三:压电马达定、动子能量传递规律及阻抗匹配机理研究。
研究定子动态响应特性及其随机电参数变化规律,建立系统振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定动子之间摩擦能量传递规律,给出定动子间力和位移传递和匹配原则。

主要研究内容四:压电马达制造工艺研究。
研究驱动接触摩擦层与驱动性能的匹配关系及其形貌可控的成型技术,提出零部件尺寸及形貌要求并进行尺寸链分析,给出定动子精密配合运动技术要求。研究压电马达模态振动及驱动性能的测试方法,形成面向光刻机物镜微位移调整系统的压电马达批量制造工艺方案。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51 成盐反应分节式连续流反应器内气-液-固多维耦合流场特征及放大规律研究 克服现有成盐反应器反应停留时间难以调节、大量局部反混现象和流动死区、混合效果差等缺陷,设计一种竹节式分段结构连续流反应器,采用现代非线性分析手段及测试技术,对多相作用下环向和轴向流动尺度特征进行细致化研究,获得反应停留时间分布和混合性能的各项影响因素,确定反应过程强化的科学原理和放大规律,基于碱促进的氯代烷消除反应流程,开展样机研制,样机性能相比于釜式反应器反应生成的无机盐不影响连续流反应工艺,产品收率提高20%,三废量减少30%。 本项目以分节式连续流反应器内影响多相耦合的微观水力特性为研究对象,对反应器内气-液-固多维耦合流场特征及反应强化规律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反应器内流动混合特性及反应均龄特性研究,基于经验法则、停留时间分布理论以及均龄理论等多种方法对反应器内的物料混合性能进行评估,探究影响反应器内介质流动、混合以及停留时间等特性的因素,利用响应面分析,探究不同因素之间的复合作用对混合、均龄性能影响规律。
(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气-液-固多相耦合系统进行流动尺度结构、聚团尺度结构和设备尺度结构等多尺度结构进行系统细致的研究,获得反应过程强化机理和放大规律,确定设计方法。
(3)基于氯代烷消除反应的设计理论的适用性及可靠性研究。
有,不少于5万元 1.有产品 1.有 25万元
52 草酸二甲酯(DMO)脱羰合成碳酸二甲酯(DMC)技术开发 1. 基于煤制乙二醇合成路线,完成草酸二甲酯脱羰制碳酸二甲酯催化剂技术研发。
2. 草酸二甲酯转化率大于95%,碳酸二甲酯选择性大于95%,催化剂稳定性超过200小时。
3. 实现催化剂量产。
碳酸二甲酯具有无毒、易生物降解和高透明等特点,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成分,在医药、卫生及高端制品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目前市场缺口较大。本项目拟基于煤制乙二醇路线,研发草酸二甲酯脱碳制碳酸二甲酯催化剂技术和工艺,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可控、经济效率高等优点,符合现代绿色化工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催化剂的合成采用浸渍法、吸附法、共沉淀法等手段制备碱金属负载催化剂,筛选SiO2、Al2O3、MgO、ZSM-5、ZrO2等载体,调控碱金属担载量,优化各项催化剂制备参数。2.关键工艺参数优化建立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筛选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催化剂,摸索优化各项工艺参数(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物浓度和空速等),考察催化剂长周期运行稳定性,完成草酸二甲酯连续脱羰制碳酸二甲酯反应工艺和催化剂技术研发,实现催化剂量产。3.催化反应机理解析依托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对不同工艺参数下反应前后的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催化剂物相结构;通过XPS研究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特性,获取催化剂表面金属原子价态和中间物种信息;采用XAFS研究金属原子配位情况等,解析催化剂反应机制。 1.有产品 1.有 100万元
53 PEM电解水负载型低依催化剂开发 PEM水电解制氢技术具有工作电流密度大、能量效率高以及动态响应速度快的优点,是极具潜力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作为PEM电解水的核心部件,铱催化剂当前面临着资源有限和成本高的问题。该项目以“降本”为导向,发展PEM电解水低铱催化剂制备新技术;同时探明低铱催化剂活性位结构、载体结构、催化层结构及膜电极制备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此指导高性能低铱催化剂及膜电极的理性设计,实现PEM电解水“降本增效”的目标。 1. 发展至少1款负载型低铱催化剂制备方法,实现单批次制备不少于300克;支撑合作企业开发相应的低铱催化剂或膜电极产品 2.优化催化剂和膜电极制备参数,实现PEM电解水膜电极性能:Ir载量≤0.8 mg/cm2, 膜电极性能满足≤1.9 V@3A/cm2 ;2.0 A/cm2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2000小时,电压衰减不超过10 %。3. 揭示低Ir基催化剂在长运行过程中的结构演变、活性调控和老化机制,为发展高性能的低Ir催化剂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54 高性能高安全水系金属空气电池表界面调控及应用研究 面向安徽新能源汽车对电池性能和安全方面的需求,以水系铝/锌/镁-空气电池为对象,针对电极材料制备、反应界面失稳、电池结构优化等问题,开展微观结构设计、电极界面调控和多因素耦合下的性能演化机理研究,揭示表界面结构、外场作用及运行工况对电池系统的协同作用机制,为高性能高安全的新型水系金属空气电池构建及产业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本项目围绕高性能高安全水系金属空气电池中的电极表界面调控及应用,拟开展以下工作:一、充放电过程中表面特性和界面微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制备合理的金属电极及空气电极并开展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原位光学平台、离线表征等手段监测电极界面演化过程,构建跨尺度电化学-传质耦合模型,获得界面微环境处的离子浓度、电场分布等详细信息,揭示电极表界面演化机理;二、界面微环境调控对反应界面稳定性影响。研究电解质优化、外场引入等对界面微环境调控的影响,结合实验表征和数值模拟,阐明实现反应界面动态稳定的调控机制;三、多因素耦合下电极表界面性能优化。基于构建的电极及表界面动态调控方法,测试在不同运行工况、电池结构等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阐明多因素作用下的性能演化机理,为高性能电极开发和运行策略管理提供设计准则;四、基于界面稳定电极的二次电池实用化方案探索。依据设计准则构建水系金属空气电池,通过外场和运行工况优化,开发高性能电池原型并开展作为动力电池示范应用研究。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55 超薄大尺寸玻璃导光板的超快激光高效制备及装备研制 针对有机材质(如PMMA,PC,MS等)导光板存在刚度低、易变形和热稳定性差等缺陷,难以满足超薄超大显示器以及室外显示(如车载显示)等需求,本项目充分利用超快激光脉冲能量高及热效应小等优点和玻璃材质的特点,研制一套用于超薄超大玻璃导光板的高速高精度超快激光旋转加工装置,解决超薄超大透明玻璃导光微孔阵列制造中的关键难题,提高玻璃导光板的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实现超薄超大玻璃导光板的量产与应用。 1、跨尺度高速高精度超快激光旋转加工装备的搭建。研究由超快激光、高速旋转模块、高速光开关、光束整形矫正模块组成的超快激光旋转加工系统;探索适用于旋转加工的光束生成和调控方法,分析大尺寸加工中多光束畸变与扫描位置、光束稳定性与设备振动响应的关系;利用光束整形技术实现聚焦光斑畸变补偿和微孔结构的精确调控。
2、超快激光旋转加工玻璃的机理及工艺研究。研究单光束瞬态加工过程中脉冲能量、脉冲数量、光束聚焦质量与微孔形貌之间的关系;研究高速旋转状态下脉冲数量、旋转速度等对微孔侧面锥度的影响,得出微坑形貌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超快激光旋转加工系统加工臂旋转速度、载物平台进给速度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匹配方案,实现阵列微孔形貌的精准调控。
3、大面积透明玻璃导光微孔阵列结构设计及应用研究。研究不同微孔结构(如直径、锥度、表面粗糙度等)的导光性能,结合并行光束分布特点,进行玻璃导光微孔阵列的优化设计;研究超快激光加工微孔阵列分布与导光性能的关系模型;探索加工中振动离焦、加工后微孔残渣去除等工艺对透明玻璃导光板成型的影响,形成玻璃导光板微孔阵列制备专用工艺,并将玻璃导光板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56 基于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薄膜的分子设计与可控合成 ① 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设计合成具有单一孔径分布的聚酰亚胺薄膜;
② 明确聚酰亚胺孔径大小与不同气体组分分离效率的构效关系;
③ 在提高气体分离效率的同时,同时提薄膜的气体渗透性能;
④ 通过分子结构优化,实现以下综合指标:H2渗透系数≥100bar,H2/CO2≥20,H2/CH4≥70,H2/N2≥50; CO2渗透系数≥10000bar,CO2/CH4≥100,CO2/N2≥80; N2渗透系数≥800bar,O2/N2≥10.
聚酰亚胺凭借其出色的耐热和力学性能,在气体分离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如巴斯夫公司的matrimid 5218和赢创公司的p84,因其链段堆积紧密、自由体积较小,使得在分离常规气体及烯烃/烷烃时效率受限。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聚酰亚胺分离膜材料至关重要。本项目旨在发展创新合成策略,制备具有高气体分离效率的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具有微孔结构的单体,合成具有均一孔径分布的交联型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2研究孔径结构与气体分离效率之间的构效关系,优化薄膜性能;3调控单体结构,使分离膜兼具良好气体渗透性和高气体选择性。总之,本项目期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 2.有专利 1.有 10万元
57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关键措施之一,但不恰当的分流直径和路径可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本项目拟纳入5家省级三甲医院3100余例接受TIPS的患者资料,收集患者手术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血流动力学数据,利用仿真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手术前后的门静脉流体力学参数,并在人工智能辅助下,利用海量数据进行模型校正,最终建立一套用于TIPS分流道选择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1)建立肝静脉-门静脉系统三维影像模型,快速实现不同组织分割和重建,明确各血管位置、走行和比邻关系;
(2)建立几何模型模块、流体力学计算模块、后处理模块的计算平台;
(3)模拟不同直径支架以及不同分流路径的分流模型,划分血液网格并设置参数,获得三维血管模型的压力分布和血流分布,为TIPS手术分流路径和支架直径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4)建立基于液压驱动血管流动模拟装置,进行体外研究并验证智能辅助系统的准确性;
(5)人工智能辅助下应用临床数据验证该系统的准确性,并进一步优化;
(6)进一步实现术中智能辅助穿刺,自动计算最优穿刺方案并实时指引最佳穿刺路径;同步模拟分流状态,实现可视化疗效精准评估。
1.有产品 1.有
58 面向芯片高精度键合各向异性导电胶(ACF)的制备与性能提升 面向芯片高精度键合需求,系统开展高性能各项异性导电胶的制备与性能调控研究,通过毛细管力诱导导电微球填充多孔胶膜, 实现具有导电微球阵列分布的高性能各向异性导电胶,以提高电极对导电粒子捕获率,降低接触电阻,周期阵列排布的导电粒子降低了ACF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相邻电极短路问题的概率,实现了高分辨率的芯片封装键合的要求。 (1)预固化胶膜性能调控及其对微球填充效率影响机理研究: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制备预固化胶膜,调试胶膜参数与制备工艺,获得适用于纳米压印技术的可大规模量产的预固化胶膜,通过对孔洞几何参数的调节与优化,归纳阵列孔洞形貌调控微球填充效率机制,实现低接触电阻(≤10mΩ/mm2)微球分布的ACF,将不同粒径导电微球粒子填充到多种尺寸参数的胶膜中,制备多种高精度键合ACF,总结胶膜固化程度、力学性能、孔洞分布参数对微球填充率的调控规律,优化预固化胶膜的综合性能参数。(2)毛细管力自组装调控微球填充阵列孔洞研究:采用毛细管力自组装驱动导电微球填充阵列孔洞,通过调节微球分散液浓度、自组装参数等因素优化毛细管力的机制,提高导电微球粒子在图案化阵列胶膜中的组装效率(≥5mm/min),获得具有高组装率(≥98%)的具有周期阵列排布导电粒子的ACF,探索毛细管力调控微球填充的影响机理,归纳分散液界面张力对微球填充率的调控规律。(3)高分辨率ACF封装测试:测试周期性阵列排布导电粒子ACF封装性能,探索不同预固化胶膜封装条件,降低封装温度(≤100℃),提高封装强度(剪切强度≥300MPa),实现高空间分辨率(≤6微米)稳定的电气传输。 2.有专利 1.有 70万元
59 硅基中微量元素复合叶面肥的研发与应用示范 针对安徽省长丰草莓、葡萄等经济作物产因缺乏中微量元素导致的产品质量不佳的问题,本项目拟利用纳米材料表面粗糙度工程,设计制备具有叶面超强附着力的硅基中微量元素复合肥。通过控制载体材料的粒径及表面性质,研究作物对硅基纳米肥料颗粒的吸收途径,揭示其可能的传输机制;最终实现镁、钙、硼、锌、钼、铁、锰、铜等营养元素的靶向递送,大幅提高我省草莓等经济作物的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 (1)构筑多孔硅基材料载体,实现粒径、表面粗糙度等的可控制备:载体的构筑主要包括对溶剂选择、时间、浓度、温度、pH值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合成参数的控制;同时包括硅基载体颗粒尺寸、表面粗糙度、孔径及孔隙率、壳层厚度等结构参数的控制。(2)硅基肥料载体对营养元素的负载及释放:通过物理(减压蒸发法)及化学(养分原位构筑)两种负载方式实现对中微量营养元素的高效负载;探究硅基肥料所含营养元素在不同pH下的原位释放行为,为探究硅基肥料在作物体内的传输规律以及揭示作物如何利用吸收硅基肥料可能存在的机理提供理论支撑。(3)研究叶面硅基肥料载体在作物叶面附着与强浸润:控制硅基肥料表面的粗糙度,实现硅基载肥料在作物叶面的高效附着,通过表面粗糙度的对比实验研究,筛选最优载体实现营养元素对植物的长效供给;(4)研究硅基载体材料在作物叶面体内的传输行为,实现对靶精准施肥:考察载体负载的营养物质在作物体内的传输以及作物细胞对纳米肥料颗粒的吸收途径的关联,揭示其可能的机制。考察营养元素在作物根、茎、叶和籽粒部位的二维分布,探讨其相互关系。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60 一种热响应灭火微胶囊及贴片研发 1.实现灭火微胶囊大小、壳厚和核壳材料及其共混物的精准调控;
2.明确微胶囊受热爆破灭火剂相变释放特性;
3.量化胶囊爆破灭火剂高速喷出协同灭火效果;
1)基于主动激励流动聚焦灭火微胶囊成型机理研究
研究通过主动激励流动聚焦微流体技术将全氟己酮灭火剂封装在阻燃外壳材料中,主要包含:主动激励流动聚焦液滴制备机理与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过程参数如流体流量、振动频率和三相流体物化参数如粘度、密度对表面扰动波长及射流破碎长度的影响;胶囊核壳材料及其共混物的成分影响研究,通过核壳材料及其共混物的搭配研究调控灭火微胶囊的储存和灭火性能,通过增加芯材扩散路径以及提高聚合物链的填充密度来阻止芯材挥发;灭火微胶囊外壳成型固化调控研究,通过优化胶囊成型固化方案及装置研究,抑制固化时胶囊内核偏心问题。

(2)灭火微胶囊热激发微爆炸临界作用点实验研究
微胶囊爆破临界温度作用点研究,进行灭火微胶囊内核灭火介质物理状态研究,探究微胶囊灭火介质受热相变蒸气压与壳材强度之间的竞争机制,定量分析灭火剂相变以及释放过程。
(3)微胶囊爆破灭火剂高速喷出协同灭火机理研究
灭火剂高速喷出协同灭火机理研究,量化由于内压增加拓宽灭火介质的作用范围,通过分析爆破后灭火介质的动力学、热力学行为揭示灭火微胶囊微爆炸后二次液滴碎片的降温特性,通过微爆炸现象探究灭火剂高速喷出协同灭火机制;

1.有产品 1.有 30万
61 砜吡草唑中间体3-溴噁唑啉的连续合成研究 通过本项目拟实现以下两个目的:1)3-溴恶唑啉的三步连续制备,无需进行分离操作;2)通过连续流技术,强化气液传质,降低原料氟利昂的使用,减少废气的产生。 1)通过管式反应器,实现乙醛酸与盐酸羟胺缩合,高选择性连续合成乙醛酸肟;2)通过微通道反应器,实现乙醛酸肟与液溴反应,连续合成二溴乙醛肟;3)通过动态管式反应器,实现二溴乙醛肟与氟利昂反应,连续合成3-溴噁唑啉 1.有产品 1.有 30万
62 面向柔性制造的单驱自适机械手设计及其原态抓取技术研究 以解决异状零件自适应抓取与快速精密定位的痛点问题为目标,探索新型单驱并联夹持器的构型设计、夹持力感知、稳定抓取控制以及异状零件一致性装配定位等关键技术。通过建立基于单驱并联机构的多指自适应夹持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发出新型自适应机械手产品,实现在形位信息不完整下对不同类别异状零件的自适应稳定抓取和免二次校准的敏捷装配,为智能制造柔性装配提供原创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 本项目拟重点开展单驱自适应夹持器的设计和优化、夹持力感知与控制、异状零件自适应稳定抓取策略、及柔性装配的一致性定方法等关键技术研究。具体包括:1)研究新型单驱并联自适应夹持机构设计方法--针对夹持器对异状零件的自适应抓取要求,提出新型单驱并联夹持机构构型,实现夹爪的自适应运动和夹持力的均匀分布;2)研究夹持力的精准感知与控制方法--针对异状零件稳定抓取时夹持点位置变化,提出基于压阻敏感元件的夹持力一致性感知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标定与误差补偿方法;实现夹持力一致性精准控制。3)研究基于自适应夹持器的异状零件稳定抓取策略--通过对柔性装配中零件的抓取区域质量评估,建立信息不完整场景下异状零件的动态自适应稳定抓取与特征识别方法;利用柔性夹持器的形状自适应特性,提出单驱自适应夹持器的原态稳定抓取方法,确保零件位姿抓取前后不变,实现免二次校准的高效装配定位操作。4)研究基于单驱并联夹持器的精密柔性装配技术--分析夹爪与零件交互作用的力位关系,基于原态抓取构型,建立装配定位误差的消除机制,实现柔性装配操作中异状零件的一致性精确装配定位。 1.有产品 1.有 20万
63 激光熔覆铜基复合材料研发及其动态力学性能调控 为有效提升铜材料耐磨性及冲击强度,项目通过激光熔覆和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开发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材;通过应变率-温度耦合响应分析,构建非线性本构模型,揭示应变硬化、温度软化及应变率强化间的竞争机制,阐明冲击损伤与温度、应变率等本构参量关联规律;筛选抗冲击性能敏感参数,构建工艺-微结构-抗冲击性能间的非线性映射,通过工艺参数组合优化,实现动态力学性能调控;将工艺及材料在企业推广,抗冲击性能提升10%以上。 项目结合激光熔覆工艺,开发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材,揭示材料力学行为并进行动态力学性能调控。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激光熔覆和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在铜基体上实现陶瓷颗粒增强体原位合成;(2)开展宽温域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获取不同温度、载荷及熔覆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应变样本空间数据;(3)考虑应变率强化、温度软化等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构建基于温度和应变率相关项引入的非线性本构模型;(4)结合微观结构、界面特征和陶瓷颗粒分布趋势等,揭示损伤过程微结构演化与应变、应变率等本构参量的关联机制;(5)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工艺-微结构-抗冲击性能间的非线性映射,实现动态力学性能调控。项目实施对于保障铜基复材构件服役安全意义重大。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64 燃料电池汽车热-电多域耦合能量转换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以国家双碳承诺和安徽省汽车首位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牵引,拟研究燃料电池汽车热-电多域耦合的复杂能量转换和利用难题,开发动态工况下的协同控制策略。
(1)揭示燃料电池汽车多输入多输出的热-电耦合机理和动态响应规律,将低温环境下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总能效相比传统方法提升3%以上。
(2)开发适用于燃料电池热-电多域融合控制的多核芯片控制器软硬件平台,将实现不低于3个200MHz主频CPU的并性计算能力。
本项目将从燃料电池汽车热电耦合能耗机理分析和建模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次上全面分析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过程中的能量与热量消耗,多尺度全方位降低汽车能耗并兼顾热舒适性和低温环境适应,形成多目标优化的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热量综合控制理论与方法。
(1)面向控制的燃料电池热-电耦合动态模型
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动态模型与车辆整车动态模型进行融合形成一个综合的动态系统,研究燃料电池效率可调范围内的燃料电池系统与冷却液的热量传递模型、动力电池自生热与冷却液热交换相结合的温度变化模型、空调系统从燃料电池冷却系统获取热量的热交换模型,建立三者之间的热量耦合的动态模型。
(2)基于热-电综合优化的实时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优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综合能耗最优性能指标和评价函数,形成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然后设计全局最优算法求解动力系统综合能量和热量流的动态最优解,并研究基于分层优化的热电耦合控制方法。
(3)基于多核芯片的燃料电池热-电多域融合控制器软硬件平台
开发基于新一代多核芯片的燃料电池系统-整合融合控制器平台,基于多核高算力芯片,可以建立对时间敏感度高的燃料电池热量和能量动态工况下的协同控制实车实现。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65 基于微纳气泡强化的污染水体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项目拟开发基于微纳气泡强化的生物处理-深度去除集成技术,通过微纳气泡协同强化原生生物功能、提高深度去除效率,低成本且高效的实现污染水体中常规污染物和毒害微污染物的去除,达到污染水体水质的提升和生态的修复,为我国4000余条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保障了地区用水安全,兼备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很好的产业化推广价值。 针对污染水体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用水困难等问题,本项目拟开发基于微纳气泡强化的生物处理-深度去除集成技术,通过利用微纳气泡强化污染水体中原生微生物/植物的功能,调控富集功能微生物菌群、增强水生植物代谢,实现常规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和生态环境修复;开发微纳气泡强化的非均相催化技术,对污染水体中残留的难降解毒害微污染物进行强效深度去除,保障地区用水安全。 2.有专利 1.有 10万元
66 阻燃高耐磨低滚动阻力轮胎橡胶复合体系设计及应用 1、阻燃性能:
(1)胎面、胎侧胶极限氧指数LOI>24%; (2)喷火枪(外焰温度1250-1350℃)离火自熄或者持续燃烧时间小于10S。
2、物理机械性能:
(1)胎面胶拉伸强度>20MPa,伸长率>250%,阿克伦磨耗<0.2cm3/1.61km; (2)胎侧胶拉伸强度>16MPa,伸长率>350%,阿克伦磨耗<0.2cm3/1.61km,弯曲疲劳寿命>80000。
研究内容:
(1)设计制备阻燃、导热、低动态力学损耗的通用橡胶复合材料
(a)研究合成新的阻燃剂;
(b)在上述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通用橡胶、阻燃体系、补强填充剂及其它配合剂,进行配方的优化设计,从而制备出阻燃、导热、低动态力学损耗的通用橡胶复合材料。
(2) 通用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在提高阻燃抑烟性能的同时,材料的导热性能提高,确保其具有低的动态力学损耗,兼顾其工艺性能、服役性能和机械性能。
(a)研究橡胶复合材料的阻燃、导热及抑烟减毒性能。
(b)研究橡胶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探讨新材料的引入对其内耗性能的影响,从而研究其生热性能、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
(3)研究橡胶复合材料的热解、阻燃抑烟及导热机理
1.有产品 1.有 10万元
67 含氟废液处理专用分离膜 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指出绿色智能化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围绕“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各类含氟试剂在半导体、显示、锂电池等制造工业过程中被大量使用,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不言而喻。本项目拟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设计新型分子筛薄膜功能膜材料,以期通过构筑具备活性位点的精细限域孔道,实现在低压下操作获得较高氟选择分离效率,应用于废水除氟。 (1)分子筛设计与制备
所设计分子筛具有下述特点:在待分离溶液中,分子筛晶体结构和组成稳定、分子筛孔腔至少是连贯的2D或3D结构、孔几何尺寸大于水分子尺寸、不形成额外的传质阻力、具有大量的可以氟相互作用的活性位点,包括形成氢键、静电、配位等。
(2)分子筛膜的合成
除采用混合基质膜的常规制备方法外,探索分子筛晶体在膜孔内原位生长的可能途径,即分子筛前驱体和晶种参与膜孔结构形成后,再进行晶化。
(3)膜性能评价
主要考察指标包括:膜的渗透系数、截留率、选择系数等。探究孔几何尺寸与化学组成等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传质机制。
1.有产品 1.有 10万元
68 合肥市流脑基础免疫策略转换对流脑防控效果影响的研究 1.了解疫苗策略调整后流脑的发病率、菌群变迁并分析菌群变迁的影响因素,评价疫苗转换对流脑防控效果的影响;
2.流脑策略调整后,动态监测全人群流脑带菌率、抗体水平,分析策略调整对全人群带菌率和抗体水平的影响,预测流脑未来的发病风险;
3.通过比较不同免疫策略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科学选择流脑基础免疫接种的最优方案;
4.为A+C结合流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提供政策依据。
1.持续对合肥市流脑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脑脊液、咽拭子等生物标本监测其带菌情况,掌握流脑疫苗策略调整前后,流脑的流行特征及菌群变迁情况;
2.疫苗策略调整前、调整后1年、2年,在合肥市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1~岁、5~岁、10~岁、15~岁、20~岁、30~50岁年龄组常住人口,监测其带菌率和抗体水平,了解全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时期流脑带菌率和抗体水平,分析疫苗策略调整对合肥市流脑带菌率和抗体水平的影响;
3.以合肥市12个县(市)、区为研究现场,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6月龄至12月龄儿童,根据其自愿选择的流脑疫苗基础免疫类型,将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到以下三个队列:2针A群多糖流脑疫苗组、2针AC结合流脑疫苗组、1针A群多糖+1针AC结合流脑疫苗组(通过匹配的方法使三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地区上具有可比性)。跟踪随访三组人群在流脑基础免疫完成后1个月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并随访1年、2年后抗体的持久性,分析不同接种策略流脑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有,不少于120万元 2.有专利 2.无
69 Nano-ET——纳米包被T细胞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的新技术 (1)建立纳米包被单细胞技术工艺,获得包被的供体T细胞
(2)明确包被的供体T细胞延缓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
(3)阐明纳米包被通过免疫隔离阻止供体T细胞与宿主APC间共刺激信号的形成是延缓GVHD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
(4)明确包被的供体T细胞具有移植物抗肿瘤(GVL)作用。
(5)揭示包被供体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Fas-Fas配体和穿孔素-颗粒酶途径发挥GVL效应的分子机制。
(1)建立纳米包被单细胞技术工艺,研究纳米包被对T细胞表征与功能的影响。收集健康人外周血,进行T细胞分选扩增培养。采用生物亲和性材料单细胞纳米包被,分析包被率、包被T细胞表面形态、电位、增殖、分泌等功能。
(2)研究纳米包被的供体T细胞对小鼠GVHD临床症状和生存率的影响。选择BALB/c小鼠(H-2d)为受体小鼠,尾静脉注射包被人外周血T细胞。阐明纳米包被供体T细胞减轻GVHD临床症状,延长生存率及改善免疫功能。体外研究包被供体T细胞与宿主活化APC间共刺激信号变化。阐明纳米包被阻止供体T细胞与受体APC间活化共刺激信号的形成是改善GVHD的主要分子机制。
(3)研究包被供体T细胞对AML模型小鼠GVHD及GVL效应。选择NOD/SCID小鼠为受体小鼠。给予小鼠静脉接种WEHI-3B细胞及包被的人外周血T细胞。明确包被供体T细胞对AML模型小鼠兼有减轻GVHD和GVL效应。体外研究包被的供体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及分子机制。
(4)研究包被供体T细胞对临床AML患者GVHD及GVL效应的初步临床验证及评价。发起临床研究者的研究,制定研究方案,经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收集少量病例,初步验证包被供体T细胞GVHD及GVL效应。
有,不少于20万元 2.有专利 1.有 20万元
70 临床组织病理切片人工智能质量检测系统 本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用于检测临床组织病理切片质量的人工智能方法与系统的PC端检测软件,用以实现临床病理工作中的切片质量检测与控制,提高切片质量评估效率。 在光学IQA研究的基础上,将CNN引入到病理切片图像的质量评估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拥有的海量的数据,强大的计算资源以及更先进的算法,将临床病理工作中现存的切片质量管控难、工作量大以及人力主观依赖性强等问题有效解决,使用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对输入的病理切片的彩色二维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根据提取到的特征判断输入的病理切片的彩色二维图像是否为异常病理切片图像,并被具体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上述的用于检测临床组织病理切片质量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即通过病理学人工智能在PC端进行切片质量评估,从而大大提高切片质量评估效率。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71 MDSS调控卒中偏瘫者缘上回-前运动皮层-初级运动区神经环路改善手部表征的疗效价值研究 1.研究利用第一代指部感觉刺激器(DSS;又叫肌痉挛缓解器)实施的指部感觉刺激(MDSS)疗法对卒中偏瘫者大脑缘上回-前运动皮层-初级运动区(SPM)环路功能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理;2.研究MDSS干预对卒中者偏瘫侧手部精细运动的改善机理并试验得出长周期改善效果结论;3.分析SPM环路功能与手功能改善的互作关系;4.开发出第二代自动化DSS产品,申报发明专利≥1项;5.发表高质量SCI论文≥2篇。 卒中系成年人首要致残原因,其手功能是康复难点。本团队开创的MDSS是专用于卒中康复新疗法。2020年起用DSS治疗卒中者500余例,显著改善了手功能。MDSS对卒中的有效性已获验证并发论文。但第一代DSS需他人手持,逐个刺激5指,费时费力,刺激强度不易控制,难长时间持续刺激,弱化了疗效;且MDSS作用机制不明。缘上回-前运动皮层-初级运动区(SPM)环路与手功能关系密切。拟将100例卒中偏瘫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常规康复+MDSS组,干预3疗程,以1.量表:FMA-UL、ARAT评上肢及手功能;MBI评日常能力; 2.功能磁共振、近红外光谱(fNIRS)多模态测(1)脑网络:①SPM环路无向连接强度、及有向连接方向;②逐步功能连接(SFC):揭示SPM环路到高级跨膜态认知脑区的层级信息流;(2)兴奋性:脑激活度、偏侧指数(LI)、脑区功能贡献度(FCD),探讨MDSS作用机制。3.造出自动化DSS产品(适用不同手型,可连续30 min同时电动精准机械刺激5指),申报发明专利≥1项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72 基于肝癌类器官标本库筛选中药单体及壳聚糖载药纳米颗粒的设计及转化应用 依托已建成的肝脏肿瘤类器官标本库,结合生物信息学、单细胞测序及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寻找治疗靶点、筛选具有抗肝癌作用的中药单体,并明确抗肝癌机制。进一步根据中药单体的结构,进行壳聚糖载药纳米颗粒的设计和合成,明确载药颗粒靶向肿瘤能力及细胞毒性。选择靶向肿瘤特异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的载药纳米颗粒,组装成药,用以申请专利,依托合作企业进行成果转化,联合成立公司,开发精准、高效、毒副作用低的抗肝癌药物。 依托已建成的肝脏肿瘤类器官标本库,筛选中药单体,并构建壳聚糖载药纳米颗粒,研究其靶向肿瘤能力、抗癌疗效及抗癌机制。(1)以肝癌类器官为实验材料,筛选有效中药单体。(2)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及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明确中药单体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临床样本肝癌类器官、小鼠肝癌模型、体外肝癌细胞株验证中药单体的作用机制。(3)壳聚糖载药纳米颗粒组装的条件摸索:通过调整药物浓度、pH值等参数,在溶液中组装纳米颗粒,并考察不同环境中纳米颗粒的稳定性。(4)以正常肝脏组织类器官和正常小鼠为实验材料,判断载药颗粒的细胞毒性。(5)验证壳聚糖载药纳米颗粒靶向肿瘤的能力:体外实验,将正常肝组织类器官与肝脏肿瘤类器官混合培养,验证载药颗粒的靶向肿瘤类器官的能力;在体实验,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给药治疗,活体成像技术在体验证载药颗粒在小鼠体内分布情况、靶向肝肿瘤的能力。并在不同时间段取材,各重要脏器置于活体成像仪中成像,观察载药颗粒在各脏器分布,验证其靶向肝脏肿瘤的能力。(6)依托合作企业进行成果转化,联合成立公司,开发出靶向肿瘤特异性好、抗癌疗效强、毒副作用低、生物相容性好的抗癌药物。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73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智慧急救体系构建与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本项目拟构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智慧急救体系,有效整合胸痛救治单元、胸痛中心、120 系统和相关医疗资源,实现胸痛患者救治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职能辅助诊断、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患者提供快速救治通道,最大化节约救治时间,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策略研究,提升医院对心脑血管疾病总体诊治水平和转诊能力,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 针对当前胸痛中心普遍存在的数据人工采集工作量大、数据不全、信息孤岛问题,借助信息化技术赋能胸痛协同救治,实现胸痛患者救治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胸痛患者院内外一体化智能管理,进一步提高救治效率,改善医疗服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依托三级医院胸痛中心,构建互联网+智慧急救一体化平台,形成“互联网+报警、受理调度、分诊转运、危急重症救治”四位一体的数字化急救生态体系,实现患者救治全程的数据自动采集,院前、院中多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和质量。(2)基于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胸痛患者危险程度自动研判、治疗流程智慧引导和诊治方案辅助决策。(3)开发手机APP智慧急救诊断辅助软件,医生与患者通过在线交流实现对高危胸痛患者出院后的规范随访,每次随访相关检查结果数据自动上报胸痛中心。(4)研究制定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策略,规范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方案,优化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流程,提高心脑血管患者自身康复管理水平。 有,不少于20万元 1.有产品 1.有 5万元
74 国产医用液相串联质谱仪的云平台研发 1. 建设国内高质量 LC-MS 数据图文对;
2. 构建国内首个医疗多模态质谱分析大模型 Spectrometer-GLM;
3. 提出在大模型回答中使用知识图谱和RAG结合,增强语言大模型回答准确性;
4. 利用质谱知识图谱构建思维链提示增强大模型疾病演化路径推理,解释疾病致病机制。
本课题拟结合LC-MS数据、大语言模型、知识图谱和质谱云平台,围绕质谱数据驱动下的疾病智能诊断和病理病机开展以下研究:1.多模态质谱大模型的构建辅助疾病诊断(1)研究大模型对色谱图整体的分析和理解,并给出合理意见。(2)提供化合物质量信息和结构解析。 (3)推断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级别。2. 使用大模型思维链(Chain-of-Thought,CoT.)和LC-MS知识图谱探索疾病演化路径推理,揭示疾病发病机制和病理病机。(1)质谱知识图谱和RAG技术增强大模型。 (2)CoT.技术辅助疾病演化路径推理。(3)大模型补全质谱知识图谱。 有,不少于10万元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75 基于活性可调生物正交化学的双功能多肽修饰骨科植入材料研制    当前含抗生素骨科植入材料广泛应用于骨缺损填补、假体置换等术式中,然而抗生素不仅易产生细菌耐药,较高浓度时还会造成植入材料力学劣化、抑制成骨活性等。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拟研发一款含有双功能多肽的新型骨科植入材料,通过共价栓系的抗菌肽和骨生长肽的精确匹配,使材料不仅可长期抑制细菌生长,同时可促进界面骨再生,形成骨性结合。本研究提出的材料改性策略在骨科植入物的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研究和应用前景。    含抗生素骨科植入材料广泛应用于缺损填补、假体置换等术式,然而抗生素不仅易引起细菌耐药,高浓度时还会造成植入材料力学劣化、抑制成骨活性等问题。针对上述缺陷,本项目拟研发一款含有双功能多肽的新型骨科植入材料。抗菌肽IK8等拟通过可逆生物正交共价键栓系在聚合物表面,实现长期短期兼顾的先后释放;此外,骨生长肽OGP等拟通过稳定的生物正交共价键与聚合物栓系,使材料表面具有优化的骨诱导活性。最终将获得的植入材料可以长期抑制细菌生长,同时促进界面骨再生,形成骨性结合。由于抗菌肽是共价栓系在材料表面,因此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较小。研究内容具体包括:1.对活性多肽栓系方法进行筛查,设计具有可调谐释放活性的亲电配体;2.制备含抗菌肽IK8以及骨生长肽OGP等的植入材料,利用高效液相、红外等研究多肽在材料表面的稳定性,采用抑菌圈、平板计数、活死细胞染色、CCK-8等研究含活性多肽的植入材料的体外抗菌活性、生物相容性等;3.构建兔骨缺损感染模型,开展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研究植入物的抗菌活性、生物相容性等。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活性多肽生物正交共价偶联的材料改性策略在骨科植入物的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研究和应用前景。 有,不少于20万元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76 可气管内表面麻醉加压面罩和多功能气管导管包的开发及其在全麻诱导期的应用 1.研究气管内表面麻醉方案的改进,将气管插管前的气管内表面麻醉在全麻诱导期完成,或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同时完成,以降低患者围术期并发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2.研发可在全身麻醉诱导通气阶段或气管插管时完成气管内表面麻醉的装置,包括可实施气管内表面麻醉的加压面罩和多功能气管导管包两种装置。产品依托合作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生产销售。
3.项目预期申请专利1-2项。发表SCI论文1-2篇。
全身麻醉手术大多需行气管插管,这会引起患者强烈的应激反应,术后咽喉痛(POST)发生率高达62%,不利术后快速康复。目前临床上插管前通过气管内麻醉喷雾器完成表麻,再退出喷雾器完成插管。本课题组近年研究并首次报道,在气管插管前采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气管内表麻可有效降低全麻反应,减少 POST 和呛咳发生率,并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3天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降低医疗成本(成果刊发于BMC Anesthesiology和Anesthesia and Analgesia)。项目重点针对该研究成果,探索气管内表面麻醉时机及相关机理,并设计两种气管内表面麻醉装置,依托合作企业完成样机制作,并招募患者进行临床研究。(1)在全麻诱导人工呼吸过程中完成气管内表麻并减轻麻醉医生扣面罩的力量,研发一种可实施气管内表面麻醉的加压面罩,即在加压面罩上增加经鼻腔置入高流量雾化吸入装置,重点研究对ASA≥3级老年全麻患者术后睡眠和恢复质量的影响;(2)在完成气管插管过程中同时完成气管内表面麻醉,将传统的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通过气管内麻醉喷雾器先完成气管内表面麻醉,再行气管插管的两次操作合二为一,探索其对患者全麻后快速康复和麻醉医生的满意度的影响,研发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包。
项目预期申请专利1-2项。发表SCI论文1-2篇。
有,不少于10万元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77 富含奇数脂肪酸的功能油脂产品开发及其在辅助治疗食管鳞癌放疗中的应用 主要目标:放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的重要手段,但放射性损伤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影响患者治疗和生存。由于奇数脂肪酸的营养补充和潜在抗肿瘤活性,本课题拟开展系统的功能奇数脂肪酸筛选,在细胞、动物水平验证其与放疗/药物联合的抗癌效果。对筛选出的功能脂肪酸,以理化改性技术进行优化再富集,获得奇数脂肪酸含量较高(≥10%)的产物。通过对富集油脂的功能再评价,最终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形式,开展辅助放疗营养干预的临床效果验证。 主要研究内容:全球近半数食管鳞癌/ESCC发病和死亡病例发生于我国,而我省又为传统高发区域。患者普遍面临严重的营养不良风险,营养缺口严重。放射疗法在ESCC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带来的放射性肺炎/食管炎、食管狭窄等毒性会导致或加重营养不良。最终增加放射毒性并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降低放疗敏感性,减少治疗效果。有效的肠内营养(EN)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治疗耐受性、临床结果和生活质量。而针对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尚未形成具体的肠内营养共识,针对性营养辅助治疗需求十分迫切。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所含脂肪酸多为偶数碳原子数,奇数脂肪酸(odd-chainfattyacid)在含量相对较低,但功能却十分关键。奇数脂肪酸含量与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生风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增加富含奇数链脂肪酸的摄入可降低多种消化道肿瘤发生的风险。目前富含奇数脂肪酸的营养治疗对ESCC治疗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在系统筛选奇数脂肪酸在食管癌辅助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围绕功能性奇数脂肪酸在相关来源油脂中进行理化改性富集,开发相关产品十分必要。最终产品通过细胞、动物和临床水平进行效果评价和验证,可为基于奇数脂肪酸的营养治疗模式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基础。 有,不少于10万元 1.有产品 1.有
78 滑膜成纤维细胞脂肪酸代谢介导TLC4驱动B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骨关节炎进展 1.明确OA滑膜脂肪酸代谢水平与B细胞亚群分布及OA进展的关系
2.阐明滑膜SFs脂肪酸代谢驱动B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具体机制
3.揭示滑膜脂肪酸代谢驱动B细胞增殖和分化与OA进展的关系与机制
第一部分:OA滑膜SFs脂肪酸代谢水平与B细胞亚群分布关系的鉴定
1.人类OA滑膜SFs脂肪酸代谢水平的鉴定
2.动物实验明确OA各个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滑膜SFs脂代谢的变化
3.人类OA滑膜组织B细胞亚群分布及差异鉴定
4.动物实验明确OA不同时期滑膜组织B细胞亚群分布及差异
5.分析人类OA滑膜B细胞亚群分布与滑膜SFs脂肪酸代谢强度的关系
第二部分:滑膜SFs脂代谢介导的LTC4驱动B细胞增殖分化
1.人类OA滑膜SFs诱导NavieB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
2.滑膜SFs脂肪酸代谢对NavieB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
3.滑膜SFs脂肪酸代谢介导的LTC4驱动B细胞增殖和分化
第三部分:滑膜脂肪酸代谢介导B细胞促进OA的进展
1.B细胞对OA发生和进展的影响
2.滑膜脂肪酸代谢增强驱动Bnaïve细胞活化与OA进展的关系
3.滑膜脂肪酸代谢介导LTC4与B细胞增殖活化及OA进展的关系
有,不少于10万元 2.有专利 2.无
79 基于介孔结构载药模式构建经皮微针镇痛系统 本研究通过应用硅烯@介孔二氧化硅负载舒芬太尼,开发多种形貌的微针来替代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开发芬太尼缓释-在线监测一体化器件,通过介孔结构载药模式,构建了一种微创、可控、组织相容性好、简单易用的经皮微针镇痛系统,克服传统镇痛副作用多、持续时间短的难题,发展术后镇痛管理新策略,以此为基础建立临床药物镇痛新模式,来满足患者,医院及社会的迫切需要。 1.微针贴片的设计、制备及性能测试:1)设计不同形态的微针贴片:微针长度、形状、数量、尖端角度等;2)微针贴片的工艺和材料选取;3)生物可降解硅烯@MSNs、载有舒芬太尼的硅烯@MSNs的基本组成及结构表征;2.镇痛系统载体的合成制备及性能评价:1)分析负载舒芬太尼的硅烯@MSN载体对肌肉、神经等细胞活力的影响,体外评价镇痛体系的安全性;2)检测舒芬太尼的负载量及在不同激发条件下舒芬太尼的有效释放,明确合适的在体激发功率。3.微针镇痛系统的临床前研究:1)细胞毒性:应用C2C12细胞系和PC12细胞系进行载药体系肌毒性和神经毒性的体外检测,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2)药动学:在小鼠足底切口痛模型中,观察药-时曲线下面积、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末端消除半衰期t1/2z、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计算模拟得出拟合效果、一级参数、房室模型参数及非房室模型参数;3)急性毒性:短时间内多次经皮给药直到最高药量,记录最高浓度,观察现呼吸抑制的情况、贴片部位有无红斑和红肿及局部皮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4)进行镇痛效果评价;5)药效学:测定药物的ED50、LD50,得出治疗指数以评价其安全性,并观察小鼠是否出现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和停药反应。 1.有产品 1.有 3万元
80 骨形成蛋白BMP-2控释型仿生无机骨水泥研制 使用PMMA骨水泥填充的椎体成形术是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最广泛使用的术式。然而PMMA骨水泥的弹性模量过高且无成骨活性,易造成病椎或临近椎体再次骨折、无菌性松动等术后并发症。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拟基于生物正交化学构建骨形成蛋白BMP-2控释型仿生磷酸钙骨水泥,材料中物理掺杂BMP-2可快速释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而生物正交化学交联的BMP-2可以缓慢控制释放,发挥长期促成骨作用,实现长短期兼顾的骨诱导活性。 本项目拟利用生物正交化学构建骨形成蛋白BPM-2功能化的葡聚糖(BMP-2/ODex),进而制备含有BMP-2和BMP-2/ODex的新型磷酸钙骨水泥,通过BMP-2长短期兼顾的控制释放,实现骨长入的精准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蛋白质半合成技术制备BMP-2的C-末端活性酰肼,并基于生物正交化学构建BMP-2/ODex复合物,对修饰的位点均一性、ODex载量等开展研究和参数优化;2.制备含有BMP-2和BMP-2/ODex的新型磷酸钙骨水泥,研究BMP-2和BMP-2/ODex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还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等开展BMP-2的释放动力学研究,此外拟利用ALP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茜素红染色和qRT-PCR等研究新型骨水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影响;3.构建兔股骨缺损模型开展体内骨诱导性能研究,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对材料的成骨活性进行综合评价。 有,不少于5万元 2.有专利 1.有 20万元
81 机器人控制下脊柱病理性骨折手术骨水泥注入精细化控制 该项研究作为骨科领域手术数字智能化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幅提升省内乃至国内骨科诊疗的数智化水平,可带来显著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该课题依托接题合作单位所研发的机器人系统,也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单台设备800万元的终端指导价计,省属及省内16个地市级三甲医院将实现不少于2亿元的产值,此外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完善和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化替代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相应技术发表SCI论文1-3篇,申请专利1-5项。 微创及精准治疗已成为医学发展趋势,本研究通过智能机器人系统,针对脊柱病理性骨折患者,将骨水泥精准输送至病椎,对骨水泥量精细化控制,同时可减少传统反复穿刺和透视带来的创伤和辐射,缩短术时。研究内容及过程:1.通过前期活体动物试验研究,已完善机器人及相关软件制造及开发,并已申请专利。2.研究利用机器人及3D C臂机影像系统在动物模型上辅助定位并穿刺,在注入骨水泥过程中监控注入速度、压力反馈值及骨水泥量,建立不同粘度骨水泥流体的弥散仿真数据,术后结合CT数据,验证手术效果,形成闭环质量控制。3.伦理学获批后,可应用于临床,在脊柱病理性骨折患者实施手术,验证操作精准、安全及有效性。4.推广及量产,完成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化替代,申请相关专利及发表论文。 有,不少于10万元 2.有专利 1.有 20万
82 灵芝三萜在抗衰老、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安徽十大皖药中的灵芝,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记载具有“利关节、坚筋骨”之功效。本项目依托灵芝经典名方,充分发掘传统中药的医用价值。灵芝的有效活性成分灵芝三萜具有抗衰老、抗骨质疏松作用,本项目通过对灵芝三萜现代化工艺提纯并研究其药理作用及机制,完成创新食药同源产品开发,可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及医学价值,根据相应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1-3篇,申请核心专利1-5项,前期预计可达到800-2000万产值。 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已到9000万,防治骨质疏松已被广泛关注。该项目对灵芝有效活性成分灵芝三萜对于骨代谢中的影响研究,并对传统中药灵芝的适应症做二次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及过程:1.通过大量方剂及文献调研,灵芝丸、灵芝饮等具有扶正固本功效。2.通过构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将灵芝三萜从灵芝中提取后,应用于动物模型并收集数据(药代动力学,血钙水平、骨密度、病理切片等),通过数据分析证实灵芝三萜对延缓细胞衰老及抗骨质疏松的作用。3.完成灵芝三萜在抗衰老、抗骨质疏松机制研究,发表论文。4.将研究成果转化,预计取得食品批件,完成以灵芝三萜为主并以院内制剂为方向的食药同源的产品开发及核心专利申请。 有,不少于10万元 1.有产品 1.有 20万
83 人工智能在复杂脊柱畸形中的应用 开发出一套AI骨科手术辅助系统,融合基于切削能量的人体组织识别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技术、精密机器人和导航位置跟踪技术,实现手术路径个性化智能规划、切削过程生物组织特征自动识别、骨组织精准自主切削等功能。将机器人技术引入椎板切除手术,量化医生的手术经验和操作,通过配置手术需要的技术/装备、规范操作流程,解决椎板切除操作中神经/脊髓损伤和手术机器人自主操作能力不足等难题。 通过对磨钻磨削椎板的动力学模型的分析证明相对幅值信号在机器人逐层磨削过程中仅对椎板剩余厚度敏感。同步采集磨钻和椎板的振动信号并根据两种振动信号中对应磨钻旋转频率的谐波幅值获得相对幅值。进一步构造独立于正常磨削条件的特征向量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机器人磨削过程中椎板剩余厚度的在线精准识别。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面向椎板切除术的机器人骨磨削任务分析;2、椎板剩余厚度估计原理;3、实验材料与装置;4、信号采集与处理;5、BP神经网络分类器。利用手部触觉感知骨磨削状态启发,提出了一种振动信号融合的椎板剩余厚度感知方法.对椎板的振动信号和磨钻的加速度信号进行了特征分析和提取,利用神经网络融合手术磨钻和椎板的振动信号来识别椎板剩余厚度,并可将识别结果作为反馈信号来控制手术机器人.应用该方法的脊柱手术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椎板的剩余厚度和停止铣削操作,从而提高机器人执行椎板磨削任务的安全性 有,不少于10万元 2.有专利 1.有 10万元
84 冬虫夏草菌(中华被毛孢)与其寄主及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和高效人工环境拟生态培育冬虫夏草产品的开发研究 1.本课题首先拟通过人工环境拟生态方式实现冬虫夏草菌人工培养和寄主蝙蝠蛾幼虫低海拔人工规模化饲养,利用菌种发酵和拟生态培育等技术获得虫夏草菌芽生孢子和蝙蝠蛾幼虫。2.其次拟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组学技术,研究冬虫夏草子座体发育中(中华被毛孢)与其寄主及环境相互作用机制,解决目前冬虫夏草仿生学人工培育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3.本项目拟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申请专利2-3项,开发出独立知识产权的冬虫夏草现代中药产品。 1.冬虫夏草菌高侵染力芽生孢子的研究。利用分离鉴定完成的冬虫夏草菌(中华被孢菌)研究不同培养基中和不同培养条件下(温度、转速、光照等)对诱导芽生孢子的影响,确定量产高侵染力芽生孢子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2.在低海拔地区蝙蝠蛾幼虫的人工规模化饲养。将蝙蝠蛾卵清洗、消毒后,研究分析不同条件(温度、湿度等)对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研究不同饲料(人参果、胡萝卜等)在不同条件下(基质、温度、湿度等)对幼虫的存活率、虫体质量等影响,实现蝙蝠蛾从卵,幼虫,蛹,成虫,卵的稳定世代循环。3.冬虫夏草菌对蝙蝠蛾幼虫的侵染。将不同浓度的冬虫夏草菌芽生孢子,通过表皮涂布、口器注入、体壁注射和混入饲料等途径接菌侵染试验,分析统计侵染率、死亡率,确定芽生孢子侵染浓度和侵染途径。4.冬虫夏草菌对子座菌群的宏基因组和宏代谢组的影响。根据前期多样性分析的结果,选取典型的标本,开展宏基因组和宏代谢组分析,开展相应的宏基因组和宏代谢组关联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相关功能验证工作。5.冬虫夏草子座的人工拟生态诱导。将感染冬虫夏草菌后死亡形成的僵虫放置于不同条件下(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诱导,分析环境对冬虫夏草子座形成的影响。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85 基于EPIC-1标记的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新方法 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拟开发一种基于EPIC-1标记的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新方法,预计将取得如下目标:(1) 明确EPIC-1是一种高灵敏的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分子标记物,可替代临床使用的病理染色方法,用于更加更加精准的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2) 阐明EPIC-1与前列腺癌病变发生发展的内在关系及其分子机制。(3) 发表论文1-2篇,申请专利1-2项目,研发基于EPIC-1的分子诊断试剂盒。 穿刺病理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但现有的病理诊断方法阳性率较低、假阴性高,临床上期待高灵敏的病理诊断分子标志物的出现。本研究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EPIC-1是一种新型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分子标志物,可做为前列腺病变的病理筛查与诊断的有效手段。同时阐明EPIC-1与前列腺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调控分子机制。本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EPIC-1作为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分子标志物的初步鉴定。(2)利用临床大量标本鉴定EPIC-1染色对前列腺癌病变的确诊作用。(3)队列研究明确EPIC-1在PIN-癌转化中的意义。(4)开发EPIC-1病理染色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试剂盒。(5)EPIC-1调控前列腺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有,不少于10万元 2.有专利 2.无
86 探讨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新机制及竹节香附素A的干预研究 1)阐明TMAO诱导氧化应激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损伤的分子机制;验证TMAO/FTO/NOX4轴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明确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功能结局的生物标志物,建立缺血性脑卒中预警模型,为临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2)明确竹节香附素A通过抑制TMAO/FTO/NOX4轴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提示竹节香附素A可以作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潜在药物。
主要研究内容(1)体外探讨TMAO通过FTO调控m6A修饰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损伤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基于提取的乳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将FTO过表达慢病毒+TMAO/FTO敲低慢病毒稳转至该细胞(同步设立对照组),进行 OGD/R模型构建。使用OGD/R模型,通过多种实验手段检测神经元活力、凋亡情况、关键蛋白表达水平、NOX4 mRNA水平、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等,以及NOX4 mRNA m6A分布丰度以及水平变化。(2)临床分析TMAO/FTO/NOX4轴与缺血性卒中的预后相关性 本项目通过收集首次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并在我院诊,进行保守或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血液标本和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包括NIHSS评分,Rankin (mRS)评分; 检测血浆中TMAO、FTO和NOX4的表达水平;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分子用于缺血再通治疗预后预测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建立缺血性脑卒中预警模型。(3)体内验证竹节香附素A通过TMAO/FTO/NOX4轴在缺血性脑卒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选取 C57BL/6J小鼠,进行MCAO/R模型构建,同步分别给予溶剂对照、胆碱、竹节香附素A和胆碱+竹节香附素A处理后,通过行为学评分研究对行为的影响;通过行为学评分、组织染色、蛋白表达分析等手段研究其影响。 2.有专利 2.无
87 磁共振定量成像及张口装置下动态成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磁共振高分辨成像、定量成像及动态成像实现对颞下颌关节病的早期精准诊断。1.利用UTE/ZTE高分辨成像技术,显示关节软骨的结构变化;2.利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定量分析关节肌肉和软骨微结构与生化成分的变化。3.研发新型颞下颌关节MR扫描辅助张口装置,实现颞下颌关节动态MRI,分析运动过程中盘-突关系、肌肉功能及张口度的异常变化。通过高分辨结构成像、定量分析及动态成像,达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 1. 应用UTE/ZTE高分辨成像,显示关节盘、纤维软骨表面和髁突形态,定量评估颞下颌关节盘的信号特征,实现对该类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并与关节镜、手术等资料相结合,评价该技术的诊断效能,探索利用该技术制定关节盘损伤的影像诊断标准的可行性。2. 利用T1ρ和T2mapping定量分析技术,客观地反映颞下颌关节肌肉和软骨组织微结构与生化成分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对TMD的敏感性,并用于TMD治疗后的随访评估。3.对现有的颞下颌关节张口装置进行改良,在完成静态MR成像基础上,配合新型辅助张口装置控制系统,对颞下颌关节进行稳态采集的FIESTA快速动态MR成像,并通过软件记录患者的张口速率、肌肉紧张度及最大张口程度,对关节盘-髁突关系、肌肉功能及张口程度进行系统性分析。综上所述,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辅助张口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颞下颌关节MR动态成像技术及多种定量成像技术,实现对TMD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效能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和科研价值。 1.有产品 1.有 5万元
88 X射线响应释放的氮芥前药构建及应用 氮芥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具有突出疗效的抗肿瘤药物,它能产生DNA的双链内的交叉联结或DNA的同链内不同碱基的交叉联结,终止细胞的生命周期。氮芥曾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治疗中。然而,氮芥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作用差异不大,抗肿瘤选择性差,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本项目拟构建一类具有X射线响应释放的氮芥前药,构建X射线响应的分子构建关系。在外界X射线刺激于肿瘤组织原位产生细胞毒性的氮芥药物,从而减小氮芥的细胞毒性,完成化疗与放疗的高效肿瘤治疗。 针对氮芥类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大、抗癌选择性差等挑战,本项目拟通过构建一类具有X射线响应的氮芥前药,在X射线刺激下在肿瘤原位释放出抗肿瘤药物,从而实现抗肿瘤药物的增效减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合成一系列具有X射线响应的氮芥前药。②研究氮芥前药的X射线响应行为,解析X射线刺激氮芥释放的动力学,建立X射线响应的分子构效关系。③研究体氮芥前药的体外抗肿瘤特性,揭示氮芥前药的药理活性,初步筛选出具有潜力的抗肿瘤氮芥前药。④研究氮芥前药的药代动力学及体内抗肿瘤行为。 2.有专利 2.无
89 基于柔性传感阵列的胎心胎动监护关键技术研发 为补足长时间、运动状态下胎心监测短板,攻克临产前孕妇助产节律运动过程中胎心胎动监护的难题。项目突破柔性力触觉等传感器的阵列分布、高噪背景下胎心胎动数据动态感知、多模态等关键技术,研制被动式胎心胎动监测设备样机,为围产期胎儿健康监测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1.产品样机:与传统胎心监护仪在监护的NST结果一致率不低于90%;
2.申请专利两项,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一项;
3.在大型三甲医院开展应用验证研究。
(1)基于柔性胎心胎动传感器的阵列分布模型研究。设计被动式传感器多通道信号采集阵列,研究基于遗传算法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2)非稳定信号多尺度细化分析理论和分形方法研究。研究多源混合非平稳信号分离方法,同时针对单一非平稳信号研究其多重分形结构,获取分形特征;构建基于LSTM的胎心率分类算法模型,获得胎心率分类结果。
(3)运动场景下胎心胎动信号采集分析与应用验证。开展基于空间阵列分布的被动式传感器信号获取的硬件及电路设计与典型异常胎心的识别及分类实验,分析基于分形特征的胎儿异常状态检测的可靠性。研究功能模块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制产品样机,针对居家胎心胎动监护场景开展应用验证研究。
1.有产品 1.有 60万元
90 儿童OSAHS监测的无源智能感知系统研发及其临床应用 1.探讨无源数据传输与组网,无源动态精密感知与位置追踪,复杂场景下的智能感知与自主决策三大科学问题;2.研发超低功耗协议无源传输理论与方法,基于复杂场景的呼吸数据感知智能及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位置感知关键技术;3.建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新的精准监测手段,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本项目将围绕儿童OSAHS辅助诊断,在无源智能感知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超低功耗多协议无源传输理论与方法。通过应用低延迟无源多点多跳传输、基于谐波的跨协议无源通信、基于多空间流的无源传输及非对称无源链接下的速率自适应理论,解决无源数据在医学监测应用的低效传输瓶颈。2.高精度高可靠性位置感知关键技术。通过应用大规模节点的定位容量估计、毫米级精度实时定位追踪、高动态环境下鲁棒定位机制及高可用性单基站多天线定位,解决无源定位在医学监测应用的服务质量低瓶颈。3.基于复杂场景的呼吸数据感知智能。通过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行为感知、基于对抗学习的鲁棒场景感知及复杂环境下的节点异常感知,解决无源数据在诊断应用的场景缺乏瓶颈。4.儿童呼吸监测智能无源感知节点研发。5.面向儿童呼吸监测的无源智能感知示范系统。设计单患儿监测数据6种以上、个体定位精度分米以下、点到点传输率50kbps以上儿童睡眠呼吸暂停辅助诊断系统。6.无源感知在儿童呼吸监测中的应用。 1.有产品 1.有 10万元
91 脊柱矫正系统研发 本项目拟研发的智能脊柱矫正系统,通过三个协同矫正垫可调节与人体的接触面,调节高低度和应力方向,来调节其矫正能力和抗旋转能力,并通过调节矫正床转动角度能够循序渐进的进行矫正,避免了施加压力超出人体承受范围,保证矫正过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随着平台倾斜度的变化人体脊柱的侧弯段和过度段的相互牵拉力会增加,这样又提高了其被动矫正能力,并且使各脊椎段减压,有利于血氧的供应,利于脊柱侧弯的修复、重建人体形态、生理功能,保证矫正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结构设计、精准控制和人机交互三个方面。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在可在三维空间内实现脊柱侧弯矫正的矫正臂、移动机构和治疗平台设计,治疗平台和移动机构的协同工作下,治疗患者可覆盖身高在2米以下的全部身高范围;精准控制和人机交互是可以通过触摸屏界面独立设置各个矫正臂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步骤,以及相应的治疗参数,实现各个矫正臂的精准力控,各个臂可以协同运动,将不同矫正臂的力度曲线反馈到上位机,在触摸屏上实时显示,并且可以记录每个患者的治疗参数,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病理管理。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92 靶向HER2/4-1BB/DKK1三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研制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开发1种针对HER2/4-1BB/DKK1三靶点的抗体药物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突破兼具高活性与高安全性的三特异性抗体药物制备等关键技术,预计2025年底完成药物开发,2026年实现中试规模生产,并申请NMPA临床批件。
核心技术指标:抗HER2/4-1BB/DKK1三特异性抗体药物具有靶向激活肿瘤微环境中CD8+T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具有抗曲妥珠单抗耐药性肿瘤的活性,在动物模型体内具有高安全性。
1.制备高特异性与活性的抗DKK1纳米抗体:通过免疫羊驼,经过亲和力筛选、竞争表位研究、体外活性研究、体内药效筛选、人源化改造等,筛选到符合要求的抗体。
2.筛选高活性与安全性的HER2/4-1BB双抗:在成功制备一系列靶向HER2/4-1BB双抗的基础上,通过Luciferase报告基因系统及细胞学实验进行普筛,然后筛选能激活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变体分子,再通过小鼠模型验证其抑瘤活性及毒副作用。
3.三特异性抗体制备与筛选:将抗DKK1纳米抗体与HER2/4-1BB双抗进行融合获得一系列候选分子,通过流式筛选确认其靶向HER2/4-1BB/DKK1的功能,通过Luciferase报告基因系统及细胞学实验确认其活性,在小鼠模型中验证目标分子抗肿瘤活性及毒副作用,并通过食蟹猴实验确认其安全性。
4.三特异性抗体生产与质控:构建目标分子工程细胞株,依次建立种子细胞库、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进行小试生产与纯化工艺以及质控标准研究;开展200L规模的中试生产与样品稳定性研究,完成质量与技术检定工作。
5.三特异性抗体非临床药理学研究:包括一系列体外与体内药理活性鉴定及食蟹猴体内非临床药代及安全性评价。
1.有产品 1.有 10万元
93 基于标准化患者模型的智能模拟诊疗系统研究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能力欠缺的困境,基于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认知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云端典型疾病标准资源研制、典型疾病知识图谱构建、虚拟患者建模与交互、医疗质量与能力考评以及大规模临床应用等研究,突破疾病数据语义挖掘、疾病知识表示和推理、多模态信息处理、虚实人物沟通分析等瓶颈,构建基于标准化患者模型的智能模拟诊疗系统,高效、经济地培训、考核和提升广大基层医生临床技能。 目前模拟诊疗系统面临如下挑战:①缺乏对于医疗数据语言模糊性、语义分歧性、知识多样性的周密考量;②缺乏对于非形式化数据结构的有力描述;③缺乏对于多模态信息呈现机理和认知计算的深入研究;④缺乏对于虚实人物沟通过程的深刻分析。鉴于此,研究内容包括人机协同的云端典型疾病标准资源库研制、疾病知识图谱的精准构建与高效推理、虚拟标准患者的高保真人体建模与多模态人机交互、患者诊疗质量考核标准与医疗能力评估体系构建、智能患者模拟诊疗系统验证与临床应用。拟解决关键问题为:①疾病数据语义挖掘以形成统一自然语言表达;②疾病知识表示以消除要素歧义与提升推理能力;③多模态信息处理以实现虚实融合真实呈现与协同认知;④虚实人物沟通分析以理解虚实人物交互关系和逻辑。 2.有专利 1.有 10万元
94 室性心律失常的监测预警及智能化诊疗模式研究 ①根据临床信息、心电、影像、遗传等多维度数据,建立覆盖安徽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医院的数字化监测、预警及管理网络平台数据库。②研发一套涵盖室性心律失常早期筛查、危险分层、策略制定、随访预警等内容的智能诊疗系统;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开展临床有效性评估。 ①安徽地区人群室性心律失常患病率及疾病谱研究:采用分层抽样,选取城镇和农村地区人口作为筛查对象,使用项目牵头单位参与研发的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收集患者为期1周的心电数据,建立临床心电数据库。通过云数据计算分析平台,明确安徽地区人群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及疾病谱特征。②室性心律失常智能化诊疗系统的研发及应用:收集全省2万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整合临床-影像-检验-分子遗传-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信息,研发一套基于可穿戴心电监测+人工智能算法的"院外"心电预警的智能化诊疗系统,并临床多中心推广验证。 1.有产品 1.有 100万元
95 ctDNA-MRD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中的疗效预测、复发监测与预后评估的应用研究 明确ctDNA-MRD与患者的 DFS、OS之间的关系;探索ctDNA-MRD监测的合适节点和监测次数;总结ctDNA-MRD在疗效预测、复发监测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果确实潜力巨大,下一步可以扩大研究人群,延长随访时间。后期可以与企业合作,探索出更加合理完善的ctDNA-MRD动态监测模型数据,进行产品转化与升级,以期进一步优化我省我国甚至全世界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策略,切实有效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 120例局部初诊晚期食管鳞患者在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简称新辅助化免)前、新辅助化免2次后、术前、术后 1月、术后4月以及术后10月留取外周血检测 ctDNA-MRD。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 pCR和cCR例数。随访 3 年,统计 DFS和OS数据。统计分析治疗期间患者的 ctDNA-MRD 动态变化情况,与影像学及病理学数据的相关性,与患者的 DFS和OS的关系,并且将 ctDNA-MRD 预测性能与传统生物标志物SCC、CEA 等进行比较,验证 ctDNA-MRD 状态是否是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新辅助化免疗效预测、复发监测与预后评估的独立预测标志物且较传统生物标志物预测性能强。 2.有专利 1.有 5万元
96 靶向CD19的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1.开发出靶向CD19的通用型CAR-T细胞;2.评价靶向CD19的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明确靶向CD19的同种异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SLE和RA患者的有效性,包括SRI4应答率、达标率、SLEDAI活动评分、DORIS缓解率、低疾病活动状态达成率(LLDAS)等;
(2)评估CAR-T治疗SLE和RA患者的安全性;
(3)评价CAR-T治疗SLE和RA患者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特征;
(4)探讨CAR-T治疗对SLE和RA患者免疫系统重建的影响及免疫原性的改变。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97 数字化定制3D打印可降解生物陶瓷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肩胛盂骨缺损的研究 1、制作出个性化3D打印可降解多孔骨诱导性生物陶瓷产品。2、动物试验评估其生物安全性和疗效。3、开发出个性化3D打印可降解生物陶瓷修复肩胛盂骨缺损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策略,减少肩关节复发率,提高疗效。 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主要特点是肩关节反复脱位,通常伴随着疼痛、功能受限和生活质量下降。肩胛盂骨缺损是脱位复发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当肩胛盂骨缺损大于25%时,单纯软组织修复手术极易复发,需要行肩胛盂骨缺损修复。既往常采用异体骨或自体髂骨填充修复骨缺损,但肩胛盂缺损处形状不规则,移植骨块难以与肩胛盂适配,造成肩胛盂关节面不平整,低于肩胛盂面的骨块难以发挥支撑作用,高出的植骨块易磨损肱骨头,而且存在取髂骨处损伤和异体骨来源困难。我们基于人类双侧肩胛盂对称一致的生理特点,采用双侧肩胛盂CT扫描减影制作缺损的三维图像,采用数字化定制3D打印技术制作可降解多孔骨诱导性生物陶瓷填充材料。打印的材料和肩胛盂骨缺损处完美契合,β-磷酸三钙的降解速度可控与新生骨的生长相匹配。它还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促进损部位新生骨组织的生成。首先进行动物试验,建立新西兰兔肩胛盂骨缺损模型,采用双侧肩胛盂CT扫描减影制作缺损的三维图像,采用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为基材制作与缺损骨形状一致的可降解多孔骨诱导性生物陶瓷填充材料,评估该方法的生物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为最终临床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肩胛盂骨缺损奠定基础。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98 抗耗竭CAR-T细胞临床转化研究 1. 基于代谢重编程技术开发出抗耗竭CAR-T细胞,并对其成药性进行深入研究;
2. 评价抗耗竭CAR-T细胞在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3. 探究此CAR-T细胞在安全性和疗效的深层机制,为后续CAR-T产品的研发和优化提供新思路。
CAR-T疗法虽在血液瘤取得优越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整体响应率低、复发常见。其主要的困难在于,CAR-T细胞在体内的功能低下及存续时间有限。为解决此难题,安徽省立医院与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基于其独创的Meta10代谢增强技术平台,开发和生产抗耗竭CAR-T细胞,开展临床研究;比较抗耗竭CAR-T细胞与常规CD19 CAR-T治疗模式的异同,寻找疗效与安全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利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明确患者免疫细胞亚群的精细分群和动态变化、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模式、细胞因子表达模式以及代谢变化,遴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和相关调节通路,进一步探究安全性和疗效的深层机制。 1.有产品 1.有 50万元
99 适用于盆底手术后复发的子宫托 1.完成子宫托与阴道壁相适应的最佳拟合平面并利用有限元建模
2.研究确定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佩戴子宫托的核心参数,为新型填充型子宫托研制提供依据。
3.完成子宫托产品临床评价并申报医疗器械注册证。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女性常见的慢性病,老年患者发病率高达65%。相对于手术而言,子宫托是公认的一线治疗方式,成功率最高可达90%。由于前次手术已经切除穹隆或者阴道已经被缩短,丧失了常规子宫托的锚定点,若使用常规子宫托,日常生活的腹压就会使托频繁掉出,达不到临床目的。本研究主要内容基于提高子宫托佩戴成功率及子宫切除术后女性的解剖特点,研制新型子宫托。
1.应用MRI扫描盆底解剖标志(解剖标志包括耻骨下段骶尾骨点关节,左右坐骨棘,子宫颈(外os处)或阴道袖带肛门前括约肌复合体接近后膜环。)定位子宫托,并在每个子宫托轴状面、矢状面和冠状面观察其直径在每个平面的圆盘边缘放置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对每对点取平均值以计算所需值直径。计算平面的中点中的标记对的x、y和z坐标分别为冠状面、轴状面和矢状面。每个子宫托的平面由通过所有六个必要的标记计算最佳拟合平面并利用有限元建模。
2.对于子宫切除的患者筛选出临床POP-Q评分及处女膜横径的参数,针对目前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后复发而无适宜解决方案的临床痛点,研制用于适合该预期用途的子宫托。
3.完成子宫托上市前临床评价,并申报医疗器械注册证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有,不少于20万元 1.有产品 1.有 20万元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