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浪潮涌动,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展望如何?各项新兴技术融合为产业带来了怎样新的变革和机遇?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企业做增量?4月20日,第十届中欧思创会·合肥站举行,活动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校友会安徽分会联合主办。业内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等深入解读宏观经济,共话智能浪潮下的合肥未来。
时隔四年再会合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于1994年11月8日联合创立的一所非营利性中外合作高等管理教育机构。目前,该学院已在中国上海、北京、深圳,瑞士苏黎世和加纳阿克拉设立校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介绍,此次在合肥举办第十届中欧思创会,是时隔4年与合肥的再次相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每年都会借助‘思创会’等系列活动,走到不同地区与当地企业家交流,助力区域内的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汪泓告诉记者,2017年、2021年和2025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都选择了合肥,因为持续被合肥的创新力吸引至此。
今年选择在合肥办会,与当下大热的人工智能技术有关。汪泓介绍,2025年是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关键节点,安徽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先锋。他们关注到,近年来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企业体量大、项目投资密集、创新资源集聚、人才需求旺盛、算力与数据支撑充足”的特征,2024年人工智能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了1700亿元。“因此,我们期待通过跨界对话,探讨如何借助AI的力量,在经济发展的新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如何在应对外部纷繁复杂的挑战中,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活动邀请到了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经济学教授朱天等,他们结合对中国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洞察,解析当前宏观背景下的企业创新发展之道,为合肥和安徽企业在智能浪潮下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实现增量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是推动产业升级与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强劲引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企业实现营收增长?民营企业如何探路数智化之路?面对企业家们关注的问题,第十届中欧思创会以“瞭望经济全景AI赋能未来”主题,让专家学者与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表示,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下,对企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反思战略和定位。“不能比别人稍微早一步探索新质生产力的方法,那么企业一定会落后。”他直言,一个城市就是一个企业的城市,一个国家就是一个企业的国家。以深圳为例,回看过往30年,深圳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企业,这些企业造就了深圳的今天。
“董事长首先是首席技术官,可以不懂技术细节,但必须要懂技术方向。”他表示,当下人工智能大模型给管理者带来信心。对于企业的未来运行,企业家们需要调整思维顺序和组织流程,将管理起点由技术创新和研发产品开始,要有真正的创新性研发。
对此,汪泓也向合新闻记者介绍,根据业内预估,仅生成式AI技术一项,在未来十年可推动全球GDP提升7%,促进全球生产率提高1.5%。“企业要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企业增长,要兼顾战略的广度和人工智能落地的深度。”
汪泓认为,企业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管理方式、决策水平、商业模式的转变,加速全面转型。比如生产制造领域应用AI机器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利用AI进行岗位匹配、面试,财务管理领域采用智能化报销系统等,都能助力企业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处理、分析海量数据,帮助企业快速精准地捕捉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竞争态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汪泓表示,合肥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先锋城市,凭借强大的创新潜力和产业集聚效应,集聚超过24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形成了从底层硬件到智能终端的全产业链条。未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将在合肥、安徽加强人才培养、企业服务、区域发展智库研究等,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共进。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