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建设“数字中国”是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安徽连南接北,襟江带淮,沿江通海,地处长三角重要战略位置,创新、产业、生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推进“数字中国”在安徽落地,加快建设“数字江淮”,构建数据引领型发展模式,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的指导意见》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规划基期为2019年,规划期为2020年—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各地、各部门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数字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全省4G网络深度覆盖,4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506.03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77.7%,5G试验网络成功启动。全省光纤用户接入率近91.7%,农村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到114.4Mbps(兆比特/秒)。合肥完成5000多个NB-IoT物理站点部署,初步实现市区物联网全覆盖。合肥、芜湖、淮南、宿州等地大型数据中心建成投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工程落地安徽。数据归集治理工作快速推进,政务数据资源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三大基础库。
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显示,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10位,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量子通信、频谱分析等取得了一系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认知智能、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等多个国家级实验室落户安徽,合肥获批国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中心)启动建设。中科大18个光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皖诞生。
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安徽数字经济规模约8400亿元,增速超过15%,工业数字化水平全国领先。“三重一创”建设深入推进,“芯屏器合”产业格局形成,量子信息产业初具雏形。新型显示器件产业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合肥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之一,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覆盖语音识别、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智能客服、穿戴式设备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截至2019年底已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716家,数量居全国前列。智能语音、创意文化、工业设计、信息软件服务、供应链物流等数字服务业持续壮大。“互联网+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三农”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据监测,2019年全省网上零售额达2354亿元。数字化消费爆发式增长,餐饮娱乐、旅游、零售、医疗、教育、交通、物流、金融、商务等领域数字化加快发展。
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拓展。省政府办公厅建成政务管理“五大系统”,覆盖全省16个市和92个省直部门,实现政府工作科学调度与高效管理。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程成效初显,省级数据共享平台接入省直57个部门,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18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和《2019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显示,安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分别位于全国第5位和第6位。建成移动应用品牌“皖事通”。推出“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的安徽智慧政务新模式。稳步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和政府网站集约化试点工作。
社会治理更加精准。探索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皖警1+10+N”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上线“安徽公安便民服务e网通”,公安工作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夯实基层综治中心,实现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加快构建综合监管、智慧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实现约1600家排污单位智慧监管。全省范围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可视化和数据分析。
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社保卡持卡人数覆盖89.5%的常住人口,电子社保卡广泛应用,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卡”和“实人、实名、实卡”。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医疗”智慧医院落地合肥,医疗影像云投入运营,全省1100多家医院实现健康影像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报告互认,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启动建设。智医助理、智慧养老试点纳入省民生工程,全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市辖区全覆盖。智慧学校建设成效显著,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点全覆盖,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安徽文化云”平台服务全省360个公共文化场馆,文物数字化保护与服务逐步启动。全省98%以上的4A级景区实现视频监控联网。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数字化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础支撑能力不强。《中国区域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9年)》显示,我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G、工业互联网、先进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数据资源体系尚不完善,数据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不足。二是数字经济竞争优势不明显。《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我省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第13位,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2019年全省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约1%,互联网百强企业、独角兽企业等数量不多。三是数字化应用水平不够高。《中国区域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9年)》显示,我省民生领域大数据应用水平居全国第19位,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政府运行、产业发展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广度和深度不足。四是跨区域数字化协同发展不足。城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跨市域一体化进程较慢,与沪苏浙地区的数字化发展水平仍有明显差距。《打造全球数字经济高地:2019数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城市数字经济指数、数字基础设施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我省仅有合肥市入围,分别排在第7位、第8位。
(二)面临形势。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引领全面创新、构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当前,全球已进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各国重塑全球竞争力、谋求竞争新优势的共同选择。
建设“数字江淮”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全国各地数字化建设方兴未艾。特别是进入后疫情时代,数字新基建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支点,“宅经济”催生新消费,线上业态成为新增长点。安徽省要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左右逢源“双优势”,领跑中部、并跑沪苏浙,实现“弯道超越”,必须牢牢把握住数字变革的战略机遇。
建设“数字江淮”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加快建设“数字江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
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数据驱动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统筹推进设施新型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精细化、区域协同化。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发展数字经济、线上经济,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建设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2.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
3.夯实基础,安全可控。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泛在互联、集约共享、融合智能、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支撑体系。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坚持安全保障工作与信息化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确保网络、应用和数据的安全。
4.需求导向,惠及民生。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牵引,利用新技术、新思路和新模式,着力提升数字化惠民服务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总体框架。
1.任务体系。
按照“1347”的总体思路构建“数字江淮”任务框架体系。“1”即瞄准“促进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这一核心目标。“3”即围绕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政府、构建数字社会三大板块,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4”即聚力“强基础、育产业、重应用、促协同”四个关键,“7”即实施七项主要任务。聚力“强基础”,打牢数字基础新支撑;聚力“育产业”,凝聚科技创新新动能、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聚力“重应用”,构建电子政务新模式、探索社会治理新实践、激发公共服务新活力;聚力“促协同”,共建区域协同新格局。
2.推进体系。
围绕“数据”和“应用”两个要素,“一盘棋推进”,建设省市县三级网状分布的江淮大数据中心,“一体化发展”,构建省市县三级立体分明的“共性+特色”应用体系,形成系统性、一体化的“数字江淮”建设格局,实现“数据按需共享、应用全面协同”。
一盘棋推进:按照“省级总平台—地市子平台—行业部门分平台”的框架体系,省级总平台纵向与地市子平台、横向与行业部门分平台互联互通,地市子平台横向与本级行业部门分平台数据联通共享,形成省市县三级网状分布的数据资源体系。
一体化发展:省级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统筹推进共性基础支撑和共性应用体系建设。各市作为具体实施主体,按照省统一架构,建设市级共性基础支撑,因地制宜部署特色应用,规划数字城市、“城市大脑”、新型智慧城市等建设,打造“数字江淮”在各市的落地版。县级层面加强与省市两级衔接,充分利用省市共性支撑能力,发展智慧化特色应用,推动“数字江淮”建设成果向基层延伸下沉。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数字江淮”发展水平跻身全国领先行列。数字基础支撑体系趋于完善,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数字政府运行效能显著优化,数字社会治理和服务模式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和智慧化生活环境。
数字基础支撑能力全面升级。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5G网络建设步入全国前列,IPv6、工业互联网平台大规模部署,数据中心规模、计算能力、服务能力全国领先,数据资源体系完善,江淮大数据中心高效运行,实现政务、经济、社会数据汇聚共享、融合应用。
数字经济成为重要引擎。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产业竞争力全国领先,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线上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40%,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
数字政府高效协同。政府科学决策和精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为企业、群众主动提供个性化、智慧化的政务服务,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做强“皖事通办”,实现“皖(万)事如意”,成为全国政务服务环境、营商环境最优省份之一。
数字社会普惠便捷。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领域智慧化水平与沪苏浙大体相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区域协同取得实质进展。数字长三角建设取得新突破,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数字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城市大脑”建设总体水平步入全国前列。
到2030年,我省全面步入数字时代。数字新基建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50%,建成以人为本、智慧服务的智慧政府和高度智能化的智慧社会,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生活,与沪苏浙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数字江淮”成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重要标志。
表格1“数字江淮”建设主要预期指标
指标名称(单位) | 2019年 | 2022年 | 2025年 | 备注 |
一、数字基础设施相关指标 | ||||
光纤宽带用户占比(%) | 89 | 92 | 95 | 预期性 |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 | 77 | 85 | 90 | 预期性 |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 72 | 80 | 85 | 预期性 |
累计建成5G基站数(个) | 1132 | 不低于45000 | 不低于60000 | 预期性 |
城镇家庭宽带接入速率(Mbps) | >100 | >150 | >200 | 预期性 |
农村家庭宽带接入速率(Mbps) | 100 | >100 | >150 | 预期性 |
二、数字经济相关指标 | ||||
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 | 30 | 35 | >40 | 预期性 |
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亿元) | 3600 | 4300 | 5000 | 预期性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 | 1000 | 1700 | 3000 | 预期性 |
网络零售额(亿元) | 2354 | 3300 | >5000 | 预期性 |
三、电子政务相关指标 | ||||
政务数据资源挂接率(%) | 60 | 100 | 质量持续优化 | 约束性 |
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率(%) | 50 | 100 | 质量持续优化 | 约束性 |
政务系统上云率(%) | - | 90 | 应上尽上 | 约束性 |
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 | - | 90 | 应办尽办 | 约束性 |
四、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相关指标 | ||||
“安康码”全省申领率(%) | - | 90 | 应领尽领 | 预期性 |
社保卡常住人口覆盖率(%) | 86.7 | 95 | 应发尽发 | 约束性 |
智慧A级旅游景区达标率(%) | - | 95 | 100 | 预期性 |
智慧学校(校园)建设覆盖率(%) | - | 100 | 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 | 预期性 |
三、主要任务
(一)打牢数字基础新支撑。
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数据资源体系为核心,以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为保障,打牢数字基础支撑,奠定“数字江淮”发展基础。
1.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数字江淮”发展提供立体全面的基础支撑。
布局全域覆盖感知体系。完善物联网发展规划布局,加快NB-IoT/eMTC/5G移动物联网部署,推进物联网络深度全域覆盖,加强对物联网监测数据的统一采集和集中分类管理。完善北斗卫星地面增强网覆盖。积极布局航空、航天遥感设施,鼓励本地企业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遥感。
专栏1 感知体系建设重点 |
物联感知体系。加强规划引导,统筹部署各类先进感知设施,支持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电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感知体系,满足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环境监测、水利监测、农业生产、公共安全等领域物联感知监测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空天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建设商业遥感小卫星星座系统,依托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地面信息港,完善地面接收站和测控站建设,加快形成面向全国的服务能力。统筹集约建设全省无人机遥感信息获取系统和地面感知设施。最终形成一套以遥感卫星为主、高低空无人机以及地面系统为辅的“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系统。 |
建设泛在高速网络体系。推进城镇地区高速光纤网络全覆盖,支持地市打造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城市,提升网络承载水平。高标准推进5G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5G商用部署。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推进卫星、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全面融合的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建成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拓展网络覆盖范围,实现基层全覆盖,推进电子政务外网与城乡视频监控网、城市物联网等各类网络互联互通。推进云网融合,打造新一代智能网络。积极部署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节点,逐步适配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打造高质量、定制化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平台。
专栏2 网络体系建设重点 |
宽带乡村。加大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力度,引导电信运营企业大力投资建设农村网络,扩大光纤宽带接入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推动农村通信网络提速降费,持续实施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工作,支持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发展。 全光网城市。加快城市光纤到户和农村光纤到村进程。升级部署高速光纤接入系统,全面推进新建住宅建筑光纤到户,分批次、成片区推进现有住宅建筑光纤改造,落实电信、广电运营企业共建共享、平等接入,完成老旧小区光网改造,实现城镇地区光网全面覆盖,行政村光纤通达。 5G网络。按照“全国首批5G城市—长三角中心城市—其他城市”的顺序梯次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实现全国首批5G城市全域5G覆盖,打造5G网络标杆示范工程。加快省内其他城市5G网络规模部署,优先实现城市建成区、开发园区、热点区域、重点企业的覆盖。采取更加经济有效的方式推进5G网络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 |
部署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坚持集中布局、规模适度、绿色集约的原则,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支持各地结合市场需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数据中心,支撑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支持淮南、宿州等市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数据中心服务业务,推动数据中心转型升级,向云数据中心方向发展。加快推进江淮大数据中心建设,以省级节点为核心,与市级子平台、行业部门分平台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全省的网状数据中心体系。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和存算资源协同布局。支持各地建设大规模超级计算中心,充分发挥芜湖市城市级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算力,加快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统筹推进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规划布局。
专栏3 计算设施建设重点 |
政务云体系。建设省级政务云平台,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群团组织等提供服务。各部门不再新建或扩建云平台,按照“应上尽上、应迁尽迁”的原则,已建非涉密系统逐步迁移上云,新建业务系统依托省级云平台进行集约化建设部署。以省级节点为总枢纽,布局“1+16+N”(1个省级云平台,16个地市云节点,N个行业云)政务云框架体系,将省级云、地市云、行业云整合形成“物理分散、逻辑一体”的架构,统一运营运维。新建行业云平台参照省级云标准建设,统一纳管。各地市按照省级云平台技术框架,建设完善本地的市级云平台节点。 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建设先进计算系统硬件平台、支撑软件与共享服务云平台、超算中心机房、监控运维和技术研发中心等,服务于大科学、大系统和大工程类应用,实现高端计算服务在量子信息、生物基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应用创新,在重点满足国家科学中心计算需求的基础上,兼顾满足新兴产业和城市建设的计算需求。 |
2.完善数据资源体系。
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从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入手,逐步推进政务、社会、经济数据汇聚,分层次、分版块构建统一、规范、互通、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健全数据资源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提高数据质量和规范性,丰富数据产品。研究建立促进企业登记、交通运输、气象等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规范,明确数据提供和管理维护责任,建立数据全周期的管理治理机制。建立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增值应用的市场机制。推进数据资源标准法规建设,探索制定大数据平台体系建设、数据治理、业务创新、体制机制、评价评估等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地方标准制定。研究根据数据性质完善产权性质,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
加快数据资源采集汇聚。通过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全量汇聚政务数据。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围绕社会主体、社会公用事业、社会服务、社会活动等方面产生的数据,加大对社会数据归集汇聚。加大经济数据归集力度,逐步整合形成各类经济领域主题数据库。加快汇聚整合国家级、省级及各市基础数据,完善人口、法人、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用信息、电子证照等公共基础数据库。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围绕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市场监管、交通出行、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推进行业主题数据库建设。
深化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制定出台新一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逐步建立“按需共享、统一流转、随时调用”的数据共享机制,有效推动数据流通与按需使用。完善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向上对接国家平台,向下对接地市平台,横向对接省级各部门,形成覆盖全省的一体化数据共享交换大平台。加快推进数据开放利用,推动各级部门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开放计划和开放规则,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
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鼓励政企合作开展数据运营,探索食品安全溯源、精准营销、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场景应用,促进数据资源政用、商用和民用。依托安徽省大数据交易中心,探索规范的数据市场化流通、交换机制,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和服务。研究建立交易数据监管体系,规避交易行为对用户利益、市场秩序和应用安全可能构成的风险。探索促进数据流通和数据资产转化,保护交易主体的各方权益,打造数据融通、交易便捷、服务协同的生态圈。
专栏4 数据资源体系建设重点 |
江淮大数据中心。依托“1+16+N”的云平台体系,推进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各行业部门分平台、地市子平台建设,形成层次清晰的总体框架体系。实现数据全周期管理,从数据汇聚、治理、开发利用、服务等方面对各级政府部门进行数据、算力赋能。完善基础和主题数据资源库。建设高水平数据大厅,强化数据整合、共享、应用,以数据汇聚和挖掘分析为重点,推动数据在社会感知、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促进医疗、医药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知识集成、多学科协同的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
3.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建设分层次防御体系,依托全社会力量,确保政府、企业、重点行业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靠。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推进党政机关重要网络系统国产化进程,掌握安全发展主动权。
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采取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方式,综合运用管理、技术、法律、宣传等手段,围绕识别、保护、监测、预警等环节,加强内部自身安全监测和防御能力,建设安全防护和监管平台。
强化数据安全防护。明确数据安全保护范围、主体、责任和措施,围绕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环节,建立健全安全评估、利益分配、审查、违规惩戒机制,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研发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产品。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推进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和平台建设,促进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落实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管理等基础制度,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依法监管。
壮大信息安全产业。鼓励量子通信、可信计算、区块链、移动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安全芯片、安全智能终端与智能设备、安全软件与服务、安全可靠系统等产品的创新和应用,培育壮大信息安全产业,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二)凝聚科技创新新动能。
将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作为首要任务,瞄准前沿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交易转化落地,着力打通制约科技创新的痛点、堵点,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赋能安徽科技创新发展。
1.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
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聚焦信息技术领域,推进“一室一中心”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以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为牵引,建设数字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平台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共建技术创新联盟,打造创新生态。
2.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实施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聚力攻关信息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在芯片、基础软件、机器人关键技术、半导体存储、5G核心器件等领域取得突破。支持智能语音和新型人机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人工智能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攻关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和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及器件的瓶颈,保持量子通信技术国际领先水平。突破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分布式文件系统、海量存储数据库、大数据搜索引擎、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等软件产品,开发海量数据存储设备、大数据一体机等硬件产品,提高大数据软硬件研发生产水平。加强区块链理论研究和底层技术创新,促进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区块链产业,着力推进区块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
专栏5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方向 |
量子信息。依托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发,开展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用化量子模型机研制工作,研发小型化卫星地面站、芯片化终端等产品。培育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量子通信技术在金融、政务、电力、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领域应用。开展安全测评、融合应用等方向的标准规范研究。 人工智能。加强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云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人工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家居等产品研发。加快推进合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开展智能汽车试点示范工程,推动计算机视觉等智能技术的应用,形成可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区块链。围绕区块链产业发展迫切需求,引导产学研协作,加快突破加密算法、网络协议、共识机制、智能合约、跨链交互等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公链、可信联盟链等底层平台技术,以及面向交易结算、产品溯源、存证取证、数据共享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技术。积极推进区块链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
3.推进科技成果交易转化。
加强“数字江淮”建设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机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保障,建立科创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的完整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建立概念验证、孵化育成等面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以安徽省网上技术市场为载体,培育和发展全省统一的科技大市场,探索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促进科技资源、企业资源、金融资源有机结合,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专栏6 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建设重点 |
安徽科技大市场。依托安徽创新馆,强化科技成果展示、知识产权交易、科技孵化服务等功能作用,整合全省各类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平台主体,组建法人主体运作、线上线下互动的安徽科技大市场。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各类创新要素,对接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完善技术转移与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交易活动,打造7×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技术成果发布及交易平台,建设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安徽科技大市场。 |
4.营造创新创业生态。
推动各地搭建“双创”线上服务平台,鼓励省内行业领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通过平台向全社会提供专业化创新创业服务。支持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组织开展各类“双创”活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吸引国内外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成果落地安徽。
(三)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通过数字产业化培育新动能,利用产业数字化孕育新动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制造业为主战场,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推动安徽迈入制造业强省、数字经济大省行列。
1.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
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联动发展,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与布局,促进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突破新型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发展高性能通用及专用芯片,稳步提升集成电路关键芯片设计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化发展。加快突破微型化供能、短距离无线通信、智能路由、智能安全监控等关键技术,研发更多功能、更便利化、更智慧化的可穿戴设备。支持骨干企业研发与互联网融合的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发展车载、电视、医疗、家居等智能终端产业。
专栏7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工程 |
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全力推进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建设,聚焦集成电路制造环节,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培育壮大集成电路设计和封装测试环节,推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逐步实现原材料、制造设备的国产化。以需求为牵引,发展物联网通信芯片、汽车电子芯片等新兴领域高端集成电路芯片,创“芯”打造“中国IC之都”。 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强对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新一代产线的投资建设,逐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深挖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视频等新一代工业产品和智慧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服务领域的新型显示应用场景,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加强人工智能、智能语音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核心技术集聚。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探索开展智能语音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工作,发展智慧经济。加快园区建设,打造“中国声谷”品牌。继续招大引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落户“中国声谷”,建设具有引领性的高端终端产品基地,到2025年实现园区企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淮南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继续支持、推进基地建设,吸引集聚大数据关联企业,加强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构建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和生态体系,打造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园区。 宿州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推进“中国云都”名片建设,聚焦重点领域,优化资源配置,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生态,构建支撑体系,“软硬结合”打造云服务、云应用终端等核心产业集群,争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 |
积极培育大数据产业。发挥大数据关键技术先导应用、工业大数据融合应用、大数据管理能力提升等项目试点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壮大“中国声谷”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按照“一中心两基地多园区”的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合肥市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中心,淮南、宿州市大数据存储基地,支持芜湖、亳州、阜阳、黄山、池州等地建设云计算大数据创意产业园,深化与互联网和信息化领域龙头企业合作,积极引入专业化大数据企业来皖布局。加速发展卫星应用产业,为重点领域提供导航、位置、授时、通信、数据运营、系统集成等综合服务,依托高分安徽中心、北斗安徽中心及天地一体化信息港(合肥)等基础设施,组建产业联盟,建设产业示范基地,搭建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
2.提升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完善工业互联网政策体系,培育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共性工业APP、行业通用工业APP和企业专用工业APP等向平台汇聚。深入实施“皖企登云”。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标准研制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制定,建设省内统一的应用环境和标准。加快大型、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培育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平台应用模式。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快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并与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构建覆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城的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
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电等领域的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无人工厂”建设和网络化协同制造试点,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支持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大规模定制模式。鼓励探索基于数字化的新型生产关系,推进数据赋能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的全价值链协同融合应用。
专栏8 制造业数字化发展重点 |
创新型智慧园区。围绕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智慧园区标准体系建设、产业智慧化管理和智慧产业发展等方向,全面推进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升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鼓励新兴技术在园区的应用,建设“省—市—园区”三级联动的智慧管理平台,提高园区智慧化水平。鼓励高端智能装备等高技术产业,以及大数据服务、互联网金融等应用型产业向园区集聚。 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声谷”、“芜马合”机器人等产业集聚区落地,重点支持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纺织服装、钢铁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资源集聚能力,有效整合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运营管理等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设备健康维护、生产管理优化、协同设计制造、制造资源租用等各类应用服务,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 工业机器人产业。加强整机、零部件与系统集成的协同发展,加快“建链”、“补链”、“强链”,促进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重点突破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工业机器人五大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加强工业机器人在机械、汽车、家电、电子、食品等行业的规模化集成应用,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 |
3.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升级。
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创新,推进制造业智能服务化,培育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延伸,助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品质化转变,激发服务业新活力。推进“电商安徽”建设,培育壮大跨境电商。支持新零售、在线消费、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移动出行、在线文娱、共享员工、远程办公、“宅经济”等新业态。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健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立全省物流大数据中心,推动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共享。促进智慧物流平台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构建智能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智慧旅游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生活智慧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国家级金融大数据中心,推进金融、工商、税务数据共享,加快形成互联网金融产业集聚优势。
4.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农艺农机数字化,推广农业智慧化生产、网络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数据、技术等要素作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适合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渠道整合发展。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加快建设智慧农场,全面升级“智慧皖粮”。
专栏9 农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重点 |
农业物联网。推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点,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发展,精准、安全、智能分析数据信息。 |
(四)构建电子政务新模式。
依托“皖事通办”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量政务服务,支撑政府服务管理数字化运行,辅助政府科学决策,做强“皖事通办”,实现“皖(万)事如意”,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办公运行更高效。
完善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信息化业务平台建设,创新行政管理模式,促进政府高效运行和跨部门业务协同。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推进政府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降低行政成本。强化新媒体应用管理,更好地传播政府声音。促进智能政府发言人、智能网络问政、智能会议速记、自动电话记录、无感考勤识别等先进技术与政府办公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
专栏10 高效办公重点项目 |
协同办公平台。搭建整体设计、统一建设、各部门共用的协同办公平台。围绕协同办公、行政执法、基层治理等业务场景,打造政府系统24小时全天候的指挥平台、督查平台、反馈平台和沟通平台。满足各地各部门非涉密公文处理、业务审批等协同办公需求,推动更多的非涉密办公业务向移动办公平台延伸,实现随时随地办公。 |
2.辅助决策更科学。
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整合汇聚各类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数据的直观展示,在城市运行、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经济运行、管理效能评价等领域建立专业预测、分析、研判模型和算法,实现过程和结果数据的智能精准推送,为各级政府提供可视化、移动化决策服务。
专栏11 科学决策重点项目 |
辅助决策平台。基于江淮大数据中心的调度指挥系统,建立多渠道数据采集机制,整合汇聚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等相关数据,建立主题分析体系和指标量化体系,通过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形成规范化、质量化的主题数据库,并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数据模型,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数据化、在线化、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为决策部门实时呈现第一现场,掌握一手资料和舆情,辅助精准判断和科学决策。 |
3.政务服务更便捷。
持续深化多终端政务服务协同办理。加快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实行“一窗受理”。汇聚、整合各地各部门政务服务移动端,形成全省统一“皖事通办”移动端。实现自助终端在企业聚集和群众密集重点区域全覆盖,拓展电视端、PC端、手机端等服务。依托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系统和自助设备,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推广“全程网办”服务,围绕医、学、住、行、生、老、病、养等领域,推动与群众和企业密切相关的政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应上尽上、上必能办”。打通业务审批系统和数据壁垒,推动电子证照、办事材料等共享和应用,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提升线上政务服务功能,拓宽“不见面”审批事项,提高网上办事质量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电子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实现市场主体身份在线“一次验证、全网通用”,推进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和各类证照电子文件及信息的共享复用,方便市场主体办事,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构建用户精准画像,智能推送关联服务,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政务服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搜索、秒批秒办、刷脸审批等智能服务。实施“安康码”便民应用工程,建设“安康码”服务应用体系。
专栏12 政务服务重点工程 |
政务服务平台。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现有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前端受理入口,建设“皖事通办”总门户。全面改造升级“皖事通”移动端,形成全省统一“皖事通办”移动端。打造“皖事通办”总客服,建立健全覆盖各专业领域的咨询体系。梳理金融、旅游、文化、中介等社会领域高频服务事项,纳入“皖事通办”平台,推广“全程网办”、“一件事集成套餐”、跨区域通办服务,结合新兴技术,探索平台多元化服务新模式,丰富政务服务内容。通过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共享证照等方式,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实现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 “安康码”便民应用工程。依托“皖事通办”平台,构建集个人信息、电子证照、支付凭证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康码”服务应用体系,推动“安康码”应用覆盖医疗、教育、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金融服务等更多领域,实现“一码通行”。 |
4.政府监管更透明。
整合各地各部门已建监管平台,统一纳入“互联网+监管”平台,扩大监管事项覆盖范围,创新监管技术方式,提升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推动“信用安徽”建设,实现与国家、省级各部门、各行业、市县信用信息的纵横联通,完善公共信用数据库,实现全省各类信用主体信息全覆盖,创新信用应用场景。统筹推进全省智慧党建平台建设,推进党务监督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全省纪检监察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围绕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两项职能,构建适应新形势反腐败体制机制的信息化建设、应用、管理体系。
(五)探索社会治理新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在资源整合、部门协同、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1.应急管理。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突出预防为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抢险救援系统等“三大系统”,持续提升源头防控、应急响应、指挥调度、救援装备和实战能力水平,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围绕自然灾害监测、城市安全监测、行业领域生产安全监测、区域风险隐患监测、应急救援现场实时动态监测等应用需求,健全完善多种感知设备科学布局的先进物联感知体系,实现对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地区和高位行业领域全方位、立体化动态监测。融合应急管理相关单位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等网络资源,推动形成贯通全省的事故灾害应急指挥网络。完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提高突发事故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多部门应急管理数据共享开放,强化综合搜索、图像比对、语音识别、地图服务、知识图谱等功能应用,提高应急监测预警、监管执法、指挥决策、救援实战、社会动员等能力。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非政府机构及个人有序协作深度参与的社会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快自然灾害监测感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地理信息等监测资源数据,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自动识别、模拟仿真、预测预报和综合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推进“智能皖储”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的动态监管和科学调配。完善安徽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应对能力。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推进重点城市和都市圈防灾减灾救灾一体化、同城化。
专栏13 应急管理重点项目 |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围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烟花爆竹、防火(森林防火)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建设危化品管道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烟花爆竹储存场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应急部门“互联网+执法”系统,实现对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监测、评估、预警和趋势分析,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的分类分级管控,为重点监管、精准执法、科学施策提供支撑,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建设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继续推进防火(森林防火)、地质灾害、气象、水文、地震等领域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成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汇聚水利、气象、自然资源、林业、地震等部门的基础数据、监测数据、预警数据及历史数据,运用知识图谱、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实现风险早期识别、灾害分析、风险综合研判和预报预警。 指挥调度系统。立足全省一张网、一张图、全灾种、大应急,突出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快速展现、上传下达、协同会商、专题研判、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等支撑能力,建立反应灵敏、高效调度、科学决策的省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开发综合监管、资源掌控、隐患排查、预警发布、预案管理、演练模拟、智能分析等功能,实现全省应急救援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指挥作战。 抢险救援系统。根据险种、险点合理配置救援装备,科学调度救援力量,确保有急即应,构建科学完备的预警指挥救援体系。依托原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结合安徽省应急管理业务和信息化应用实际,采用“省级统建,省、市、县分级应用”模式,建设安徽省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包括数据治理、应用支撑、服务总线、统一门户和五大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等建设内容,实现跨部门和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设包括应急物资、社会力量和志愿者统一的应急资源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应急资源管理和保障能力。 |
2.市场监管。
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构建从信息归集共享到信用分类监管再到失信联合惩戒的监管闭环,将“征信、评信、用信”融为一体,实现综合监管、智慧监管。构建严重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将信用信息查询使用嵌入审批和监管工作全流程,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各环节。全面开展农户、农村企业、农村经济组织等涉农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工作,有效整合县域信用资源,推动税务、社保、市场监管等部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构建智慧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全省市场监管顶层设计,全力推动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全省市场监管数据归集和整合,驱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构建覆盖监管执法、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智慧市场监管体系,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重要支撑。
专栏14 市场监管重点项目 |
“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依托企业法人库建设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汇聚整合各类市场监管数据,为各类市场监管活动提供数据支撑。整合建设包括市场准入、信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消费维权、广告和网络交易、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 智慧食品安全监管平台。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建设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的智慧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综合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实现食品安全“源头可溯、环节可控、去向可查、风险可防、安全可靠”。推进建立政府监管、主体自律、公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社会共治共享格局,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中药信息化追溯体系。以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生产企业为切入点,逐步扩大实施品种目录,向产业链前端、后端推进,建设中药追溯平台和企业追溯软件,并实现与企业追溯系统对接,形成完整的追溯数据链,在全国率先建成中药信息化追溯体系,逐步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溯、过程可控、去向可追、信息可查。 |
3.社会治安。
高水平推进平安安徽建设。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智慧警务站、智慧社区警务室和智慧公安检查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图像识别、图文识别、文本语义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的深度应用。统筹“智慧皖警1+10+N”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建设,推进警务数据共享,全面提升立体防控、快速处置、精准打击和便捷服务能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分级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促进设施互联互通和图像数据集成应用,全面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运用社会服务信息化网格治理技术,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网络,全域推广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规范化建设、大数据应用与创新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全面推广智慧警务、移动警务应用。
深化“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依托全省统一的法治工作信息化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整合普法宣传、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公共法律服务信息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推进全省政法系统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推动刑事案件跨部门全流程网上协同办案。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机制,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持续提升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专栏15 社会治安重点工程 |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在全国各级治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整体框架内,集成整合各类治安业务应用,重点建设智慧内保、智慧小区、智慧街面、公安检查站、大型活动场所、地铁公交、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控等九大模块系统,建设危爆物品立体化溯源、易制枪物品图形比对等系统,实现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有效汇聚治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数据、政府政务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城市物联网数据,支撑技术与业务融合,实现决策科学、治理精准、服务高效的目标。 平安社区。加快推进社区网络设施、智能终端等统筹建设。深化社区网格化数字管理模式应用,提升社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积极应用安全技术手段,部署物联网、传感器等智能设施,推进“平安社区”建设。 全省统一法治工作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行政立法类业务系统,优化立法意见征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等系统功能。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类业务系统,用信息化手段助推“三项制度”落实,加强行政执法数据汇聚分析。加快推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系统应用,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完善智慧监管矫治业务系统,推进智慧监狱、智慧社矫、智慧戒毒建设。 安徽省信访信息化综合平台(二期)。建设信访知识库、信访AI服务平台形成信访业务智能辅助系统,新建省级标准化接访大厅,加快建设智能辅助接访系统、智能辅助电话信访系统、智能辅助电话外呼系统、访调对接系统、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等应用,实现“智慧信访”。 安徽省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二期)。在一期“一中心、四平台”的基础上,升级建设刑事案件协司办案系统平台、政法应用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平台、全系统统一运维系统平台、电子签章互信互认系统平台“四个系统平台”,推动实现刑事案件跨部门全流程网上协同办案,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提升政法部门一体化工作质效。 “智慧皖警1+10+N”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建设。按照“省市协同、错位建设、有效对接、一体运行”的模式,统筹有序建设“皖警智云”省市大数据中心,统一为公安机关各类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提供基础设施、基础环境、基础平台。依托“皖警智云”大数据中心,建设资源服务、工具支撑、智能应用、移动警务、指挥调度五大能力平台和多样化的智能应用,推进全省公安机关数据资源的全时采集、全量汇聚、全面融合、全域计算,最大限度挖掘数据价值,持续向公安实战赋能,构建全警参与、建设统筹、应用灵敏、支撑有力的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生态,打造“数字警务、智慧公安”,实现“数据服务实战、皖警智能高效”,推动公安机关整体效能和核心战斗力提升,并全面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
4.生态环保。
促进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依托省自然资源云平台,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数据归集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和综合监管决策。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调度管理,加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推动多种能源的智能定制、主动推送和资源优化组合,实现智慧用能。利用“高分+北斗”等技术手段,推进矿产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矿业绿色发展。推进“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鼓励地市投放智能化垃圾回收设施,扩大智能回收平台覆盖范围,促进回收与利用环节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加快拓展水利感知网覆盖范围,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节约用水及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河湖长制管理等业务信息化建设,支撑水利行业强监管,提升水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为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
专栏16 自然资源高效利用重点项目 |
安徽省自然资源新“一张图”。以现有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将全省各级各类空间规划、信息数据整合集成,建立覆盖全省自然资源“一张图”。建成后与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对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为全省各级相关部门提供空间数据共享与地图服务。 安徽省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应用平台。以创立陆水空一体化监测,以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监管与治理为目标,构建立体遥感监测体系,实现从周期性调查到动态化监测的转型升级。开展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向自动化、规模化、定量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为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提供技术保障,为多规合一、生态保护、资源资产评估等提供决策支撑。 林长制信息化建设。围绕林长制改革“五绿”任务(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和“五个一”平台建设(一林一档、一林一策、一林一技、一林一警、一林一员),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平台,开展林长制林业大数据建设,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建立集林长信息采集、责任区划分、“五绿”任务管理、“五个一”信息协同管理、智慧林业技术支撑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全省统一的“五个一”信息平台,建设基于网格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全省林长制综合信息系统;创新林长制“五绿”监督考核信息化应用模式,构建可量化、可分解、可实施、可监测的林长制监测评价体系,实现考评指标动态调整、督考一体化,以信息化推动林长制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践行“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保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生态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客观反映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逐步整合从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林业、气象等部门获取的有关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治理、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预警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
专栏17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 |
安徽省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主要实现生态环境全景图、重点任务目标分析、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污染源监管、督察执法、政务服务、固废监管、数据资产分析、环境经济分析等功能,同时提供决策分析移动端应用。 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应用。开发集大气环境管理“一张图”、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移动源监管、目标考核等模块于一体的智能化应用。全面提升大气环境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强化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能力,实现对安徽省大气环境状况的全面掌控。 水环境质量目标管控应用。通过遥感监测、物联网设备采集等信息化手段,基于GIS、GPS、RS等技术,将全省水系、流域信息汇聚形成“一张图”,实现对全省水环境质量的实时动态监控、水环境预警预报、水污染防治任务调度、水环境应急指挥、水环境决策分析等全业务覆盖,全面提升全省水环境质量目标管控能力。 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应用。构建全省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利用“一张图”呈现所有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发挥其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中的作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降低土壤环境污染风险,提高土壤防治科技能力,保障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及土壤防治攻坚战工作顺利推进。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建立涵盖化肥农药使用、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平台。 |
5.智慧交通。
提升智慧交通发展水平。建立综合管控、低碳绿色的交通运行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智慧交通建设成果,加强自适应交通信号灯、路边停车感知等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综合交通一体化管控中心,推动交通、公安、气象等数据汇聚融合和共享应用,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预警、舆情监测、安全风险分析研判、调度指挥等支撑能力。推进车联网、5G、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信息网络部署应用,构建多网融合的交通网络传输体系。
构建交通智能化服务模式。推动“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倡导“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以数据衔接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鼓励和规范定制公交、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等城市出行服务新业态发展,方便百姓出行。整合城市停车场信息,推广智慧停车,提高停车位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展车联网、车路协同和无人驾驶等技术创新试点,实现人—车—路的网联化、智能化、协同化。
(六)激发公共服务新活力。
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聚焦智慧养老、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数字文旅五大领域,统筹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精准化、普惠化。
1.推广智慧养老。
大力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结合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居家为基础提升养老服务领域智慧化水平。实施智慧养老机构创建工程,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以机构为补充改善智慧养老服务体验。支持各类主体新建智慧养老机构,引导已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创建智慧养老机构。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推进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对接。融合了民政、卫计、残联等多方资源,运用“互联网+”打造智慧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体系,打通服务老年人“最后一公里”。
专栏18 智慧健康养老建设重点 |
智慧养老产业。统筹规划养老产业布局,推进省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建设,支持池州、芜湖等地开展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建设,加快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建设。加大智慧养老产学研试点力度。培育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应用环境,开发健康管理类智能终端设备、便携式(自助式)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便利化、智慧化健康养老需求。开展智慧养老产品租赁试点,在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设置智慧养老产品租赁平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化。引导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重点建设具备供需链接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依托平台和智能终端设备,提高服务转介效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的助餐、助医、助急等服务。 |
2.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加快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发展互联网医院,探索智慧医院建设,构建集智慧就医、智慧诊断、智慧治疗、智慧病房、智慧后勤和智慧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医院体系。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拓展完善“智医助理”功能,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开展医疗便民惠民服务,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卡通用。依托电子社保卡,继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推进长三角地区住院费用和门急诊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支持医疗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跨省协同的5G智慧远程医疗应用场景,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急救指导。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和安全。加快残疾人电子证照建设,打通康复、教育、医保、社保等政府各部门数据之间的联系渠道,为残疾人提供便捷式助残服务。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适宜技术推广”行动,围绕健康扶贫需求,重点针对基层和贫困地区,通过远程教育手段,推广普及实用型适宜技术。
专栏19 “互联网+医疗”建设重点 |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协调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联通,强化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数据采集,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共享应用,促进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信息数据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管理部门之间的联通共享和业务协同。 人工智能+医疗。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支持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应用。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健康智能设备的移动医疗示范,实现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开展移动医护、智慧导诊、人工智能诊疗等场景应用,满足医院服务提供方、医疗支付和监管方、药品及医疗器械提供方的不同需求。支持研发医疗健康相关的医用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等。 |
3.增加智慧教育供给。
稳步建设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推进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打造智慧校园。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主体发展在线教育,为职业培训、技能提升搭建普惠开放新平台。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整合教育资源,助力传统教育模式优化升级。以智能技术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加快形成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加大优质资源供给,不断提升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智能化应用服务能力,逐步建成以省级平台为应用中心,覆盖全省、多级应用、融聚贯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健康有序发展和普惠共享。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
4.提升智慧社保水平。
构建全省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信息库,建立数据省级集中、业务一卡通办、服务一网覆盖的“智慧人社”体系。在社保数字化转型、基金风险防范以及社保线上服务等领域发挥社保卡身份验证、移动支付作用,提高社保经办服务水平。推进电子社保卡普及应用,以凭证用卡、待遇进卡、结算持卡、线上扫码为应用推进重点,拓展社保卡线上线下综合应用范围和深度。推动社保卡在各市和省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的共享复用。推进社保卡在一体化平台中的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融合社保卡线上线下应用,实现社保卡支撑相关业务在省内“一网通办”,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
5.发展数字文旅产业。
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配置,实施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工程,培育地方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完善以黄梅戏为代表的地方戏曲剧种数据资源库,建立文化大数据体系。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龙头,实施非遗数据库建设工程。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鼓励预防性保护技术创新,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强化产业政策激励作用,打造“互联网+文化”产业高地,培育壮大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新媒体等重点领域产业,推动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重点集聚区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旅游”,推进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乡村建设,建设三级联动的安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中心以及大数据应用平台,提升“皖游通”公共服务平台,汇集全省“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提供一站式的文化和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着力推动“一部手机畅游安徽”,打造沉浸式智慧旅游新体验。
专栏20 文旅发展重点工程 |
安徽文化云。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监控等信息技术,整合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数字资源,打造集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云平台,服务群众、资源共享。完善“皖游通”公共服务平台,为来皖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服务,打造兼具服务、营销、管理功能的全省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再现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数字资源,建设大运河安徽段数字展示平台,实时展示历史名人、诗词歌赋、典籍文献等关联信息,实现文物和文化资源数字化再现。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空间,推进大运河“互联网+”建设,完善文物和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展大运河代表性文化遗产数字资源采集工作,建立完善各类大运河专题数据库和遗产监测预警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共享、开发利用。 黄山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基地核心区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推动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集聚,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先导试验区。加快构建具有黄山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打造高端旅游核心产业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徽州文化传承展示区。全面发展旅游信息服务、商贸物流服务,打造皖南旅游综合服务区。 |
(七)共建区域协同新格局。
统筹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破解区域内部协作难题,共建数字长三角,积极探索跨区域联动,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要素资源更大范围配置,构建区域协同新格局。
1.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参与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引导各地有序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发挥省智慧城市建设标委会力量,加快制定契合实际的新型智慧城市地方标准。完善城市信息化专业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探索市场化经营,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支持“城市大脑”建设。加快推进各市建设“城市大脑”,大力支持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产业升级应用,加快建设数字新基建,充分释放城市基础设施效能,汇聚整合城市数据资源,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发展模式,实现对城市治理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科学治理,促进城市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支持各市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应用场景,聚焦群众关注的“城市病”问题,开展典型应用场景试点,切实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专栏21 “城市大脑”建设重点 |
将数据作为“城市大脑”的核心资源,加快城市数据资源归集、治理、共享,形成城市智能运行的数据底座,与江淮大数据中心省级平台互联互通。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推进城市各部门信息系统整合,实现跨部门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建立健全各领域算法模型,提高智能感知、分析、运行和处置能力。完善升级城市原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标准规范体系。有序推进城市公共数据开放,吸引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建设优良的“城市大脑”开发生态。聚焦惠民服务、公共安全、精准治理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推动与“安康码”互联互通,实现慧治理、惠民生、促产业的协调发展。 |
鼓励“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将现实城市从“物理端”映射到“数字端”。打造展现多维城市空间的数字平台,推动地上建筑物、地下管线、管廊、市政设施等城市要素的数字化展示和分析。探索数字城市新型标准、政策、流程体系,以数字城市的预建、预判、预防来支撑现实城市高质量发展。
2.加快数字乡村发展。
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强化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融合创新,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各具特色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做好建设发展情况监测评估和跟踪调研,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推进乡村数字化转型。加快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整合汇聚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夯实数字产业基础,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深化信息惠民,加强城乡优质资源对接,推进乡村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社区治理等数字化转型,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水平,建设美丽乡村。
3.共建数字长三角。
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互连互通。加快创建高速智能的连接网络、高效密集的交换枢纽、存算一体的数据中心、深度感知的物联网络,积极融入以5G为引领的长三角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推进工业互联网共建共用。加强与沪苏浙工业互联网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以上海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建设为基础,推进汽车、家电、化工等行业二级节点建设,形成多个典型优势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基于数据的工艺优化、流程优化、设备维护与事故风险预警等应用,聚焦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联合打造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合肥、铜陵等地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工程。推进省际之间工业互联网建设。
推动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协同。积极参与长三角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交通、安全、公安、环保、城管等领域城市治理数据共享,加快长三角数字流域、智慧水网、智慧广电、智慧邮政建设,探索跨地域区块链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未来社区”样板,融入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大脑”集群,实现城市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跨区域协同,不断助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重要客货运输领域协调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管理合作。推进“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服务工程建设,加快数字化和一体化的民生服务进程。推进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互认和应用,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在省加快建设“数字江淮”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联动协调机制,鼓励各市参照省级模式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在规划制定、系统设计、项目实施等过程中加强沟通协调。各市和省有关部门作为相关区域和专项领域推动“数字江淮”建设的责任主体,应依据本规划,结合各自实际,深入研究本区域和本领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把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统筹推进“数字江淮”建设重点领域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可在全省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二)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政企合作模式,探索设立市场化运营主体,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建立完善数据资源管理、数字新基建运营、网络安全保障等相关标准及政策法规体系。成立“数字江淮”专家委员会,对“数字江淮”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重大问题等提供咨询和建议。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数字江淮”相关研究咨询机构,为政府部门提供方案论证、技术指导、安全测评、成果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线上“政务数据大厅”,不断完善与“数字江淮”建设工作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项目、资金、数据、人员管理模式。
(三)加大资金支持。
各级政府应统筹整合信息化、电子政务等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数字江淮”各领域重点工程建设。发挥“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技工大省、“中国声谷”等专项资金带动作用,引导相关创新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向“数字江淮”建设倾斜,支持“城市大脑”建设。研究设立大数据中心专项资金。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数字江淮”建设和运营,鼓励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参与“数字江淮”建设。
(四)强化人才支撑。
探索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设立大数据相关专业,培育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研究机构,培养既懂政府业务又懂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各类重点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引进、培养一批信息化领域高水平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保障机制,落实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支持相关企业采用期权、股权等激励方式吸引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来皖参与“数字江淮”建设。
(五)加强考核评估。
明确任务分工,建立工作计划,对各市和省有关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研究建立“数字江淮”相关领域统计体系和评估体系,监测分析整体发展情况和变化态势。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各级各部门“数字江淮”建设相关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加大督办力度。建立健全“城市大脑”评估评价体系,开展动态评估,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绩效考核和效能监督数据,加强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