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淮产业走廊发展规划(2018-2025年)

政策汇编 (1.0万) 发布于:2019-05-09 更新于:2022-06-14 来自:淮南市人民政府
项目申报

序  言

合淮产业走廊合肥都市圈和合淮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建设 区和先试区, 是合肥市、淮南市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协同合作, 率先突破城际之间要素流动障碍, 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 务、居民生活等经济、社会各方面高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是优 化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合肥都市圈区域竞争力的重要 支撑。

合淮产业走廊地区作为合肥都市圈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 密集区域, 是长江经济带东中部对接的重要节点区域, 也是长江 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区域, 区位优势明显。推 进合淮同城化和合肥都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 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 区域合作以及视察安徽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经济高质量 发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重大战略部署。

为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进程,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和淮南市发 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合淮产业走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明确同城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 整体谋划区域协调发展 路径, 探索建立和完善同城化发展的协商协调机制。规划是引导 推动合肥淮南产业走廊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是编制和实施产业走 廊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本次规划范围为合肥、淮南两市相邻区域, 即东线依托合淮 蚌客运专线、中线依托206国道、南线背靠合肥北二环,西线至 建设中的江淮运河、济祁高速(江淮运河与济祁高速连接线以 南) 、瓦埠湖东岸,北以淮南洞山路为界线, 2017年该区域常住 人口约300万人。具体规划范围包括,合肥市:庐阳区杏花村街 道、林店街道、大杨镇和三十岗乡部分区域,合肥新站高新技术 开发区 (以下简称“合肥新站高新区”) 部分区域,蜀山区高刘 街道,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经开区”) 北区 (合 肥空港经济示范区) ,长丰县的安徽长丰经济开发区 (以下简称 “长丰经开区”) 、岗集镇、双墩镇、下塘镇、陶楼镇、吴山镇、 杨庙镇、 杜集镇、朱巷镇、造甲乡、 义井乡、 左店乡、 庄墓镇、 罗塘乡和水湖镇; 淮南市: 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 “淮南高新区”) ,田家庵区曹庵镇、三和乡、史院乡、洞山街 道, 大通区九龙岗镇,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孤堆乡、杨公镇、孙 庙乡, 寿县大顺镇、瓦埠镇、小甸镇、双庙集镇、炎刘镇、刘岗 镇、广岩乡。 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选择特定区域作为核心区 重点开发, 有序稳步推进中期发展建设, 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空 间。

规划期限为2018-2025年。根据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战略安排, 到2035年, 在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因此, 以 2018-2025年为重点,远景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合淮产业走廊地区即为合肥、淮南两市所属长丰、田家庵、 寿县等相邻区域。产业走廊地缘相近、人缘相亲, 交通便捷, 经 济社会联系紧密, 已具有同城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新形势下, 合 淮产业走廊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

第一节  基础与条件

山水相连, 人文相亲相近。合淮产业走廊地区山水相连、毗 邻而居, 山体同脉、相承延伸, 文化同根、民俗同源, 同为皖中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共同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脉络。

设施良好, 同城互联互通。产业走廊连接皖江示范区与皖北 地区, 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依托多条水、陆交 通干线形成的综合运输通道能力充足, 城市综合枢纽及港口、机 场和高铁枢纽功能不断完善, 交通十分便利,区域内合九路、 206 国道、合淮阜、淮蚌和济祁高速公路、 合淮蚌客运专线、商合杭 高铁和合淮铁路纵贯全境, 新桥国际机场建成启用, 通江航运得 到改善,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经济发展, 产业互补性强。 2017年走廊地区实现国内地区生 产总值1310亿元, 占全省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3079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约为712亿元。 区域内化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基础雄厚,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具有 共同打造产业集群、率先实现同城化的基础。同时, 合肥市工业 经济地位突出, 服务经济较为发达,淮南市能源、重化、大数据 产业具有较好基础, 两市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强互补性, 合作提 升潜力大。

联系密切, 合作基础扎实。合肥淮南生产生活服务互补性强, 要素交流频繁。合肥科技、商贸、医疗、教育发达, 是合淮城乡 居民消费、就医求学的首选; 淮南基础设施优良, 资源富集、能 源丰富、房价适中、现代科技发展势头强劲, 成为合肥旅游休闲、 异地置业的重要目的地和同城化首选对象。两地间联系便捷, 合 肥与淮南之间汽车客运班车密度达到15分钟/班,  “十三五”将 开通城际公交和城际快车。

跨界融合, 态势日益明显。两市毗邻地区城镇空间相向拓展, 跨界区域呈现同城发展态势。淮南与合肥新站高新区、 合肥经开 区北区合作紧密、分工明确, 淮南高新区、合淮共建区(含长丰 水湖、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起步区) 向南发展, 长丰经开区、下 塘、吴山和长丰城区向北发展的趋势明朗; 走廊地区曹庵、杨庙、 三十岗等乡镇生态与环境优势明显,正在打造休闲度假区和都市 农业示范区。

区域协作, 社会认同感持续增强。“十二五”期间和“十三 五”以来, 两市进一步签订园区共建、交通设施、旅游、都市农业、医疗、教育、商贸、物流等若干双边全面合作协议,推动走 廊地区产业等高对接和产业发展, 加快同城化进程, 社会认同感 持续增强。

资源禀赋较好,发展潜力明显。走廊地区资源较为丰富, 自 然生态条件较好。走廊地区江淮分水岭区域海拔在 100-300 米之 间, 包括寿县、肥西、长丰、田家庵等县区, 基本保持原始地形 地貌,分水岭地区水源洁净,尤其是走廊地区人均坡地多, 6 度 以上的坡地人均近一亩, 绿色发展的资源禀赋较为优越。 产业走 廊重点发展区域属于省重点开发区域和国家农产品主产区, 是安 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油料生产基地。淮南丰富的煤电资源和 已建成的油气管网, 对产业走廊建设发展具有强大支撑作用。合 肥市长丰县天然饮用矿泉水、建筑石料用砂岩、浅层地热等矿产 资源具有较好的勘探和适度开发价值。

第二节  意义与作用

合淮产业走廊加快发展, 率先同城化是两市联袂振兴的内在 需要和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普遍追求, 也是打造合肥长三角 城市群副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 新区、提升合肥都市圈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推动合淮产业走廊发展、率先同城化, 有利于推进长三角城 市群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建设, 加快合肥都市圈升级步伐, 有利于促进淮南市资源型城市转型,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合淮 产业走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合淮两地产业 相向发展、聚力发展, 有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 夯实合肥都市圈 的发展基础,传递都市圈发展势能,进而带动产业走廊为核心、 合淮合作为主线的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合淮产业走廊发展,有利于促进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 展, 打造合肥-淮南-蚌埠产业轴线。按照新型城镇化和合淮同城 化、特别是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要求, 推进合淮产业走 廊发展, 有利于加快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都市圈核心区, 渐进 和突破相衔接, 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引领都市圈一 体化发展, 成为带动沿江沿淮、 撬动皖北、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枢 纽区域。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 作为参与国际竞争 的主要方式, 都市圈和城市群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随着国家新 型城镇化、一带一路、淮河生态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 的实施, 合淮推进同城化、完善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快经济转型 升级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 也为进一步发挥江淮城市 群和合肥都市圈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创造了有利条件。《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合肥都市圈“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合肥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淮南市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 计划》和《合肥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淮河流域综合规划》、 《淮南市综合运输十三五规划》等对提升合淮产业走廊综合承载 能力和服务功能、打造合肥淮南同城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 发展方向。

同时, 合淮产业走廊发展也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 主要表现 为:合肥与淮南对走廊地区特别是合淮共建区的带动作用不足, 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淮南综合竞争力在合肥都 市圈地区有待提升,技术转化和应用能力需要加强,资源环境承 载负荷压力较大; 合淮走廊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 城乡发展存在 较大差距, 大都市区融合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 联动发展的体制 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交界区域城镇空间缺乏 有效协调,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产业走廊区域内园区建设滞后,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除长丰经开区、淮南高新区、合肥庐阳经开区等规模较大的园区, 部分乡镇工业集中区基本处于规划完善、起步发展阶段, 园区框 架结构大多尚未形成; 其次是园区产业定位不够明确, 产业层次 总体偏低, 产品附加值不高, 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关联度低, 缺 少有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 三是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支撑条件尚需加强,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核 心技术竞争力不强; 四是园区规模受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规模限 制, 建设用地面临紧缺矛盾, 由于合淮中间地带属于江淮分水岭 地区,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受限, 约束产业走廊的建设 和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 角区域合作以及视察安徽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 动力,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发展理念, 加快合淮同城化进程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合肥副中心, 建设合淮产业走廊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合肥都市圈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 政府推动。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在整合核心竞争要素中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 作用, 促进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 形成合理分工的区域协作体 系。

以人为本, 共赢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百 姓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出发, 以强化同城发展的理念认同 为先导, 统筹兼顾区域整体利益和各地局部利益, 促进两市共赢 共享、联动发展。

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进以人 为核心的城镇化,形成产业、居住、生态共同支撑,具有较高品位 的城镇密集带,在产城融合中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

创新驱动, 集聚发展。深入贯彻科教与人才强省基础战略和 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发挥创新资源优势,立足现实,适度超前, 加强合淮走廊创新能力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使创新 成为走廊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 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完善产业链, 构 建统筹协调、区域合作的机制。

生态文明, 持续发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 识,推动合淮产业走廊绿色发展。全面统筹资源和环境发展要素, 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有机统一。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加强改革创新, 着力构建促进走廊地 区相向发展、合理发展与核心城市等高对接、加快同城发展的体 制机制;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争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第三节  总体定位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 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合肥、淮南两市 优势, 加强统筹协调, 推动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和资源型城市加 快转型, 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建成在全省乃至长三角、长江中 下游城市群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合淮同城化产业集聚领跑区、国际 化同城发展智慧城镇样板、区域合作发展标杆区、现代农业建设 示范区。合淮产业走廊作为合肥都市圈和合淮同城化发展的先行 建设区和先试区,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合淮同城化产业集聚领跑区。大力推动合淮两市产业相向发 展、聚力发展。把发展数字经济摆上重要位置, 积极承接高端产 业转移, 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 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建设自主创新高地, 培育壮大一批具有 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 全省前列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国际化同城发展智慧城镇样板区。以面向国际开放、智慧城 镇建设为特色小镇发展定位, 建设基于物联网运用和大数据使用的科技创新走廊。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 用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 加强各城镇间分工合作, 推进交通 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 加快产城一体化,形成 综合竞争力强的智慧城镇密集带。

区域合作发展标杆区。站在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一体化 发展国家战略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高度,加强合 肥、淮南同城化合作, 创新合作模式, 扩大合作领域, 建立更加 紧密、更加务实、更加高效的合作机制。发挥承东启西、连南贯 北的区位优势, 强化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功能, 联动皖 江示范区和撬动皖北地区发展。

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坚持以高科技农业为引领, 丰富现代 农业内涵, 加快农业项目化推进、产业化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农 业体系。因地制宜, 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努力提高水资源综合利 用水平, 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功能。加快推 进美好乡村建设,形成特色乡村风貌,提升乡村旅游业品质。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按照合肥都市圈和合淮同城化建设的战略要求, 分阶段实现 合淮走廊地区产业率先发展、先行同城化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到2020年,合淮走廊一体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区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GDP占比为合淮两市总量的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万元左右, 增速快于合肥都市圈平均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60亿元, 年均增长10%以上, 规模以上 企业超过200家, 龙头企业数量超过100家, 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 亿元。两市协同共建的新桥产业集中区地位更加凸显, 合肥新桥 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沿江淮运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初具规模, 空港 客运吞吐量达到1400万人次。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达到全省平均水平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的比重达到25%左右,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合淮走廊智慧 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 同城融合、一体发展的合淮同城化新区总 体格局基本形成, 跨界城镇实现一体规划与统筹建设, 城镇化率 达到70%左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提升,人均公共服 务支出差距缩小, 公共交通、健康养老、通讯信息等实现同城共 享。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工 业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地区生 产总值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全面完成省定节能减排任务。地表水监测断面不劣于Ⅲ类水质比 例大于60%、城市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大于70%。培 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农业”,农村 电商交易额达200亿元。

到2025年, 合淮走廊一体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同城化格局 基本形成。区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GDP占比为合淮两市总量的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5万元左右, 增速快于合肥都市圈 平均水平。 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新 区,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以高新技术和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 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合淮产业集聚带基本形成, 创新发展 能力显著提升,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左 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30%,服务 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实现基础设施同城通达, 合淮走廊主枢 纽站间半小时通达、城镇区间半小时通达; 合肥新桥国际航运物 流中心、沿江淮运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规模进一步上台阶, 空港客 运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次。 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幸福、宜居 的优质生活环境和生态文明区域, 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及失 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地表水监测断面不劣于Ⅲ类水质比例大 于80%,城市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大于90%。

到2035年, 合淮走廊基本现代化。基本建成绿色低碳、宜居 宜业、具有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新区, 城镇化率达 到80%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万元左右。

第五节  空间格局

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推进空间资源整合联动, 构建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和生态) 空间布局,形成“一轴一带四区多节点T型布局”的发展格局。合淮产业走 廊空间格局:主体区域依托老206国道、合淮阜高速、合淮市域 铁路,东至合淮蚌客运专线、西达建设中的江淮运河、 济祁高速  (江淮运河与济祁高速连接线以南), 北以淮南洞山路为界线, 南至合肥市北二环。构建依托老206国道、合淮阜高速沿线以及 依托合淮共建区建设的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串联多个智慧城镇 形成智慧城镇珍珠节点, 向南延伸连接以长丰经开区、合肥新站 高新区为核心组团形成北城新站产业集聚区, 构建合淮产业走廊 发展纵轴(主轴) ;以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 寿县新桥国际产业 园、寿蜀现代产业园为核心组团, 以长丰经开区、合肥新站高新 区为核心组团形成北城新站产业集聚区,连接两大组团, 形成产 业走廊横向产业带;以产业走廊地区串珠状城镇, 功能整合为新 型智慧城镇群, 构建合淮同城化发展的智慧空间, 打造新型智慧 新城; 沿江淮运河工程北线都市农业生态产业示范片区。形成以 新兴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农业现代化生态产业带为 特色的合淮同城化产业走廊,构建“一轴一带四区多节点T型布 局”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轴一带: 一轴, 以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依托合淮共建区) 为产业走廊核心区域, 串联多个智慧城镇节点, 连接以长丰经开 区、合肥新站高新区为核心组团形成北城新站产业集聚区, 形成 合淮产业走廊发展纵轴(主轴)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智能家居、数字化产业等, 形成共建区与智慧城镇互动发 展的产城融合带。一带, 以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寿县新桥国际 产业园、寿蜀现代产业园,以长丰经开区、合肥新站高新区为核 心组团的北城新站产业集聚区、合淮都市农业生态产业示范片区 等三个产业组团, 连线形成产业走廊横向连接带,构成合淮走廊 空间布局T型架构东西向主干, 打造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 区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高端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智能 家居、光电显示等, 形成若干省级以上开发区, 成为合肥都市圈 创新发展经济地理驱动轴。

四区: 即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依托合淮共建区) ;合肥空 港经济示范区、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蜀现代产业园组成的产 业集聚区;长丰经开区、合肥新站高新区为核心组团的北城新站 产业集聚区;合淮都市型农业示范区(沿江淮运河工程北线农业 生态产业带, 形成以新兴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农业 现代化生态产业为特色的合淮都市农业生态产业示范片区) 等四 个主打产业集聚区, 形成合淮同城化的开敞空间, 在合肥都市圈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多节点:以合淮阜高速沿线、合淮市域铁路沿线、老206国 道为中线的岗集、吴山、下塘、曹庵、杨公等串珠状城镇及其产 业为南北纵向节点,形成多节点的新型智慧城镇和新兴产业园 区;以G40高速、滁淮高速为东西向横轴,沿线高刘、炎刘、刘岗、左店、杜集、罗塘、双墩等城镇为主要节点。重点完善商务、 商贸、物流、创意、数字技术研发、生活服务等功能, 加快形成 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主的通勤联系, 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 础, 打造以服务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智慧城镇密集区, 推 动错位发展和合理布局, 促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 镇人口集聚,拓展合淮城镇化发展空间

 

第三章  产业布局

坚持错位分工与相向发展、聚力发展,大力推进产业高级 化、集群化和国际化,联合打造合淮产业集聚带, 建设一批现代 产业基地, 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 协同发展的更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主动把握产业转 移趋势,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力培育新兴 产业,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品牌化。

第一节  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基地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成为合淮走廊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培育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 进制造业。

专栏1:产业重大专项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园区、企业和发展方向
重点园区 重点企业 主导产品 发展方向
 

 

 

合肥北城新 站产业集聚 区(含长丰 经开区、新 站高新区部 分区域)

 

合肥华升泵阀有限责 任公司

GSB (Z) 高速泵、 HJM高隔膜 计量泵、 JQB (JRB) 高剪切泵、 液力透平能量回收装置、 3TC 高压往复泵等机泵产品 重载流程、耐腐蚀特材、 高温高压、高精度计量等 各类泵产品、海水淡化泵 技术产业化
合肥花园起重运输机 械有限公司 电动葫芦、开放式卷扬机、各 类型号起重机机等 低净空、低能耗、高效起 重机产品
安徽金诺创新科技有 限公司 绿色建筑、高端智能立体停车 设备制造、镀锌件 高端智能停车设备
合肥亚辰机械制造有 限公司 通用、专用、非标准设备数控 改造和机械零部件加工等 高效数控机床
 

 

 

 

一轴一带节 点城镇工业 聚集区

合肥中联机械制造有 限公司 化工泵、油泵、空调泵、消防 泵、真空泵成套机组及变频给 水设备等  

高效节能系列泵产品

安徽威尔泰克机电设 备有限公司 压缩空气储气罐、油气分离罐 (油气筒) 、等专业压力容器 节能环 保无 油离 心压缩 机、医用制氧机及管道设 备等
安徽广银铝业有限公 司 铝材自主生产加工、新能源汽 车零部件、铝模板生产等 铝材料行业专业集群产业 园
志邦橱柜股份有限公 司 木门、橱柜等私人定制智能家 居 智能家居配套产业园
 

 

 

 

合淮数字经 济示范区

引进智能制造企业, 如机器人生产企业、 无人机生产企业 用好国家政策,发展机器 人、无人机产业
引进重型智能制造企 业  

掘进机、采煤机、刮板机、皮 带运输机和液压支架的成套 化

淮南宏昌科技有限责 任公司
引进一批数字产业企 业
 

 

合肥空港经 济 示 范 区  (含寿县新 桥国际产业 园)

安徽海宇电气有限公 司 供应断路器、开关柜、求购断 路器 高压开关柜、高端求购断 路器
安徽瑶海钢结构股份 有限公司 管桁架、箱型梁、焊接H型、 Z 型、 C型, EPS彩钢夹芯板和防 火涂料  

空间钢结构、住宅钢结构

韩国工业园 航空、电子信息
格义循环经济产业园 循环产业

 

专栏2: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合肥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进上游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原材料企业,发 展下游模组及整机配套,形成完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京东方10.5代薄膜晶体管显 示器生产线项目、康宁10.5代玻璃基板项目。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秸秆 发电项目、江淮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新材料和节能环保: 人和空气净 化产业城项目。依托鸿路钢构、长丰海螺、恒大江海泵业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现 代轻钢建材、特种钢管、新型管桩、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化学建材和其它现代金属 复合建材,以及高效节能电机等。推进庄墓建筑节能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新型建 筑节能材料。

淮南

依托原有的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下简称“淮南经开区”) 、淮南高新区、 淮南现代产业园等淮南工业园区, 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装 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格局。信息技术: 中国移动 安徽数据中心(IDC) 、航天航空用电子线缆制造、江淮云大数据产业平台、 淮南大 气科学研究院超算中心、 淮南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端产品制造、卫星资源图片中 心、射频技术设计制造、铁塔基站维护中心、笔记本电脑生产线、单晶铜键合引线 生产、年产5000万片手机显示屏生产线、年产2万台套温度 (湿度) 传感器自控系统 等项目。 新能源: 加快建设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 九龙岗光伏发电及综合开 发、杨村(农业)光伏发电、镍氢动力电容电池研发生产基地。 以陕汽新能源汽车 为依托,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以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为核心,推进甲醇 合成、甲醇转化烯烃和芳烃、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工程等项目;积极发展煤制天 然气。 现代医药:盖天力医药产业园、生物医药孵化园、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 二期三期项目、山河药用辅料项目二期、抗肿瘤药物及医药物流、中药饮片生产基 地项目等。

 

全面提升优化先进制造业。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提升优化 先进制造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产业走廊的配套协作,共建先 进制造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依托石化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基

础石化产业链、通用和专用合成材料产业链、新领域精细化学 品产业链,调整优化布局,关停落后产能,推进化工集中区整 治和企业入园进区,加快建成合淮走廊地区煤化工与化工新材 料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汽车产业。依托良好的发展基础, 加快发展轻卡、 新能源汽车、高性能重型载货车、特种工程运输车辆等整车, 持 续提升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加 快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打造品牌轿车生产基地和国 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以品质和标准为导向,重点发展方 便食品、功能保健品与饮料,积极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无公害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促进传统食品工艺现代化。加大 技术改造力度,提升烟草、造纸、家电、塑料、五金、自行 车、轻机等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发展新型高端建材产品,引导 企业加大联合重组力度,推动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专栏3:轻工产业基地(集群) 建设重点

合肥。 依托合肥长丰水湖、罗塘、义井、杨庙, 发挥劳动力资源、农业资源优 势,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奶制品、食用油、肉制品、果蔬饮料、多功能小麦粉、面 制品、有机营养米及各类即食食品。

淮南。 依托淮南经开区和淮南现代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 加工、乳制品和健康食品等。依托南澳地毯、新南港等企业,大力发展汽车内饰, 依托富华服装公司、天擎服装有限公司, 大力发展服装来料加工和鞋帽来料加工等。

 

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 充分发挥合肥市数字技术产业优势和 淮南市大数据产业基地的良好条件, 加快打造合淮数字经济示范 区,作为合淮集中共建的重点。着力布局一批数字产业化项目,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和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以及信息通信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数据归 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完整的数字产业化产业链。在产 业数字化领域, 重点布局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智能网联 汽车、智能传感器、无人机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类脑结构的人工 智能软件、硬件产业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项目, 形成数字经 济领域制造业融合新业态。同时,积极布局电子商务、共享经济、 移动支付、公共服务数字化产业以及区块链与云计算、人工智能 的融合创新等智慧服务产业项目, 形成数字经济领域服务业融合 新业态。

合肥北城新站产业集聚区: 整合长丰经开区、合肥新站高新 区等产业园区, 形成合肥北城新站产业集聚组团, 主要培育壮大 新型显示、智慧家电、生物医药、交通铝型材等新兴产业, 提升 发展新型建材、电力电器、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科技信息、房地产、总部经济等服务业, 形成合淮产业走廊的重要支撑。

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 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 主攻 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研发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加快发展现代临空生产性服务业、高 技术服务业和高端都市观光农业。从“十三五”到2025年,依托 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蜀现代产业园, 构建集中共建的重点区 域, 打造合淮产业走廊淮南等高对接合肥市、合淮共建、加快同 城化的桥头堡。

合肥新站高新区: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 源、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以及商贸物流、总部经济等重点领域, 成为合淮走廊复制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样板。

合肥庐阳经开区:构筑独具特色的都市工业园, 由电气装备 制造业、印刷包装业、金属制品业三大产业, 逐步向以信息技术 和数字内容服务业、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检验检测服务业为主的 高技术服务业转化。

产业走廊节点城镇产业: 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 提升产业结 构,培育与园区的配套产业,拓展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聚。

第二节  共建现代服务业基地

 

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 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和 集群化发展,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依托合肥和淮南主城区、开发区和交通枢纽, 规划建设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软 件、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服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等现 代服务业集聚区, 培育形成若干个规模大、产业链长、配套性强 的服务企业集群。

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大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服 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态, 依托走廊地区智慧城镇创建国家级和省级 电子商务示范城镇、示范基地、示范企业, 并将其纳入国家、省 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力争到2020年, 建成1家国家级服务业 综合改革试点, 培育2-3家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城镇;到2025年, 建成5-7家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城镇。

专栏4:现代服务业建设重点项目

现代物流。依托合肥航空港铁路、公路交通优势, 建设新桥新加坡国际物流园; 在双墩、吴山、曹庵、岗集、下塘等镇,规划建设合肥北部物流园区;建设淮南现 代农业商贸物流城、江淮运河唐山港口物流园、医药产业物流园等若干综合性、专 业性物流园区,形成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

现代商贸。依托合肥新站高新区、合肥主城区北部组团、 淮南经开区和淮南高 新区,规划建设一批带动强、辐射广、效益高、前景好的现代商贸业重点项目,形 成集金融、商务、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商贸集聚区。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 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 规划建设电商产业集聚区, 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现 代商贸体系。

健康服务。加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整合检验 检测资源, 打造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聚区, 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扶持计划。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鼓励企业建立具有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工程化台。

信息服务。发挥淮南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的优势,建设云计算、物联网、大 数据等江淮云产业平台服务区。依托淮南谷加快创新型人才培育, 规划建设合淮共 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项目建设,重点吸引互联网企业、 语音识别企业、动漫企业、区域总部、车联网企业等入驻。

生活服务。建设长丰水湖镇、合肥主城区北部组团生活型服务中心,依托淮南 三和乡作为山南新区次中心、唐山镇作为西部新市镇的优势, 以生活资料仓储物流 为主,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完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等服务体 系, 做大做特做优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康体运动等重点业态, 构建大健康产业链。 重点建设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生物医药与保健食品产业等。

都市旅游。制定促进走廊地区都市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  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发展好、基础配套条件好、公共服务保障好、综合管理好“四好” 标准美丽乡村,示范带动廊区内乡村旅游整体水平提升。依托长丰绿色草莓基地、  陶楼镇葡萄及油桃等种植基地、罗塘乡黄桃种植基地、孙庙乡绿色黄金梨种植基地、 杨公无公害葡萄基地,发展旅游观光业,培育发展蓝莓等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  开发安丰塘保护与旅游、寿蜀现代产业园文旅城、中国(安徽) 休闲农业博览园、  春风庐邑项目。

2020年,建成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服务业占经济比重达40%以上。

充分发挥走廊地区率先同城化的优势,努力培育“合淮产 业走廊服务”品牌,共同打造合淮物流中心、金融商务商贸中 心、数字经济示范城镇和合肥都市圈都市农业观光旅游目的 地。

共建区域航运物流中心。 依托江淮运河、淮河和巢湖,组建 合淮组合港,积极发展船代、货代、修理、船舶检验、船舶经 纪、理货等航运基础服务业。依托新桥国际机场航空枢纽,积 极发展航空运输服务。加快综合性物流园区、专业化物流中心  (基地) 和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在走廊合适区域建设合肥都市圈物流产业园。支持电子商 务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培育电子商务物流。注重功能分 工,在做强做优航运、铁运、公运、水运基础服务业的同时,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和衍生服务业。

共建区域金融商务商贸中心 。配置金融资源,推进金融服 务创新,实现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鼓励在走廊地区发展区域 性金融控股集团。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端专 业服务机构,发展会计、法律、评估、咨询等专业服务业。鼓 励合肥都市圈相关城市的商务服务企业(机构) 在合淮产业走廊 设置分支机构。适度发展会展经济,创建会展品牌。加快城乡 商品市场体系建设, 鼓励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方式, 向产 业走廊地区延伸拓展网点。加快商贸集聚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 设,形成若干个功能齐全的大型购物中心和现代化大型专业市 场, 培育发展现代商贸业。合肥长丰及空港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 立足本地、面向合肥都市圈、辐射合芜蚌的金融商务和商贸服 务功能,淮南山南新区和田家庵区主要发展面向当地生产生活 需求的服务功能。

共建合淮科技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 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 改革试验省的引领作用, 着力引进一批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以及高端人才,强化区域科技服务能力。依托中科大、 淮南 新能源研究中心、中国电科38所、 淮南江淮云产业平台、 中科院大气所淮南研究院、淮南中移动(安徽) 数据中心和淮南安徽大 数据交易中心, 建设合淮产业走廊科技中心和大数据计算中心。 进一步强化走廊地区的科技研发服务能力,推动合淮地区的科 技成果在走廊区域的转化与应用。

共建合淮同城化都市观光农业旅游目的地。 依托特色旅游资 源,加强旅游线路整合和旅游产品联动开发,推动文化与旅 游、科技、创意及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合淮产业走廊旅 游品牌,共同争创国家都市型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加强文化 创意产业合作,发展壮大创意设计、影视制作、动漫与网络游 戏、工艺美术、印刷复制以及出版发行和演艺娱乐等行业。重 点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品牌、瓦东沿线红色旅游和淮南王文 化旅游品牌,重点发展文化旅游、观光度假和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第三节  共建都市农业基地

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发挥合淮产业走廊特色农业资源 优势,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科学规划农产品区域布局, 加快涉农基础设施建设。遵循“布局优化、功能多元、产业转型、 发展融合”的原则, 探索构建功能特色鲜明的合淮都市型农业示 范区“一区二环一沿”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一区”,即 创建合淮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区。“二环”,即推进“环瓦埠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环新桥机场”高端农业发展。“一沿”, 即推进“沿路”设施农业集群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瓦埠湖周边优质粮油、环新 桥机场高端生态农业,沿206国道杨公、罗塘、义井、陶楼、刘 岗, 以及位于合六交界地区的高刘等地名特优果品,大力推进 长丰现代农业“310”工程,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 育特色农产品品牌。鼓励跨区域合作,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 龙头企业跨区建设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发展都市休闲农业, 共同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线路,拓展农业功能。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社会化服务。依托合肥淮南两市 农业科研资源,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工程,建设一流的农业科研 试验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基地,打造 覆盖合淮产业走廊、辐射合六产业带的  “农业硅谷”。加强生 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应用。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服 务,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步伐。

畅通合淮农业绿色通道。加快构建两市农产品运输绿色通 道,实行鲜活农产品运输全程免费。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绿色通 道,强化两市在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合 作。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统一的农产 品质量检验检测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直销绿色通道建设,放 开两市市场准入门槛。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绿色通道,建 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共享平台。

培育农业新型业态。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在 陶楼、杨公等地发展工厂化农业、立体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积极 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创意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 态。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村快递物流业, 健全农村电商 综合服务网络。围绕“一村一品一店”,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电商 专业村镇, 实现农民家庭经营、农村小微企业与电商的成功嫁接, 到2020年农村电商年交易额达到200亿元,电商专业村镇数位居 全省前列。到2025年农村电商年交易额达到350亿元。

专栏5:现代农业项目合肥市走廊区域

种业和种植业: 合芜蚌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项目、合肥都市圈供肥蔬菜基 地项目、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开发项目、长丰县现代农业“310”工程项目等。

养殖业: 养殖场千场标准化建设项目、生猪等优质良种繁育项目、渔业资源养 护及设施标装备体系建设项目、合肥龙虾产业提升项目、畜水产品深加工项目等。

休闲观光:长丰岭上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长丰草莓产业观光带项目、中部龙 门寺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行蓄洪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沿合淮和合水路观光 廊项目等。

高刘街道。重点发展“皖中白鹅第一镇”的高刘大白鹅、苗木花卉、特色蔬菜等。

高店乡。 打造精品、优质、无公害品牌农业生产基地,重点生产优质大米、小麦, 发展皖西大白鹅生产基地, 打造红提、葡萄等优质无公害品牌; 加快一二三产 融合, 发展“第六产业”,积极发展“体验经济”,打造“都市休闲体验区”。利 用淠史航运河与江淮运河这两条黄金水道,打造运河风情带。结合长镇回民古镇、 特色美食街打造运河休闲观光旅游带, 与官亭林海、刘铭传故居连成一片, 成为合肥西部后花园,度假休闲旅游重要基地。

左店乡。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草莓产业化基地、水果型萝卜规模化种植基地, 依托草莓采摘发展体验观光农业, 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

陶楼镇。重点发展桃、葡萄等无公害水果种植规模化种植, 发挥邻近城市的优 势,发展桃花观赏、水果采摘、农家休闲等都市休闲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

罗塘乡。重点发展绿色草莓、西甜瓜产业化基地,黄桃、黄金梨种植基地, 龙 虾、毛蟹,豪猪养殖等城郊型特色高效农业。

义井乡。 重点发展樱花观赏基地、葡萄采摘基地等观光休闲农业。 淮南市走廊区域

围绕打造特色精品农业大市、有机生态农业强市的目标, 实施绿色增效、品牌 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重点项目: 瓦埠湖现代 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无公害水产养殖虾蟹共养示范基地、 田家庵农村产业融合发 展示范园、谢家集现代生态农业基地、水生蔬菜生产与加工基地、新桥国际产业园 高端农业项目、江淮大运河东岸系列农业园区。

杨公镇。重点发展水稻、棉花、小麦、渔业和养殖业, 延伸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业。

孤堆回族乡。 重点发展牛羊深加工、特种水产养殖、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度假 等产业,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城郊型观光农业。

孔店乡。 重点发展万亩优质水稻麦基地、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千亩草莓基地、 千亩西葫芦基地、千亩黄瓜基地和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

九龙岗镇。 重点发展水稻、小麦、豆类、花生、油菜、蔬菜等农作物和经济作 物,建设奶牛养殖业基地和曹店红心脆桃基地。

炎刘镇。 重点依托粮、油、棉等农产品资源,发展现代都市观光农业。

刘岗镇。 以恒大农业产业园和农业小镇周边为核心, 建设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围绕“水调旱、粮调经、种调养”适应性农业。推行“订单”农业,落实“16421” 工程, 即建成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 6个地膜花生生产片, 4个地膜瓜类生产片,2个

地膜玉米生产片和1个草莓生产基地。主产优质水稻、油菜籽、小麦;盛产黄豆、

山芋、花生、草莓、西瓜、棉花、玉米等。特色农业:大白片、打瓜、精品小西瓜、 金丝绞瓜类、 黑芝麻、黑豆、黑玉米、黑山芋、黑花生等黑五类作物, 以及珍珠高梁、百合、丹参、河蟹等。

 

第四章  创新引领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建设服务合淮产业走廊的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打造创新创业引领 区和创新创业合作示范区。

第一节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的产业技术创新 体系,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聚焦省级战略 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传统优势产业, 联合新建新型显示创 新中心、机器人研发中心、轨道交通轮轴工程研究中心、通用飞 机工程研究中心、抗病毒药物工程实验室、智能家电工程实验室、 环境智能监测装备研发测试平台等创新平台。建立产业发展技术 需求和科研成果发布网络平台、交流交易平台, 推进知识产权基 础信息资源服务产业走廊发展。依托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 推 动技术研发和产品中试、量产。到2020年, 力争孵化高新技术企 业数达到40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0%。激 发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强化企业 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中的主体 地位。到2025年,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在2020年基础上接近 翻番,产值占比达45%;到2035年,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在2025年基础上再翻番,产值占比达65%。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 大国资收益用于创新活动的比例。运用研发资助、贷款贴息和 资本注入等方式,激励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鼓励外资企业 从制造向研发设计和品牌管理延伸。扩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 扣范围,探索将引进高端人才、购买先进技术和研发设备、实 施技术改造等纳入抵扣范围。

建设高效能企业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设具有国内一流研 发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重大研发平台,技术创新鼓励政策试点优 先选择省级以上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吸引跨 国公司在合淮走廊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或区域研发总部。

共建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平台。依托合芜蚌国家 自主创新 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 城市、合肥新站高新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以及G60科创走廊 等各类平台。协同提供企业研发公共服务,完善公共科技资源 共享、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创新成果中试检测与转化、咨询培 训与人才培养等服务功能。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重大研发平台建设。依托合肥、淮南高 校、科研院所优势学科,联合建设一批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 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 关。重点创建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园区、安徽省城市轨道交通 研究设计院、数控机床研究院和合淮产业转型示范区大数据技术中心、合淮产业走廊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大气所淮南大气环 境科技产业园,建成中试开发、技术转移、成果孵化、股权激 励等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牵头整合科技力量,开展 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推动研发合作产业联盟建设,探索委托研 发、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共同设 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重点资助共建研发机构、企业购买高 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成果、科研机构从事行业共性技术研 发和服务等。充分发挥安徽农业大学高科技农业园在农业科技 创新和推广方面的作用。

共同实施自主创新企业培育和支持计划。联合打造一批创 新型领军企业,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并购和整合储备前沿科技 项目、创新产品和有潜力的高科技企业。支持高成长性高科技 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建立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体系。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加快发展,完善项目资助、投融资 资助等支持方式。

第二节  强化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整合合淮两市创新创业资源,推动分工与合作,强化政府 引导和服务职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计划。联合组织实施重大科 技攻关项目,在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软件、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高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领域,协同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实施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 地转化的激励计划,加大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 收再创新的支持力度。

引导构建区域创新分工合作新格局。推进区域创新合作与 分工,共建集科学教育、原始创新、集成应用、成果产业化、 产品商业化于一体的创新产业链。推进两市在走廊地区产业分 工、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平台开放等层面的合作。共建新 桥、曹庵—义井区域创新合作示范区。

建设创新创业“先导区”和“核心区”。联合打造一批创新 创业“先导区”,加快推进合肥北城新站产业集聚组团、合肥 空港经济示范区、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和杨 公、陶楼等生态科技新镇建设。推动股权和分红奖励、税收优 惠试点、非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权转让等政策在“先 导区”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等创新创业 “核心区”。

优化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环境。依托两市招才引智计划,完 善人才公寓、户籍、子女入学、出入境、社会保障等配套政 策。鼓励创新创业人才在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合理流 动,探索建立两市互认的创新型人才“柔性流动”与“柔性聘 用”机制。加强与国内外品牌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培育建立区域化、国际化人才市场。

完善创新创业同城化服务体系。总结推广国内科技体制综 合改革试点经验,将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等扶持政策适用范围 逐步扩大至合淮产业走廊区域。联合培育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扩大两市现有的产权(科技) 交易所和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 心服务范围。建立科技孵化、科技咨询、技术转让等服务机构 以及科技营销服务与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链。

第三节  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基地

发展数字经济, 建设全省领先、特色鲜明的大数据经济综合 孵化基地, 推动相关领域在大数据时代全面融入新技术革命, 努 力打造合肥都市圈数字经济新高地。

着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实施大数据战略, 大力发展工业大数 据、新兴产业大数据、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创业大数据。建立 工业大数据资源聚合和分析应用平台,推动大数据与移动互联 网、物联网、云计算的深度融合, 创新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依 托规划中的智慧城镇和现有的合淮大数据产业及研发机构, 围绕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这一目标, 着力推进数 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 代表的数字经济, 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布局。大力支持合肥、淮南等大数据交易中心和产业基地落户产业走廊, 引进 一批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大数据龙头企业, 汇聚一批大数据采集、 存储、分析、加工、应用等中小企业, 突破一批大数据关键技术, 培育一批基于大数据的新兴业态。力争到2020年在合淮数字经济 示范区培育和引进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大数据企业, 努力打造数字 经济在合淮乃至合肥都市圈加快发展的示范区。“十三五”时期, 要建成3-5个“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和大数据产业基地,创建 1至2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园,设立百亿级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 到2025年培育出7至15家超十亿级、1至3家超百亿级的全国知名 大数据龙头企业; 到2035年培育出15至20家超十亿级、 5至7家超 百亿级的全国知名大数据龙头企业。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强技 术应用创新, 突出商业模式创新, 促进跨界融合创新, 把互联网 经济打造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推动互联网再造制 造业, 制定实施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实现设计数字化、产品 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推动互联网再造服务业, 促 进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嵌入现代农业, 发展 精准农业、信息农业和智慧农业。实施互联网企业创新培育和规 模发展计划, 支持互联网领军企业和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国 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进驻产业园区, 打造互联网 经济发展先行区。

专栏6 “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创业创新”。打造创业服务云平台,鼓励建设集创新政策、行政服 务、创业辅导等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创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 式的众创空间。鼓励各类创新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分发和交付设计研发任务。

“互联网+制造”。加快推进“机器换人”, 启动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 车间,支持企业运用互联网数据、对接个性化需求,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 营管理等关键环节柔性化改造,鼓励企业提供互联网在线增值服务。

“互联网+服务业”。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网络化升级,鼓励发展电子商 务、物流、金融、科技咨询、数字出版、会展、连锁经营、文化服务、教育培训等 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平台、物流公共信 息平台等一批重大互联网平台项目建设。

“互联网+农业”。鼓励互联网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发 展精准化生产、物联网营销,加强产销对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 台,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互联网+医疗”。推进居民健康卡的普及应用,实现医疗公共服务一卡通 用。鼓励医疗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数字网络医院试点。 鼓励大中型医院搭 建远程诊疗信息平台, 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依托安逸医疗便民服务平台, 提供在线 预约、候诊提醒、网上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全省统一互联网+健康服务。

“互联网+智慧旅游”。建设集信息服务、行程策划、客流监控、景区体验及 电子导览、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支持互联网企业整合私家车、 闲置房产等社会资源,规范发展在线旅游租车和在线度假租赁等新业态。

“互联网+城市管理”。建设涵盖重要部门、行业、领域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 信息传输网络和共享平台,加快城市管理涉及的各领域、行业、部门之间数据资源 在线集成,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互联网+普惠金融”。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领域 拓展转型,发起设立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互联网金融产 业园、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等产业集聚区。积极发展私募、众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探索建立地方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

 

第五章  城乡协调

发挥同城比较优势,建立以合肥、淮南中心城市为支撑、 节点镇建设为关键、轴线重点中心镇组群建设智慧城镇为重要组 成部分, 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智慧新镇为特色的城 乡格局。

第一节  打造现代城镇体系

实施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淮南市城市发展规划,依 托合肥北部副中心,全方位承接双城辐射带动,提升走廊地区 规划建设水平,打造合淮同城化的城镇建设标杆。

树立新型城镇化理念。等高对接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学习 借鉴合肥新站高新区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经验,抓住国 家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机遇,探索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 化道路,探索人口集聚与功能区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区域 开放合作机制为重点任务。努力把产城融合区建设成为宜居宜 业的新型城区,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全面优化 走廊地区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形成城区、智慧城镇、特色城 镇、美丽乡村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优化发展中心城 镇,推动中心城镇产业布局、服务功能、交通环境、文化品位 等优化和提升,实现内涵式、集约化、品质型发展,积极推动 老城区“退二进三”、开发区“优二进三”,促进产业更替、城市更新,全力打造国际化都市圈的同城化核心区、高端服务 业的集聚区。

培育发展智慧城镇。以水家湖等中小城市、吴山、高刘、 杨公、炎刘、曹庵、下塘、杨庙、双墩、岗集、九龙岗等中心城 镇和特色小镇等一轴一带主要城镇为重点,加快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促进产业人口集聚, 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 生态环境优良、社会事业进步、功能设施完善的现代智慧新镇。 加强智慧城镇群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公共服务 智慧化, 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 提升公共服务便利程度 和普惠程度。加强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集成应用, 促进社会 治理精细化。建设统一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提高公共管理的 有效性和透明度。支持开展智慧城镇试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曹庵镇要依托合淮(现代产业园区) 产业转型示范区, 通过合作 共建,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推进刘岗镇、双 墩镇、下塘镇、岗集镇、吴山镇和曹庵镇、九龙岗镇、三和乡、 孔店乡逐步发展成为合肥、淮南走廊的智慧新城, 成为加快现代 化建设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引擎。到2025年,智慧新城人口 达到70万人左右。

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特色镇。庄墓镇、朱巷镇、杨庙镇、罗 塘乡、义井乡、左店乡、杜集镇、陶楼镇、造甲乡、杨公镇、唐 山镇、洛河镇、上窑镇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 培育成为加工制造、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专业特色镇。到2025年特色城镇城区人口达到90万人左右。

专栏7: 节点城镇重点建设项目

下塘镇: 经二路、纬五路等工业园区及镇区道路、污水处理厂、管网及提升泵 站、拆迁安置小区等工程。

岗集镇:老合淮路改造、工业大道、岗淮路二期、机场路、兴业大道、富民路、 胡庙路、工业拓展区公租房、金明花园三四期等工程。

吴山镇: 百花馨园拆迁安置小区三期、供排水完善、下塘路延伸、牌碑路延伸、 百花街延伸、胜岗路改造等镇区道路及绿化配套等工程。

杨庙镇: 老街改造、镇区道路、供排水管网等工程。

庄墓镇: 刘浅至杨湾(寿县交界)道路、集镇道排及污水处理厂等工程。

朱巷镇: 一环路建设、合水路与长白路连接线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等工程。

高刘街道:重点发展临空创智商务会展中心、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

炎刘镇: 交通、市场、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南工北旅特色经济格局。

专栏8: 城乡基础设施项目

合肥市走廊区域

1.干道建设工程:推进滁淮高速长丰段工程、合水路(下塘至水湖段)改造工 程、水家湖至九龙岗公路改造工程、合淮路改造工程吴山至南岗段、魏武路西段(蒙 城北路至新G206段)建设工程、蒙城北路北延工程。

2.公路: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3.铁路(含轨道交通) :商合杭及城际铁路建设工程, 水家湖火车站及货场升级 改造工程。

4.水利工程: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庄墓电灌站更新改造工程;中小河 流治理工程, 重点推进庄墓河、沛河治理工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有关 项目;水安全保障工程,大房郢水库上游长丰区域治理项目;安徽省淮河流域行蓄 洪区建设与管理工程。

淮南市走廊区域铁路(含轨道交通) :商合杭高铁、阜淮线电气化改造、淮南线电气化改造; 淮 南—合肥城际铁路;淮南南站—合肥新桥机场的轨道交通线。

公路:济祁高速公路、淮南至新桥机场快速通道、 S242上庄路庄墓至炎刘段、长 丰至固始一级公路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淮南南综合客运枢纽、新桥客运、公交站 场建设、 淮南经开区新城镇路网建设。

航道、港口:江淮运河淮南段工程、淮河—瓦埠湖—江淮运河二级航道建设、江 淮运河唐山港口、淮南港综合码头工程、庄墓河长丰港等建设项目。

水利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 江淮沟通段工程、淮淠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及引江济淮项目水源涵养林建设、高塘湖水环境保护治理、瓦东干渠生态廊道等。

第二节  优化城镇布局与功能

按照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要求,严格规范不同 类型的新城新区建设, 以“轴带式”空间组织模式,推动功能 互补和产城融合,培育新的节点城镇和经济增长点。重点依托 合淮城际轨道线、 206国道打造城镇发展带。

推进核心区城市新区建设。重点建设合肥主城区北部组 团,推进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升级、城市管理升级,打造一体 化现代化新城区;着力打造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推进新桥国 际产业园区产城融合步伐,建成现代产业集聚、科技人才汇 集、城乡统筹发展、生活品质优越的空港新城;加快淮南南部 新城建设,推进新城成为合淮共建区重要的商务、公共服务和 科技支撑;合力建设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新城,做好基础设施 保障,提升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新城北部发展, 向南对接合淮智慧城镇和北城新区。

完善发展带中小城镇布局。依托合淮阜高速公路、合淮城 际轨道线、 206国道和空港枢纽、县城、重点镇和开发区,打造 合淮走廊主轴智慧新城、建设空港智慧社区,提升一轴一带信 息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等配套体系,打造产业走廊主轴 经济支撑区和空港经济核心区。沿江淮沟通北部主干道江淮运 河、瓦埠湖周边,选择开发强度低、生态环境好、配套较为完 善的城镇,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的休闲度假小镇。加快造甲、朱 巷、孔店、九龙等宜居城镇与周边城市快速交通线路以及大容 量通信网络建设,保障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对外联系。

水湖镇——打造“精致县城”。水湖镇是长丰县政治、信 息、文化、北部经济中心,铁路、公路等基础交通设施完备。 2017年全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0.5亿元,财政税收2.6亿元。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现代服务 业。 2020年水湖镇规划面积为11.5平方公里, 人口达到10万 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0亿元,财政税收4.5亿元。建成设施完 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小城 市。 2025年与淮南跨界连片发展,成为承接皖北的桥头堡。

推进外围圈层生态休闲城镇建设。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业和高端养老服务,鼓励传 统优势农产品及手工业品的精品化发展,建成若干全国知名的 生态乡村旅游点。适时开发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的休闲度假乡村小镇。

吴山镇——新型建材及住宅产业化特色镇。发挥邻近合肥新 桥机场和206国道(合淮段)的交通区位优势,联动发展杨庙工 业聚集区, 以生态型产业为发展方向, 建设以新型建材业为主导, 以现代服务业为依托, 以休闲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新型综合型城 镇。 依托海螺水泥、远大住工安徽建筑工业化产业园等项目,培 育发展新型建材和住宅产业化等产业,打造合肥重要新型建材 业、住宅产业化基地。 2025年, 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 人口5万 人,规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 亿元。

下塘镇—— 高端材料产业特色镇。抓住建设长丰产业新城以 及纳入长丰经开区扩区范围的机遇, 构建与城乡空间结构相适应 产业: 以装备制造为中心, 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升级, 培育发展新 型建材、智能装备、家居、新材料及相关配套产业, 推进现代服 务业发展, 打造合肥乃至全省新型工业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构建生态型农业发展区, 沿瓦东干渠及与其连接的各水库, 建设 一条贯穿全镇的具有较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的区域生态走 廊。 2020 年, 建成区面积 8.7 平方公里, 人口 7 万人,规上工业 总产值300亿元、财政收入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120 亿元。

杨庙镇——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乡镇。杨庙镇交通地理位置优 越,基础设施设施完备, 物流服务业初有规模, 劳动力资源丰富, 又是形成棉花生产、经营、加工集散地,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环较优越。 2025 年, 建成区面积达 3 平方公里,建设农产品深加工 产业园、精品农业种植园和精品养殖园,工业总产值40亿元。

庄墓镇——建筑节能产业特色乡镇。庄墓镇位于长丰和淮南 的交汇处, 206 国道和合蚌高速穿越,交通便捷,但工业基础较 为薄弱。近年来, 受到合肥和淮南工业发展的辐射, 打造特色建 筑节能产业。 2025 年, 建成区面积 3 平方公里, 工业总产值 120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70 亿元。

杨公镇——现代食品加工特色镇。 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 副产品资源, 围绕构建现代食品加工产业链,发展现代食品加工 业,打造现代食品加工基地。 2025 年,建成区面积 6 平方公里, 人口 5 万人,规上工业总产值 20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60 亿元。

九龙岗镇——机械电子特色镇。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商贸物 流、机械电子与新型材料等产业, 建设淮南南部重要的商贸基地 和品牌服装销售基地。 2025年, 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 人口3.3 万人,规上工业总产值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

孤堆回族乡——煤机装备零部件制造特色镇。依托淮南工业 园区装备制造基地, 重点发展煤机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业。 2025 年, 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 人口3万人,规上工业增加值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

高刘街道、高店乡、炎刘镇、刘岗镇等乡镇, 按照特色小镇 标准, 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 特色小镇。

第三节  联手推动跨界融合

整合空间资源、促进互惠共赢,积极推进合淮产业走廊同 城发展、先行建设,促进跨界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实现融 合发展。

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依托合淮共建区,打造合淮数字经 济示范区。在5—10年, 将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合肥都市圈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标杆;推进走廊地区智慧新城建设,构建 科技创新高地、走廊智慧谷枢纽和合淮共建区产城融合新城。 重点推进商务中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培育和壮大科 研机构、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 等,强化大数据应 用研究能力;为产业转型示范区提供宜居空间,并着力发展软 件、大数据与服务外包等产业。加快推进合肥地铁轨道线和城 际快速轨道、城市公交向合淮共建区延伸。加快推进道路规划 建设衔接,贯通连接共建区的主次干道。

合淮智慧新城(镇) 。依托合淮阜高速沿线主要城镇,联合 中科院、中科大、 中国电科38所、合肥新站高新区、合肥经开 区、淮南高新区等,以双墩镇、下塘镇、岗集镇、吴山镇和曹庵 镇、九龙岗镇、三和乡、孔店乡为主要节点城镇, 以合淮产业转 型示范区为枢纽, 高起点规划合肥、淮南走廊智慧新城, 以数字 经济和城镇建设为重点,建设合淮产业走廊主轴智慧城镇廊 道、合淮走廊高端先进产业集聚带和现代化城镇。以合肥主城区北部组团和空港经济示范区为依托,与合淮产业走廊智慧城 镇廊道相互支撑、协同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衔接成网和市 政公用设施共建共享。

淮南南部新城。以淮南高新区和田家庵区为主, 规划人口规 模70万,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 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 培育发展金融保险、文化教育、交通集散、 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 把山南新区打造成为全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和新兴产业基地,把南部片区建设成为全市战略新兴区。

专栏9: 智慧城市工程项目

合肥  网络光纤通讯建设,“三网融合”工程;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络建设; 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气象观测与网络,智慧化、数字化气象预报;  “智慧企业” “翔计划” “数字化车间”等培育;   “数字城管”、合肥市警务数据云中心和警 务智能语音云平台项目“天网工程”;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二期项目; 合肥北城 智慧城市试点工程等。

淮南  实施《淮南市大数据产业规划(2016-2020年) 》,建设华东地区大数据 综合示范区。依托中移动(安徽)数据中心, 建设数据承载中心;建设安徽大数据 交易中心,形成以数据中心+交易中心为基础设施的大数据产业业态。实施“智慧 淮南”工程,统筹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 “智慧政务”等项 目。建设江淮云创业孵化平台、淮南智慧谷研发创新平台、电子商务产业应用园和大数据应用展示馆。

 

合肥北部副中心。立足融入合肥、对接淮南, 重点打造大北 城和大水湖两大板块,以水湖、下塘、双墩等城镇组团为节点, 做实长丰南北发展轴, 培育壮大平板显示、智慧家电、生物医药、交通铝型材等新兴产业, 提升发展新型建材、电力电器、汽车零 部件、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物流、科技信息、商贸、 乡村文化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 全面支撑合淮产城走廊。到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 规上工业总产值1450亿元,财 政收入75亿元。

新桥产业园临空发展区。充分发挥空港与合肥都市圈城际 枢纽的区位优势,打造合淮产业走廊T型带西段增长极、合淮走 廊向南发展的桥头堡、对接合六走廊的先行区和走廊西部服务 中心, 规划建设人口规模为60万的新桥产业新城。加快完善道 路框架,实现与合肥绕城高速、济祁高速、城际铁路、江淮运 河北段的无缝对接。控制开发规模,预留空港产业发展用地; 预留合肥、淮南到新桥机场城际轨道及换乘站用地。 到2020年, 新桥国际产业园核心开发区4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 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100家, 综合财政收入6亿元。 2025年开发区 面积为85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接近翻两番, 装备制造、电子电器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60%。 到2020年,寿蜀现代产业园建成区达到8平方公里,产值达到80 亿元,规上企业80家;到2025年,园区面积达到11.7平方公里, 园区将打造成为江淮空港新城、临空产业高地。

第六章  基础设施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 以 实现走廊地区交通率先同城化、特别是轨道交通一体化为重点, 发挥合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推进合肥主城区适度扩容, 整合优 势资源、大力推进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 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 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 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与布局优化, 构建适应同城化要求的基础设 施支撑体系, 全面提升合淮产业走廊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

第一节  完善城际运输系统

以提高产业走廊地区城际交通的可达性、可靠性、便捷性和 有效性为目标, 以促进合肥与淮南两市同城化为重点, 加快两市 城际间高速公路、快速路系统和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形成由公路和轨道交通共同构成的复合型城际通道, 强化城际与 城市交通系统的无缝对接, 做大枢纽经济, 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 同城化综合交通服务体系, 开明开放、接轨国际的合淮开放型走 廊。推进快速公交系统、城际铁路、新桥机场淮南航站楼建设, 一体化融入“米”字型高速铁路网, 加快推进(合淮市域铁路) 合淮走廊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合蚌客运专线、高速路、国道、 省道, 与合肥“米”字型高速铁路网有效对接, 形成快速链接合

宁、合武等客运专线、合肥至芜湖电气化铁路、商合杭高铁和合 安客专的交通运输网。积极参与合肥都市圈城际铁路发展规划, 规划对接合肥站动车所、合肥南站、新合肥西站、宁西货车外绕 线及合九货车联络线,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和走廊地区交通枢 纽。形成由公路和轨道交通共同构成的复合型城际通道, 强化城 际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无缝对接, 形成多种客运方式相衔接的城市 快速客运体系, 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同城化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 合淮1小时“通勤圈”和“生活圈”。

铁路建设方面: 率先实施合淮市域铁路, 推进1小时交通圈 建设, 加快建设合淮货运通道, 以此带动产业走廊发展。 加快推 进商丘—合肥快速客运铁路建设, 构建对外运输大通道, 实施淮 南线铁路电气化改造, 提升既有铁路运输能力, 扩建主要铁路客 货运站场。 规划建设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合肥—淮南—蚌埠 城际铁路, 合肥、淮南城市轨道交通, 形成多种客运方式相衔接 的城市快速客运体系。

公路建设方面: 加快济祁高速公路淮南至合肥段辅助设施建 设,完善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加快区域内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 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内部沟通为重点,加密、 改造、升级干线公路, 新建G206吴山至南岗段一级公路, 改扩建 淮南山南新区至合肥新桥机场快速通道新建工程、 G237济宁线寿 县堰口至六安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 加快农村公路和连接重要景区的旅游交通公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农村公路 网络覆盖水平和技术标准,加速城乡交通一体化。

航运建设方面: 规划建设江淮运河、淠河等航道整治工程, 加快推进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码头、淮南田家庵新港等重点港口 建设。

航空枢纽。实施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 加快机场接驳交通 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干线机场作用, 加强与长三角、港澳台业务 合作, 强化合肥—上海— 国际航班中转联程航运服务功能, 扩大 客货运量, 全面提升空港国际功能。加强与国际航空公司和主要 机场战略合作,组建在肥基地航空公司, 逐步建成区域性国际航 空港。

发展多式联运。大力推动公、铁、水、空联运, 实现旅客“零 距离换乘”和货物“无缝隙衔接”。新建连接淮南港、瓦埠湖、 合肥港的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打造铁水联运枢纽。完善铁路、 公路集疏运设施, 提升临港铁路场站和港站后方通道能力。建立 多种运输方式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表6-1 合淮产业走廊交通基础设施表

运输走廊 线路名称 时速 里程 建设 功能
 

 

合肥-淮南

合淮阜高速  

120

 

95

已建 对外、主城快速 直达
济祁高速  

120

 

83

已建 对外、主城快速 直达
合淮路

(G206)

 

80

 

95

扩建 对外、主城直达
合水路 60 55 新建 对外、主城直达
新桥机场至 淮南  

60

 

95

规划 沿线通勤需求
淮南线铁路 电化  

200

 

90

改造 对外功能为主
城际铁路 300 90 规划 沿线通勤需求
合肥地铁轻 轨延伸  

100

 

90

拟规划 沿线通勤需求
江淮运河 三级 90 规划 沿线通勤需求

 

整合区域公共客运运营。整合公共客运资源,建设交通信 息服务系统,为居民提供快速化、低成本的同城交通服务。推 进道路客运互联互通,构建以合淮城际快巴和城市公交为主的 公交体系,提供点点直达、站站停靠等多样化运输服务。整合 城际公路客运资源,实行统一标准与调度运营,开通合淮城际 快巴;推进城市公交线路首末站跨市相互延伸。规划建设合淮 城际铁路,探索在合淮间开行小编组、高密度、通勤化的城际 列车。加快发行合淮公共交通“一卡通”,并逐步向城际轨道 等领域延伸。支持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等综合客运枢 纽互设出租车回程载客点。

城际通道建设。以推进合淮走廊交通同城率先深度融合为目 标, 积极构建通勤化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系统, 完善高速公路网 络布局, 加快快速客运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逐步形成高快结合、 公铁结合的全天候、复合型城际运输通道, 满足合淮主枢纽站半小时通达、主城区之间一小时通达,以及主城区与近远郊城镇、 临近县市之间通勤化交通联系。以加强与周边地区互连互通为重 点, 加快高速公路网和高速公路出口建设, 推进济祁、淮滁高速 建设, 开展沪陕高速复线、京台高速西外绕线前期研究, 完善高 速公路路网结构。以内部沟通为重点, 加快农村公路和连接重要 景区的旅游交通公路建设。推进淮南至合肥煤炭外运通道建设, 提高铁路站场运输吞吐能力,扩建主要铁路客货运站场。

—— 合淮公路通道。形成由高速公路、 206国道、快速路、 北沿淮高速淮南段、城际铁路、都市圈轨道构成的复合运输通道。 完善合肥-淮南传统运输走廊,规划建设沿淮高速淮南至阜南 段,完成改造206国道和合九路, 共同构成合淮产业走廊主轴“一 主两辅”的公路通道格局。

——济祁高速、江淮运河北段通道。依托以济祁高速、江淮 运河北段(含东淝河、瓦埠湖) 为主的合淮走廊西部通道。加快 建设以京台高速西外绕线、济祁高速公路为主的合肥-寿县-淮 南的产业走廊西部通道, 加快合淮城际快速路建设, 满足沿线通 勤交通需求。建成引江济淮江淮运河北段工程, 沟通巢湖、淮河、 新桥机场、合肥站的航运和货运通道, 服务走廊西部城镇与合肥、 淮南主城区的通勤交通。

—— 合淮铁路轨道交通通道。加快推进商丘— 合肥、合肥— 西安快速客运铁路建设, 构建对外运输大通道, 实施淮南线铁路 电气化改造, 提升既有铁路运输能力, 扩建主要铁路客货运站场。

规划建设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合肥—淮南—蚌埠城际铁路, 合肥、淮南市城市轨道交通, 形成多种客运方式相衔接的城市快 速客运体系。构建合淮半小时“通勤圈”和“生活圈”。

交通网络衔接。强化主城与中心城镇的通勤交通联系,加 强走廊地区相邻片区交通衔接,支撑跨界组团发展和都市区空 间格局的形成,培育和发展中小城镇;加强城际交通和城市交 通的衔接,实现交通无缝对接。

—— 加强核心城市与走廊城镇的联系。重点发展连接合 肥、淮南主城区、覆盖走廊主要产业园区和城镇的蛛网式交通 设施,新建都市圈合淮同城化轨道快速专线,加强合肥、淮南 主城与长丰、寿县、淮南谢家集区的联系,支撑合肥主城区向 北空间结构拓展;规划预留合肥与吴山、曹庵、淮南之间的轨 道交通联系通道,促进共建区跨界发展;加快推进局部城镇化 路段实施快速化改造,完善主城与周边城镇的快速路运输系 统。建设市郊短途通勤铁路,积极探索利用存量丰富的货运专 用铁路、支线铁路资源。

—— 完善智慧城镇对外交通系统。加强区域相邻片区间交 通联系,积极推进相邻片区间联络公路的建设,重点加快省道 建设与升级改造工程,构建相邻片区之间快速衔接的公路网 络,引导产业走廊城镇、产业空间布局。适度提升区域内农村 公路等级和路网密度,保障廊区内城镇间对外交通的通达性。

——加强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衔接。强化合淮快速轨道与城市轨道站点换乘的交通组织,加强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 交通的对接;设定公路、城市道路衔接线、衔接节点型式及横 断面型式,加强城际公路与城市道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进城 郊大型P+R换乘枢纽建设, 构建以枢纽为中心的无缝衔接的换乘 体系,提高出行效率。发挥合肥米字形铁路枢纽功能,强化 “综合换乘中心”理念,进一步完善铁路枢纽布局。加强铁路 枢纽与合淮走廊区域交通、城市交通对接,构建多种运输方式 无缝衔接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 提升广域换乘中心功能。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 速公路、国道和省道、特别是合肥地铁为主要运输方式,着力 推进合肥地铁北通淮南工程,进一步提升沿途站点的广域换乘 服务能力,承担走廊地区对外出行和内外换乘功能,打造交通 换乘方式高度集中,旅客运输能力充分,交通建筑形态多样的 对外窗口,努力满足乘客对服务品质的要求。

——加快建设廊区换乘中心。以都市圈轨道、城市轨道为 主要运输方式,依托换乘客流量大,通勤交通、出行群体众 多,服务便利性要求高的站点,加快建设合淮产业走廊主要智 慧城镇换乘中心,承担产业走廊内部各城镇功能组团之间的客 流转换功能,形成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衔接的重要节点,打造 合淮走廊的交通中枢。

—— 完善铁路站集疏运系统。加强铁路站与城市轨道、城 市快速路的对接,完善辐射周边城镇的集疏运体系;增强铁路站与长途公路客运站、城市公交枢纽站的接驳,构建多种运输 方式配套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构建综合港口集疏枢纽。增强航空和航运能力,优化港区 布局。完善港口功能,提升铁路枢纽地位,促进公、铁、空、 水等多种方式联运。

航空枢纽。强化新桥国际机场交通枢纽地位,围绕“中国大 型枢纽机场、航空货物与快件集散中心”的总体定位,进一步 完善新桥国际机场航空运输网络。重点开辟与欧美主要经济城 市直达航线,加密与东北亚、东南亚主要城市的航班频率。提 升机场服务能力, 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合肥到淮南城 际轨道等集疏运通道,提高淮南市、合淮走廊地区产业园区至 新桥机场的交通便捷性。优化城市候机楼布局,结合公路客运 枢纽,优先布设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实现机场 快线运输网络与公共运输网络的无缝连接。

港口枢纽。整合沿淮和合肥港口资源,统筹沿淮岸线和引 江济淮江淮运河的岸线利用,优化港口功能分工,加快发展多 式联运,共同打造功能完善、腹地广阔、协作紧密的合淮组合 港。

—— 优化港口功能分工。合理确定组合港各港口功能分 工,共建合肥都市圈核心区重要港口区,促进港口岸线资源统 筹利用开发。淮南港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 为主,兼顾汽车、石化等散杂货运输功能;合肥港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江湖河中转运输为主,兼顾重件、石化、建材、粮油 等散杂货运输及经济腹地内的物资集散功能。

—— 强化港口运输能力。结合淮河、合肥裕溪口和江淮运 河航道建设,加强港口规划调整和资源整合,加快推进港口基 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运输能力,至2020年,港口吞吐能力达 到6000万吨。

—— 大力推广多式联运。充分发挥港口作为多种运输方式 转换枢纽、货物集散中心的优势,推广多式联运、双重运输等 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淮南港以集装箱、煤炭等大宗散货物资为 主要对象,加强与铁路部门合作,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加快改 善水铁联运设施条件。合肥港重点发展江河联运,联合内河主 要港口、沿海港口,形成紧密衔接、畅通高效的航运体系。

第二节  统筹水利设施建设

 

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统筹合淮产业走廊区域内防洪 减灾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加大水利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水资源与河湖管理与保护,为产业走 廊率先同城化发展提供水利基础设施保障。

建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统筹城乡供 水, 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 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可 靠的水源保障。建立水资源总量控制管理的框架体系,实施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推进引江济淮、瓦埠湖干渠引水和江淮运河北 段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完善调配水网络,优化水资源配置,提 高区域供水保证率,蓄引并重,改善缺水地区供水条件。实施 淠史杭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 建设大别山水库 至合肥、淮南、水家湖输水管道工程, 推进淮南潘谢矿区蓄洪与 水源工程, 保障水资源供给。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与治理, 加强备用水源地工程建设,实施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区 域供水管网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明确联通城市之间供水管网的 主要衔接节点,按规模经营、经济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市 间供水管网联网,在合淮产业走廊一轴一带实行供水联网试 点。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用水效率控制,严格定额 管理,提高特殊干旱期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与管理能 力。

水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建成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 保护体系。建立排污红线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功能区管理, 优化水利工程调度,改善河湖水质。推进合肥、淮南相邻地区实 现污水处理设施共建共享, 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编制排污 口整治规划,落实监督管理措施。强化水土资源保护,加强水 土保持工作,提升水土流失治理率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加强 水功能区达标率和主要水域污染物总量考核与管理。建立健全 河湖管理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河湖管理地方政府负责制和 部门职能管理责任制,强化严格管理和科学保护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按流域防洪规划安排,推进引江济淮 江淮沟通工程及河道整治和堤防加固,保证堤防安全。加大区 域洪涝治理力度,加快瓦埠湖和东淝河治理以及堤防防洪能力 提升工程。着力推进通巢(湖) 河道、中小河流治理和低洼易涝 地区治理。加固病险水库、水闸、泵站,提高区域防洪排涝综 合能力。按照国家规定的城市防洪标准,加快完善产业走廊地 区防洪除涝排水工程体系,与区域治理协调, 同步推进重点城 镇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加强防洪科学管理,实现防汛调度指挥 决策科学化、应急处置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

第三节   打造能源安全体系

 

统筹规划布局区域内重大能源基础设施,推进产业走廊区 域油、气、电输送网络的同城化建设,多渠道开拓能源资源, 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共享,构建安全、清洁、经济、高效 的能源保障体系。

完善油品输送管网和储备基地建设。结合区域内产业园区的 能耗需求, 完善产业走廊地区成品油管网,优化加油站布局,依 托中石化、中石油在淮南、合肥主城区成品油管道,逐步建设 覆盖走廊区域的同城化成品油管网和油品储备体系,增强成品 油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

优化能源结构及电源点和电网布局。坚持区内建设和区外 来电并举,统筹规划电源布局,增强同城区域电力供应保障能 力。积极推进电源结构向合理化、清洁化、低碳化和技术现代 化等方向优化调整。有序建设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的高效 燃煤发电项目,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建立统一的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政策体系,制定统一的分布式能源发展补贴 政策,区域内不收取系统备用容量费。发挥淮南煤炭资源优势, 根据负荷需求, 适时建设一批燃煤火电项目, 保障电力供给。进 一步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建设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发电、垃圾发 电等工程, 探索有条件的企业建设自备电厂。探索工业园区、大 型企业与电力企业开展直供电合作, 在合淮共建区(含长丰水湖、 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起步区) ,率先开展直供电试点, 并逐步在 合淮工业走廊规划区域内进行推广。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 风能等新能源, 因地制宜建设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示范工程。完 善各级输配电网, 提高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保障输电供电可 靠性。构建以 500 千伏变电站为中心、220 千伏为枢纽、中心 城镇全部以 110 千伏变电站为高压配网电源点的区域输变电网 络。淮南境内建设曹庵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多个220千伏输变 电工程, 合肥境内建设庄墓变电站及等多项220千伏和110千伏变 电站, 500千伏长丰变电站, 220千伏五十头变电站、水湖变电站 等。 合理规划建设燃气输配设施,形成高效、可靠、互联互通、 公平开放的天然气供应网络,延伸天然气管道至产业走廊地区。

形成区域内天然气多气源的供应体系以及与供气能力相匹配的 应急储气调峰体系,建成一轴一带“四区互联、片内互通、安 全互济”的网络输送体系。

第四节  推动信息网络融合

 

大力实施“合淮数字产业走廊”和“合淮走廊智慧城镇 带”发展战略,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培 育和智慧城镇建设,深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应用与信息资整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

专栏10: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数字存储应用中心。 实施一批公共事务、社会管理、行业应用等领域购买云服务 的示范项目,培育 1-2 个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大数据、云工程和云服务商业模式。到 2020 年,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 10 亿元。

统一电子政务平台。 重点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涉企收费 监管等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到 2020 年, 公共资源交易、涉企收费实现实时监管, 两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信用信息实现共享。

政府基础性数据信息化平台。 建设政府重点基础数据库和业务库,完善政府基础 性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到 2020 年,人口库、法人库、  “地理空间”信息库、宏观经济库等四大基础数据库建成,各 部门业务信息普遍共享。

信息惠民工程。 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 公益设施建设。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和经办服务信息化建设。实施“智慧养老”。 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到 2020 年, 信息化与民生领域应用深度融合, 公共服务模 式不断创新,多元一体化服务能力逐步加强。

“提速降费”工程。 实施税费、土地、建设、环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等支持政策,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网络资费合理下降。

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强通信网、无线宽带网、数 字电视网、电子政务网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 管理。建设覆盖同城化地区的光缆传输干线网,推进城际网络 高速互联和城市网络光纤覆盖, 推进光网工程, 建设“区域交换 中心”。启动实施光纤宽带“企企通”工程, 加快国家广电骨干 网合淮走廊核心枢纽建设, 推进宽带接入网业务开放试点。实施 新一代宽带无线和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工程, 推进国家下一代互联 网示范城镇建设, 打造全国下一代未来网络产业化基地。推进网 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数据安全、云计算安全、移动互 联网安全监测管理等关键网络防护和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及产业 化。构建“网速快、覆盖广、资费低”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到 2020年, 实现城市双百兆进家庭, 农村千兆进村、百兆入户的宽 度接入能力;2025年,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 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强通信网、无线宽带网、数字电视网、电子政务网等信 息网络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设覆盖同城化地区 的光缆传输干线网,推进城际网络高速互联和城市网络光纤覆 盖。搭建高性能的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区域性电子政务与 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开放式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信息管 理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加快建设互联网平台载体。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 整合产业 链及多边市场资源, 构建平台生态圈。培育大宗商品、消费服务、 跨境贸易等电商交易平台, 引导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城镇建设, 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 和众创园。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或参与发起设立互联网科技 小额贷款公司。

稳步发展“三网融合”。整合、建设、完善现有电信网、互 联网、广播电视网三大网络,促进业务运营相互准入、对等开 放、合理竞争,推动三网融合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协同、联动 管控与处置。推动基于新技术的信息网络和“三网融合”新业 务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有资质的企业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 网、下一代互联网、智能传感网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便捷 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形成效能显著提升、成果惠 及全民的信息化应用发展格局。提升生产性信息服务应用和民 生性信息服务应用水平,鼓励IPTV、手机电视等核心业务大规 模应用, 以及交互数字电视、多媒体终端、智能家电等产品的 批量应用。

第七章  绿色发展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坚持在发展中保 护、在保护中发展。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统筹协调发展为目 标,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一体化,加快生态低碳与循环发 展,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引领合淮走廊绿色发展。

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 发展基础较优良。水资源承载力方面: 产业走廊地区属于江淮分水岭绿带、南北向的引江济淮绿带、瓦 埠湖水源涵养区生态空间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地区地处中纬 度地带,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冷暖气团交锋频繁, 气候表 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年均降水量在900~1000mm,降水时空分布 不均, 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降水量北小南大, 降水量年际年内 变化趋势明显, 但雨量相对充沛;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影响, 沿江淮分水岭岭脊一线及两侧, 降水总量偏丰, 在基本气候类型 基础上受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局地气候, 使得该区域相对湿润 稳定。径流分布与降水基本相同, 从南向北递减。地表水系较为 发达,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岭北为淮河水系,岭南为长江水系; 属淮河流域的河流主要有东淝河、高塘河、庄墓河等; 湖泊主要 有瓦埠湖、高塘湖等, 其余属长江流域的河流; 这些水流组成水 网, 再加上大别山区优质水源输入、引江济淮工程, 为区域高质 量发展提供了较丰富的水资源,也为防洪、灌溉、供水、航运、 养殖和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综合来看,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方 面, 区域内大部分地区为中等重要性的区域; 土壤保持重要性评 价方面, 大部分地区也属于中等以上重要性的区域; 区域的生态 重要性一般和偏低。总体上, 可利用水资源潜力中等偏强, 长丰、 寿县、田家庵区以及高刘、刘岗等地,寿县可利用水资源最丰, 长丰在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 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资源量略微缺乏状况, 入境可开发利用水资源中等和较丰富的乡镇数量较大 幅度增加。

土地资源承载力方面: 走廊地区建设用地的分布总体上较集 中, 农村居民点占有相当比重, 主要连片地区为中心城区以及周 边区域。 走廊地区江淮分水岭区域海拔在100-300米之间, 包括 寿县、肥西、长丰、田家庵等县区, 基本保持原始地形地貌。 已 有建设面积最大的等级的乡镇不多, 如长丰县仅有2个,原因是 紧邻城市中心区, 其余绝大多数在远离中心城区的最外围后备适 宜用地面积最高, 适宜面积在130-250平方千米的乡镇 (街道) 主要分布在长丰县、肥西县、寿县和淮南田家庵区南部乡镇, 这 些中心城市外围乡镇各街道或乡镇土地面积较大, 存在着大量的 适宜建设用地。综合来看, 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较丰, 相对于合 肥市大部分与淮南市部分行政单元处于缺乏状态, 除长丰县双墩 镇等个别乡镇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处于较缺乏状态外, 从人均指标 来看,合淮产业走廊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分布在长丰县、 寿县和田家庵区南部曹庵等乡镇, 开发程度中等和较低, 是可持 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区域, 建设用地指标较中心城区宽松。从土壤 环境来看, 该区域的土壤氨氮指标较高, 这与农业低水平低质量 开发有很强的关联度; 规划区域虽处于江淮分水岭地区, 但该区 域植被覆盖率较高,矿产资源少且开发强度低,水土流失轻微。

大气环境承载力方面:走廊地区的大气环境承载力相对较 好。 江淮分水岭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为综合敏感性中度敏感区; 大气环境容量属于较高和中等地区,大部分地区处于无超载区域; 水环境容量多数处于较高和中等区域, 少数处于低等级, 总体上 看, 环境容量分布与水环境容量分布比较一致, 水环境容量数值 上高于大气环境容量, 走廊地区环境容量高于合肥市区和淮南市 区。

规划实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与评价。预期, 合淮产业走 廊发展规划实施后, 将对规划区域的土壤环境、水环境和空气环 境产生影响, 而土壤环境、水环境和空气环境也是规划实施的约 束因素。在土壤环境影响方面, 按照规划的实施重点, 一轴一带 是产业园区和新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重点轴带, 一轴区域产业将 以依托合淮共建区的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为核心, 相关园区和智 慧城镇相配合, 其产业为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和配套的服 务业, 其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是以《合肥都市圈 “十三五”发展规 划纲要》、合肥市、淮南市相关规划为支撑, 其建设用地来源为 原有规划用地和城镇存量土地的调整与整合。一带即合淮产业走 廊横向产业带,其建设与发展的主基调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 求, 深度推进供结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现代 化产业链, 提升一带区域几大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能级, 重在质 量提升, 而非园区的建设用地的扩张, 其对土地指标的需求很小; 与之配套的物流产业和其他服务业, 其建设用地是整合现有物流 园区和产业带内的城镇, 实行土地的集约开发。同时, 都市农业 生态产业示范片区和江淮分水岭两侧的林木和果园, 其本身是基

本农田保护区和限制开发区, 开发的重点是现代化都市农业, 发 展的是农业生态产业, 是对土地的集约开发。与土地环境相对应, 合淮产业走廊发展规划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是合适的, 产业发展 与土壤环境的要求相协调。

在水环境影响方面, 一轴一带四区多节点产业发展规划的实 施, 将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水资源需求方 面, 产业园区的建设和一轴一带区域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人口 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的需求 量, 在采取合理调度水资源和引进使用引江济淮、淠史杭灌区等 客水资源、适度和限制开采地下水等一揽子措施后, 区域水资源 能够满足规划实施对水资源的需求。水环境指标方面, 规划涉及 到的工业产业, 为高质量低能耗产业; 都市农业为生态农业, 在 改进农用肥和农药技术指标后, 氨氮指标会逐年下降。同时, 随 着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建设与同步投入使用, 水 的再利用及其排放的严格管理和监测, 对水资源需求和水环境的 影响将是可控的。与之相应, 对于水环境而言, 合淮产业走廊发 展规划的实施与区域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要求是相协调的, 特别 是都市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改善现有水环 境。

在大气环境方面, 合淮产业走廊的产业定位在高质量发展的 现代化新兴产业, 规划实施后, 随着产业带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轴核心区产生的工业废气将是可控的, 一带即横向产业带区域

工业废气的排放将会越来越少。同时,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 运用, 服务于产业走廊地区的交通物流车辆排放的尾气指标也将 会得到控制。此外, 都市农业片区在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后, 农 作物生长过程和加工过程中, 废气的排放也将会得到严格控制和 降低。与此相应, 对于区域大气环境来说, 合淮产业走廊产业发 展规划与大气环境的要求是相协调的, 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 符合蓝天治理行动的总体要求。

总体上,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并有提高综合承载能 力的空间, 可以适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支撑构建以新兴工 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农业现代化生态产业带为特色的 合淮同城化产业走廊的空间布局, 能够满足规划实施后高质量发 展需求。同时, 随着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 需要配套相应生态绿 色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应措施;在具体的园区规划和详细规划方 面,需要同步推进环境影响分析报告和相关保护措施。

第二节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走廊地区属于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为综合敏感性中度敏感 区, 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尊重自然、突出特色、协同保 护绿色发展空间架构,联手完善生态廊道与绿道网络,保护重 要生态功能区。

构筑区域生态网络构架。依托瓦埠湖水体、大房郢水库、大 井水库、湖滩湿地以及江淮分水岭丘陵,打造贯穿合淮产业走廊的生态水廊、绿色生态屏障和走廊绿心。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走廊地区降雨在时间和空间分 布不均, 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清水通 道、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保护。重点保护瓦埠 湖、大房郢水库、大井水库等河流源头地区及沿岸水源涵养 区;加强沿湖沿河湿地资源保护;加强对湖泊、水库水域岸线 的科学利用和规范管理,有效打击破坏湖泊健康生态的行为, 确保河湖生态安全。

完善生态廊道与绿道网络。走廊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涵 养水源能力弱, 属于中度以上等级的水土流失敏感区。大力推进 水系和道路生态廊道建设,重点建设瓦埠湖、东淝河沿线等江 淮运河水生态廊道,加强两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及湿地资源保护 与修复。重点推进沿大房郢水库、大井水库、江淮分水岭沿线 绿道建设,优化绿色生态空间布局。

第三节  推进环境协同保护与治理

 

围绕水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新型 污染防治等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 全面开展环境协同整治。建立 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开展跨界断面水质联动监测, 强化 区域联合行动,开展环境污染联合调查。

强化污染防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培育发展科 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推行清洁生产, 从 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 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加快 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 关闭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和生产线。新建和扩建园区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与其他基础 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研究落实转入项目新增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支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完善 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弃物共同处置机制, 共建 共享垃圾处理场, 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完善规划区环境风险预警 体系,实现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公告制度, 建立区域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污染防治, 优化实施规划区域污水 处理设施统筹收集和处理方案, 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以“河长 制”为抓手, 以治污控源为重点, 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断面治理。 加强江淮分水岭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综合治理。加强大房郢水 库、董铺水库、瓦埠湖、高塘湖等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 营 造水源涵养林, 建设水林一体生态圈。支持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建 设, 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 加强森林 公园、城市园林绿化、环城绿带建设和湿地保护、管理, 恢复湿 地生态功能,促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把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严格资源节约和环保准入门槛, 产业项目 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要求, 避免 产业发展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扩散, 严禁落后生产能力转入。严 格执行产业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电力、 材料、能源、化工等重点行业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 提升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科学管 理, 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强项目用地预审, 实行项目供地 准入制,严格执行国家工业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等标准。

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电力、钢铁、建材、石化等行业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控制。深入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 适度控制燃油汽车增长速 度, 加强黄标车限行区域划定和管理, 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推 进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综合治理, 加快车用燃油品质 升级, 全面供应符合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加强场地扬 尘、餐厨油烟、秸秆焚烧等污染的监控和治理。建设区域联动的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

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与安全用, 2019年底前, 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查明农用地土 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对永久基本农田 实施严格保护, 确保其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依据调查评估 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 合理确定 土地开发用途。针对典型污染地块, 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开展污染地块绿色可持续修复示范,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 复工程监管,严格防止二次污染。

共建共享环境基础设施。注重水环境保护, 在产业走廊跨界 地域共同规划, 共建共享污水处理设施, 实现管网互联互通。统 筹规划、合理布局, 共建生活垃圾处理厂。按照区域共享的原则, 适当调整位于行政区边界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规模, 合理 规划和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 使之辐射周边相临区域。全面深 化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消除危险废物跨行政区域转移障碍。 建立面向固体废物的管理者、产生者、利用处置者和公众的信息 交流与沟通平台, 完善区域内危险废物数据和信息交换体系以及 事故应急网络, 全面实现网上环境管理、信息化服务和在线实时 监控。

四节  发展低碳绿色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绿色产业,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工 艺和设备, 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和再生金属、废 塑料等无害化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中水回用, 促进城市建筑 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鼓励电力、材料、有色、化工 等重点行业改造生产流程, 优化生产工艺, 延长产业链, 提高能 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合理规划园区企业结构和布局, 鼓励企业 通过资源共享、废弃物利用等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节 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支持企业、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推进重大节能工程、资源节约和环 境保护示范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淮河流域和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 规划, 加快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 程,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降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改善环境空气 质量。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运, 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和配套管网建设, 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实施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乡村清洁工程和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建设。

第八章  公共服务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推进公共交通、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事务管理 协同发展,共建优质生活环境,提高区域公共服务水平。

第一节  构建共建共享信息网络平台

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共享。搭建高性能的信息网络基础 传输平台、区域性电子政务与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开放式多媒 体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 进合淮通信资费统一,实现通信同城化。积极推进信息应用服务及用户体验同质化,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等公共系统互联互通 和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区域应急指挥系统、基础信息库、社会 信用体系、电子商务、文化信息资源等工程。与合肥都市圈核 心城市和都市圈其他地区全面接轨,实现信息服务应用同频共 振,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机制,提供满 足发展需求的通信服务支撑。

发挥合肥市作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和淮 南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功能,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 重, 建设开放平台, 畅通开放通道, 创新开放模式, 共建交通信 息服务平台。加强交通政务信息资源应用,建设覆盖全行业的 业务应用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 障信息化建设,扩大安全应急视频监控覆盖范围。推进执法信 息系统互联互通。构建门户网站、服务热线、交通广播三位一 体的区域信息服务体系。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 和联网收费,合理布局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

第二节  协调发展教育文体事业

优化文化体育资源配置, 积极共申共办重大文体节事活 动,形成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开展教育交流合 作,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设施布局协调完善, 基本实现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推进教育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整合共享区 域教育信息资源,推进各阶段、各类型教育信息化合作。扩大 教育网络的互联带宽和互联网出口,逐步实现产业走廊区域社 区与家庭教育宽带网全覆盖。建设教育信息搜索引擎,分领域 开发统一的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系统。建设统一的继续教育网络 平台,实现培训网络和课程自由选择、互认学分。

推动基教、职教资源统筹共享。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 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推动建立 基础教育学校联盟,鼓励跨区域学校牵手帮扶,深化校长和教 师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统筹建设 跨界地区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设施。依托合肥职教城和淮南 职业资源,建立区域职业教育联盟,搭建职业学校交流和学习 平台。

推进文化体育资源共建共享。依托文化馆、博物馆、图书 馆等资源,通过联合开展培训、互展馆藏文物等形式,推进廊 区内两市文化资源共享。共同建立文化体育资源信息服务平 台,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大型文化与体育设施,鼓励 共同参股、共同建设和共同运营,启动贯穿两市的城市健身绿 道建设。

第三节  共建共享医疗卫生服务

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平台 。以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共 建、优质医疗资源战略合作。加快推进走廊地区全民健康信息 化建设,依托省平台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预约挂 号、远程专家会诊和稀有血型信息等互联互通,推进医疗机构 部分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实现医疗服务信息协同共 享。通过电子健康卡的授权, 实现门诊、住院电子病历线上共享 调阅。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适应居民健康需求,鼓励社会资 本参与老年护理机构建设,加强儿童、精神、康复、传染等专 科医疗机构建设。鼓励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 院、组建医疗集团等形式跨区域发展,引导向廊区薄弱点覆 盖。支持合肥、淮南两市三甲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全方位 合作。

促进医疗服务同城对接。统筹规划急救设施,逐步建立统 一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建立高层次医疗人才共享机制,开展 疑难疾病联合攻关和重大疾病联合会诊等。探索共建医学检验 质量和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探索建立双方定点医院双向转 诊机制、医保定点互认机制和急诊报销机制。建立医疗损害异 地专家鉴定及医患纠纷异地专家调解制度。进一步完善卫生应 急管理与指挥决策信息系统,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处置 和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健全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建 立高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长效机制。

第四节  统筹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

 

深化就业服务合作,推进就业信息和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 享,实现人力资源无障碍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强社会保障 合作,逐步对接薪酬标准与保障水平,共同构筑全民参保、政 策趋同、流转顺畅的和谐都市区。

促进就业服务同城化。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推 动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位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对 接。建立覆盖走廊地区、合淮两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职业技 能培训、技工教育、转移就业协作机制。推进职业技术培训资 源共享,推动培训补贴政策均等化,逐步实现两市互认培训和 鉴定结果。建立跨区域劳动人事争议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理机制 及仲裁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劳动保障监察联动执法和跨地 区案件协查机制,共同打击跨市欠薪逃匿和非法职业中介等违 法行为。

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各类社会保险关系跨市无障碍转移。逐步建立医疗保 险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协助监督机制,实现参保人员医疗保险 费实时结算。建立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流动就业 人员在两地社会保险关系的有序衔接,互认社会保险参保缴费 年限。加快建立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互认制度,协助办 理有争议或投诉的案件。协同开展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

试点工作,建立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长效机制。逐步统一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补贴标准。开展异地养老合作,探索建立 老年人异地养老及优待互享合作机制,力争实现养老机构享受 政府补贴不受所住老人户籍限制。联合开展对低收入、弱势群 体的帮扶工作,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保障等协 同机制。联合推出公园卡、博物馆参观卡、图书馆借书卡等区 域“一卡通”。

第五节  协同共管公共事务

深化公共事务管理合作,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公共事务信息共享与跨界联动,共建平安社区和村镇。

加强公共事务联动管理。建立突发事件联动处置平台,实 现应急救助系统联网联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协作,建 立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率先实现流动人口“一证通”;共 同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水平。推动消防协同部署、统一 调度。以水环境和空气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区域性环 境问题联防联治长效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协调合作, 加强廊区内跨界河流、湖泊的综合整治。加强农产品、食品质 量安全监管合作,逐步推进农产品和食品标准互认。

建立社会治安协作机制。联合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打 防联动的警务协作格局,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控、 交通管理等领域广泛合作。推进以110报警为龙头的警务协作和 救助系统联网联动。联合加强非法组织、重大违法犯罪打击力 度,加强异地调查、取证、追逃协作,相互提供技术和警力支援。建立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和重特大交通事故信息通报机制。 积极开展警务交流、重要活动互邀观摩及专项联合模拟演练等 活动。

联合推进跨界区域城市综合管理。建立跨地区城市管理联 动工作机制和网格化综合巡检制度,制定走廊地区管理协作联 动预案。重点加强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处和跨界污染项目 审批的沟通合作。加强在排查化解跨区域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合 作。

第九章  共享发展

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区域交流与合 作,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共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争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第一节  共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和省委实施意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深化经济体制和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联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 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开辟同城化建设重大项目“绿

色通道”。依法规范和合理界定市、县(市、区) 政府的事权范围和职责分工,赋予县(市、区) 、乡镇、街道更多的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权能。推进行政服务方式创新,共同构建“多中心 合一”审批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确立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资本、土地、产权、人力资源 等要素市场化改革,着力构建市场共同体。加快投融资体制改 革,推进同城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在资本市场直接融 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规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积极 探索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新体制。拓宽民间资本投 资渠道,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政策性住房、现代服务 业、社会事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 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社会管理合作,提升城市社 区建设水平,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力度,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 务体制。鼓励成立跨界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创新社会组 织管理体制,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发挥社会组 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等高对接都市圈核心区

切合省情,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开放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构 建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主动承接合肥辐射。利用长三角城市群合肥副中心功能, 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提升 运输国际化能力。借助合肥金融区域中心发展优势,支持金融 机构在廊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合作发展科技金融及各类产业 金融。发挥两地的科教优势,深化创新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 关和共建创新平台。

落实开展同城化合作。发展与皖北地区和合肥都市圈城市经 济合作, 尤其要依托淮河、江淮运河水道, 加强与中上游地区港 口合作,提升产业走廊在沿淮港口体系中的地位。依托淮河上、 中、下游地区资源要素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加强与沿淮城市在产 业、科技、人才、能源、航运、旅游等领域的协作, 强化廊区在 皖江城市带经济新支撑带建设中带动作用。

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技术开发 区、合肥新站高新区、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淮南高新区合 作,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大力推进产业的互补合 作,推动共同发展。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的对接,鼓励共建产业 园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同打造若干跨域产业链和产业集 群,提升对合淮产业走廊地区的带动作用。

推动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依托交通、物流、产业等优势, 全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互动,重点推动与六安、蚌埠合作,积极开展与阜阳、滁州等地合作。加快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 设施一体化建设, 吸引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强化合 淮走廊地区综合服务与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与都市圈乃至更大 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与转型发展的有机衔接。同时加强与周边城 市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同与合作。

加强与沿海地区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 积极 开展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和市场 开拓, 拓展合作领域, 创新合作形式, 提升合作层次。加强与港 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重点承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 共同建设台资、港资、澳资产业园区。

第三节  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努力培 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优化结构创新方式,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统一招商引资政 策,打造区域公共招商引资平台。加快推进合淮产业走廊国际 商务中心建设,增强合淮产业走廊对国际要素资源的吸引与承 载能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大产业链 招商力度,着力引进外资大项目。积极引进国际创业投资、国 际风险投资、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城建融资等外资金融产业 和产品,鼓励外商以多种形式扩大投资或参与本地企业的改制重组,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开展投资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 业上市,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扩展功能,设立区域性研发、物 流、销售、财务中心。

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打造高层次人才 引进平台,积极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采取持股、技 术入股、提供创业基金等灵活方式,畅通吸纳高端领军人才的 绿色通道。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力度,为吸引高端人才提供支撑。

加强园区国际合作与开放载体建设,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支 撑能力。深化合淮产业走廊各类开发区与重点国家、重点区域 的合作,实现等高对接,积极引进跨国企业及其研发机构,提 升技术转化效率。扎实推进合淮数字经济示范区、 合肥空港经 济示范区等共建园区建设。依托合肥站、合肥港、新桥空港、 淮南港,探索扩大联动政策覆盖范围,加快实现开发区、出口 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和港区资源共享。

第十章  实施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强化保障措施,组织实施 一批具有带动性、示范性的同城化项目,确保规划顺利推进和 目标全面落实。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建立两市间沟通协商、财力保障、共建共享、联防联 控等机制,为推进同城化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探索建立两市 共同行为准则和相应的管理契约。逐步统一地方性市场准入、招 商引资、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户籍管理、就业等 政策,实现政策规章制度的有机衔接,建立有利于同城发展的 政策法规体系。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有利于合作开发或 生态保护的利益分享与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协商沟通机制。建立政府、市场以及公众多层面的对 话协商机制,完善合作规则,拓宽合作通道。政府层面,建立 两市党政联席会议等对话合作平台,加强两市政府及各部门的 沟通与合作。市场层面,通过市场机制增强跨区域产业分工与 合作关系,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和贸易网络,开展金融、资本、 人才、信息、科技等要素领域的全面合作,完善行业协会、产 业协会等市场合作组织。公众层面,推进民间交流合作组织建 设,建立全方位、多领域的民间交流合作关系。

建立财力保障机制。两市共同设立由区域发展基金、社会 发展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等构成的同城化发展基金,为同城化 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环境治理、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社会联动 管理以及产业合作等提供引导资金。规范基金管理与使用,逐年制定发展基金项目目录,由联席会议予以推进、落实。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在非经营性领域,建立统筹规划、共同 开发、资源社会化的建设和使用制度;在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领 域,建立投资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等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推 动、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方式,加快跨区域 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按照“就近服务、付费共享” 原则, 加强区域环境监测、治理设施的统筹建设与运营。有条件地开 放两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率先在营利性 社会服务机构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建立数据共享的成本-利益 分担机制,推进空间、人口、经济数据资源等共享共用。

第二节  加强政策支持

围绕合淮产业走廊发展的目标和需求,从财税、金融、土 地、投融资、创新、人才等方面完善同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 强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力度。

财税政策。积极落实相关财税政策,保障廊区内企业享受 同样的税收优惠。合理调节财力分配结构,统筹安排同城化发 展的公益性建设投资。分类制定促进同城化发展的奖励优惠政 策,通过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办法资助同城化发展项目。

金融政策。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开放区域金融合作,实现 金融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推动区域金融信息共享,全面 提高区域金融信息水平。制订针对同城化发展的激励引导政策,推动社会资金流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社会 民生等同城化发展领域。

投融资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引导、市场 主导的投融资体制。有效利用国家、省、市层面相关资金,重 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工具创新,探索一体化的投融资标准, 积极进行异地贷款。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推动资本市场发展, 鼓励条件成熟的各类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放宽对民营资本的 行业准入限制。积极引进外资,重点支持同城化建设。

土地政策。推动现有建设用地的整理和存量建设用地的功 能调整, 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土地 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和 登记。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等重大项目,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合理开发利用分水岭区资 源,合理配置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创新政策。以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创新主体互动 和知识技术扩散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区建设。鼓励原始 创新和应用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建立一批共享的 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加速区域科技资源自由流动与共 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维护区域创 新环境。

人才政策。加强人才政策对接,鼓励人才在走廊地区的柔 性使用和自由流动。鼓励培育和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 完善人才流动区域协作机制,健全人才市场体系, 改善人才发 展环境。创新人才评价体制,鼓励科教人才创新创业。

第三节  强化规划实施

创新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 向作用, 从强化组织领导、规划衔接、规划宣传及监测评估等 方面入手,扎实推进规划实施, 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 成。

加强组织领导。在合肥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 调下,统筹推进重大战略性工程实施,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 中的重大问题,负责重大事项的督促落实、考核评估等工作,确 保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省直相关部门加大对走廊交 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科技创新、城乡建设、社会保障、生 态环保等支持力度,协同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开展。

推进项目实施。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以及民生工程为重 点领域,梳理一批事关同城化发展的重大项目,以项目为抓 手,切实推进同城化进程。对具备条件、需协调推进的重大项 目,优先列入两市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加大要素保障,加快项目顺利实施。

加大宣传力度。发挥主流媒体影响力,依托报刊杂志设立 规划公布和解读的专栏、专刊,借助电视台、电台、网络举办 专题节目,加大规划宣传力度。组织各地对规划进行系统学 习,全面提高推动同城化发展的热情,凝聚同城化共识。

强化监测评估。完善考核评估制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并 开展评估工作,将规划落实及同城化发展效果纳入政府部门的 考核指标体系。打造开放的监督平台,实施同城化发展信息公 告制度,鼓励社会团体和公众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