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政策汇编 (3.5万) 发布于:2022-02-28 更新于:2022-04-29
项目申报

合肥市“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前 言

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科技 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创新活跃、发展迅猛。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 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由传统材 料优化改性后性能明显提升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 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先进结构材料等,其涵盖范围会随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十四五”时期,是全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 话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 ,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心城市区位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力推进全市新一代信息技 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阶段。加快培育 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促进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 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厘清“十四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及要领,加快形成 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特制定《合肥市 “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本规划以 2020 年为基准年,规 划期限为 2021 年~2025 年。

一、规划背景

(一) 产业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产值规模逐年递增,初步形成了涵盖新型化工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 材料和高性能磁性材料等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 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进 一步发展壮大,至 2020 年末,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超 10 亿元的 企业共有 14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861 亿元,同比增长 7.7% ,增 加值增长 9.4% , 占全市比重 4.8% 。工程塑料、新能源电池、薄 膜、合成革、镁基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等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产业体系特色鲜明。聚焦全市“芯屏汽合、急终生智”  上下 游产业链,依托彩虹集团、皖维高新、国风塑业、合肥乐凯等骨 干企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目前全市在镁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 新型显示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高性能磁性 材料等领域已初步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其中,凯盛 科技的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大地熊新材料的磁性材料、国轩高科 的锂电池材料、皖维集团的PVA 光学薄膜、彩虹集团的液晶基 板玻璃、合肥乐凯的光学功能膜、合肥三利谱光电的偏光片、巢 湖云海镁业的镁合金、合肥杰事杰、会通新材料以及国风塑业的 改性高分子材料等一大批新材料产品具备国际或国内领先优势。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 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性能膜材料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新材料产业创新平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部分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了一批先进材料产品。其 中聚酰亚胺 PI 膜、锂离子电池隔膜、稀土永磁材料等拥有较强 市场竞争力;8.5 代 TFT 玻璃基板、PVA 光学薄膜、MEMS 传感 器等创新成果实现国产化,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 转变。聚集了一批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重点新材料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之间产教融合、学城融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效应明 显。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 材料产业集聚。以国轩、星源以及中盐红四方等为代表的新能源 电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京东方、维信诺、皖维集团、彩虹集 团、合肥乐凯、三利谱等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显 著;以云海镁业、宝玛克等为代表的镁基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协 同配套日趋完备;以大地熊、龙磁科技等为代表的高性能磁性材 料产业技术优势明显。此外,以会通新材料、合肥杰事杰、科拜 耳等为代表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产业;以有研粉末、先导靶材等为 代表的先进半导体产业等均已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 了全市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产业 规模差距明显。目前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与产业基础较好的发达 城市如南京、杭州等相比,产业规模仍有明显差距。例如,2020 年全市实现新材料产业产值 861 亿元,而同期南京、杭州等城市新材料产值已逾千亿以上,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度不够。二是龙头 骨干企业数量较少。与发达城市相比,全市目前龙头骨干企业数 量偏少,且缺乏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本土化领军企业,对整个 产业发展的带动性有限。大量“小而全”的新材料企业之间的同质 化竞争局限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竞争力的提升,相互联系、相互依 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尚不完善,为下游客户提供成套 “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三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目前, 全市新材料产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度有待加强,受制于研发时 间长、基础投入大、效益产出慢等多种原因,多数新材料企业主 营产品偏向于模仿和逆向开发,缺乏原创性研究和颠覆性产品。 半导体材料、光学薄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 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四是产业生态有待完善。全市新材料产业 在企业同城协作、上下游配套以及企业与科研院所产学研衔接、 技术成果高效转化等方面存在脱节现象,政策配套、人才引进、 资金扶持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重点发展领域 创建产业联盟以及打造集成果转化、供需对接、资源共享、信息 发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等 亟需加快推进,全市新材料产业集聚水平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 升。

(二)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形势来看,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加之全球经济仍处在金融危 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新材料产业作为高 端制造和国防安全的基础性产业, 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 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等在新材料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明显。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 、半导体、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 模式蓬勃兴起,新材料创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此外,国际单边 主义、保护主义的不断升级,使全球新材料创新链、产业链、供 应链面临较大冲击。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壮大战 新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为新材料产业 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全方位支持新 材料产业发展。

从全市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 自贸试验区、 中部地区崛起等多重战略在我省叠加实施,有利于合肥发挥战略 科技力量集中、新兴产业集聚等优势,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和区域合作中持续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 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工程 装备需求为主攻方向,以实现新材料自给自立自强为目标,以先 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为重点, 以“581”行动 为抓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新材 料产业集群,促进全市新材料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成为 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

专栏 1 “581”行动计划

“5”指实施新材料“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示范应用推广工程、重大项目推进工程、产业协同发展 工程、产业生态优化工程”五大工程,构筑面向未来的竞争新优势。

“8”指培育和壮大八大产业集群,力争到 2025 年,形成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新能 源电池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镁基新材料 8 个国 内领先的产业集群。

“1”指到 2025 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 1000 亿元,力争 1200 亿元,成为全国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高地。

 

(二) 基本原则

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发展需求,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 多功能化、绿色低碳化发展要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 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发展体系。结合产业链提升及产业集群建 设需求,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一批强链补链项 目落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的龙头

骨干企业,带动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1.需求牵引,创新发展

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位优势,以科技创新作为推 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三重一创”建设、 “链长制”以及“双招双引”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加强重大项目的 招商落地以及专业科研团队和高层次人才的招引力度,推动关键 核心技术研发,完善高效便捷的创业孵化体系、技术转移体系和 示范应用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培育发 展新动能。

2.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鼓励企 业创新发展、上下游衔接、同城协作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 主可控能力。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聚焦重点方向和重点企 业,推动产业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程,在初期市场培育、 供需无缝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招引高水平研发团队和高层次人 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统筹协调,集群发展

加强部门统筹、信息共享与协调合作,遵循新材料产业发展 规律,促进新材料企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要素 向新材料专业园区集聚。在重点发展领域培育壮大以龙头骨干企 业为核心、专业化企业协作配套、科研机构技术支撑、产业链有效延伸的现代产业集群。

4.绿色发展,融合开放

树立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围绕“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在研发、制备、应用全过程中的 环境友好性和回收可循环利用性,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 大力推广绿色技术,构建高效、清洁、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 强新材料技术、工艺、装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 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基础应用,全面形成绿色发 展的产业体系。

5.创新机制,规范运行

创新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围绕产业政策制订、重大 项目论证、金融资本支持、重大活动开展、市场供需协作等方面, 尝试融合科研院所、重点企业、资本市场、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多 方力量,推动专家智库、产业发展基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完 善和有效运作,形成集科技、人才、金融、信息等为一体的全方 位服务体系,助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 发展目标

以加快转型升级为基础,招引重大项目为依托,提升创新能 力为引领,统筹产业集聚发展。到 2025 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规 模达到 1000 亿元以上,力争 1200 亿元,形成创新体系完备、区 域布局合理、产业协同配套、规模效应显著的发展格局。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成长科技型企 业发展。到 2025 年,力争培育产值超百亿元企业 3 家左右,超 50 亿元企业 5 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年 均增长 20%左右,有效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在招才引 智、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等方面的带动引领作用。

2.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环境, 围绕“芯屏汽合、集终生智”  做优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瞄准行业领军企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 进一步完善上下游协同配套环节。至 2025 年,新型显示材料、  高性能磁性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先进化工 材料等五个产业集群力争形成百亿级规模;培育壮大先进半导体 材料、生物基材料和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创新能力和发展 水平明显提升;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纳米、石墨烯 等前沿新材料产业链,形成一批原创产品和标志性产业化成果, 共同构建分工明确、特色鲜明、集聚发展、规模显著的产业发展 新格局。

3.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

推进“四位一体”创新体系建设:新增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 5 个以上,省级企业创新平台 10 个以上;搭建知名高校、科研院 所和企业间的合作平台,整合构建 5 个以上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材料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在稀土功能材料、极端环境材 料以及新型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原始创新,发展颠覆性技术;促 进材料工程实验室/中心建设,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 得突破,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团队共同参与的新材 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新材料企业加大 研发投入,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 5%以上。

4.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在先进半导体材料、石墨烯材料、生物 基材料、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 核心与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材料产品,有 力支撑全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方向

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研究编制 新材料产业招商目录,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力争招引一批国际 国内知名龙头企业落户,加快强链、延链、补链;依托现有产业 基础,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首批 次新材料产品的示范应用、产业链集聚水平的快速提升。

(一) 做优做强五大主导新材料

1.新型显示材料

以新站区为主,重点发展高世代玻璃基板、高性能长寿命有 机发光材料、载流子传输材料和电极材料等。通过技术研发带动新型显示产品创新,打造长三角领先的“芯—屏—端”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集群。

图 1 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链图

2.高性能磁性材料

以庐江县为依托,重点发展具有低功耗、高饱和磁通密度、 高工作频率、宽工作温度等品质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稀土磁性材 料,非晶及纳米晶软磁合金磁性材料等。

3.新能源电池材料

以长丰县、庐江县等为依托,重点发展锰酸锂、磷酸铁锂、 镍钴锰机器混合材料等正极材料,碳酸锂、石墨基及硅基复合材 料等负极材料, 高性能锂电池隔膜、高性能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 及其他新型电池隔膜材料, 高性能水性粘合剂, 光热材料, 固态电 解质材料。发展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等其它新能源材料及管件配套材料。

图 2 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图

4.功能高分子材料

以经开区、高新区为依托,重点发展聚乙烯醇 (PVA) 、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聚氟乙烯 (PVF) 、三醋酸纤维素(TAC)   等光学膜材料,聚乳酸(PLA) 、聚对二氧环己酮(PDX)等绿色高分子 材料;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AT) 等生物可 降解功能材料;大力发展环保型阻燃改性塑料、导热尼龙塑料、汽 车轻量化热塑性复合材料、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等高端工程塑料产品。

5.新型化工材料

以肥东县为依托,重点发展高品质异戊橡胶、丁腈橡胶和三 元乙丙橡胶、有机氟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等特种橡胶。重点支持 聚酰亚胺、高性能双极膜电渗析膜;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复 合材料与聚氨酯树脂材料, 以及聚乳酸 (PLA) 、聚羟基烷酸

(PHA)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 等新材料。

图 3 特种橡胶产业链图

(二) 培育壮大三大新兴新材料

1.先进半导体材料

以新站区、经开区等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尺寸高纯度单晶硅 材料,多晶硅材料,氮化镓、碳化硅、金刚石等关键材料,大力

发展光刻胶、 电子湿化学品、 电子特气等基础配套材料。

图 4 先进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图

2.先进镁基新材料

以巢湖市为重点,以电力电子、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 交通、汽车等领域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镁基新材料及制品的研 发创新,重点发展汽车、轨道交通、电子产品等轻量化用镁基制

品,推动巢湖镁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建设。

图 5 先进镁基材料产业链图

 

3.生物医用材料

以高新区、肥东县为重点,支持发展发酵用培养基,纯化层 析填料,麦芽糖、辛酸钠,医药中间体、氨基酸、医药级聚醚碱 树脂和聚丙烯等树脂、抗原和抗体、NC 膜等免疫类原材料,DNTP 原材料,DNA 聚合酶等高端测序原料,医用增材制造高性能材料,抗菌可降解高效过滤材料等。

图 6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图

(三) 加快发展前沿新材料

1.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化硅纤维、连续玄 武岩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 大力发展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醇纤维、高性能玻璃纤维、石墨纤

维等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燃、传导等功能的新型纤维材料。

图 7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图

2.石墨烯材料

以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为主,聚焦石墨烯在新能源电池、 改性橡胶、功能纤维、重防腐涂料、传感器和柔性光电子器件等 领域的应用,发展石墨烯改性材料和新型元器件;重点培育发展

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基于石墨烯的各类功能材料的推广应 用。重点发展满足可穿戴等柔性电子设备需求的石墨烯基柔性显 示材料、柔性散热材料、柔性电磁屏蔽材料,鼓励发展石墨烯薄 膜、石墨烯粉体两类原材料,发展基于石墨烯原材料的石墨烯新 型光电器件、石墨烯传感器、石墨烯改性电池电极材料、石墨烯 多功能配方涂料、石墨烯水性分散液、氢能和燃料电池的石墨烯 配套材料,发展新兴的碳量子点和石墨烯量子点材料在新型 LED光学器件、柔性显器件和光催化方面的应 用 等 。

图 8 石墨烯材料产业链图

3.先进纳米材料

以高新区、经开区为主,重点鼓励发展锂电池专用纳米二氧 化钛,石化催化剂专用纳米氢氧化铝、抛光与生物陶瓷专用纳米 氧化锆等材料。积极发展高强度微米级玻璃纤维、新型光导纤维 通讯材料用氟化物玻璃等材料。

4.极端环境材料

难熔金属钨、钼、铼、钽、铌、锆及其合金等极端环境材料 是高新技术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支撑材料,广泛应用于医 疗健康、电子信息、核能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重点支持熔点 高、硬度大、抗蚀性强的难熔金属新材料的基础研发,技术积累 及产业化推广,突破传统材料在纯度、致密度、制造技术、高效 利用和回收再利用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当前合肥工业大学围绕航 空航天、核聚变能等领域开展研究及转化工作,为合肥市难熔金 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重点支持合肥工业大学等研 究团队。

四、重点任务

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创新能力提升、示范应用推广、重大项 目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生态优化等五大工程,形成创新能 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高效协同、规模效应显著增强、发展领域 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

(一)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对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重大创新平台布局,以长三角区域 一体化建设及 G60 科创走廊建设为契机,培育新材料制造业创 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在新型显示 材料、功能膜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等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高端功能合金、石墨烯、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建设省级创新平台。联合中科院合 肥创新院、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院、合肥微尺度 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等已有高端协同创新平台,持续加强新材料 技术原始性技术应用创新。

专栏 2  新材料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国家级创新平台: 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 以网络化协作为纽带, 以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开发、转 移扩散和商业应用为主要任务,重点围绕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功能膜材料、高性能磁 性材料等领域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 5 个以上。

省级创新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

量,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高端功能合金、石墨烯等领域新增省级创新平台 10 个以上。

协同创新平台:搭建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合作平台,整合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5 个以上。

材料科学技术创新平台: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G60 科创走廊建设,培育一批重大新材料 研发平台,在稀土功能材料、极端环境材料以及新型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原始创新,发展颠覆性技 术,促进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研发。

材料工程实验室/中心:推动材料工程实验室/中心建设,为新产品小试、中试、检测等环节提 供技术支撑,加快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成果转化进程。

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集市场培育、供需对接、成果转化、人才招引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材料

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科技、金融等全方位服务。

(二) 示范应用推广工程

支持新材料企业以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协同配套为导向,加大 研发投入,不断开发实用性高性能产品,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和省 市新材料产业促进政策,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争取更多产品进入推广应用名录;鼓励生产和应 用单位申报国家和省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应用保险补贴支持,突破 “有材不敢用”瓶颈;加快编制新材料应用指引,全面摸排重点领 域、重点行业的应用需求,鼓励国有投资项目先试先行,进一步 做好全市新材料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同质同价的基础上,鼓励市内建设项目优先使用本地新材料产品。

专栏 3  新材料示范应用推广工程

国家示范应用推广目录: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鼓励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加大研发合作, 积极开展原创性研究和颠覆性产品的研发,“十四五”期间,力争入围国家示范应用指导目录产品 10 项以上。

省级示范应用指导目录:鼓励和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独立或联合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

关,以提升产品性能,突破“卡脖子”技术为目标,“十四五”期间,力争入围省级示范应用指导目 录 100 项以上。

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应用保险补贴: 以加快拓展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为目标,鼓励和支持 新材料生产和应用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新材料首批次产品保险补贴,突破“有材不敢用”瓶颈,加

快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范围。

(三) 重大项目推进工程

围绕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和目标, 以“链长制” 、“双招 双引”等工作机制为抓手,谋划引进一批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 促进产业发展的提质升级;鼓励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市场 前景广、带动作用大的企业以商招商,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围绕新型显示、新能源电池、磁性材料等具有基础的产业领域, 重点推动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配套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早达产、早见效;在石墨烯、纳米、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等领 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突 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转化项目。

(四) 产业协同发展工程

鼓励重点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跨境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 实现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行 业龙头企业。遴选一批成长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 产业特色鲜明的骨干企业,加快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 集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成长企业。创建国家制造业 双创示范基地,支持初创型企业科研技术成果中试和转化,培育 初创企业快速成长。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构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稳定合作 关系。发挥大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示范作用,打通大企业的技术 溢出,以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通道;发挥大企业在 “走出去”中的引领作用,借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的经验、渠 道和信息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从产品出口手续到客户资源拓展 等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支持;发挥大企业在产业联盟和专业 协作体系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动产业链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 的“纵向联盟”。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动集市场培育、供需对接、 成果转化、人才招引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材料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五) 产业生态优化工程

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突出企业在产业发展的 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 性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 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 业集团;以高质量发展相关促进政策为支撑,支持科研院所与重 点企业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工程开展联合攻关,营造积 极的创新氛围;加快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建立,联合其他社会资本 与金融服务机构,为初创企业发展、成长企业壮大、前沿技术成 果转化等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

五、产业布局

根据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本着“统筹优化、集 聚布局、特色发展”的布局原则,统筹各区县新材料发展特色和 优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构建“三区引领、五地联动”的新 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各新材料产业集聚地功能互补、错 位竞争。

(一) 三区引领

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 成革复合材料和聚氨酯树脂等化工新材料,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 料、新型印刷包装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等。

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材料、BOPP薄膜、BOPET 功能膜等人工合成材料、PI 薄膜等材料。

新站区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材料、新型建材和锂动力电池等新 能源材料。

(二) 五地联动

巢湖市积极发展以 PVA 新材料为延伸的高性能纤维(PVA)、 新型膜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镁基新材料产业等。

庐江县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和高性能磁性材料等。

长丰县着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重点发展和培育非金属 复合材料、石墨电极及炭素制品等特色材料等。

肥东县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材等。

肥西县重点发展新兴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 等。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一) 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1.对水环境的影响

新能源电池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项目生 产制造可能产生的污水包括硝酸废水、氟废水、碱废水、回用系 统浓水等。生产废水在各项目自设的废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相应 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2.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新能源电池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产项目可能存在的大气污染因素有粉尘、氟化物、氯化氢、氮氧化物、 氨气、非甲烷总烃等。生产废气经过废气处理设施处理,能满足 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不会 改变项目地环境状况。

3.对声环境的影响

新能源电池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 磁性材料等生产加工设备一般位于专用厂房内,声级较小,产噪 设备主要为空压机、真空泵、风机、水泵等动力设备。经过优化 设备选用、合理位置布局以及相应的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后, 项目厂界噪声可以达到有关噪声排放标准。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功能高 分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镁 基新材料等产品制造的固体废物,包括辅材裁剪边角料、废导热 油、废拆包材料、生化污泥、含银污泥等。固体废物分别交由专 业废物处理单位统一处理,或交由原供货商回收,不会对周边环 境造成较大影响,不会改变项目地环境状况。

(二) 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新材料产业相关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 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 布局要求,符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 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法律、法 规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新材料制造项目,同时, 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逐步迁出。

1.坚持绿色发展

加强园区、基地统筹管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专业化、 集约化发展。以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为导向, 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构建高效、清洁、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推动新材料产业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建立支撑新材料产业可 持续发展的基础技术体系和治理体系。针对战略金属资源不足、 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等挑战,积极发展稀缺资源的高效、高值、清 洁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资源的清洁低成本利用技术,破解材料发展 的资源瓶颈。践行材料全生命周期理念,建立材料全生命周期生 态设计及多维评价方法,大力发展源头无毒害、低成本碳中性全 生物降解、失效产品再循环利用等新技术,降低材料环境负荷。 大力发展短流程、低污染、低能耗生产新技术,从源头上推进材 料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转型;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大力发展近零排放技术,强化末端治理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园区, 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材料回收系统体系,推进材料的循 环利用,发展材料再制造技术。

2.强化规划环评工作保障措施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和我市环境功能区划各项要求,落 实《“十四五”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规划环评、项目 环评和排污许可工作,严格落实规划环评制度,准确把握规划环 评重点,规范规划环评审查程序,强化规划环评约束作用、修编 规划情形、跟踪评价、规划与项目环评联动。建立健全规范的新 材料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加大环 境违法处罚力度,促进环境问题整改,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可持 续发展。

3.污染物排放

在污染物排放上,新材料产业要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做好“三废”防治和噪声控制,避免引起环境风险和污染。废水排 放要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的 相 关 要 求 。 废 气 排 放 要 符 合 《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2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 的相关要求。固体废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的相关要求管理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执行《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危险废物 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不能自行利用处置的废物需要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噪声要符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的要求,新材料产业项目 营 运 期 要 执 行 《 工 业 企 业 厂 界 环 境 噪 声 排 放 标 准 》  (GB12348-2008) 的相关要求,施工期应执行《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的相关要求。

七、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统筹协调

深入贯彻“链长制”和“双招双引”工作机制,统筹规划、项目、 土地、园区、招商等重大事项;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推 进落实重大项目和重点平台建设;加快制订完善产业发展相关政 策,鼓励创新研发和示范应用,从而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 推进合力。

(二) 科学政策引导

落实国家、省和市关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围绕集 群发展目标,整合优化现有各项政策扶持渠道和方式,在资源要 素、技术改造、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 设、企业梯队培育、质量品牌培育以及集群促进机构运营管理等 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三) 人才队伍提质

聚焦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 大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国际顶尖人才、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大力实 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一批高 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高技能人才建设项目,深 入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工作。破除户籍、地域、身份、学历、 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四) 拓展金融支撑

加强新材料产业金融创新和融资支持,尝试建立新材料产业 发展专项基金参与和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引导新材料企业申报高 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认定,享受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推动新材料企 业上市,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重点企业的协调沟 通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在提高授信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融 资成本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鼓励银行、信托、担保、基金、融 资租赁等机构与新材料产业加强合作,开发适应新材料产业特点 的新融资模式,扩大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资金供给渠道。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扫码添加项目申报顾问
了解更多政策,获取一站式项目申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