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

活动发布 (1674) 发布于:2025-03-25 更新于:2025-03-25
所属行业:创新创业
活动城市:安徽省/合肥市
活动时间:2025/4/11-4/13
活动地点:安徽省合肥施柏阁大观酒店(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衡山路1号)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
  •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大气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 协办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能源基金会
报名
分享:
活动介绍

随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一次污染物浓度持续降低,但以臭氧和二次颗粒物为代表的二次污染日益凸显。全国及重点区域臭氧污染问题呈加剧态势,且具“时间长、范围大”的特征。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温升高将进一步加剧臭氧污染,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进程中亟待关注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各地围绕大气臭氧污染防治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举办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加强学术界、产业界和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围绕我国大气臭氧污染的演变态势、成因机制、调控策略、控制实践等核心科学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对于提升我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促进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助力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我们计划于2025年4月11-1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七届大气臭氧污染防治研讨会。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大气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协办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能源基金会

组织委员会:主席:刘文清、张远航

执行主席:谢品华

秘书组:胡建林、李歆、胡仁志、王晓林、张海燕、王界、杨思琪

参会嘉宾名单

高翔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贺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刘文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宋君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王桥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

俞汉青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张小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远航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刘绍臣世界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教授

陈建民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阚海东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俞绍才欧洲科学院院士、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范绍佳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冯银厂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冯兆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伏晴艳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高庆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葛茂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龚山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胡京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黄忠伟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雷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李婧北京大学教授

李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廖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刘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刘欢清华大学教授

刘建国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陆克定北京大学教授

毛洪钧南开大学教授

邵敏暨南大学教授

苏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谭钦文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童世庐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环境所教授

王格慧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王书肖清华大学教授

王韬香港理工大学教授

王炜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雪梅暨南大学教授

王自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谢品华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谢绍东北京大学教授

张小玲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赵瑜南京大学教授

郑君瑜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

【持续更新中......按照首字母排序】

会议安排

主旨报告

分会场报告

一:大气氧化性观测与模拟【主席:王自发、刘诚;召集人:陆克定、李杰、孙友文、胡仁志】

二:臭氧和PM2.5污染演变与来源成因【主席:葛茂发、王韬;召集人:薛丽坤、佟胜睿、王哲、桂华侨】

三:臭氧污染的健康和生态风险【主席:王雪梅、冯兆忠;召集人:李湉湉、宫继成、陈仁杰、乐旭】

四:极端气候与极端污染事件【主席:廖宏、丁爱军;召集人:张霖、李柯、高阳、张玉强】

五:臭氧与PM2.5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与技术【主席:王书肖、邵敏;召集人:胡京南、王红丽、赵斌、闫雨龙】

六: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与气候变化协同应对策略与途径【主席:郑君瑜、冯银厂;召集人:谭钦文、李红、袁自冰、黄志炯】

七:青年学子论坛:口头报告【主席:王炜罡、黄昕;召集人:张宏亮、郭松、袁斌、赵岳】

八:青年学子论坛:墙报展示【召集人:谭照峰、楚碧武、孔少飞、史国良、胡启后、张根、谢晓栋】

青年学子论坛

会议特设立青年学子论坛,进行优秀青年论文学术交流,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与青年学者交流讨论,促进青年学者学术和事业发展。论文作者也可墙报交流研究成果,墙报尺寸宽90cm×高120cm。并设优秀口头报告奖、优秀墙报奖,欢迎在读学生(硕/博士研究生、本科)投稿。

应广大专家与学者要求,为预留更充裕的备稿时间,经组委会研究决定,会议青年学子论坛(不包含分会场)摘要投稿截止时间延期至3月31日。如果您尚未投稿,欢迎抓紧时间提交您的报告摘要(见附件1)至会议邮箱!会议邮箱:chouyanghuiyi 163.com

会议日程

报到时间及地点

报到时间:2025年4月11日09:00-22:00

报到地点:安徽省合肥施柏阁大观酒店(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衡山路1号)

11日

09:00-22:00会议注册、报到

12日

上午08:30-12:00会议开幕式及主旨报告

下午14:00-18:00分会场研讨会

13日

上午08:30-12:00分会场研讨会

下午14:00-17:00大会报告及闭幕式

征稿信息

本次会议诚向各位参会代表征集论文,《中国环境科学》、《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为本次会议设立专栏,会务组将推荐优秀论文至专栏发表。

1.《中国环境科学》投稿网址:www.zghjkx.com.cn,投稿题目请命名为:“大气臭氧污染防治专栏—论文题目”;联系方法:010-62215145,zghjkx1981 188.com。

2.《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投稿网址:http://gk.hfcas.ac.cn/,投稿题目请命名为:“第七届臭氧研讨会专栏—论文题目”;联系方式:0551-65591563,gk aiofm.ac.cn。

3.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4月13日。

参会对象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全体人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专业人员,各级大气环境管理和监测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和对会议内容感兴趣的社会公众、学生等。

联系方式

臭氧专委会秘书处:杨思琪13160071125

合肥组委会:王晓林13955161002、张海燕13956256038

赞助咨询联系人:王界13856090379

会议专用邮箱:chouyanghuiyi @163.com

微信公众号:臭氧专委会(ID:COPC-CSES)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咨询会议、会展、学术、沙龙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