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首批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组建“榜单”的通知

申报通知 (8258) 发布于:2023-05-15 更新于:2023-08-14 来自: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项目申报

各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以省产业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省产研院”)为引领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后备力量,更好地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根据《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皖科基地(2023)3号)要求,拟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组建省产研院。省科技厅牵头,在广泛调研征集和和凝练论证的基础上,形成首批省产研院组建“榜单”。现就开展首批省产研院“揭榜”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揭榜”领域

首批省产研院拟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和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组建。具体领域与建设内容详见《首批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榜单”》(附件1)。

二、“揭榜”条件

鼓励龙头(骨干)企业或名校名院名所等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共同揭榜组建省产研院;牵头“揭榜”单位或拟组建的省产研院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揭榜”单位:须是安徽省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实体;以企业牵头组建产研院,须是注册地在安徽省的龙头(骨干)企业或省外龙头(骨干)企业在安徽省设立的子公司、控股公司等;以名校名院名所等牵头组建产研院,须已在皖注册成立独立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揭榜”单位及其法人应为非失信单位或人员。

2. 组织形式:拟组建的省产研院具备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新型管理体制机制,投资主体或共建单位不少于2家,且共建方须有企业参与,原则上以法人实体运行。以企业牵头组建的产研院对是否独立法人实体不作统一要求,但必须是相对独立机构,具有独立场地、设备和人员。

3. 基础条件:拟组建的省产研院原则上拥有研发场所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含租赁,包括软件开发工具)原值不少于2000万元,以网络设计开发为主的可适度放宽。

4. 研发投入:拟组建的省产研院近3年每年研发投入原则上占研究院当年总收入比例不低于30%且年均不低于1000万元;由企业牵头组建的非独立法人机构,依托企业原则上近3年每年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3%或年均研发投入不低于3000万元(农业类企业牵头的可适当放宽)。

5. 研发人员:拟组建的省产研院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带头人或科技领军人才,原则上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专职人员须达到100人以上,占全院员工总数比例不低于70%。

6. 创新能力:拟组建的省产研院或依托单位拥有所在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承担国家或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经验,或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

对牵头“揭榜”单位注册时间不满2年的,以上第3、4、5项条件可适当放宽,下一步在组建期内逐步达到标准。

三、“揭榜”流程

1. 编制方案。符合条件的单位对照《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试行)》以及发布的《首批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榜单”》要求,确定拟“揭榜”组建省产研院方向,组织联合有关单位编制省产研院组建方案,准备申报材料。原则上每家单位只能“揭榜”组建一家省产研院。

2. 网上申报。牵头“揭榜”单位登录安徽省科技厅网站,进入“安徽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安徽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并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上传组建方案等附件(附件2)。系统填报起始时间:2023年5月22日8:00,关闭时间:2023年6月11日24:00,逾期不予受理。

3. 审核推荐。依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市科技局负责对拟“揭榜”单位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研究提出推荐意见,报经所在市政府行文向省科技厅推荐。请各有关市科技局指导有关“揭榜”单位按规定时间完成网上申报工作,并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申报单位信用记录等进行审核,于2023年6月15日24:00前完成审核推荐,6月18日前将所在市政府推荐文件和汇总表(附件3)一式两份,送(寄)至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邮编 230001)。扫描版发至邮箱ahkjt_jdc@163.com。

4. 材料报送。为减轻申报单位和科研人员负担,申报时先通过系统提交材料,待通过评审并公示后,再打印纸质材料由各市科技局在公示后一周内报送至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申请表与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一份)。纸质材料须通过申报系统打印,确保与电子申报材料一致。未公示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四、联系方式

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0551-65145309

省科技厅创新基地建设处:0551-62616083;

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0551-62999803;

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监督处:0551-62659203;

省科技厅机关纪委:0551-62659375;

省科技网络中心技术支持:0551-62654951;

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400-161-6289。

附件:1 首批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榜单”

2 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组建申请书

3 2023年首批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申报推荐汇总表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5月11日

附件1:

首批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榜单”

首批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榜单”
序号 产业领域 榜单名称 榜单内容 备注
1 新材料 先进功能膜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聚焦先进功能膜材料树脂原料合成、成膜加工与应用,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集研发、中试、转化、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产业链共性技术研发与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新型显示光学膜、汽车安全玻璃膜、新能源与环保领域功能膜用原料合成、配方设计、薄膜加工与功能化改性研究,形成完整的研发与创新、生产与应用技术创新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建设面向国际的先进功能膜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2 人工智能 数字健康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围绕数字健康技术和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整合安徽数字健康领域相关技术与产业化资源,建设数字健康咨询服务、研究、推广、实施、运营、服务、增值开发综合性创新平台,开展移动健康、健康大数据、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远程医疗、个体化医学等领域研究,开发数字健康相关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促进成果转化及行业技术进步,聚集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为我省数字健康行业打造专业人才梯队;开展创业投资与孵化,实现从研发设计、精密制造到互联网服务等全产业链集聚发展,促进数字健康行业小微企业成长。
3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新能源汽车集成技术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开放式研发创新平台、技术成果孵化平台、技术测试与服务平台,开展源头技术创新、实验室成果中试熟化、应用技术开发升值,引领带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发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优化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流程,提升设计、标定、验证、检测等全链条创新能力,开展多功能纯电动及混动整车架构、平台设计开发,攻关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集成技术,突破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低摩阻等共性节能技术,提升电池管理、充电连接、结构设计等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性能。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提供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系统测试服务、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加速高端人才引育集聚,实现汽车关键系统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4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零碳技术发展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产业化协同为一体的零碳领域高水平综合性创新平台,打造零碳生态企业孵化和加速平台、产学研融合交叉平台。围绕氢化工、能源数字化、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综合能源工程技术等关键领域创新,开展氢化工、光催化直接制氢技术、合成氨技术、储氢、输氢技术、多能源全环节建模技术、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多能互补技术、新型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零碳技术发展,推动能源转型和升级,建立涵盖市场、技术、资本、供应链、产业链等完善的零碳产业领域协同与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5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铜产业链绿色发展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针对铜产业链绿色发展关键问题,将绿色勘探、绿色开采、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等贯穿采冶加工各环节,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集研发、中试、转化、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组织开展绿色勘查技术、低品位复杂矿石高效分选及预选、富氧闪速及富氧熔池熔炼工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破;整合产业链、创新链等相关资源,加大对外技术服务、信息供给力度,推动高端产品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加快高层次技能型或管理类人才培养;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企业,争创国家创新平台;加强与长三角等地区高端创新资源对接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6 新一代信息技术 先进光电子材料及系统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围绕先进光电材料和器件开发应用、创新体系建设等,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研发、中试、转化、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加强光电探测材料、器件及系统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聚焦突破从原料提纯、晶体生长、加工、检测、应用测试的光电全产业链中等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开展大尺寸CVD硒化锌、高纯锗、红外探测晶体等先进光电材料关键工艺试验研究,以及进行红外镜头、探测器、整机、激光器等高端部件制造技术研究;开放产业创新共性技术和共享服务。建设工艺验证、放大生产、产品检测、场景应用等相关平台或载体,并建立高效率的开放共享制度,推动仪器设备、试验场地、试制车间等创新资源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引育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平台影响力,着力引育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7 高端装备制造 精密科学仪器及装备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围绕精密科学仪器及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集研发、中试、转化、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开展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分子泵、色谱柱、传感器、光电器件、射频电源、高速采集卡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研制一批光谱、色谱、质谱等高端仪器,解决产业共性难题,突破产品技术瓶颈,建设精密科学仪器工程化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孵化培育一批仪器创新创业团队,实现技术、仪器设备共享,推动产业技术交流、对外合作与协同创新,开展应用方法开发,推动精密科学仪器在科研、生物医药等重大领域的应用创新,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精密仪器集聚发展示范平台。
8 生命健康 现代中药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集研发、中试、转化、孵化为一体的现代中药综合性创新平台,围绕安徽地道药材和中药知名品种,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传统中药剂型生产技术束缚等产业共性难题,建立从药材种植到生产加工的现代中药原料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和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形成原料保障、过程控制、标准稳定、质量优质、疗效稳定的中药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中药智能制造的数字化平台,进一步完善中药质量可追溯体系,规范中药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交互与共享,建立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现代中药产业体系。创建省级/国家级中药技术服务中心和科创中心,构建全省现代中药科技孵化平台体系,推动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推广。提供现代中药新技术、新成果等咨询服务,促进中药领域人才引进培育以及全国各大中医药大学的交流合作,为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提供全方位支撑。
9 数字创意 数字文化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围绕安徽省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聚焦覆盖相关软件工具引擎、数字文创等多重赛道,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集研发、中试、转化、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为产业创新提供共性服务。开展AI高质量内容生成,突破动漫、游戏、数字艺术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数字虚拟人技术、数字藏品等相关研究与应用;研发数字文化领域大数据系统,推动研发成果产业化;发挥数字文化智能化投放运营平台、AI内容生成等大数据平台优势,赋能中小企业,孵化数字文化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组建数字文化产业联盟,打造特色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高精尖人才。科技赋能,服务产业全面升级,助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空天信息 商业航天测运控安徽产业创新研究院 围绕航天测运控标准体系、基础软件、核心算法等,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集研发、中试、转化、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聚焦巨型星座的测运控管理、航天工程设计工具软件国产化替代、地面测控站网统一调度等产业共性难题,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空间基础数据发布平台、空间目标碰撞预警计算平台、基于MR扩展现实技术的数字太空底座等共性基础服务平台,面向卫星星座运营、地面应用、航天工程教学等应用场景,推动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创建省级/国家级商业航天测运控服务中心和科创中心;构建商业航天测运控行业标准体系,规范并打通卫星星座、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交互与共享。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提供商业航天工程设计和太空资产管理等咨询服务、人才引育培育和交流合作,实现航天测运控安全自主可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