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固废利用与低碳土木工程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

活动发布 (495) 发布于:2025-04-02 更新于:2025-04-02
所属行业:创新创业
活动城市:安徽省/合肥市
活动时间:2025/5/16-5/18
活动地点:安徽合肥安徽高速开元国际大酒店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
  • 承办单位: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研究中心、建筑材料行业冶金固废与尾矿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 协办单位: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泥基材料低碳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报名
分享:
活动介绍

第三届固废利用与低碳土木工程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将于5月16-18日在安徽合肥召开,本届大会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联合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以及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大会主题是“向新出发·向绿而行·迈向资源循环新时代”。

作为聚焦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土木工程材料低碳化的年度盛会,前两届会议先后于郑州和济南成功举办,吸引了冶金、建材、矿业、化工及土木工程等多领域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与,会议规模超过七百人。本届大会将继续致力于固废综合利用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塑造学术与技术紧密结合新业态,推动跨学科、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携手探索新形势下从固废到多场景工程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固废循环利用体系,诚邀学术界与产业界同仁共襄盛举!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5月16-18日(16日全天报到)

地点:安徽合肥安徽高速开元国际大酒店

二、大会主题

向新出发·向绿而行·迈向资源循环新时代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

承办单位: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研究中心、建筑材料行业冶金固废与尾矿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协办单位: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泥基材料低碳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四、会议内容

本次会议将重点围绕当前固废利用面临的难题以及固废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重点技术方向展开交流,拟设置以下技术论坛:

1.多体系固废基胶凝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论坛

2.工业固废在土壤固化与道路工程应用技术论坛

3.全国磷石膏无害化处理与高效利用技术论坛

4.全国煤矸石规模化利用与处置学术与技术论坛

5.全国退役风机叶片及光伏组件循环利用技术论坛

6.钢渣、粉煤灰、尾矿等典型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论坛

7.全国固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发展论坛

部分演讲报告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多源固碳轻质土技术与应用

——东南大学刘松玉教授

2、绿色人造骨料的制备及其在透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高鹏研究员/副院长

3、磷石膏大规模安全消纳与综合利用路径及创新技术分享

——武汉工程大学张华丽教授/副院长

4、工业蓝碳——混凝土二氧化碳矿化增汇机制与强化方法

——浙江大学王涛教授

5、废弃风电叶片应用于道路行业中的研究进展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李沛欣科研平台办主管/高级工程师

6、固碳混凝土材料及制品开发与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申培亮助理教授

7、早期碳化技术制备高强钢渣混凝土的基础研究

——香港城市大学冼向平教授

8、碳矿化胶凝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开发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郑永超教授级高工

9、循环流化床灰渣路基材料应用过程中的新特点解读

——华东理工大学乔秀臣教授

10、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研发及在杭州地铁15号线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海南大学王志佳副教授

11、多源固废在工程多场景的应用与技术创新

——南京东大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余巍副总经理

12、钢渣在沥青路面梯级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武汉理工大学吴少鹏教授

13、煤基固废公路路基规模化应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闫升博士

14、固废基流态固化土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

——江苏海洋大学赵晓晴教授

15、全磷石膏路面基层材料稳定技术与应用研究

——武汉工程大学徐雄副教授

16、地铁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地聚物基可控低强度材料的开发与表征

——长春工程学院闫欢副教授

17、分布式碳捕集与固废碳封存高值化应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超教授

18、预拌混凝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应用与实践

——清捕零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应姗姗技术总监/博士

19、CO2捕集与固碳技术研究及面临挑战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徐州)陆诗建研究员

20、再生混凝土微粉固碳-高值化利用研究

——深圳大学占宝剑副教授

21、超细固废微粉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及性能研究

——桂林理工大学明阳研究员

22、多固废协同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与低碳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倪文教授

23、“双碳”背景下建筑材料绿色低碳化技术及工程应用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黄天勇正高级工程师

24、大宗固废资源循环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长三角国创中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成铭钊所长助理

25、立磨处置废弃混凝土技术及应用介绍

——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倪明星教授

26、固废基胶凝材料工业化大生产质量控制方案及性能提升技术研究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固废研究中心李端乐博士/高工

27、固废基胶凝材料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固废研究中心汪坤博士/高工

28、煤基固废低碳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孟小焕工程师

29、多固废协同制备低碳固废基胶凝材料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广田高级工程师

30、煤矸石组成及高值化利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刘钦甫教授

31、矿冶固废悬浮焙烧矿相转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

——东北大学袁帅教授

32、煤矸石自热式脱碳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中南大学潘建教授

33、煤矿固碳充填关键技术与先导性试验示范

——西安科技大学刘浪教授

34、煤矿绿色开采与固废处置技术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刘鹏亮所长

35、万物归土:大宗(煤基)固废人工造土造地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白冰研究员

36、煤基固废抗分散注浆材料制备及重金属离子稳固化机制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王庆平教授

37、低碳绿色固废有价物提取与高值资源化利用

——北京科技大学李素芹教授

38、钢渣等冶金渣建材化资源利用技术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叶家元水泥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39、钢渣协同多固废在非建材领域应用新技术

——安徽工业大学张浩副教授

40、钢渣体积稳定性多维度调控策略

——内蒙古科技大学薛刚教授/博士

41、《钛石膏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解读及工业副产石膏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华苏东教授

42、改性磷石膏在人工造地领域的工程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张乃明教授

43、退役光伏组件焦耳加热回收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郭飞宏副研究员

44、废光伏组件高效拆解与资源化回收技术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陈兴

45、免压实固废路基填料应用研究

——河北科技大学赵全胜教授

46、矿业废弃物的绿色转化:煤矿排水污泥与工业副产品在高性能地质聚合物生产中的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益

——贵州大学朱桓毅博士

47、多元固废地聚物人工轻骨料设计及细观模拟研究

——江苏海洋大学骆辉副教授

48、高性能石膏矿渣水泥制备及其应用技术探究

——盐城工学院胡月阳副教授

49、煤基固废地聚物产物组成对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济南大学王金邦副教授

50、金尾矿粉的多元活性优化及多场景应用研究

——山东建筑大学周在波副研究员

51、工业化制备超细矿渣粉技术及高值化、高掺量利用方案探讨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固废研究中心

52、赤泥与烟道气残留物协同回收制备地聚物人造骨料

——北京工业大学钱蓝萍研究员

53、赤泥-电石渣基免烧低碳轻骨料的制备与强度形成机理

——内蒙古科技大学石雨轩讲师/博士

54、磷石膏道路材料的全掺量谱系构建与技术突破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谢宏伟博士

55、典型固体废弃物道路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邓韦桐博士

56、固废基软土固化材料制备及多领域应用

——佛山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舒本安高工/博士

57、高粘弹橡㬵复合改性沥青在养护工程中应用探索

——西安公路研究院马庆伟正高工程师

58、磷石膏轻质泡沫土制备与性能调控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王克

59、钢铁行业固废矿化利用CO2技术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李佳洁副教授

60、多步骤协同固碳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刘琼副教授

61、碳化-干湿/冻融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内蒙古科技大学董伟副教授/博士

62、固碳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及硫酸根离子传输路径研究

——重庆科技大学李杰鸿讲师

63、基于离心粒化的高温改性钢渣余热回收及深度固碳

——重庆大学吴君军副教授

64、余能原理数值方法在钢渣混凝土损伤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内蒙古科技大学刘江森讲师/博士

65、生物炭尺寸效应对土壤固碳减排的影响及微观机制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王琳讲师

66、光催化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污染物净化协同碳封存性能提升机制

——河北大学刘冠宇副教授

67、碳酸与甲酸复合酸化对钢渣的协同稳定机理研究

——山西大学周新星教授

68、钢渣细骨料混凝土单轴压缩性能细观尺度研究

——内蒙古科技大学刘毅

69、新形势下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思路

——山西大学高宏宇副教授

70、煤基固废在土壤治理和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郭泽宇副教授

71、多源固废协同制备再生骨料技术开发

——安徽理工大学徐子芳教授

72、无机加固双组份速凝材料的研发与性能优化

——安徽理工大学王艳芬副教授

73、清淤底泥的低碳再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应用

——南京师范大学刘荣教授

74、金属尾矿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韩方晖副教授

75、泡沫混凝土中磷尾矿与水泥基质的界面相互作用:增强孔隙结构和力学强度

——武汉科技大学魏耀武教授

76、大掺量磷石膏及磷尾矿充填材料体系研究与应用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固废研究中心廖述聪高级工程师

77、利用赤泥制备C2S-C4AF熟料及其水化研究

——济南大学黄永波副教授

78、生物碳不同组分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合肥工业大学叶平博士

79、智能干法分选设备和技术在煤矸石综合利用上的应用和实践

——约翰芬雷好朋友科技(合肥)有限公司陈忠杰市场技术总监

80、净浆流变学理论设计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及性能研究

——武汉工程大学王黎明

81、利用固废制备高性能抗渗材料

——内蒙古科技大学陈希

82、黄河中游生态脆弱区砒砂岩离子交换与胶凝固化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李长明副教授

83、煤矸石微成本返井充填工艺

——太原理工大学张耀烨副教授

84、常/低温环境下砒砂岩复合水泥土强度及微观结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李佳轩

……

更多专家报告持续更新中!

五、同期活动

1、全国固废利用与低碳土木工程材料展览

全方位展现固废利用与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工艺装备、检测仪器、新材料、新产品等。

展位仅余几席,预定从速!18810191728

2、建材行业标准研讨

本届会议期间,组委会将召开《固废基胶凝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建材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结合技术、产业、工程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3、水泥混凝土企业转型发展研讨会

大会将组织专题研讨会、围绕水泥粉磨企业和混凝土搅拌站的转型发展及降本增效开展深入讨论,研讨方向包括(不限于):

▶水泥精准计量+高效混合配制技术推广与应用

▶基于立磨开展超细矿粉制备与高值化利用

▶基于水泥磨、矿粉立磨或超细球磨开展固废基胶凝材料制备与推广

▶管桩用免蒸粉、充填用胶固粉、软土固化剂等新产品的制备与推广

4、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资金申报政策解读座谈

本次大会将继续邀请相关单位和专家分享解读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对固废利用项目和企业的支持政策和奖补资金申报流程。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咨询会议、会展、学术、沙龙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