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合肥市“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解读

政策解读 (9658) 发布于:2021-12-22 更新于:2022-03-07 来自: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项目申报

2021年12月22日,《合肥市“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碳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节能环保产业一体化发展,加速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推进我市碳达峰目标任务,根据工信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合肥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十三五”以来,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6-2020年,产值年均增速为10.2%,增加值年均增速为9.7%。2019年产值居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位,产值增速居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8%,已成长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但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与长三角先发城市发展状况相比,还存在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产业基础能力较薄弱、协同集聚效应未发挥、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

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市确定的15个重点产业链之一,《规划》制定有利于推进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经信局牵头负责《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市经信局通过竞争性磋商谈判,确定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为《规划》编制单位,成立由广州赛宝及市经信局相关人员组成的编写组,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编写组贯彻落实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节能环保产业一体化发展,摸排建立全市节能环保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录,赴湖州、宁波等先发城市和全市部分重点企业调研,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企业现状及需求,同时借鉴上海、宁波、四川、深圳等先发地区的节能环保产业相关发展规划,于2020年9月底形成《规划》初稿。而后先后3次征求了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重点企业、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相关从业人员意见,收集意见建议140余条,采纳其中70余条。2021年1月,《规划》通过专家评审;6月,通过局规划编制专题办公会审议;8月-9月,根据两次全市节能环保产业调度会精神及市领导批示要求,充分借鉴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双招双引”实施方案,衔接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相关县市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对《规划》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12月,报市政府审核通过。12月22日,市经信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合肥市“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四、工作目标

到2025年,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创新能力强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制造、产品和服务全链条体系。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集聚加速形成,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绿色制造全面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合肥市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五、主要内容

《规划》文本共分为6个部分。

第一部分 产业发展环境及现状。《规划》梳理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结合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从政策支持体系、产业基础能力、协同集聚效应、企业竞争优势4个方面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阐述了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6大机遇和3大挑战。

第二部分 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突出重点,错位融合;发挥优势,集聚发展”为基本原则,确定了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产业集聚、产业链条、绿色制造等5个方面发展目标,到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合肥市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第三部分 重点领域。对照省工业强基任务,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强基、延链、补链、强链,以产业集聚、产业链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具有先发优势的细分领域为重点,在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4大领域中确定了15个细分领域重点突破,采用专栏方式明确40余个重点突破方向。

第四部分 重点工程。《规划》围绕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作用,强化外引内培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从市场主体、科技创新、双招双引、产业链条、产业集聚等方面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即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双招双引”推进工程、强链延链补链工程、碳排放达峰行动工程、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产业试点示范工程、技术产品推广工程。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发展绿色金融、优化营商环境4个方面。

第六部分 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全市规划编制统一要求,《规划》首次增加环境影响分析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对实施《规划》可能带来的土地、水体、大气、噪声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六、创新举措

一是根据链长制工作要求,围绕“强基础、全链条、优布局、强产业”,创新性提出实施“443”行动计划,构建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二是将双招双引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立足现有产业优势,紧盯薄弱环节,加强项目和人才招引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三是依托我市绿色发展和科教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创新平台和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提高我市节能环保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七、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产业链长制作用,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二是加大政策扶持,研究制定合肥市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逐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三是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多元化的节能环保产业投融资体制,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绿色金融相关产品和服务创新。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软实力。

八、下一步工作

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落实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咨询处室:合肥市经信局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处; 咨询电话: 0551-63538803)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