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行动方案(2022—2025年)

政策汇编 (1.2万) 发布于:2022-06-06 更新于:2022-06-06 来自:合肥市人民政府
项目申报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合政办〔2022〕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行动方案(2022—2025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14日

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行动方案(2022—2025年)

为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根据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和文件要求,结合合肥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国际视野、对标先发城市、突出合肥特色,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到2025年,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新桥科创示范区、蜀西湖片区和少荃湖片区等4个试点区域国际化程度达到长三角先进水平,全市科创产业国际竞争力、交通物流国际通达力、服务品质国际吸引力、形象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具有较高全球知名度的国际城市。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世界知名的创新创业中心。

1.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突出国际化理念,高水平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加快建设科学家社区等国际化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中国科大国际校区,打造海内外科学家汇聚的“最美科研圣地”。依托合肥国家实验室和深空探测实验室建设,集聚一批量子和空天信息领域龙头企业、高端人才团队,启动建设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小镇,谋划建设合肥未来科技城,加快打造享誉世界的“量子中心”和合肥深空科学城。推进“科大硅谷”建设,以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集聚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公共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高标准打造骆岗中央公园片区,高品质建设秀湖天地、园博小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会客厅”。加快完善南艳湖片区国际化配套,打造集科研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文化展示中心、创客休闲配套为一体的生态科技区。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和省市级战新产业基地,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滨湖科学城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庐阳区政府、蜀山区政府等)

2.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堆、深空探测等领域大科学工程建设,打造高水平国际大科学计划合作中心。依托中俄超导质子联合研究中心、中德合作智慧产业园、中日国际合作先进制造园等国际合作平台,深化国际科创产业合作。鼓励国(境)外科研机构、跨国企业、人才团队在肥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第二)总部及子(分)公司。支持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国(境)外与相关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参与境外并购重组。加快建设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做强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集成电路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量子产业大会、中国(安徽)科交会等重大展会品牌,积极承办国际学术和产业交流活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教育局,滨湖科学城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长丰县政府等)

3.构建国际化创新生态。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丰富拓展众创空间、高端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提升“创响中国”“合创汇”等活动(赛事)境外影响力,引进高质量“双创”大赛境外项目在肥落地。支持安徽科技大市场培育发展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成果发布交易功能,吸引国内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肥设立分支机构。提升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运营水平,积极申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合肥分中心,加强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鼓励企业进行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布局。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或主持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全面推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水平。加强市人才集团等各类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建设,提供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人才服务。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对接国外高端资源,共同开展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在肥银行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支持地方性金融组织发展科技担保、科技小贷和科技融资租赁业务。(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巢湖银保监分局,滨湖科学城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等)

(二)建设畅达高效的对外开放枢纽。

4.提升国际通达能力。加快推进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运营保障能力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100万吨。大力发展全货机航线,加快建立航空货运投资平台运营公司,培引基地航空公司,打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到2025年国际货运航线达到12条,国际货邮吞吐量超过20万吨。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逐步恢复国际航线,优先开辟直达全球各大洲枢纽机场国际航线,到2025年国际航线达到20条,国际旅客吞吐量超过150万人次。加快中欧班列站场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密开行列数,拓展东盟线路,积极申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到2025年中欧班列年度开行达到1000列。加快建设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提升合肥港始发港和目的港服务能力,打造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到202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责任单位:省机场集团、新桥机场海关、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市内陆港公司、市发改委、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等)

5.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对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每年形成一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主体,推动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全覆盖,到202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65亿美元。支持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布局海外仓。推进综保区设施升级,提升高端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领域功能作用,推广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无感通关”新模式,支持申建新的综合保税区。加快提升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规划建设国际货运监管仓库和产业配套危化品中转仓库,建成肉类进境指定监管场地,积极申创药品进境指定监管场地。积极申建铁路对外开放口岸和陆港综合保税物流中心(B型)。(责任单位: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庐州海关、新桥机场海关、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庐阳区政府等)

6.提升国际商贸流通功能。提升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培育打造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申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构建满足全球流通需要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提高公铁、公水、公空、空铁等多式联运衔接能力,申建国家及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多式联运组织中心。支持国际金融机构在肥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开展离岸业务,积极争取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实施总部企业倍增计划,加快打造骆岗中央公园科创CBD、天鹅湖商务区、蜀西湖片区、滨湖金融小镇、合肥金融广场等总部经济核心集聚区,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总部和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培育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本土总部企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省机场集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巢湖银保监分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滨湖科学城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庐阳区政府、蜀山区政府、包河区政府等)

(三)建设宜居宜业的品质生活家园。

7.提供更高水平涉外医疗服务。引入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和国际化医院管理团队,对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附属机构(JCI)国际认证标准,在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外籍人员集聚区规划建设综合性国际医院,到2025年建成4所国际医院。提升安医大二附院、京东方医院等涉外医疗机构运营服务水平,增设外籍人员线上诊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特需门诊医疗服务,设置就医全流程独立空间。在国际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涉外医疗服务功能。推动外籍人员唯一身份信息共享,在“健康合肥”平台开通外籍人员网上挂号功能。依托“健康合肥”“合肥医保”官方公众号,发布外籍人员就医、参保指南。推动国际医院与高端医疗险服务商合作,开展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出台合肥市涉外医疗服务价格标准,鼓励社会力量提供高端、特色涉外医疗服务。(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公安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外办、巢湖银保监分局,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庐阳区政府等)

8.提升国际教育服务。加快推进新桥科创示范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大力引进沪苏浙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多渠道吸引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肥合作办学。提高国际班办学质量,支持具有国际化办学特征的学校增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资格,到2025年新增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大力推进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领域合作和青年文化交流。深化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加强因公出国(境)教育交流经费保障。加强国际化教育学校信息发布,督促学校加强课程、师资、国内外院校升学渠道等信息公开,促进校间良性竞争。适时拓宽“留学合肥”政府奖学金范围,加强国际教育收费监督,减轻外籍人员子女入学负担。(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外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委,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庐阳区政府等)

9.高标准建设国际化社区。围绕外籍人员工作生活集聚区,差异化就近布局建设类海外生活环境、满足国际人才归属感的高品质复合型社区,到2025年国际化社区达到20个。创新国际化社区治理模式,提升国际社区工作者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建立涵盖不同类型居民的外籍志愿者团队,引导外籍人员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策划举办国际化社区建设相关的赛事、演艺和文化互动合作,积极促进中外居民的文化和生活融合。扩大可供暖的高品质国际人才公寓供给,支持社会资本建设高端租赁公寓,多方筹集适应国际化社区标准的房源。(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外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体育局、市文旅局、市热电集团,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

10.完善生活服务设施。以申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打造300亿级四牌楼商圈,培育环天鹅湖、滨湖新区等2个百亿级商圈,打造国际级消费集聚区,每年新增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概念店50家以上,吸引一批国际高端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等在肥首发和首展。提升金大地东西街、“罍街”“黉街”等特色街区品质,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休闲品牌,构筑风情十足、风味地道、体量适宜的异国休闲街区。加快完善国际化试点片区生活设施,打造职住平衡的15分钟工作生活圈、30分钟休闲娱乐圈。配套完善社区商业,吸引符合外籍人员生活特点的零售业进驻。引进国际高端酒店,支持本地酒店国际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改善提升体育休闲设施,推动工人文化宫、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活动中心提供涉外体育锻炼服务,构建形态各异、环境优美、功能丰富的国际邻里空间、“口袋公园”,打造更多适合年轻人的交流和健身空间、可以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市文旅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科学城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庐阳区政府、蜀山区政府、包河区政府等)

(四)打造舒适便捷的涉外服务环境。

11.提高出入境服务便利度。推进新桥机场出入境场地设施升级改造,增加自助通关设备,探索全链条信息互联互通和检疫查验全过程可视化作业。积极争取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完善外国专家出入境个人材料互认互通机制。(责任单位:省机场集团、新桥机场海关、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合肥边检站、市科技局、市外办等)

12.提升涉外服务管理水平。打通涉外服务数据壁垒,建设外籍人员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运用大数据建立身份“二维码”库,实现“一人一码、扫码亮身份”。围绕外籍人员来肥“吃、住、行、消”等相关服务事项,探索建立涵盖服务事项清单、涉外政策、合肥生活服务等矩阵二维码,实现“一码在手、办事无忧”。在合肥国际人才城、国际化社区等区域建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站),搭建移民事务交流互动平台,为常住外籍人员提供移民出入境政策咨询、居留旅行、法律帮助、语言文化等社会融入服务。精简外国员工居留许可、工作许可、机动车驾驶证等审批手续,进一步优化永久居留申请流程。推进英文版门户网站专业化管理,增设英语信箱,丰富涉外服务信息发布,提供英文版场景式服务,创新互动交流方式。完善12345热线涉外服务,推进与紧急、生活等热线联动运行。(责任单位:市外办、市数据资源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等)

13.完善和规范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推进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人行过街设施、域内高速公路、公共体育设施等市政设施开展中英文标注,在机场、车站、高铁站、酒店、咨询中心等重点窗口设置涉外服务矩阵二维码、多语种交通指示牌、城市推介手册等。推广电子化中英文公共交通站牌、公共交通厢内中英文播报,提供出租车计价器中英文提示服务。对标国家A级景区国际标识评级标准,推进市级研学、健康、工业科技旅游示范基地等旅游国际化标识升级改造。(责任单位:市外办、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市公安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等)

14.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一网通办”涉外服务专窗功能,推进外商投资审批“全覆盖、全流程、全在线”。畅通政府与外企交流通道,定期举办外资企业座谈会。健全外商投资投诉协调机制,建设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健全对外投资合作服务体系,优化“走出去”支持政策。加强涉外税法宣传和解读。(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中院、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

(五)塑造更具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

15.加强国际特色交往。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合作,建立与国外友城、全球创新名城之间的常态交流机制,与对肥友好、合作潜力大、互补性强的外国城市加强特色交往,争取每年新增一定数量的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力争到2025年国际友城数达到35个。加强与上合组织秘书处等国际组织联系,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落户合肥,争取承办重要主场外交活动子论坛。加强与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国际标准化组织(ISO)、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等对接,积极加入相关国际组织,承办相关国际活动。在合肥城市记忆馆中设立国际友城展览馆(厅),讲好友城故事,营造良好民间交往氛围。依托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中德国际会客厅、侨梦苑等服务平台,加强海外宣介,拓展民间交往渠道。(责任单位:市外办、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高新区管委会、庐阳区政府等)

16.打造国际文旅和赛事会展目的地。加快建设环巢湖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圈、江淮运河文化旅游走廊和百个“网红打卡点”,打造科技创新、工业遗址、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品牌,发展特色小镇、特色民宿等休闲体验旅游新形式,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旅产品。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重点体育场馆,大力开展国际赛事引进、联办与开发,打造“合肥马拉松”等一批知名赛事品牌,持续申办中日韩三国围棋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力争年度举办国际体育赛事3场以上。积极加入国际会展组织,主动对接联系一批国际会展机构,拓展国际优质会展资源合作开发渠道。加大头部会展公司招引力度,支持市会展集团打造跨区域大型会展集团,谋划举办更多国际性高品质专业特色展会,力争年举办国际会展5场以上。健全展馆、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提升承办国际性、全国性展会和会议的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市文博集团等)

17.加强城市品牌策划宣传。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品牌特色提炼,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品牌形象。加强城市品牌运营和国际化宣传工作力量,引进专业机构制定高水平、操作性强的形象推广整体策划,打造面向外籍人员全方位展示合肥品牌形象推广体系。深化与海外媒体及中央、省级主流涉外媒体合作,在优兔(YouTube)、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海外社交平台对外展示城市形象,推进合肥市海外传播直播基地建设,完善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资源库,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推进合肥城市形象标识(Logo)设计应用,邀请专业团队制作高质量国际化城市宣介片,在重点区域、重点国家举办海外合肥宣传周(日)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旅局、市外办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工作联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召集人,市政府联系发改工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副召集人,其他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负责统筹推进城市国际化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调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二)打造试点示范。试点片区所在地要按照“五个一”的标准(一个工作方案、一家国际医院、一所国际学校、一个国际社区、一条特色街区),树立国际视野,突出特色优势,增强创新创业核心功能,完善国际化配套设施,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显示度。将试点片区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纳入市级政府投资计划。

(三)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对城市国际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组织各类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开设国际化专栏或专题。广泛宣传国际化城市建设理念、典型案例及合肥建设情况,营造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1.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主要指标(略)

2.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略)

3.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任务分工(略)

4.合肥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2022年工作要点(略)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