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基本判断

产业数据库 (8301) 发布于:2021-08-04 更新于:2021-08-04 来自:赛迪智库
项目申报

(一)从应用突破到底层自研,大数据技术步入创新突围期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大数据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联防联控、产业监测、资源调配、行程跟踪等新兴领域。百度、众云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势打造"疫情地图",实现疫情数据实时更新,以及潜在疫情动态监测。电商平台发挥"大数据+供应链"优势,通过智能调度进行供应链柔性配置,最大程度满足疫区医疗防护物质需求。随着各行业领域大数据应用主体持续增加、应用需求大量激发,国外先进、通用的技术路线越来越无法适应庞大、多元、复杂的融合诉求,与业务特点相匹配的个性化、定制化大数据解决方案日益受到青睐。

展望2021年,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拥有技术能力的企业在大量创造数据应用新场景和新服务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基础平台、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研发,并有望在混合计算、基于AI的边缘计算、大规模数据处理等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在数据库、大数据平台等领域逐步推进自主能力建设。

(二)从实践探索到理念变革,工业大数据应用创新走向纵深

2020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工业企业日益注重大数据在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创新。在政策层面,工信部先后发布《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各方协同发掘工业数据应用价值。在企业实践层面,中策橡胶借助阿里云ET工业大脑,对橡胶密封数据分析优化,实现密炼时长减少10%、密炼温度降低10℃;富士康基于BEACON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采集精密刀具状态数据,实现刀具自诊断自优化,使刀具寿命延长15%,坏刃预测准确率达93%,产品良率提升超过90%。

展望2021年,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从产品级、设备级向产业链级深入拓展,通过工业知识、业务、流程的数据化、算法化、模型化,为整个制造体系装上"智脑"系统,形成动态感知、敏捷分析、全局优化、智能决策的强大能力。这一过程,也是工业企业数据管理意识树立、数据管理能力加快构建的过程,企业将更加重视数据战略与未来发展战略的统筹规划,设立专职数据管理机构,围绕数据治理、数据架构、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应用、数据生存周期等循序建设,筑牢工业数据创新应用根基。

(三)从单一技术主体成长到多主体融入,大数据企业创新创业势能趋强

2020年,大数据领域企业整体呈现多元差异化发展态势。阿里、百度等龙头企业持续深化大数据布局和应用创新,如阿里云分布式数据库PolarDB首次进入Gartner全球数据库领导者象限,市场份额位居全球云数据库第三位以及中国市场第一位;百度地图时空大数据为成都等地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浪潮、中科曙光、美林数据等基础技术型企业向医疗、电力、能源等领域进一步下沉专业化服务,浪潮集团"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医养健康创新应用"、中科曙光"面向智慧电力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美林数据"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能源企业数据资产管理应用"均入选工信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字节跳动、滴滴出行等行业融合型企业加快大数据技术能力建设,深耕传媒、交通等传统领域新型数字业务,加速行业数字化变革。大数据独角兽企业增长势头强劲,2020年《互联网周刊》评选的大数据独角兽企业已达50家,实现连续三年增长。

展望2021年,在海量数据供给、活跃创新生态和巨大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业化服务企业和融合性应用企业联动、独角兽企业兴起的大数据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明晰,大数据企业创新创业势能将持续增强。

(四)从统筹发展到特色聚焦,大数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向"深"而行

2020年,以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引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为支撑的大数据区域集聚发展示范效应进一步突显。《中国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2020)》显示,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全国大数据发展总指数中总体占比达39%,除内蒙古外,区内各省(市)均位列综合排名前20,在政策机制、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主体培育、产业集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展望2021年,受益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扩大试点等政策叠加效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地区大数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日益深化,将持续引领全国大数据发展。未来,6个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28个服务贸易扩大试点省市(区域)将围绕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在新基建、数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数字货币、数字贸易、区域一体化等方面推动特色发展。

(五)从资源观到资产观,数据要素价值创造成为新蓝海

2020年,随着网络全面普及、计算无处不在、要素广泛连接,数据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新动力源,数据资源掌握的多寡成为衡量各个主体软实力和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进一步强化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政策引领下,企业、高校等多类主体围绕数据资源定价、交易等加强研究和探索力度。

展望2021年,随着数据要素可参与分配的政策红利效应释放,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将纷纷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积极探索数据资产有效运营和价值转化的可行途径。电信、金融等数据治理模式较成熟的行业加速数据运营和服务创新;交通、旅游、医疗、制造业等拥有丰富数据资源的行业深入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业务变革;政府、民生等领域更加重视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应用成果融入决策、服务于民。数据要素市场机制建设将成为地方改革重点,为数据在各行业、各业态、各模式中的融通应用和价值释放铺平道路。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媒体服务